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

這幾天,一篇《海淀家長對不起,順義媽媽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夢想”》的文章在微信上熱起來,裡面寫的北京順義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拼上了整個老命。

那美國中產家庭的孩子真的也都這樣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嗎?一位在美國私立高中任教的中國媽媽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

這幾天,一篇《海淀家長對不起,順義媽媽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夢想”》的文章在微信上熱起來,裡面寫的北京順義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拼上了整個老命。

那美國中產家庭的孩子真的也都這樣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嗎?一位在美國私立高中任教的中國媽媽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1

美國學生中真的有那麼多

在參加課外補習班嗎?

“推娃”一文作者在經歷了女兒數學成績不到班級平均分的“屈辱”之後,痛定思痛,與博士老公一起開始給娃瘋狂補課,終於把娃成功送進天才班。與作者女兒同在天才班上的還有:隔壁另外一戶中國人家的孩子,以及女兒的好閨蜜,全年級的學神,一位俄羅斯裔的小女孩兒。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為啥都是中國裔和俄羅斯裔,咋沒有老美呢?其實這也是美國許多課後補習班學生構成比例的真相:佔據數理化和閱讀補習班大半壁江山的,是華裔、印度裔、俄羅斯裔的學生,美國本土學生少之又少為什麼呢?我的一位同事的求學經歷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

這幾天,一篇《海淀家長對不起,順義媽媽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夢想”》的文章在微信上熱起來,裡面寫的北京順義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拼上了整個老命。

那美國中產家庭的孩子真的也都這樣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嗎?一位在美國私立高中任教的中國媽媽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1

美國學生中真的有那麼多

在參加課外補習班嗎?

“推娃”一文作者在經歷了女兒數學成績不到班級平均分的“屈辱”之後,痛定思痛,與博士老公一起開始給娃瘋狂補課,終於把娃成功送進天才班。與作者女兒同在天才班上的還有:隔壁另外一戶中國人家的孩子,以及女兒的好閨蜜,全年級的學神,一位俄羅斯裔的小女孩兒。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為啥都是中國裔和俄羅斯裔,咋沒有老美呢?其實這也是美國許多課後補習班學生構成比例的真相:佔據數理化和閱讀補習班大半壁江山的,是華裔、印度裔、俄羅斯裔的學生,美國本土學生少之又少為什麼呢?我的一位同事的求學經歷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這位同事,我們就叫她索非亞老師吧。索非亞老師是我周圍美國同事和朋友的一個典型代表,她自信、陽光、熱情、開朗、多才多藝,她是那種會在週末去教堂唱詩班唱詩、會組織學生給槍擊案倖存者寫問候卡的人。

在一次討論中美教育異同的會議中,我們談到“天才班”和“課外補習班”的話題。索非亞老師提到,她就是公立學校培養出來的從未進過“天才班”的學生。

她有朋友因為對數理特別感興趣,成績也好,因此被選入天才班,也參加了許多課後補習班,後來從事了自己喜愛的數理方面的工作。

而她也從未覺得不進天才班是什麼缺憾,只是興趣不同而已,她憑藉著自己對文學的熱愛,在一所不錯的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之後,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教師行業,把自己對文學的熱情繼續傳遞下去她對文學、對生活有多熱愛?我只知道,在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上,她要帶領全校師生重新溫習“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探討如何把馬丁路德·金的和平和平等的理念傳承下去。


"

這幾天,一篇《海淀家長對不起,順義媽媽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夢想”》的文章在微信上熱起來,裡面寫的北京順義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拼上了整個老命。

那美國中產家庭的孩子真的也都這樣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嗎?一位在美國私立高中任教的中國媽媽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1

美國學生中真的有那麼多

在參加課外補習班嗎?

“推娃”一文作者在經歷了女兒數學成績不到班級平均分的“屈辱”之後,痛定思痛,與博士老公一起開始給娃瘋狂補課,終於把娃成功送進天才班。與作者女兒同在天才班上的還有:隔壁另外一戶中國人家的孩子,以及女兒的好閨蜜,全年級的學神,一位俄羅斯裔的小女孩兒。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為啥都是中國裔和俄羅斯裔,咋沒有老美呢?其實這也是美國許多課後補習班學生構成比例的真相:佔據數理化和閱讀補習班大半壁江山的,是華裔、印度裔、俄羅斯裔的學生,美國本土學生少之又少為什麼呢?我的一位同事的求學經歷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這位同事,我們就叫她索非亞老師吧。索非亞老師是我周圍美國同事和朋友的一個典型代表,她自信、陽光、熱情、開朗、多才多藝,她是那種會在週末去教堂唱詩班唱詩、會組織學生給槍擊案倖存者寫問候卡的人。

在一次討論中美教育異同的會議中,我們談到“天才班”和“課外補習班”的話題。索非亞老師提到,她就是公立學校培養出來的從未進過“天才班”的學生。

她有朋友因為對數理特別感興趣,成績也好,因此被選入天才班,也參加了許多課後補習班,後來從事了自己喜愛的數理方面的工作。

而她也從未覺得不進天才班是什麼缺憾,只是興趣不同而已,她憑藉著自己對文學的熱愛,在一所不錯的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之後,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教師行業,把自己對文學的熱情繼續傳遞下去她對文學、對生活有多熱愛?我只知道,在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上,她要帶領全校師生重新溫習“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探討如何把馬丁路德·金的和平和平等的理念傳承下去。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我周圍有許多這樣的索非亞老師。他們現在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中流砥柱,從世俗觀點來看,他們中絕大部分至少是中產,還有一些可以說是富裕。但當你回顧他們的學生生涯,你會發現他們並沒有閃閃發光的簡歷,也沒有狗血的奮鬥劇情。他們很多隻有一個普通學校的本科學歷,還有一些讀到了碩士和博士,但也並不是名校畢業。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現在有一份喜歡的工作,獲得不錯的收入,過上體面的生活。

當我看到他們,我就會知道:美好的生活並不等於藤校畢業,更不等於從小就要上一個又一個的補習班。那等於什麼呢?我想,至少,它意味著你的生活中要有熱愛的事情。就像數學老師去教音樂,英語老師成立合唱團,生物老師做校足球隊和籃球隊的教練。他們做這些事情,是因為熱愛。當我們做熱愛的事情時,我們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善意。

2

今天的成績好了,

就皆大歡喜了嗎?

“推娃”一文作者的女兒終於進入數學天才班時,她的老公“比中國隊出線還高興”。後來女兒又進入閱讀超前班,孩子自己也很興奮,作者更是激動地感嘆“天不亡我學渣也”。

許多家庭就是被這種高興誘惑,尤其是被孩子的高興誘惑,認為:孩子成績好了,他自己也很高興,是他自己願意學。

成功的誘惑是巨大的,但這種喜悅也是短暫的,因為它完全取決於你的成績好壞。就像“推娃”作者的女兒所說:下次成績不到99%,就會被從天才班裡踢出去。但誰能保證自己的成績一直是99%?今天可以,明天呢,明年呢?小學可以,中學、大學呢?工作以後,你的業績可以一直超過99%的人嗎?總有一天,當你不再是那最頂尖的1%時,生活該怎樣繼續?今天取得好成績時有多高興和激動,接下來的日子就有多焦慮和恐懼,當從神壇上跌落時就有多痛苦和崩潰。

好成績帶來的喜悅不僅是短暫的,更是膚淺和危險的,因為它把孩子對學習的內在驅動力變成了外在驅動力。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渴望知識、熱愛探索的,這種內在驅動力如果得到好的保護,日後會幫助孩子在他感興趣的領域長久地走下去。但很可惜,我們常常把孩子這種強大的內在驅動消解成了外在驅動,孩子不再因熱情而學習,而是為了父母的榮耀、老師的讚賞和同學的羨慕,或者是為了避免父母和老師的指責、嘮叨和說教。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高中時期成績不錯的學生到了大學突然一蹶不振,不學習、不上課、不完成作業,甚至無法畢業。在海外留學盛行的今天,這種現象也提前到了高中,甚至初中。一些孩子在國內讀書時,在父母的監管下,各方面看起來都不錯,可是到了國外讀高中時,沒了父母監管,學習和生活就全線崩塌。這就是因為,一直在“推娃”的那雙手不在了,父母不“推”了,娃也就不會自己走了。


"

這幾天,一篇《海淀家長對不起,順義媽媽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夢想”》的文章在微信上熱起來,裡面寫的北京順義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拼上了整個老命。

那美國中產家庭的孩子真的也都這樣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嗎?一位在美國私立高中任教的中國媽媽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1

美國學生中真的有那麼多

在參加課外補習班嗎?

“推娃”一文作者在經歷了女兒數學成績不到班級平均分的“屈辱”之後,痛定思痛,與博士老公一起開始給娃瘋狂補課,終於把娃成功送進天才班。與作者女兒同在天才班上的還有:隔壁另外一戶中國人家的孩子,以及女兒的好閨蜜,全年級的學神,一位俄羅斯裔的小女孩兒。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為啥都是中國裔和俄羅斯裔,咋沒有老美呢?其實這也是美國許多課後補習班學生構成比例的真相:佔據數理化和閱讀補習班大半壁江山的,是華裔、印度裔、俄羅斯裔的學生,美國本土學生少之又少為什麼呢?我的一位同事的求學經歷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這位同事,我們就叫她索非亞老師吧。索非亞老師是我周圍美國同事和朋友的一個典型代表,她自信、陽光、熱情、開朗、多才多藝,她是那種會在週末去教堂唱詩班唱詩、會組織學生給槍擊案倖存者寫問候卡的人。

在一次討論中美教育異同的會議中,我們談到“天才班”和“課外補習班”的話題。索非亞老師提到,她就是公立學校培養出來的從未進過“天才班”的學生。

她有朋友因為對數理特別感興趣,成績也好,因此被選入天才班,也參加了許多課後補習班,後來從事了自己喜愛的數理方面的工作。

而她也從未覺得不進天才班是什麼缺憾,只是興趣不同而已,她憑藉著自己對文學的熱愛,在一所不錯的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之後,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教師行業,把自己對文學的熱情繼續傳遞下去她對文學、對生活有多熱愛?我只知道,在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上,她要帶領全校師生重新溫習“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探討如何把馬丁路德·金的和平和平等的理念傳承下去。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我周圍有許多這樣的索非亞老師。他們現在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中流砥柱,從世俗觀點來看,他們中絕大部分至少是中產,還有一些可以說是富裕。但當你回顧他們的學生生涯,你會發現他們並沒有閃閃發光的簡歷,也沒有狗血的奮鬥劇情。他們很多隻有一個普通學校的本科學歷,還有一些讀到了碩士和博士,但也並不是名校畢業。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現在有一份喜歡的工作,獲得不錯的收入,過上體面的生活。

當我看到他們,我就會知道:美好的生活並不等於藤校畢業,更不等於從小就要上一個又一個的補習班。那等於什麼呢?我想,至少,它意味著你的生活中要有熱愛的事情。就像數學老師去教音樂,英語老師成立合唱團,生物老師做校足球隊和籃球隊的教練。他們做這些事情,是因為熱愛。當我們做熱愛的事情時,我們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善意。

2

今天的成績好了,

就皆大歡喜了嗎?

“推娃”一文作者的女兒終於進入數學天才班時,她的老公“比中國隊出線還高興”。後來女兒又進入閱讀超前班,孩子自己也很興奮,作者更是激動地感嘆“天不亡我學渣也”。

許多家庭就是被這種高興誘惑,尤其是被孩子的高興誘惑,認為:孩子成績好了,他自己也很高興,是他自己願意學。

成功的誘惑是巨大的,但這種喜悅也是短暫的,因為它完全取決於你的成績好壞。就像“推娃”作者的女兒所說:下次成績不到99%,就會被從天才班裡踢出去。但誰能保證自己的成績一直是99%?今天可以,明天呢,明年呢?小學可以,中學、大學呢?工作以後,你的業績可以一直超過99%的人嗎?總有一天,當你不再是那最頂尖的1%時,生活該怎樣繼續?今天取得好成績時有多高興和激動,接下來的日子就有多焦慮和恐懼,當從神壇上跌落時就有多痛苦和崩潰。

好成績帶來的喜悅不僅是短暫的,更是膚淺和危險的,因為它把孩子對學習的內在驅動力變成了外在驅動力。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渴望知識、熱愛探索的,這種內在驅動力如果得到好的保護,日後會幫助孩子在他感興趣的領域長久地走下去。但很可惜,我們常常把孩子這種強大的內在驅動消解成了外在驅動,孩子不再因熱情而學習,而是為了父母的榮耀、老師的讚賞和同學的羨慕,或者是為了避免父母和老師的指責、嘮叨和說教。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高中時期成績不錯的學生到了大學突然一蹶不振,不學習、不上課、不完成作業,甚至無法畢業。在海外留學盛行的今天,這種現象也提前到了高中,甚至初中。一些孩子在國內讀書時,在父母的監管下,各方面看起來都不錯,可是到了國外讀高中時,沒了父母監管,學習和生活就全線崩塌。這就是因為,一直在“推娃”的那雙手不在了,父母不“推”了,娃也就不會自己走了。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一直致力於“推娃”的父母目標是什麼呢?如果只是把娃推進名校,那但推無妨。但名校以後呢?還要不要繼續推?如果有一天,我們推不動了,那時候的娃有能力自己走下去嗎?

還有另一個極端,被父母推了太久的孩子,有些會習慣了這種被推的模式,即使有一天父母不推了,他仍然會在強大的慣性作用力下,自己推自己。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成年人,做著一份談不上喜歡也不能說厭惡的工作,每天陀螺一樣不停地旋轉。多年轉下來,他可能確實事業有成,在外人看來,他是那一直在金字塔頂端的1%的佼佼者,可是隻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體驗過成功,體驗過富裕,卻從未體驗過真實和幸福。這是因為,自己多年來走的路,都是被推著走,以前是父母推,現在是成為父母傀儡的自己推。走了這麼多年,都不曾停下腳步,問問自己:我想去哪兒?我要過怎樣的生活?

所以,與其“推娃”,不如“聽娃”。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做時,就問問孩子:你想要做什麼?我願意支持你。


"

這幾天,一篇《海淀家長對不起,順義媽媽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夢想”》的文章在微信上熱起來,裡面寫的北京順義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拼上了整個老命。

那美國中產家庭的孩子真的也都這樣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嗎?一位在美國私立高中任教的中國媽媽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1

美國學生中真的有那麼多

在參加課外補習班嗎?

“推娃”一文作者在經歷了女兒數學成績不到班級平均分的“屈辱”之後,痛定思痛,與博士老公一起開始給娃瘋狂補課,終於把娃成功送進天才班。與作者女兒同在天才班上的還有:隔壁另外一戶中國人家的孩子,以及女兒的好閨蜜,全年級的學神,一位俄羅斯裔的小女孩兒。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為啥都是中國裔和俄羅斯裔,咋沒有老美呢?其實這也是美國許多課後補習班學生構成比例的真相:佔據數理化和閱讀補習班大半壁江山的,是華裔、印度裔、俄羅斯裔的學生,美國本土學生少之又少為什麼呢?我的一位同事的求學經歷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這位同事,我們就叫她索非亞老師吧。索非亞老師是我周圍美國同事和朋友的一個典型代表,她自信、陽光、熱情、開朗、多才多藝,她是那種會在週末去教堂唱詩班唱詩、會組織學生給槍擊案倖存者寫問候卡的人。

在一次討論中美教育異同的會議中,我們談到“天才班”和“課外補習班”的話題。索非亞老師提到,她就是公立學校培養出來的從未進過“天才班”的學生。

她有朋友因為對數理特別感興趣,成績也好,因此被選入天才班,也參加了許多課後補習班,後來從事了自己喜愛的數理方面的工作。

而她也從未覺得不進天才班是什麼缺憾,只是興趣不同而已,她憑藉著自己對文學的熱愛,在一所不錯的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之後,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教師行業,把自己對文學的熱情繼續傳遞下去她對文學、對生活有多熱愛?我只知道,在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上,她要帶領全校師生重新溫習“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探討如何把馬丁路德·金的和平和平等的理念傳承下去。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我周圍有許多這樣的索非亞老師。他們現在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中流砥柱,從世俗觀點來看,他們中絕大部分至少是中產,還有一些可以說是富裕。但當你回顧他們的學生生涯,你會發現他們並沒有閃閃發光的簡歷,也沒有狗血的奮鬥劇情。他們很多隻有一個普通學校的本科學歷,還有一些讀到了碩士和博士,但也並不是名校畢業。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現在有一份喜歡的工作,獲得不錯的收入,過上體面的生活。

當我看到他們,我就會知道:美好的生活並不等於藤校畢業,更不等於從小就要上一個又一個的補習班。那等於什麼呢?我想,至少,它意味著你的生活中要有熱愛的事情。就像數學老師去教音樂,英語老師成立合唱團,生物老師做校足球隊和籃球隊的教練。他們做這些事情,是因為熱愛。當我們做熱愛的事情時,我們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善意。

2

今天的成績好了,

就皆大歡喜了嗎?

“推娃”一文作者的女兒終於進入數學天才班時,她的老公“比中國隊出線還高興”。後來女兒又進入閱讀超前班,孩子自己也很興奮,作者更是激動地感嘆“天不亡我學渣也”。

許多家庭就是被這種高興誘惑,尤其是被孩子的高興誘惑,認為:孩子成績好了,他自己也很高興,是他自己願意學。

成功的誘惑是巨大的,但這種喜悅也是短暫的,因為它完全取決於你的成績好壞。就像“推娃”作者的女兒所說:下次成績不到99%,就會被從天才班裡踢出去。但誰能保證自己的成績一直是99%?今天可以,明天呢,明年呢?小學可以,中學、大學呢?工作以後,你的業績可以一直超過99%的人嗎?總有一天,當你不再是那最頂尖的1%時,生活該怎樣繼續?今天取得好成績時有多高興和激動,接下來的日子就有多焦慮和恐懼,當從神壇上跌落時就有多痛苦和崩潰。

好成績帶來的喜悅不僅是短暫的,更是膚淺和危險的,因為它把孩子對學習的內在驅動力變成了外在驅動力。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渴望知識、熱愛探索的,這種內在驅動力如果得到好的保護,日後會幫助孩子在他感興趣的領域長久地走下去。但很可惜,我們常常把孩子這種強大的內在驅動消解成了外在驅動,孩子不再因熱情而學習,而是為了父母的榮耀、老師的讚賞和同學的羨慕,或者是為了避免父母和老師的指責、嘮叨和說教。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高中時期成績不錯的學生到了大學突然一蹶不振,不學習、不上課、不完成作業,甚至無法畢業。在海外留學盛行的今天,這種現象也提前到了高中,甚至初中。一些孩子在國內讀書時,在父母的監管下,各方面看起來都不錯,可是到了國外讀高中時,沒了父母監管,學習和生活就全線崩塌。這就是因為,一直在“推娃”的那雙手不在了,父母不“推”了,娃也就不會自己走了。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一直致力於“推娃”的父母目標是什麼呢?如果只是把娃推進名校,那但推無妨。但名校以後呢?還要不要繼續推?如果有一天,我們推不動了,那時候的娃有能力自己走下去嗎?

還有另一個極端,被父母推了太久的孩子,有些會習慣了這種被推的模式,即使有一天父母不推了,他仍然會在強大的慣性作用力下,自己推自己。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成年人,做著一份談不上喜歡也不能說厭惡的工作,每天陀螺一樣不停地旋轉。多年轉下來,他可能確實事業有成,在外人看來,他是那一直在金字塔頂端的1%的佼佼者,可是隻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體驗過成功,體驗過富裕,卻從未體驗過真實和幸福。這是因為,自己多年來走的路,都是被推著走,以前是父母推,現在是成為父母傀儡的自己推。走了這麼多年,都不曾停下腳步,問問自己:我想去哪兒?我要過怎樣的生活?

所以,與其“推娃”,不如“聽娃”。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做時,就問問孩子:你想要做什麼?我願意支持你。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3

雞飛狗跳地輔導作業,

真的是在幫孩子嗎?

“推娃”一文作者描述了為了提升孩子成績,自己和老公是怎樣在輔導孩子時對她“下黑手”的:週六晚上地下室裡,不是“聲嘶力竭的吼娃聲”,就是“嚶嚶嚶嚶的哭聲”,孩子“四肢冰涼,雙目失神”,問媽媽能不能不要再把她送到地牢裡。

短期看,吼娃確實起到了效果:孩子進了天才班。可是長期看呢?尹建莉老師曾經解釋過一條重要的心理學原則:面對簡單任務,需要較高的激奮水平;而面對一項艱難的任務,激奮水平不能太高,太高就是抑制,適得其反。尹老師解釋這個原則的現實意義就是:在非日常、簡單的生活事務上,痛苦和嚴格是可以見效的;在日常的、較重大的問題上,必須伴有較為愉快的情緒體驗,越放鬆越好,否則適得其反。

當孩子面臨的是學習這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時,如果她聽到的總是訓斥和責罵,體驗到的總是痛苦和恐懼,她怎麼可能有好的表現?或許一次考試能取得好成績,但時間一長,學習興趣逐漸會消磨殆盡,也再難有好的成績。

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怒吼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離。當孩子年齡小的時候,我們在他們的世界中佔有重要的位置。被我們吼時,是出於愛也好,出於畏懼也罷,孩子最後總是會原諒我們,並且接受我們的安排。但孩子這種無條件的愛是有有效期的,等他年齡漸長,身高和嗓門都要超過我們時,他就會吼回來,這種暴力的溝通方式就被複制給了下一代。

而到了那時候,孩子面臨的問題遠不止能不能進天才班這麼簡單,但就算他要被淹沒在青春期的困惑和不安中,他也不會再聽從我們的建議了。因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怒吼已經透支了他的信任。

而且,有大量研究發現,經常被吼的孩子有一些共同特徵:高焦慮、低自尊、易動怒,而且他們也更容易成為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沒有教給他們怎樣才能獲得尊重、建立清晰的邊界。

怒吼著“推娃”,也許能取得一時的成績,卻敗壞了孩子的學習熱情、損耗了親子關係、破壞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這筆買賣,實在太不划算。


"

這幾天,一篇《海淀家長對不起,順義媽媽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夢想”》的文章在微信上熱起來,裡面寫的北京順義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拼上了整個老命。

那美國中產家庭的孩子真的也都這樣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嗎?一位在美國私立高中任教的中國媽媽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1

美國學生中真的有那麼多

在參加課外補習班嗎?

“推娃”一文作者在經歷了女兒數學成績不到班級平均分的“屈辱”之後,痛定思痛,與博士老公一起開始給娃瘋狂補課,終於把娃成功送進天才班。與作者女兒同在天才班上的還有:隔壁另外一戶中國人家的孩子,以及女兒的好閨蜜,全年級的學神,一位俄羅斯裔的小女孩兒。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為啥都是中國裔和俄羅斯裔,咋沒有老美呢?其實這也是美國許多課後補習班學生構成比例的真相:佔據數理化和閱讀補習班大半壁江山的,是華裔、印度裔、俄羅斯裔的學生,美國本土學生少之又少為什麼呢?我的一位同事的求學經歷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這位同事,我們就叫她索非亞老師吧。索非亞老師是我周圍美國同事和朋友的一個典型代表,她自信、陽光、熱情、開朗、多才多藝,她是那種會在週末去教堂唱詩班唱詩、會組織學生給槍擊案倖存者寫問候卡的人。

在一次討論中美教育異同的會議中,我們談到“天才班”和“課外補習班”的話題。索非亞老師提到,她就是公立學校培養出來的從未進過“天才班”的學生。

她有朋友因為對數理特別感興趣,成績也好,因此被選入天才班,也參加了許多課後補習班,後來從事了自己喜愛的數理方面的工作。

而她也從未覺得不進天才班是什麼缺憾,只是興趣不同而已,她憑藉著自己對文學的熱愛,在一所不錯的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之後,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教師行業,把自己對文學的熱情繼續傳遞下去她對文學、對生活有多熱愛?我只知道,在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上,她要帶領全校師生重新溫習“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探討如何把馬丁路德·金的和平和平等的理念傳承下去。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我周圍有許多這樣的索非亞老師。他們現在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中流砥柱,從世俗觀點來看,他們中絕大部分至少是中產,還有一些可以說是富裕。但當你回顧他們的學生生涯,你會發現他們並沒有閃閃發光的簡歷,也沒有狗血的奮鬥劇情。他們很多隻有一個普通學校的本科學歷,還有一些讀到了碩士和博士,但也並不是名校畢業。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現在有一份喜歡的工作,獲得不錯的收入,過上體面的生活。

當我看到他們,我就會知道:美好的生活並不等於藤校畢業,更不等於從小就要上一個又一個的補習班。那等於什麼呢?我想,至少,它意味著你的生活中要有熱愛的事情。就像數學老師去教音樂,英語老師成立合唱團,生物老師做校足球隊和籃球隊的教練。他們做這些事情,是因為熱愛。當我們做熱愛的事情時,我們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善意。

2

今天的成績好了,

就皆大歡喜了嗎?

“推娃”一文作者的女兒終於進入數學天才班時,她的老公“比中國隊出線還高興”。後來女兒又進入閱讀超前班,孩子自己也很興奮,作者更是激動地感嘆“天不亡我學渣也”。

許多家庭就是被這種高興誘惑,尤其是被孩子的高興誘惑,認為:孩子成績好了,他自己也很高興,是他自己願意學。

成功的誘惑是巨大的,但這種喜悅也是短暫的,因為它完全取決於你的成績好壞。就像“推娃”作者的女兒所說:下次成績不到99%,就會被從天才班裡踢出去。但誰能保證自己的成績一直是99%?今天可以,明天呢,明年呢?小學可以,中學、大學呢?工作以後,你的業績可以一直超過99%的人嗎?總有一天,當你不再是那最頂尖的1%時,生活該怎樣繼續?今天取得好成績時有多高興和激動,接下來的日子就有多焦慮和恐懼,當從神壇上跌落時就有多痛苦和崩潰。

好成績帶來的喜悅不僅是短暫的,更是膚淺和危險的,因為它把孩子對學習的內在驅動力變成了外在驅動力。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渴望知識、熱愛探索的,這種內在驅動力如果得到好的保護,日後會幫助孩子在他感興趣的領域長久地走下去。但很可惜,我們常常把孩子這種強大的內在驅動消解成了外在驅動,孩子不再因熱情而學習,而是為了父母的榮耀、老師的讚賞和同學的羨慕,或者是為了避免父母和老師的指責、嘮叨和說教。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高中時期成績不錯的學生到了大學突然一蹶不振,不學習、不上課、不完成作業,甚至無法畢業。在海外留學盛行的今天,這種現象也提前到了高中,甚至初中。一些孩子在國內讀書時,在父母的監管下,各方面看起來都不錯,可是到了國外讀高中時,沒了父母監管,學習和生活就全線崩塌。這就是因為,一直在“推娃”的那雙手不在了,父母不“推”了,娃也就不會自己走了。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一直致力於“推娃”的父母目標是什麼呢?如果只是把娃推進名校,那但推無妨。但名校以後呢?還要不要繼續推?如果有一天,我們推不動了,那時候的娃有能力自己走下去嗎?

還有另一個極端,被父母推了太久的孩子,有些會習慣了這種被推的模式,即使有一天父母不推了,他仍然會在強大的慣性作用力下,自己推自己。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成年人,做著一份談不上喜歡也不能說厭惡的工作,每天陀螺一樣不停地旋轉。多年轉下來,他可能確實事業有成,在外人看來,他是那一直在金字塔頂端的1%的佼佼者,可是隻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體驗過成功,體驗過富裕,卻從未體驗過真實和幸福。這是因為,自己多年來走的路,都是被推著走,以前是父母推,現在是成為父母傀儡的自己推。走了這麼多年,都不曾停下腳步,問問自己:我想去哪兒?我要過怎樣的生活?

所以,與其“推娃”,不如“聽娃”。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做時,就問問孩子:你想要做什麼?我願意支持你。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3

雞飛狗跳地輔導作業,

真的是在幫孩子嗎?

“推娃”一文作者描述了為了提升孩子成績,自己和老公是怎樣在輔導孩子時對她“下黑手”的:週六晚上地下室裡,不是“聲嘶力竭的吼娃聲”,就是“嚶嚶嚶嚶的哭聲”,孩子“四肢冰涼,雙目失神”,問媽媽能不能不要再把她送到地牢裡。

短期看,吼娃確實起到了效果:孩子進了天才班。可是長期看呢?尹建莉老師曾經解釋過一條重要的心理學原則:面對簡單任務,需要較高的激奮水平;而面對一項艱難的任務,激奮水平不能太高,太高就是抑制,適得其反。尹老師解釋這個原則的現實意義就是:在非日常、簡單的生活事務上,痛苦和嚴格是可以見效的;在日常的、較重大的問題上,必須伴有較為愉快的情緒體驗,越放鬆越好,否則適得其反。

當孩子面臨的是學習這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時,如果她聽到的總是訓斥和責罵,體驗到的總是痛苦和恐懼,她怎麼可能有好的表現?或許一次考試能取得好成績,但時間一長,學習興趣逐漸會消磨殆盡,也再難有好的成績。

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怒吼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離。當孩子年齡小的時候,我們在他們的世界中佔有重要的位置。被我們吼時,是出於愛也好,出於畏懼也罷,孩子最後總是會原諒我們,並且接受我們的安排。但孩子這種無條件的愛是有有效期的,等他年齡漸長,身高和嗓門都要超過我們時,他就會吼回來,這種暴力的溝通方式就被複制給了下一代。

而到了那時候,孩子面臨的問題遠不止能不能進天才班這麼簡單,但就算他要被淹沒在青春期的困惑和不安中,他也不會再聽從我們的建議了。因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怒吼已經透支了他的信任。

而且,有大量研究發現,經常被吼的孩子有一些共同特徵:高焦慮、低自尊、易動怒,而且他們也更容易成為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沒有教給他們怎樣才能獲得尊重、建立清晰的邊界。

怒吼著“推娃”,也許能取得一時的成績,卻敗壞了孩子的學習熱情、損耗了親子關係、破壞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這筆買賣,實在太不划算。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4

“興趣推娃”是不是

比“學術推娃”更技高一籌?

“推娃”一文的作者在這篇文章之後又寫了另外一篇《娃,別怪爹媽焦慮,好學校的入場券已經越來越貴了》。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現在全世界的好學校都越來越難進了,更是給出了一個簡單粗暴的公式:“名校雞娃標配=好成績+1項體育+1門藝術+10項社會活動

不可否認,美國的許多大學都非常注重學生的藝術、體育、社區服務等文化課以外的東西,也正如“推娃”作者所說,這些學校想看到的是學生對生活的熱情、團隊精神、抗挫能力等。

在我看來,這些也確實是美國教育著重培養的學生的素質。以對生活的熱情為例,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通常都有著廣泛的藝術和體育愛好,所以許多美國學校和家庭都很注重讓孩子從小就接觸多種多樣的藝術和體育形式。許多美國本土學生也會參加各種興趣班,但並不是為了方便日後升學,只為發展興趣,成為一個會玩兒、會生活的人。


"

這幾天,一篇《海淀家長對不起,順義媽媽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夢想”》的文章在微信上熱起來,裡面寫的北京順義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拼上了整個老命。

那美國中產家庭的孩子真的也都這樣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嗎?一位在美國私立高中任教的中國媽媽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1

美國學生中真的有那麼多

在參加課外補習班嗎?

“推娃”一文作者在經歷了女兒數學成績不到班級平均分的“屈辱”之後,痛定思痛,與博士老公一起開始給娃瘋狂補課,終於把娃成功送進天才班。與作者女兒同在天才班上的還有:隔壁另外一戶中國人家的孩子,以及女兒的好閨蜜,全年級的學神,一位俄羅斯裔的小女孩兒。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為啥都是中國裔和俄羅斯裔,咋沒有老美呢?其實這也是美國許多課後補習班學生構成比例的真相:佔據數理化和閱讀補習班大半壁江山的,是華裔、印度裔、俄羅斯裔的學生,美國本土學生少之又少為什麼呢?我的一位同事的求學經歷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這位同事,我們就叫她索非亞老師吧。索非亞老師是我周圍美國同事和朋友的一個典型代表,她自信、陽光、熱情、開朗、多才多藝,她是那種會在週末去教堂唱詩班唱詩、會組織學生給槍擊案倖存者寫問候卡的人。

在一次討論中美教育異同的會議中,我們談到“天才班”和“課外補習班”的話題。索非亞老師提到,她就是公立學校培養出來的從未進過“天才班”的學生。

她有朋友因為對數理特別感興趣,成績也好,因此被選入天才班,也參加了許多課後補習班,後來從事了自己喜愛的數理方面的工作。

而她也從未覺得不進天才班是什麼缺憾,只是興趣不同而已,她憑藉著自己對文學的熱愛,在一所不錯的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之後,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教師行業,把自己對文學的熱情繼續傳遞下去她對文學、對生活有多熱愛?我只知道,在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上,她要帶領全校師生重新溫習“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探討如何把馬丁路德·金的和平和平等的理念傳承下去。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我周圍有許多這樣的索非亞老師。他們現在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中流砥柱,從世俗觀點來看,他們中絕大部分至少是中產,還有一些可以說是富裕。但當你回顧他們的學生生涯,你會發現他們並沒有閃閃發光的簡歷,也沒有狗血的奮鬥劇情。他們很多隻有一個普通學校的本科學歷,還有一些讀到了碩士和博士,但也並不是名校畢業。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現在有一份喜歡的工作,獲得不錯的收入,過上體面的生活。

當我看到他們,我就會知道:美好的生活並不等於藤校畢業,更不等於從小就要上一個又一個的補習班。那等於什麼呢?我想,至少,它意味著你的生活中要有熱愛的事情。就像數學老師去教音樂,英語老師成立合唱團,生物老師做校足球隊和籃球隊的教練。他們做這些事情,是因為熱愛。當我們做熱愛的事情時,我們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善意。

2

今天的成績好了,

就皆大歡喜了嗎?

“推娃”一文作者的女兒終於進入數學天才班時,她的老公“比中國隊出線還高興”。後來女兒又進入閱讀超前班,孩子自己也很興奮,作者更是激動地感嘆“天不亡我學渣也”。

許多家庭就是被這種高興誘惑,尤其是被孩子的高興誘惑,認為:孩子成績好了,他自己也很高興,是他自己願意學。

成功的誘惑是巨大的,但這種喜悅也是短暫的,因為它完全取決於你的成績好壞。就像“推娃”作者的女兒所說:下次成績不到99%,就會被從天才班裡踢出去。但誰能保證自己的成績一直是99%?今天可以,明天呢,明年呢?小學可以,中學、大學呢?工作以後,你的業績可以一直超過99%的人嗎?總有一天,當你不再是那最頂尖的1%時,生活該怎樣繼續?今天取得好成績時有多高興和激動,接下來的日子就有多焦慮和恐懼,當從神壇上跌落時就有多痛苦和崩潰。

好成績帶來的喜悅不僅是短暫的,更是膚淺和危險的,因為它把孩子對學習的內在驅動力變成了外在驅動力。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渴望知識、熱愛探索的,這種內在驅動力如果得到好的保護,日後會幫助孩子在他感興趣的領域長久地走下去。但很可惜,我們常常把孩子這種強大的內在驅動消解成了外在驅動,孩子不再因熱情而學習,而是為了父母的榮耀、老師的讚賞和同學的羨慕,或者是為了避免父母和老師的指責、嘮叨和說教。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高中時期成績不錯的學生到了大學突然一蹶不振,不學習、不上課、不完成作業,甚至無法畢業。在海外留學盛行的今天,這種現象也提前到了高中,甚至初中。一些孩子在國內讀書時,在父母的監管下,各方面看起來都不錯,可是到了國外讀高中時,沒了父母監管,學習和生活就全線崩塌。這就是因為,一直在“推娃”的那雙手不在了,父母不“推”了,娃也就不會自己走了。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一直致力於“推娃”的父母目標是什麼呢?如果只是把娃推進名校,那但推無妨。但名校以後呢?還要不要繼續推?如果有一天,我們推不動了,那時候的娃有能力自己走下去嗎?

還有另一個極端,被父母推了太久的孩子,有些會習慣了這種被推的模式,即使有一天父母不推了,他仍然會在強大的慣性作用力下,自己推自己。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成年人,做著一份談不上喜歡也不能說厭惡的工作,每天陀螺一樣不停地旋轉。多年轉下來,他可能確實事業有成,在外人看來,他是那一直在金字塔頂端的1%的佼佼者,可是隻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體驗過成功,體驗過富裕,卻從未體驗過真實和幸福。這是因為,自己多年來走的路,都是被推著走,以前是父母推,現在是成為父母傀儡的自己推。走了這麼多年,都不曾停下腳步,問問自己:我想去哪兒?我要過怎樣的生活?

所以,與其“推娃”,不如“聽娃”。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做時,就問問孩子:你想要做什麼?我願意支持你。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3

雞飛狗跳地輔導作業,

真的是在幫孩子嗎?

“推娃”一文作者描述了為了提升孩子成績,自己和老公是怎樣在輔導孩子時對她“下黑手”的:週六晚上地下室裡,不是“聲嘶力竭的吼娃聲”,就是“嚶嚶嚶嚶的哭聲”,孩子“四肢冰涼,雙目失神”,問媽媽能不能不要再把她送到地牢裡。

短期看,吼娃確實起到了效果:孩子進了天才班。可是長期看呢?尹建莉老師曾經解釋過一條重要的心理學原則:面對簡單任務,需要較高的激奮水平;而面對一項艱難的任務,激奮水平不能太高,太高就是抑制,適得其反。尹老師解釋這個原則的現實意義就是:在非日常、簡單的生活事務上,痛苦和嚴格是可以見效的;在日常的、較重大的問題上,必須伴有較為愉快的情緒體驗,越放鬆越好,否則適得其反。

當孩子面臨的是學習這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時,如果她聽到的總是訓斥和責罵,體驗到的總是痛苦和恐懼,她怎麼可能有好的表現?或許一次考試能取得好成績,但時間一長,學習興趣逐漸會消磨殆盡,也再難有好的成績。

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怒吼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離。當孩子年齡小的時候,我們在他們的世界中佔有重要的位置。被我們吼時,是出於愛也好,出於畏懼也罷,孩子最後總是會原諒我們,並且接受我們的安排。但孩子這種無條件的愛是有有效期的,等他年齡漸長,身高和嗓門都要超過我們時,他就會吼回來,這種暴力的溝通方式就被複制給了下一代。

而到了那時候,孩子面臨的問題遠不止能不能進天才班這麼簡單,但就算他要被淹沒在青春期的困惑和不安中,他也不會再聽從我們的建議了。因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怒吼已經透支了他的信任。

而且,有大量研究發現,經常被吼的孩子有一些共同特徵:高焦慮、低自尊、易動怒,而且他們也更容易成為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沒有教給他們怎樣才能獲得尊重、建立清晰的邊界。

怒吼著“推娃”,也許能取得一時的成績,卻敗壞了孩子的學習熱情、損耗了親子關係、破壞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這筆買賣,實在太不划算。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4

“興趣推娃”是不是

比“學術推娃”更技高一籌?

“推娃”一文的作者在這篇文章之後又寫了另外一篇《娃,別怪爹媽焦慮,好學校的入場券已經越來越貴了》。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現在全世界的好學校都越來越難進了,更是給出了一個簡單粗暴的公式:“名校雞娃標配=好成績+1項體育+1門藝術+10項社會活動

不可否認,美國的許多大學都非常注重學生的藝術、體育、社區服務等文化課以外的東西,也正如“推娃”作者所說,這些學校想看到的是學生對生活的熱情、團隊精神、抗挫能力等。

在我看來,這些也確實是美國教育著重培養的學生的素質。以對生活的熱情為例,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通常都有著廣泛的藝術和體育愛好,所以許多美國學校和家庭都很注重讓孩子從小就接觸多種多樣的藝術和體育形式。許多美國本土學生也會參加各種興趣班,但並不是為了方便日後升學,只為發展興趣,成為一個會玩兒、會生活的人。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不久前,我們學校的生物老師兼圖書館員就給全體師生髮了一封“尋找音樂家”的郵件,目的是讓音樂愛好者們有機會聚在一起玩音樂。許多師生紛紛響應,一所小小的學校,竟然有那麼多音樂家,會演奏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單簧管、長笛、小號、吉他、尤克里裡、口琴、薩克斯……會唱歌和跳舞的更是數不過來。很快這些音樂家就聚在了一起開始享受音樂帶來的樂趣,讓我不得不感嘆:不是好音樂家的圖書館員當不了好生物老師啊。

不僅是文藝方面,體育方面也是如此。足球、籃球、橄欖球這些常規運動就不必說,還有不少美國人喜歡去遠足、露營,在路上開車時也常常看到有人車頂放著衝浪板,車後面安裝著自行車架。當然也有學生從小練習體育,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進入大學,但更多的人則只是把運動看作生活中的一件樂事去享受。


"

這幾天,一篇《海淀家長對不起,順義媽媽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夢想”》的文章在微信上熱起來,裡面寫的北京順義媽媽,為了孩子的教育,拼上了整個老命。

那美國中產家庭的孩子真的也都這樣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嗎?一位在美國私立高中任教的中國媽媽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1

美國學生中真的有那麼多

在參加課外補習班嗎?

“推娃”一文作者在經歷了女兒數學成績不到班級平均分的“屈辱”之後,痛定思痛,與博士老公一起開始給娃瘋狂補課,終於把娃成功送進天才班。與作者女兒同在天才班上的還有:隔壁另外一戶中國人家的孩子,以及女兒的好閨蜜,全年級的學神,一位俄羅斯裔的小女孩兒。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為啥都是中國裔和俄羅斯裔,咋沒有老美呢?其實這也是美國許多課後補習班學生構成比例的真相:佔據數理化和閱讀補習班大半壁江山的,是華裔、印度裔、俄羅斯裔的學生,美國本土學生少之又少為什麼呢?我的一位同事的求學經歷可以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這位同事,我們就叫她索非亞老師吧。索非亞老師是我周圍美國同事和朋友的一個典型代表,她自信、陽光、熱情、開朗、多才多藝,她是那種會在週末去教堂唱詩班唱詩、會組織學生給槍擊案倖存者寫問候卡的人。

在一次討論中美教育異同的會議中,我們談到“天才班”和“課外補習班”的話題。索非亞老師提到,她就是公立學校培養出來的從未進過“天才班”的學生。

她有朋友因為對數理特別感興趣,成績也好,因此被選入天才班,也參加了許多課後補習班,後來從事了自己喜愛的數理方面的工作。

而她也從未覺得不進天才班是什麼缺憾,只是興趣不同而已,她憑藉著自己對文學的熱愛,在一所不錯的大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之後,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教師行業,把自己對文學的熱情繼續傳遞下去她對文學、對生活有多熱愛?我只知道,在馬丁路德·金紀念日上,她要帶領全校師生重新溫習“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探討如何把馬丁路德·金的和平和平等的理念傳承下去。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我周圍有許多這樣的索非亞老師。他們現在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中流砥柱,從世俗觀點來看,他們中絕大部分至少是中產,還有一些可以說是富裕。但當你回顧他們的學生生涯,你會發現他們並沒有閃閃發光的簡歷,也沒有狗血的奮鬥劇情。他們很多隻有一個普通學校的本科學歷,還有一些讀到了碩士和博士,但也並不是名校畢業。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現在有一份喜歡的工作,獲得不錯的收入,過上體面的生活。

當我看到他們,我就會知道:美好的生活並不等於藤校畢業,更不等於從小就要上一個又一個的補習班。那等於什麼呢?我想,至少,它意味著你的生活中要有熱愛的事情。就像數學老師去教音樂,英語老師成立合唱團,生物老師做校足球隊和籃球隊的教練。他們做這些事情,是因為熱愛。當我們做熱愛的事情時,我們就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善意。

2

今天的成績好了,

就皆大歡喜了嗎?

“推娃”一文作者的女兒終於進入數學天才班時,她的老公“比中國隊出線還高興”。後來女兒又進入閱讀超前班,孩子自己也很興奮,作者更是激動地感嘆“天不亡我學渣也”。

許多家庭就是被這種高興誘惑,尤其是被孩子的高興誘惑,認為:孩子成績好了,他自己也很高興,是他自己願意學。

成功的誘惑是巨大的,但這種喜悅也是短暫的,因為它完全取決於你的成績好壞。就像“推娃”作者的女兒所說:下次成績不到99%,就會被從天才班裡踢出去。但誰能保證自己的成績一直是99%?今天可以,明天呢,明年呢?小學可以,中學、大學呢?工作以後,你的業績可以一直超過99%的人嗎?總有一天,當你不再是那最頂尖的1%時,生活該怎樣繼續?今天取得好成績時有多高興和激動,接下來的日子就有多焦慮和恐懼,當從神壇上跌落時就有多痛苦和崩潰。

好成績帶來的喜悅不僅是短暫的,更是膚淺和危險的,因為它把孩子對學習的內在驅動力變成了外在驅動力。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渴望知識、熱愛探索的,這種內在驅動力如果得到好的保護,日後會幫助孩子在他感興趣的領域長久地走下去。但很可惜,我們常常把孩子這種強大的內在驅動消解成了外在驅動,孩子不再因熱情而學習,而是為了父母的榮耀、老師的讚賞和同學的羨慕,或者是為了避免父母和老師的指責、嘮叨和說教。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高中時期成績不錯的學生到了大學突然一蹶不振,不學習、不上課、不完成作業,甚至無法畢業。在海外留學盛行的今天,這種現象也提前到了高中,甚至初中。一些孩子在國內讀書時,在父母的監管下,各方面看起來都不錯,可是到了國外讀高中時,沒了父母監管,學習和生活就全線崩塌。這就是因為,一直在“推娃”的那雙手不在了,父母不“推”了,娃也就不會自己走了。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一直致力於“推娃”的父母目標是什麼呢?如果只是把娃推進名校,那但推無妨。但名校以後呢?還要不要繼續推?如果有一天,我們推不動了,那時候的娃有能力自己走下去嗎?

還有另一個極端,被父母推了太久的孩子,有些會習慣了這種被推的模式,即使有一天父母不推了,他仍然會在強大的慣性作用力下,自己推自己。所以我們看到很多成年人,做著一份談不上喜歡也不能說厭惡的工作,每天陀螺一樣不停地旋轉。多年轉下來,他可能確實事業有成,在外人看來,他是那一直在金字塔頂端的1%的佼佼者,可是隻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體驗過成功,體驗過富裕,卻從未體驗過真實和幸福。這是因為,自己多年來走的路,都是被推著走,以前是父母推,現在是成為父母傀儡的自己推。走了這麼多年,都不曾停下腳步,問問自己:我想去哪兒?我要過怎樣的生活?

所以,與其“推娃”,不如“聽娃”。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做時,就問問孩子:你想要做什麼?我願意支持你。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3

雞飛狗跳地輔導作業,

真的是在幫孩子嗎?

“推娃”一文作者描述了為了提升孩子成績,自己和老公是怎樣在輔導孩子時對她“下黑手”的:週六晚上地下室裡,不是“聲嘶力竭的吼娃聲”,就是“嚶嚶嚶嚶的哭聲”,孩子“四肢冰涼,雙目失神”,問媽媽能不能不要再把她送到地牢裡。

短期看,吼娃確實起到了效果:孩子進了天才班。可是長期看呢?尹建莉老師曾經解釋過一條重要的心理學原則:面對簡單任務,需要較高的激奮水平;而面對一項艱難的任務,激奮水平不能太高,太高就是抑制,適得其反。尹老師解釋這個原則的現實意義就是:在非日常、簡單的生活事務上,痛苦和嚴格是可以見效的;在日常的、較重大的問題上,必須伴有較為愉快的情緒體驗,越放鬆越好,否則適得其反。

當孩子面臨的是學習這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時,如果她聽到的總是訓斥和責罵,體驗到的總是痛苦和恐懼,她怎麼可能有好的表現?或許一次考試能取得好成績,但時間一長,學習興趣逐漸會消磨殆盡,也再難有好的成績。

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怒吼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離。當孩子年齡小的時候,我們在他們的世界中佔有重要的位置。被我們吼時,是出於愛也好,出於畏懼也罷,孩子最後總是會原諒我們,並且接受我們的安排。但孩子這種無條件的愛是有有效期的,等他年齡漸長,身高和嗓門都要超過我們時,他就會吼回來,這種暴力的溝通方式就被複制給了下一代。

而到了那時候,孩子面臨的問題遠不止能不能進天才班這麼簡單,但就算他要被淹沒在青春期的困惑和不安中,他也不會再聽從我們的建議了。因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怒吼已經透支了他的信任。

而且,有大量研究發現,經常被吼的孩子有一些共同特徵:高焦慮、低自尊、易動怒,而且他們也更容易成為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沒有教給他們怎樣才能獲得尊重、建立清晰的邊界。

怒吼著“推娃”,也許能取得一時的成績,卻敗壞了孩子的學習熱情、損耗了親子關係、破壞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這筆買賣,實在太不划算。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4

“興趣推娃”是不是

比“學術推娃”更技高一籌?

“推娃”一文的作者在這篇文章之後又寫了另外一篇《娃,別怪爹媽焦慮,好學校的入場券已經越來越貴了》。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現在全世界的好學校都越來越難進了,更是給出了一個簡單粗暴的公式:“名校雞娃標配=好成績+1項體育+1門藝術+10項社會活動

不可否認,美國的許多大學都非常注重學生的藝術、體育、社區服務等文化課以外的東西,也正如“推娃”作者所說,這些學校想看到的是學生對生活的熱情、團隊精神、抗挫能力等。

在我看來,這些也確實是美國教育著重培養的學生的素質。以對生活的熱情為例,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通常都有著廣泛的藝術和體育愛好,所以許多美國學校和家庭都很注重讓孩子從小就接觸多種多樣的藝術和體育形式。許多美國本土學生也會參加各種興趣班,但並不是為了方便日後升學,只為發展興趣,成為一個會玩兒、會生活的人。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不久前,我們學校的生物老師兼圖書館員就給全體師生髮了一封“尋找音樂家”的郵件,目的是讓音樂愛好者們有機會聚在一起玩音樂。許多師生紛紛響應,一所小小的學校,竟然有那麼多音樂家,會演奏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單簧管、長笛、小號、吉他、尤克里裡、口琴、薩克斯……會唱歌和跳舞的更是數不過來。很快這些音樂家就聚在了一起開始享受音樂帶來的樂趣,讓我不得不感嘆:不是好音樂家的圖書館員當不了好生物老師啊。

不僅是文藝方面,體育方面也是如此。足球、籃球、橄欖球這些常規運動就不必說,還有不少美國人喜歡去遠足、露營,在路上開車時也常常看到有人車頂放著衝浪板,車後面安裝著自行車架。當然也有學生從小練習體育,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進入大學,但更多的人則只是把運動看作生活中的一件樂事去享受。


順義媽媽“不配有夢想”,美國家長狂推娃?你其實被大大誤導了


然而,在“推娃”家長眼中,不論是文藝還是體育,都只有一個身份:升學的敲門磚。 在他們眼中,孩子喜歡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哪項技能可以幫他進入名校。

跟“學術推娃”一樣,“興趣推娃”的主力軍也是亞裔家長。我身邊就有兩個學生,都在游泳隊,一個是華裔家庭的孩子,明確表示自己壓根不喜歡游泳,另一個是印度裔孩子,說自己喜歡游泳,但是不喜歡參加游泳比賽。但是,該遊的還得遊,該比的還得比,因為拿了好名次才能進入好大學。

隨著“興趣推娃”的興起,一批光鮮亮麗的孩子就這樣被打造了出來,他們不僅成績好,還有各種技能傍身,簡直是十項全能。

然而,大學的招生官並不傻。他們也正在發現:這些批量生產的優秀學生,似乎都有些雷同之處。普林斯頓大學化學教授斯賓塞博士用了“包裝精良”(well-packaged)這個詞來形容這些學生。他們表面上看起來都很棒,可是當你拆開他精美的包裝,會發現裡面空空的,除去這漂亮的成績和技能,他並不是一個能對他人和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的人。斯賓塞博士說:“這不是我們想招的人。”

其實,不僅僅是在大學招生方面,整個美國主流教育都在“反推娃”,反對“過度養育”(overparenting)。過度養育指的就是家長把孩子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干預孩子的學業、課餘生活、升學和職業選擇等。越來越多的教育者看到,被過度養育的孩子在成人之後往往自我意識欠缺,無法應對成人世界的許多挑戰,更無法活得豐盛幸福。

而家長能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放手,退後,讓孩子自己選擇、試錯,在他犯錯的時候接納他,在他需要的時候支持他,允許他成長為一個獨立的、跟你的預期不一樣的人。如果我們做到了這些,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孩子,他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一個有趣的靈魂,而這,恰恰也是明天的世界想要看到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