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味 陝北名小吃之一—攤黃兒

黍子 醪糟 蕎麥麵 米酒 印象神木 2017-04-06

舌尖上的美味 陝北名小吃之一—攤黃兒

作者:都都

上次回陝北,老同學秀燕冒著嚴寒在晚上十點多給我送來了純綠色的農家自產蕎麥麵、玉米麵、軟米麵,時過已快過2月了,還沒顧得上做,今天抽的一日清閒,向大姐請教,學做攤黃黃,除了解饞,絕不能將食材放壞,辜負了老同學這片心意。將發好的面,兌好鹼水,加水,攪勻成麵糊狀,稠稀能倒開,舀一勺,輕輕的倒在加熱好的鏊子裡面,蓋上鏊蓋,兩分鐘左右,待米糊凝固變色,挑起邊緣摺疊起來,香甜美味的攤黃兒就做好了,攤好的黃兒鬆、軟、香、甜,濃濃的黃米味道,勾起了我濃濃的鄉情來。

舌尖上的美味 陝北名小吃之一—攤黃兒

說起攤黃兒,我可是有很深的攤黃黃情節,我還有童子功呢。記得小時侯,攤黃兒是家裡過年的必做年飯之一。陝北人,細糧少,勤勞智慧的陝北人民用陝北民歌豐富精神生活,用粗糧細做豐富家裡的餐桌和孩子們的味蕾,用當地貧瘠的土地上生產出來的各種粗糧做成美食:軟糜子製成年糕、油圈圈,酒穀米製成米酒,硬黃糜子製成攤黃黃、黃饃饃等等,這些成了陝北人過年餐桌上的必需品,招待客人的上乘美食,一年只有過年時才能吃上一次。

舌尖上的美味 陝北名小吃之一—攤黃兒

小時候,家裡人多,媽媽要發上一大盆黃米麵,第二天用3-4個鏊子攤上整整一天,最後家裡的篦子上、簸萁裡、笸籮裡面全放的是攤黃兒,足夠吃上整整一個月。我就成了攤黃黃兒女子了,媽媽和好了麵糊糊,我來攤,鏊子一併排4個架好,下面用小小火柴棍點著,把鏊子燒熱,用蘿蔔頭沾上油,塗在鏊上,倒上面糊,聽到吱吱的聲音響起,濃濃的米香味撲鼻而來,很是欣喜,期待的食品一成熟,我就迫不及待的先嚐為快,那個香甜美味,我一口氣速速餐食掉幾個黃兒,足夠解等了一年的饞了,這便才開始專心做攤黃兒了。

舌尖上的美味 陝北名小吃之一—攤黃兒

提起這個攤黃兒工具叫—鏊兒(ao),由生鐵鑄成,過去都是自帶腿的,三足鼎立,下面放上小火柴棍,火候要穩,不能滅,否則吹火的爐灰會吹到麵糊裡面,一個人既要照顧好火,又要操心鍋,麵糊還不時要加鹼水,以免做的過程中發酸,整整一天下來,又薰又累,這吃黃兒的興致已消失殆盡,幾乎一個月都不再想吃了。

舌尖上的美味 陝北名小吃之一—攤黃兒

時隔三十多年,攤黃兒成了我追憶兒時時光的幸福記憶。雖說小時候做過,可是關鍵要領發麵技術我還不掌握,好在現在通信發達,微信求救大姐三姐,遠程指導我完成了發麵技術。

舌尖上的美味 陝北名小吃之一—攤黃兒

由於黃米麵現在已經很少,只能用玉米麵來代替。經請教大姐三姐,首先將1/3玉米麵+2/3白麵粉+溫水化開的發酵粉+醪糟(甜酒)和好面,加蓋,擱置一晚,早上起來,面發好了,兌鹼水,兌稀麵糊,攪勻,倒起來流動,喜歡吃甜一點的再加點糖,這攤黃兒的麵糊就準備好了,大功完成了一半,只等攤了。

舌尖上的美味 陝北名小吃之一—攤黃兒

兌鹼水也是關鍵技術之一,鹼水合適的黃兒,氣泡均勻細小,倒在鏊上很快就會發起。

舌尖上的美味 陝北名小吃之一—攤黃兒

待麵糊凝固、色變黃,黃兒基本就熟了,用細尖頭的工具挑起邊緣摺疊,香甜、鬆軟、外脆內軟的攤黃兒就做好了,完美,成功了。

舌尖上的美味 陝北名小吃之一—攤黃兒

細細想來,今天的洋快餐鋪天蓋地,垃圾食品充斥餐桌,而小時候我們自認為的粗茶淡飯,恰恰相反是最健康的食品,無農藥、無色素、無添加劑、無轉基因,粗糧細作,少油。現在人各種疾病都是吃出來的,社會進步了,物質豐富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和食品越來越不安全了。感謝我出生在那個年代,從小吃的竟然是現代人追求而吃不到的東西,感謝父母給予我們勤勞、淳樸、智慧、善良的精神食糧和純綠色的健康食品,感謝時代賦予我的一切一切……。今天我學會了做了攤黃兒,下次學做油圈圈……,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美餐需要傳承,否則再過幾十年就失傳了。美食是文化的一部分,我這個不善廚藝的人,為了文化傳承,為保留住媽媽的味道,讓愛延續,我將繼續學習,繼續介紹,謝謝朋友們的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