"

隨著中央支持深圳先行探索數字貨幣研究與支付移動的創新應用的政策正式公佈,數字貨幣就要在現實中,以我國法定的貨幣開始面世了。

這是,國際金融史的大事。

那麼,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角度該怎麼看呢?

"

隨著中央支持深圳先行探索數字貨幣研究與支付移動的創新應用的政策正式公佈,數字貨幣就要在現實中,以我國法定的貨幣開始面世了。

這是,國際金融史的大事。

那麼,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角度該怎麼看呢?

數字貨幣和數字央行的未來發展路徑淺探

1國際數字貨幣中心成立的條件是什麼?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商品和貨幣”一章中明確提到“等價物的發展變化形式是和相對價值形式的發展變化而變化的。”如果轉換為我們現在可以理解的話來說就是錢 的形式,(注意,是錢的形式,而不是錢的實質)的變化是隨著我們要銷售的商品的變化而變化 的。當我們 商品主要是糧食和牛羊,那麼,歷史上的貨幣就是五銖錢這樣的金屬貨幣。當我們的商品主要成為機器的時候,那麼,貨幣的形式就是法定 信用紙幣——世界各國大多如此——形成一美元為核心的國際金融體系。而當今,我們開始大量地在網絡上支付,購買網絡平臺 產品,比如遊戲中的裝備,其他人通過網絡的視頻服務等等,這與在地頭看二人轉當然是不一樣 的。更不要說跨國代購這種銷售方式自身基於電子商務的模式也與傳統的實體商品利用商店、市場、超市這樣的實體空間不同。可以說,數字貨幣的出現並不奇怪。

而真正讓我們感到興趣的是,此時是深圳而非上海成為數字貨幣的先行示範區。如果成功,那麼,利用大灣區的優勢,極可能成為我國數字貨幣中心。而數字貨幣中心,其實就是國際新的金融中心。雖然我們現在如果走在大街上,你會發現帶中心的大廈非常多,當然,金融中心也非常多,比如上海和北京,甚至天津也曾打算成為北方的金融中心。未來有了雄安,就更不可知了。只要央行在北京,那麼真正的金融中心其實只能是北京,深圳也就是這個金融中心的前臺窗口。不過,由於其具體的金融業務可能要在深圳展開探索,那麼這就決定了深圳這個探索窗口在未來具有重大意義。相對於全國來說,上海的創新能力本來就不如深圳,次此數字貨幣的先行示範區落在了深圳,對上海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雖然上海為我國經濟龍頭,可是以粵港澳大灣區之優勢,挾數字貨幣先行示範區之威力,未來除了北京之外的金融中心最終花落誰家,還真不好說,畢竟,金融中心的形成是要以業務的實際需要為基礎,也就是自然形成才好。

從歷史上看,國際金融中心其實只有兩個,一個是倫敦,一個是紐約。倫敦的金融中心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結果,執天下實力之牛耳,以倫巴第街區區之地挑起世界金融大梁。但是到了馬克思《資本論》發行第二版的時候,世界的經濟中心開始轉向美國,1873年這次由於美國鐵路投資速度下降而帶來的危機,也已證明國際的經濟危機策源地變為美國,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也變為美國了。只不過英美禪讓,歷時多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才全面接替大英帝國這個日不落帝國。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可以說是英美金融集團禪讓之終結。

區區不過三十多年,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美國人不再對外支付黃金,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國成為世界金融霸主再熬死了金盧布之後,掙扎到今日。按道理來說,網絡科技和電子商務都是美國最先搞起來的,美國發行數字貨幣是最有條件的。可是,數字貨幣和傳統的金融業務不同在於他需要科技力量,這不是傳統的猶太人倒賣金銀塊兒的經驗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數字貨幣本質上是該由網絡科技方面的機構來發行的。可是,我們知道,美國是美聯儲當家做主的國家,美聯儲不點頭,誰也搞不起來,所以,網絡科技和電子商務雖然是美國人先發明的,可是網絡支付,具體是移動支付的真正的大國卻是我國。今年,由於臉書要發天秤幣,美國終於開始了數字貨幣的旅程。可是,這只是臉書作為企業自己發行的,本質上還不是美聯儲代表美國政府和人民發行的。因此,臉書的天秤幣是理所當然的私人貨幣,是臉書的貨幣,是以臉書為信用支持的貨幣,而不是以美國政府和人民為信用的貨幣。其實這就意味著臉書的天秤幣是沒有國家信用背書的。這點,在歷史上只有金銀可以這樣肆無忌憚縱橫天下。不過,沒有國家信用,這點還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臉書動了美聯儲的奶酪了。不過,這沒法子,原因我們上面馬克思的話解釋過了,錢的形式是隨著商品的形式而變化的,而不是相反。

而我們這邊則已經開始嘗試探索數字貨幣的落地使用了——以央行為後臺的國家信用貨幣。這登次與臉書是完全不同的。

我之所以再重複這點,其實是再說明,金融中心的出現必須是以科技實力,經濟實力為後盾的,而說到底則是誰在引領當時的科技革命,是當時科技革命的領導者。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英國,第二次則是美國。當今,正處在中美科技革命角力競爭的關鍵階段——5G佈局大比拼的階段。而我們知道這與數字貨幣有著直接的影響。據說臉書在國際上有二十億的用戶,我們姑且認為這是真的,那麼,試問,這二十億的用戶都是用同一質量的網絡系統嗎?印度,非洲,拉丁美洲,中東,他們的網速是一樣的嗎?數字貨幣支付依賴網絡,而網絡則依賴電力系統供應。

目前,大規模的移動網絡支付經驗也只有我國才有。美國都算上才3億人口。

也就是說,金融中心,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必須是以科技革命的領導者為前提的。類似,新加坡,香港,東京等,都是二傳手了。因此,得科技革命者得金融中心,自然的數字貨幣銀行中心。從目前看,中央的策略是非常高明的,將數字貨幣的試點放在了深圳,因為深圳是科技創新中心,是5G的最前沿。這點上海是不行的。

"

隨著中央支持深圳先行探索數字貨幣研究與支付移動的創新應用的政策正式公佈,數字貨幣就要在現實中,以我國法定的貨幣開始面世了。

這是,國際金融史的大事。

那麼,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角度該怎麼看呢?

數字貨幣和數字央行的未來發展路徑淺探

1國際數字貨幣中心成立的條件是什麼?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商品和貨幣”一章中明確提到“等價物的發展變化形式是和相對價值形式的發展變化而變化的。”如果轉換為我們現在可以理解的話來說就是錢 的形式,(注意,是錢的形式,而不是錢的實質)的變化是隨著我們要銷售的商品的變化而變化 的。當我們 商品主要是糧食和牛羊,那麼,歷史上的貨幣就是五銖錢這樣的金屬貨幣。當我們的商品主要成為機器的時候,那麼,貨幣的形式就是法定 信用紙幣——世界各國大多如此——形成一美元為核心的國際金融體系。而當今,我們開始大量地在網絡上支付,購買網絡平臺 產品,比如遊戲中的裝備,其他人通過網絡的視頻服務等等,這與在地頭看二人轉當然是不一樣 的。更不要說跨國代購這種銷售方式自身基於電子商務的模式也與傳統的實體商品利用商店、市場、超市這樣的實體空間不同。可以說,數字貨幣的出現並不奇怪。

而真正讓我們感到興趣的是,此時是深圳而非上海成為數字貨幣的先行示範區。如果成功,那麼,利用大灣區的優勢,極可能成為我國數字貨幣中心。而數字貨幣中心,其實就是國際新的金融中心。雖然我們現在如果走在大街上,你會發現帶中心的大廈非常多,當然,金融中心也非常多,比如上海和北京,甚至天津也曾打算成為北方的金融中心。未來有了雄安,就更不可知了。只要央行在北京,那麼真正的金融中心其實只能是北京,深圳也就是這個金融中心的前臺窗口。不過,由於其具體的金融業務可能要在深圳展開探索,那麼這就決定了深圳這個探索窗口在未來具有重大意義。相對於全國來說,上海的創新能力本來就不如深圳,次此數字貨幣的先行示範區落在了深圳,對上海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雖然上海為我國經濟龍頭,可是以粵港澳大灣區之優勢,挾數字貨幣先行示範區之威力,未來除了北京之外的金融中心最終花落誰家,還真不好說,畢竟,金融中心的形成是要以業務的實際需要為基礎,也就是自然形成才好。

從歷史上看,國際金融中心其實只有兩個,一個是倫敦,一個是紐約。倫敦的金融中心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結果,執天下實力之牛耳,以倫巴第街區區之地挑起世界金融大梁。但是到了馬克思《資本論》發行第二版的時候,世界的經濟中心開始轉向美國,1873年這次由於美國鐵路投資速度下降而帶來的危機,也已證明國際的經濟危機策源地變為美國,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也變為美國了。只不過英美禪讓,歷時多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才全面接替大英帝國這個日不落帝國。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可以說是英美金融集團禪讓之終結。

區區不過三十多年,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美國人不再對外支付黃金,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國成為世界金融霸主再熬死了金盧布之後,掙扎到今日。按道理來說,網絡科技和電子商務都是美國最先搞起來的,美國發行數字貨幣是最有條件的。可是,數字貨幣和傳統的金融業務不同在於他需要科技力量,這不是傳統的猶太人倒賣金銀塊兒的經驗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數字貨幣本質上是該由網絡科技方面的機構來發行的。可是,我們知道,美國是美聯儲當家做主的國家,美聯儲不點頭,誰也搞不起來,所以,網絡科技和電子商務雖然是美國人先發明的,可是網絡支付,具體是移動支付的真正的大國卻是我國。今年,由於臉書要發天秤幣,美國終於開始了數字貨幣的旅程。可是,這只是臉書作為企業自己發行的,本質上還不是美聯儲代表美國政府和人民發行的。因此,臉書的天秤幣是理所當然的私人貨幣,是臉書的貨幣,是以臉書為信用支持的貨幣,而不是以美國政府和人民為信用的貨幣。其實這就意味著臉書的天秤幣是沒有國家信用背書的。這點,在歷史上只有金銀可以這樣肆無忌憚縱橫天下。不過,沒有國家信用,這點還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臉書動了美聯儲的奶酪了。不過,這沒法子,原因我們上面馬克思的話解釋過了,錢的形式是隨著商品的形式而變化的,而不是相反。

而我們這邊則已經開始嘗試探索數字貨幣的落地使用了——以央行為後臺的國家信用貨幣。這登次與臉書是完全不同的。

我之所以再重複這點,其實是再說明,金融中心的出現必須是以科技實力,經濟實力為後盾的,而說到底則是誰在引領當時的科技革命,是當時科技革命的領導者。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英國,第二次則是美國。當今,正處在中美科技革命角力競爭的關鍵階段——5G佈局大比拼的階段。而我們知道這與數字貨幣有著直接的影響。據說臉書在國際上有二十億的用戶,我們姑且認為這是真的,那麼,試問,這二十億的用戶都是用同一質量的網絡系統嗎?印度,非洲,拉丁美洲,中東,他們的網速是一樣的嗎?數字貨幣支付依賴網絡,而網絡則依賴電力系統供應。

目前,大規模的移動網絡支付經驗也只有我國才有。美國都算上才3億人口。

也就是說,金融中心,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必須是以科技革命的領導者為前提的。類似,新加坡,香港,東京等,都是二傳手了。因此,得科技革命者得金融中心,自然的數字貨幣銀行中心。從目前看,中央的策略是非常高明的,將數字貨幣的試點放在了深圳,因為深圳是科技創新中心,是5G的最前沿。這點上海是不行的。

數字貨幣和數字央行的未來發展路徑淺探

2數字銀行的結構變革及社會意義

據現在公開的消息,數字貨幣與傳統紙幣的不同在於是DC/EP是法定貨幣+電子貨幣+支付平臺的結合體,這一點我們從它的簡稱就能看出來:DC=digital currency,是數字貨幣的意思;EP=electronicpayment,則代表了電子支付。傳統紙幣發行銀行只能是一個機構,不能成為支付平臺。紙幣離開銀行,銀行就不能再管貨幣去幹什麼了,對貨幣的信息追蹤其實就無能為力了。而數字貨幣則始終在這個平臺上,央行作為數字貨幣的發行行始終掌握貨幣的動向。

這就意味著未來方發生重大的社會變化。即央行可以隨時掌握你的需求和你的需求的自我實現的情況,比如你去買西紅柿、豬肉,那麼你把錢打給賣菜的和賣肉的。這就意味著你 需求得到了滿足。假設,全國人民都有一個基本的飲食方面的衡量標準,需要多少肉蛋奶等等一個指標,據此國家給與每個公民一個配額,當你的配額沒有使用完,那麼,在一定情況下,就意味著你可能缺乏支付能力了——而央行確實掌握了你的個人賬戶,已經半年沒有工資性收入了。那麼此時,央行可以提供相關方面的幫助。

這是因為,在數字貨幣的情況下,銀行完全可以掌握全部國民的總需求——基於正常的生存需求的總需求,也是勞動力的平均成本,即一個標準的勞動力的成熟進入勞動市場,他需要多少實際的耗費——這裡的耗費必須是實際的物質作為支撐。當社會掌握了自己的總需求,那麼對社會的影響必然是深刻的,連續的,重大的。這點,當局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思想準備。

而所有的經濟問題都是一個問題,就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當我們掌握了總需求的時候,那麼對總需求的總供給的實現就容易多了。經濟計劃的難以實現,就基本來說確實是對總需求的難以掌握,而這點在數字貨幣的實現情況下,被歷史性地突破了。你的需求是時刻被關注的,被知道的,被掌握的。數字貨幣就是你的需求滿足與否的表現。因此,數字貨幣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支付的方便,而是解決了社會總需求的如何表現的問題。這無疑為全社會按計劃生產提供了重大的技術保證。雖然貨幣存在一天,我們就不可能完全做到有計劃,但是這比傳統盲目制定經濟計劃或者是指導性指標要客觀的多,可操作性強得多!必將整個社會生產的計劃性,目的性大大推進到一個前所未有 的高度,從而充分證明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證明了唯物辯證法的正確。

由於央行現在已經是數字貨幣支付平臺,那麼央行就最瞭解時下的總需求,和每個人的基本實際需求, 比如,當一個的賬戶長期沒有工資性收入,那麼央行就可以知道此人是在長期待業中了。據此,可以提供必要的準確的幫助——通過的他的網絡痕跡瞭解他的能力和興趣所在。因此,在數字貨幣發行後,出於最為務實的考慮,建議將全國的就業招聘網站信息全部綜合到央行,成為央行的一個匹配服務的部門。這點其實只有央行在發行數字貨幣後才能做到。其戰略意義,自不待言。

"

隨著中央支持深圳先行探索數字貨幣研究與支付移動的創新應用的政策正式公佈,數字貨幣就要在現實中,以我國法定的貨幣開始面世了。

這是,國際金融史的大事。

那麼,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角度該怎麼看呢?

數字貨幣和數字央行的未來發展路徑淺探

1國際數字貨幣中心成立的條件是什麼?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商品和貨幣”一章中明確提到“等價物的發展變化形式是和相對價值形式的發展變化而變化的。”如果轉換為我們現在可以理解的話來說就是錢 的形式,(注意,是錢的形式,而不是錢的實質)的變化是隨著我們要銷售的商品的變化而變化 的。當我們 商品主要是糧食和牛羊,那麼,歷史上的貨幣就是五銖錢這樣的金屬貨幣。當我們的商品主要成為機器的時候,那麼,貨幣的形式就是法定 信用紙幣——世界各國大多如此——形成一美元為核心的國際金融體系。而當今,我們開始大量地在網絡上支付,購買網絡平臺 產品,比如遊戲中的裝備,其他人通過網絡的視頻服務等等,這與在地頭看二人轉當然是不一樣 的。更不要說跨國代購這種銷售方式自身基於電子商務的模式也與傳統的實體商品利用商店、市場、超市這樣的實體空間不同。可以說,數字貨幣的出現並不奇怪。

而真正讓我們感到興趣的是,此時是深圳而非上海成為數字貨幣的先行示範區。如果成功,那麼,利用大灣區的優勢,極可能成為我國數字貨幣中心。而數字貨幣中心,其實就是國際新的金融中心。雖然我們現在如果走在大街上,你會發現帶中心的大廈非常多,當然,金融中心也非常多,比如上海和北京,甚至天津也曾打算成為北方的金融中心。未來有了雄安,就更不可知了。只要央行在北京,那麼真正的金融中心其實只能是北京,深圳也就是這個金融中心的前臺窗口。不過,由於其具體的金融業務可能要在深圳展開探索,那麼這就決定了深圳這個探索窗口在未來具有重大意義。相對於全國來說,上海的創新能力本來就不如深圳,次此數字貨幣的先行示範區落在了深圳,對上海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雖然上海為我國經濟龍頭,可是以粵港澳大灣區之優勢,挾數字貨幣先行示範區之威力,未來除了北京之外的金融中心最終花落誰家,還真不好說,畢竟,金融中心的形成是要以業務的實際需要為基礎,也就是自然形成才好。

從歷史上看,國際金融中心其實只有兩個,一個是倫敦,一個是紐約。倫敦的金融中心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結果,執天下實力之牛耳,以倫巴第街區區之地挑起世界金融大梁。但是到了馬克思《資本論》發行第二版的時候,世界的經濟中心開始轉向美國,1873年這次由於美國鐵路投資速度下降而帶來的危機,也已證明國際的經濟危機策源地變為美國,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也變為美國了。只不過英美禪讓,歷時多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才全面接替大英帝國這個日不落帝國。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可以說是英美金融集團禪讓之終結。

區區不過三十多年,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美國人不再對外支付黃金,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國成為世界金融霸主再熬死了金盧布之後,掙扎到今日。按道理來說,網絡科技和電子商務都是美國最先搞起來的,美國發行數字貨幣是最有條件的。可是,數字貨幣和傳統的金融業務不同在於他需要科技力量,這不是傳統的猶太人倒賣金銀塊兒的經驗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數字貨幣本質上是該由網絡科技方面的機構來發行的。可是,我們知道,美國是美聯儲當家做主的國家,美聯儲不點頭,誰也搞不起來,所以,網絡科技和電子商務雖然是美國人先發明的,可是網絡支付,具體是移動支付的真正的大國卻是我國。今年,由於臉書要發天秤幣,美國終於開始了數字貨幣的旅程。可是,這只是臉書作為企業自己發行的,本質上還不是美聯儲代表美國政府和人民發行的。因此,臉書的天秤幣是理所當然的私人貨幣,是臉書的貨幣,是以臉書為信用支持的貨幣,而不是以美國政府和人民為信用的貨幣。其實這就意味著臉書的天秤幣是沒有國家信用背書的。這點,在歷史上只有金銀可以這樣肆無忌憚縱橫天下。不過,沒有國家信用,這點還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臉書動了美聯儲的奶酪了。不過,這沒法子,原因我們上面馬克思的話解釋過了,錢的形式是隨著商品的形式而變化的,而不是相反。

而我們這邊則已經開始嘗試探索數字貨幣的落地使用了——以央行為後臺的國家信用貨幣。這登次與臉書是完全不同的。

我之所以再重複這點,其實是再說明,金融中心的出現必須是以科技實力,經濟實力為後盾的,而說到底則是誰在引領當時的科技革命,是當時科技革命的領導者。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英國,第二次則是美國。當今,正處在中美科技革命角力競爭的關鍵階段——5G佈局大比拼的階段。而我們知道這與數字貨幣有著直接的影響。據說臉書在國際上有二十億的用戶,我們姑且認為這是真的,那麼,試問,這二十億的用戶都是用同一質量的網絡系統嗎?印度,非洲,拉丁美洲,中東,他們的網速是一樣的嗎?數字貨幣支付依賴網絡,而網絡則依賴電力系統供應。

目前,大規模的移動網絡支付經驗也只有我國才有。美國都算上才3億人口。

也就是說,金融中心,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必須是以科技革命的領導者為前提的。類似,新加坡,香港,東京等,都是二傳手了。因此,得科技革命者得金融中心,自然的數字貨幣銀行中心。從目前看,中央的策略是非常高明的,將數字貨幣的試點放在了深圳,因為深圳是科技創新中心,是5G的最前沿。這點上海是不行的。

數字貨幣和數字央行的未來發展路徑淺探

2數字銀行的結構變革及社會意義

據現在公開的消息,數字貨幣與傳統紙幣的不同在於是DC/EP是法定貨幣+電子貨幣+支付平臺的結合體,這一點我們從它的簡稱就能看出來:DC=digital currency,是數字貨幣的意思;EP=electronicpayment,則代表了電子支付。傳統紙幣發行銀行只能是一個機構,不能成為支付平臺。紙幣離開銀行,銀行就不能再管貨幣去幹什麼了,對貨幣的信息追蹤其實就無能為力了。而數字貨幣則始終在這個平臺上,央行作為數字貨幣的發行行始終掌握貨幣的動向。

這就意味著未來方發生重大的社會變化。即央行可以隨時掌握你的需求和你的需求的自我實現的情況,比如你去買西紅柿、豬肉,那麼你把錢打給賣菜的和賣肉的。這就意味著你 需求得到了滿足。假設,全國人民都有一個基本的飲食方面的衡量標準,需要多少肉蛋奶等等一個指標,據此國家給與每個公民一個配額,當你的配額沒有使用完,那麼,在一定情況下,就意味著你可能缺乏支付能力了——而央行確實掌握了你的個人賬戶,已經半年沒有工資性收入了。那麼此時,央行可以提供相關方面的幫助。

這是因為,在數字貨幣的情況下,銀行完全可以掌握全部國民的總需求——基於正常的生存需求的總需求,也是勞動力的平均成本,即一個標準的勞動力的成熟進入勞動市場,他需要多少實際的耗費——這裡的耗費必須是實際的物質作為支撐。當社會掌握了自己的總需求,那麼對社會的影響必然是深刻的,連續的,重大的。這點,當局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思想準備。

而所有的經濟問題都是一個問題,就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當我們掌握了總需求的時候,那麼對總需求的總供給的實現就容易多了。經濟計劃的難以實現,就基本來說確實是對總需求的難以掌握,而這點在數字貨幣的實現情況下,被歷史性地突破了。你的需求是時刻被關注的,被知道的,被掌握的。數字貨幣就是你的需求滿足與否的表現。因此,數字貨幣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支付的方便,而是解決了社會總需求的如何表現的問題。這無疑為全社會按計劃生產提供了重大的技術保證。雖然貨幣存在一天,我們就不可能完全做到有計劃,但是這比傳統盲目制定經濟計劃或者是指導性指標要客觀的多,可操作性強得多!必將整個社會生產的計劃性,目的性大大推進到一個前所未有 的高度,從而充分證明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證明了唯物辯證法的正確。

由於央行現在已經是數字貨幣支付平臺,那麼央行就最瞭解時下的總需求,和每個人的基本實際需求, 比如,當一個的賬戶長期沒有工資性收入,那麼央行就可以知道此人是在長期待業中了。據此,可以提供必要的準確的幫助——通過的他的網絡痕跡瞭解他的能力和興趣所在。因此,在數字貨幣發行後,出於最為務實的考慮,建議將全國的就業招聘網站信息全部綜合到央行,成為央行的一個匹配服務的部門。這點其實只有央行在發行數字貨幣後才能做到。其戰略意義,自不待言。

數字貨幣和數字央行的未來發展路徑淺探

其次,由於數字貨幣是基於央行數字貨幣平臺運行,它另一面當然也就和企業的運行實際掛鉤,隨時掛鉤。這點,其實目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是最好的樣板。支付寶和微信隨時掌握著在他們平臺上運行的企業的數據,可以實現精準的無抵押貸款。因此,央行的下一個必然的目標就是全世界最大電商平臺。開發基於數字貨幣運行的電商平臺,我想應該成為央行的重中之重。一旦成為電商平臺,企業入駐後,企業的運行數據就會給央行提供貸款直接證據作為參考。而央行統領電商,其重大戰略意義更不必多說。這點對於證券市場有著重大的影響——如果可以和央行平臺融資,那麼複雜的證券市場存在又有什麼必要?不能說全部消滅,但是大量的企業我想會在央行數字貨幣平臺上直接融資了。因為這裡有企業運行的真實數據。

也許有人會說,這還是央行嗎?

我想說的是,當代科技發展本身就意味著綜合化的傾向,而不是割裂化。人力資源招聘和電子商務都是央行的必要部門。

這必然意味著未來的小銀行的合併,商業銀行的合併或者是直接被取消。都在央行的平臺上交易,商業銀行存在的理由是什麼呢?我想就沒有存在的理由了。如果存在,最多是個幫工性質的分銷商而已。在數字貨幣的平臺上,一切商業銀行都將成為浮雲了。

自然,我想說得是,當央行掌握了個人的實際需求和供給之後,保險,起碼是壽險的存在也就沒有必要了。壽險不過是存款儲蓄的另一個形式。

"

隨著中央支持深圳先行探索數字貨幣研究與支付移動的創新應用的政策正式公佈,數字貨幣就要在現實中,以我國法定的貨幣開始面世了。

這是,國際金融史的大事。

那麼,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角度該怎麼看呢?

數字貨幣和數字央行的未來發展路徑淺探

1國際數字貨幣中心成立的條件是什麼?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商品和貨幣”一章中明確提到“等價物的發展變化形式是和相對價值形式的發展變化而變化的。”如果轉換為我們現在可以理解的話來說就是錢 的形式,(注意,是錢的形式,而不是錢的實質)的變化是隨著我們要銷售的商品的變化而變化 的。當我們 商品主要是糧食和牛羊,那麼,歷史上的貨幣就是五銖錢這樣的金屬貨幣。當我們的商品主要成為機器的時候,那麼,貨幣的形式就是法定 信用紙幣——世界各國大多如此——形成一美元為核心的國際金融體系。而當今,我們開始大量地在網絡上支付,購買網絡平臺 產品,比如遊戲中的裝備,其他人通過網絡的視頻服務等等,這與在地頭看二人轉當然是不一樣 的。更不要說跨國代購這種銷售方式自身基於電子商務的模式也與傳統的實體商品利用商店、市場、超市這樣的實體空間不同。可以說,數字貨幣的出現並不奇怪。

而真正讓我們感到興趣的是,此時是深圳而非上海成為數字貨幣的先行示範區。如果成功,那麼,利用大灣區的優勢,極可能成為我國數字貨幣中心。而數字貨幣中心,其實就是國際新的金融中心。雖然我們現在如果走在大街上,你會發現帶中心的大廈非常多,當然,金融中心也非常多,比如上海和北京,甚至天津也曾打算成為北方的金融中心。未來有了雄安,就更不可知了。只要央行在北京,那麼真正的金融中心其實只能是北京,深圳也就是這個金融中心的前臺窗口。不過,由於其具體的金融業務可能要在深圳展開探索,那麼這就決定了深圳這個探索窗口在未來具有重大意義。相對於全國來說,上海的創新能力本來就不如深圳,次此數字貨幣的先行示範區落在了深圳,對上海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雖然上海為我國經濟龍頭,可是以粵港澳大灣區之優勢,挾數字貨幣先行示範區之威力,未來除了北京之外的金融中心最終花落誰家,還真不好說,畢竟,金融中心的形成是要以業務的實際需要為基礎,也就是自然形成才好。

從歷史上看,國際金融中心其實只有兩個,一個是倫敦,一個是紐約。倫敦的金融中心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結果,執天下實力之牛耳,以倫巴第街區區之地挑起世界金融大梁。但是到了馬克思《資本論》發行第二版的時候,世界的經濟中心開始轉向美國,1873年這次由於美國鐵路投資速度下降而帶來的危機,也已證明國際的經濟危機策源地變為美國,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也變為美國了。只不過英美禪讓,歷時多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才全面接替大英帝國這個日不落帝國。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可以說是英美金融集團禪讓之終結。

區區不過三十多年,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美國人不再對外支付黃金,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國成為世界金融霸主再熬死了金盧布之後,掙扎到今日。按道理來說,網絡科技和電子商務都是美國最先搞起來的,美國發行數字貨幣是最有條件的。可是,數字貨幣和傳統的金融業務不同在於他需要科技力量,這不是傳統的猶太人倒賣金銀塊兒的經驗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數字貨幣本質上是該由網絡科技方面的機構來發行的。可是,我們知道,美國是美聯儲當家做主的國家,美聯儲不點頭,誰也搞不起來,所以,網絡科技和電子商務雖然是美國人先發明的,可是網絡支付,具體是移動支付的真正的大國卻是我國。今年,由於臉書要發天秤幣,美國終於開始了數字貨幣的旅程。可是,這只是臉書作為企業自己發行的,本質上還不是美聯儲代表美國政府和人民發行的。因此,臉書的天秤幣是理所當然的私人貨幣,是臉書的貨幣,是以臉書為信用支持的貨幣,而不是以美國政府和人民為信用的貨幣。其實這就意味著臉書的天秤幣是沒有國家信用背書的。這點,在歷史上只有金銀可以這樣肆無忌憚縱橫天下。不過,沒有國家信用,這點還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臉書動了美聯儲的奶酪了。不過,這沒法子,原因我們上面馬克思的話解釋過了,錢的形式是隨著商品的形式而變化的,而不是相反。

而我們這邊則已經開始嘗試探索數字貨幣的落地使用了——以央行為後臺的國家信用貨幣。這登次與臉書是完全不同的。

我之所以再重複這點,其實是再說明,金融中心的出現必須是以科技實力,經濟實力為後盾的,而說到底則是誰在引領當時的科技革命,是當時科技革命的領導者。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英國,第二次則是美國。當今,正處在中美科技革命角力競爭的關鍵階段——5G佈局大比拼的階段。而我們知道這與數字貨幣有著直接的影響。據說臉書在國際上有二十億的用戶,我們姑且認為這是真的,那麼,試問,這二十億的用戶都是用同一質量的網絡系統嗎?印度,非洲,拉丁美洲,中東,他們的網速是一樣的嗎?數字貨幣支付依賴網絡,而網絡則依賴電力系統供應。

目前,大規模的移動網絡支付經驗也只有我國才有。美國都算上才3億人口。

也就是說,金融中心,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必須是以科技革命的領導者為前提的。類似,新加坡,香港,東京等,都是二傳手了。因此,得科技革命者得金融中心,自然的數字貨幣銀行中心。從目前看,中央的策略是非常高明的,將數字貨幣的試點放在了深圳,因為深圳是科技創新中心,是5G的最前沿。這點上海是不行的。

數字貨幣和數字央行的未來發展路徑淺探

2數字銀行的結構變革及社會意義

據現在公開的消息,數字貨幣與傳統紙幣的不同在於是DC/EP是法定貨幣+電子貨幣+支付平臺的結合體,這一點我們從它的簡稱就能看出來:DC=digital currency,是數字貨幣的意思;EP=electronicpayment,則代表了電子支付。傳統紙幣發行銀行只能是一個機構,不能成為支付平臺。紙幣離開銀行,銀行就不能再管貨幣去幹什麼了,對貨幣的信息追蹤其實就無能為力了。而數字貨幣則始終在這個平臺上,央行作為數字貨幣的發行行始終掌握貨幣的動向。

這就意味著未來方發生重大的社會變化。即央行可以隨時掌握你的需求和你的需求的自我實現的情況,比如你去買西紅柿、豬肉,那麼你把錢打給賣菜的和賣肉的。這就意味著你 需求得到了滿足。假設,全國人民都有一個基本的飲食方面的衡量標準,需要多少肉蛋奶等等一個指標,據此國家給與每個公民一個配額,當你的配額沒有使用完,那麼,在一定情況下,就意味著你可能缺乏支付能力了——而央行確實掌握了你的個人賬戶,已經半年沒有工資性收入了。那麼此時,央行可以提供相關方面的幫助。

這是因為,在數字貨幣的情況下,銀行完全可以掌握全部國民的總需求——基於正常的生存需求的總需求,也是勞動力的平均成本,即一個標準的勞動力的成熟進入勞動市場,他需要多少實際的耗費——這裡的耗費必須是實際的物質作為支撐。當社會掌握了自己的總需求,那麼對社會的影響必然是深刻的,連續的,重大的。這點,當局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思想準備。

而所有的經濟問題都是一個問題,就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當我們掌握了總需求的時候,那麼對總需求的總供給的實現就容易多了。經濟計劃的難以實現,就基本來說確實是對總需求的難以掌握,而這點在數字貨幣的實現情況下,被歷史性地突破了。你的需求是時刻被關注的,被知道的,被掌握的。數字貨幣就是你的需求滿足與否的表現。因此,數字貨幣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支付的方便,而是解決了社會總需求的如何表現的問題。這無疑為全社會按計劃生產提供了重大的技術保證。雖然貨幣存在一天,我們就不可能完全做到有計劃,但是這比傳統盲目制定經濟計劃或者是指導性指標要客觀的多,可操作性強得多!必將整個社會生產的計劃性,目的性大大推進到一個前所未有 的高度,從而充分證明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證明了唯物辯證法的正確。

由於央行現在已經是數字貨幣支付平臺,那麼央行就最瞭解時下的總需求,和每個人的基本實際需求, 比如,當一個的賬戶長期沒有工資性收入,那麼央行就可以知道此人是在長期待業中了。據此,可以提供必要的準確的幫助——通過的他的網絡痕跡瞭解他的能力和興趣所在。因此,在數字貨幣發行後,出於最為務實的考慮,建議將全國的就業招聘網站信息全部綜合到央行,成為央行的一個匹配服務的部門。這點其實只有央行在發行數字貨幣後才能做到。其戰略意義,自不待言。

數字貨幣和數字央行的未來發展路徑淺探

其次,由於數字貨幣是基於央行數字貨幣平臺運行,它另一面當然也就和企業的運行實際掛鉤,隨時掛鉤。這點,其實目前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是最好的樣板。支付寶和微信隨時掌握著在他們平臺上運行的企業的數據,可以實現精準的無抵押貸款。因此,央行的下一個必然的目標就是全世界最大電商平臺。開發基於數字貨幣運行的電商平臺,我想應該成為央行的重中之重。一旦成為電商平臺,企業入駐後,企業的運行數據就會給央行提供貸款直接證據作為參考。而央行統領電商,其重大戰略意義更不必多說。這點對於證券市場有著重大的影響——如果可以和央行平臺融資,那麼複雜的證券市場存在又有什麼必要?不能說全部消滅,但是大量的企業我想會在央行數字貨幣平臺上直接融資了。因為這裡有企業運行的真實數據。

也許有人會說,這還是央行嗎?

我想說的是,當代科技發展本身就意味著綜合化的傾向,而不是割裂化。人力資源招聘和電子商務都是央行的必要部門。

這必然意味著未來的小銀行的合併,商業銀行的合併或者是直接被取消。都在央行的平臺上交易,商業銀行存在的理由是什麼呢?我想就沒有存在的理由了。如果存在,最多是個幫工性質的分銷商而已。在數字貨幣的平臺上,一切商業銀行都將成為浮雲了。

自然,我想說得是,當央行掌握了個人的實際需求和供給之後,保險,起碼是壽險的存在也就沒有必要了。壽險不過是存款儲蓄的另一個形式。

數字貨幣和數字央行的未來發展路徑淺探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員、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近日在第三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全體大會三“數字貨幣發展和全球前景”上發表的主題演講提到:"在超級央行的情況下,未來稅收系統、未來社會保障系統、未來社會救濟系統等等都會高度依賴於超級中央銀行。中央銀行的地位會隨著數字貨幣體系的形成,在整個國民經濟當中處於一個非常重要而獨特的地位。"他的說法非常模糊,但是已經摸到了門徑。其實他該大聲說數字貨幣的發行為人類在新的技術革命下重新全面探索實現“新計劃經濟”提供了強大的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早日到來貢獻了最強勁的動力燃料!貨幣和央行可能再次返回到記賬單位的功能去,當然是在更高的起點上了。

此外,我絕不認為數字貨幣存在還可以建成共產主義,而是認為數字貨幣及未來的數字央行為早日實現共產主義提供了巨大的幫助——貨幣的存在,就意味著交換的存在就意味著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存在的可能依然存在。只有消滅商品交換,消滅貨幣,共產主義才能全面建成。

膚淺之見,僅供參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