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皇子,4位兄弟,順治臨終前,為何偏偏想讓堂兄嶽樂繼承皇位?

作為清朝入關以後的第一位皇帝,愛新覺羅·福臨短暫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幸運登上皇位、權臣多爾袞攝政專權、任性廢后、獨寵董鄂妃、出嫁為僧、暴死於天花重疾,在這位年幼皇帝的身上有太多的謎團和疑案。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多爾袞薨逝,年僅14歲的福臨得以提前親政。終於擺脫了多爾袞控制的福臨正值年少叛逆時期,在很多方面有著任性妄為的做法。其中最任性的做法莫過於他在24歲突然天花重疾,臨終前對皇位繼承人的考慮和選擇。

24歲的順治皇帝得知自己大限將至,並沒有按照大清祖制選擇皇位傳承人,拋開自己的親生兒子不考慮,竟想要將大清皇位傳給自己的堂兄,安親王愛新覺羅·嶽樂。這就不禁讓人疑問了,順治皇帝為何要將這好不容易得來的九五之尊拱手讓與他人呢?他難道不知道自己的父皇皇太極為了大清王朝奉獻一生、含恨而終嗎?

6位皇子,4位兄弟,順治臨終前,為何偏偏想讓堂兄嶽樂繼承皇位?


就算福臨想要打破祖制,使用“兄終弟及”的皇位傳承辦法,在皇太極的十一位皇子之中,尚有4子在世,又怎麼會輪到關係遠一層的堂兄呢?當時的順治皇帝雖然有些任性妄為,但畢竟已經24歲長大成年了,對於皇位傳承這樣的重大問題不可能再任性胡來,所以這其中肯定有他的深思熟慮和長久打算。那麼,順治皇帝究竟為何拋開自己的兒子不考慮,拋開自己的親兄弟不考慮,反倒退而求其次,首先考慮嶽樂呢?

6位皇子,4位兄弟,順治臨終前,為何偏偏想讓堂兄嶽樂繼承皇位?



首先,在順治皇帝的一生中,除了自己最為敬重和愛戴的叔王濟爾哈朗,就屬和這個嶽樂的關係最為親近。雖然嶽樂父親阿巴泰沒有得到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重用,但是在順治皇帝的倍加恩寵下,嶽樂在順治皇帝親政以後屢受重用,到順治晚年,更是位極人臣,被委任主持議政王大臣會議。要知道,在順治朝還沒有南書房、軍機處等權力中樞機關,那時候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就是最高權力機關。可見,順治皇帝對於嶽樂的信任和仰賴。

6位皇子,4位兄弟,順治臨終前,為何偏偏想讓堂兄嶽樂繼承皇位?



順治皇帝年幼親政,雖然有些任性,為人做事也帶有強烈的叛逆跡象,但他在治理國家、維護朝綱、鞏固中央統治方面卻可圈可點,稱得上是一代英主。親政以後,他大力推行朝政改革,重用漢臣,極力緩和與漢族之間的民族矛盾和階級鬥爭,初步奠定了大清王朝的疆土範圍。

嶽樂作為福臨深為倚重的重臣,並沒有辜負他的隆恩,一直都是堅定的站在福臨身後,支持皇帝。他甚至力排眾議,親手推進改革,以實際行動支持自己的弟弟。而福臨的那些親兄弟們則安穩的享受著自己錦衣玉食的生活,全然不考慮朝廷和皇帝的苦衷,福臨最小的弟弟博穆博果爾甚至還有造反篡權的心思而被福臨處死,這都讓年輕的順治皇帝傷心至極。相比之下,福臨更傾向於將皇位傳承給這個堅定支持自己、理解自己的堂兄。

6位皇子,4位兄弟,順治臨終前,為何偏偏想讓堂兄嶽樂繼承皇位?



至於順治皇帝的眾位皇子,他不是沒有考慮,而是深思熟慮以後才想要放棄的。

1、眾皇子年幼,不足以擔當大任。順治皇帝一生撫育皇子8位,在他駕崩前,尚有6位在世,不是沒有選擇的機會和餘地。但除皇長子早夭外,年齡最大的皇次子福全才剛滿8歲,還是一群不諳世事、對朝政一竅不通的孩子。雖然順治皇帝也年僅6歲就繼承皇位,可是他有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輔助朝政,有孝莊太后在身後指點。深受攝政王多爾袞壓迫和欺凌的順治皇帝還會給自己的兒子安排一個攝政王,讓自己承受的這一切再在自己兒子身上重演嗎?

6位皇子,4位兄弟,順治臨終前,為何偏偏想讓堂兄嶽樂繼承皇位?



2、順治皇帝駕崩之時,清朝尚未將南明政權消滅,東南邊陲臺灣島嶼上的明鄭王權也是屢次通過長江襲擾內地,長江以南、西北地區皆有戰亂需要平息;數年的戰亂讓中國大地千瘡百孔,百業待興;在江南等地區更是有著強烈的反清勢力和抵抗清廷情緒存在。這一切都急需一個英明果敢的君主大加整治,斷不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孩子能完成的。所以,從國家大局層面考慮,順治皇帝選擇嶽樂繼位也不是心血來潮之舉。

6位皇子,4位兄弟,順治臨終前,為何偏偏想讓堂兄嶽樂繼承皇位?



雖然順治皇帝在孝莊太后和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建議下,選擇了皇三子玄燁繼位為帝,是為康熙皇帝。而後,輔政大臣鰲拜山擅權專政也證明了順治皇帝之前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但康熙皇帝的豐功偉績、繼往開來也同樣證明了順治皇帝最終選擇的正確性。雖然,順治皇帝在皇位繼承人選擇問題上有違祖制、令人費解,但卻飽含一個年輕帝王的深謀遠慮和大局觀念,就衝著這一點,也足以說明年僅24歲的順治皇帝當得起一代英主的稱號。

參考文獻:《清代皇帝傳略》、《清史稿》、《清世祖實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