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了初中孩子數學就開始崩?'

"

這句話翻譯成白話就是為啥小學數學成績好,到了中學數學就不行了?

這個問題麼。。。emmm,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吧。

首先,還是小學學的東西太少。雖然我們不能拿法國那種喪心病狂的國家做標杆(小學愣是敢學Abel群),但是總體來說,小學數學更多的還是讓孩子們掌握一些關於數的基本運算和極為初步的應用,學的內容其實並不算多,並且更多的是各種技能性的重複訓練,對於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拓展有限。

如果不算奧數的組合數學和數論的部分,小學數學就學了點加減乘除以及算算面積和應用題。應用題和求面積算是小學數學難題的頂峰,然而一共也就那麼幾種模型和套路,只要你題目的數量刷到位,加上仔細一點,想在小學數學裡拿個高分其實是很容易的。我們經常會發現娃要是考98分可能就低於平均分了,換而言之小學數學的區分度是非常非常低的,因此這種好的水分還是很大的。

"

這句話翻譯成白話就是為啥小學數學成績好,到了中學數學就不行了?

這個問題麼。。。emmm,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吧。

首先,還是小學學的東西太少。雖然我們不能拿法國那種喪心病狂的國家做標杆(小學愣是敢學Abel群),但是總體來說,小學數學更多的還是讓孩子們掌握一些關於數的基本運算和極為初步的應用,學的內容其實並不算多,並且更多的是各種技能性的重複訓練,對於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拓展有限。

如果不算奧數的組合數學和數論的部分,小學數學就學了點加減乘除以及算算面積和應用題。應用題和求面積算是小學數學難題的頂峰,然而一共也就那麼幾種模型和套路,只要你題目的數量刷到位,加上仔細一點,想在小學數學裡拿個高分其實是很容易的。我們經常會發現娃要是考98分可能就低於平均分了,換而言之小學數學的區分度是非常非常低的,因此這種好的水分還是很大的。

為什麼上了初中孩子數學就開始崩?

其次,有的小學奧數講的東西就是把初中的方法下放。比如說解應用題用方程,一元一次二元一次直接就上了,看起來是很方便,但是會有一個隱憂:等到初中學的時候學生就覺得這點東西我都會了,就不聽了。

"

這句話翻譯成白話就是為啥小學數學成績好,到了中學數學就不行了?

這個問題麼。。。emmm,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吧。

首先,還是小學學的東西太少。雖然我們不能拿法國那種喪心病狂的國家做標杆(小學愣是敢學Abel群),但是總體來說,小學數學更多的還是讓孩子們掌握一些關於數的基本運算和極為初步的應用,學的內容其實並不算多,並且更多的是各種技能性的重複訓練,對於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拓展有限。

如果不算奧數的組合數學和數論的部分,小學數學就學了點加減乘除以及算算面積和應用題。應用題和求面積算是小學數學難題的頂峰,然而一共也就那麼幾種模型和套路,只要你題目的數量刷到位,加上仔細一點,想在小學數學裡拿個高分其實是很容易的。我們經常會發現娃要是考98分可能就低於平均分了,換而言之小學數學的區分度是非常非常低的,因此這種好的水分還是很大的。

為什麼上了初中孩子數學就開始崩?

其次,有的小學奧數講的東西就是把初中的方法下放。比如說解應用題用方程,一元一次二元一次直接就上了,看起來是很方便,但是會有一個隱憂:等到初中學的時候學生就覺得這點東西我都會了,就不聽了。

為什麼上了初中孩子數學就開始崩?

然後?然後就慘了。

初中研究二元一次方程或者一元一次方程和小學的教學目標是完全不一樣的。小學的數學就是應用,這點簡直就是和物理學家一樣——這幫傢伙可從來不管函數是可導還是連續,直接用就完了,然後數學家屁顛屁顛過來擦屁股,啊,扯得遠了。

但是初中的數學已經開始有抽象思維的教學了,我們關注的重點要慢慢從解是多少向什麼時候有解,有多少解轉移。小孩子心智不成熟,看到二元一次方程幾個字就會覺得這東西我會啊!等到他感到重點不一樣的時候,發現來不及了——畢竟很多人學不好數學也許就是初二那年上數學課的時候彎腰撿了一下筆開始的。

"

這句話翻譯成白話就是為啥小學數學成績好,到了中學數學就不行了?

這個問題麼。。。emmm,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吧。

首先,還是小學學的東西太少。雖然我們不能拿法國那種喪心病狂的國家做標杆(小學愣是敢學Abel群),但是總體來說,小學數學更多的還是讓孩子們掌握一些關於數的基本運算和極為初步的應用,學的內容其實並不算多,並且更多的是各種技能性的重複訓練,對於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拓展有限。

如果不算奧數的組合數學和數論的部分,小學數學就學了點加減乘除以及算算面積和應用題。應用題和求面積算是小學數學難題的頂峰,然而一共也就那麼幾種模型和套路,只要你題目的數量刷到位,加上仔細一點,想在小學數學裡拿個高分其實是很容易的。我們經常會發現娃要是考98分可能就低於平均分了,換而言之小學數學的區分度是非常非常低的,因此這種好的水分還是很大的。

為什麼上了初中孩子數學就開始崩?

其次,有的小學奧數講的東西就是把初中的方法下放。比如說解應用題用方程,一元一次二元一次直接就上了,看起來是很方便,但是會有一個隱憂:等到初中學的時候學生就覺得這點東西我都會了,就不聽了。

為什麼上了初中孩子數學就開始崩?

然後?然後就慘了。

初中研究二元一次方程或者一元一次方程和小學的教學目標是完全不一樣的。小學的數學就是應用,這點簡直就是和物理學家一樣——這幫傢伙可從來不管函數是可導還是連續,直接用就完了,然後數學家屁顛屁顛過來擦屁股,啊,扯得遠了。

但是初中的數學已經開始有抽象思維的教學了,我們關注的重點要慢慢從解是多少向什麼時候有解,有多少解轉移。小孩子心智不成熟,看到二元一次方程幾個字就會覺得這東西我會啊!等到他感到重點不一樣的時候,發現來不及了——畢竟很多人學不好數學也許就是初二那年上數學課的時候彎腰撿了一下筆開始的。

為什麼上了初中孩子數學就開始崩?

別說小學生了,我之前在大學任教的時候,由於現在高中普遍學了導數,結果很多學生就覺得微積分不過如此,等到發現導數是否存在比求導更困難,還有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以及泰勒展開的應用,徹底懵圈,本來是想給微積分上一課,結果被微積分好好上了一課。

大學生尚且如此,何況是小學生?

因此我是比較反對提前學的。小學奧數的題目儘量不要用中學的辦法,這樣其實對學生來說反而是好事,也是真正能鍛鍊學生思維的手段。

第三,重複訓練惹禍。重複訓練需要麼?當然需要。目前我們各級升學考試拼的都是熟練程度,因此重複訓練肯定是必要的。但是年級越高,重複訓練的機會就越少,小學裡這點東西真的是翻來覆去的練,因此大家都很熟悉。到了中學以後,更多的是需要對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盲目重複訓練對於提高理解能力效果是不明顯的。計算可以練的出來,但是思維方式靠不動腦筋地算算算真的用處不大。

我們經常看到孩子作業做的苦哈哈地,不幸的是當中包含了大量的無用勞動,而且要命的是:從中學開始,數學是真有學不會的地方了。於是學生牴觸情緒就慢慢累加,會的他就樂意算,而且翻來覆去地算,不會的就扔在那裡,最後的結果就是會的就是會的,不會的始終不會。因為碰到難的他不願意去想,所以你看到的孩子的辛苦其實是空耗時間。

其實隨著年級的升高,數學學習的難度不斷加大,越來越少的學生能夠學好這是正常的規律,每個階段的佼佼者中總有一部分升入高年級後就慢慢褪色了,泯然眾人,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能一概而論,例如學習習慣的養成,家長自身的作用等等等等,以後再慢慢講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