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五水共治的“小喇叭”

水汙染 社會 杭州日報 2017-06-16
要做好五水共治的“小喇叭”

5月份,中國美術學院辦了一個“治水最前線”的展覽,這個展覽是美院的師生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深入一線,用畫筆、影像描繪自己眼中浙江的青山綠水、治水新貌和動人事蹟。展覽現場,我們看到了展示上城區新開河民間河長田思寧的公益廣告片《河長的眷戀》。

田思寧,64歲,十多年來,她熱心公益,培訓了一批批的護河志願者。在她看來,隨著杭州“五水共治”不斷深入推進,杭州城區的河道治理已經初見成效,很多河流的水質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如何實現長效管理成為河道治理的新課題。

只要有水她都要去管

上個月,上城區紫陽街道成立了民間古井研究協會,田思寧給“井長”上了一堂培訓課。“井邊要打掃乾淨,讓居民願意來洗洗刷刷。”田思寧說。

上城區有156口井,常用的有20口,如何讓老井煥發青春,田思寧很操心。“有的人覺得,來井邊洗東西,會不會被人說是為了省錢、摳門。我們要多宣傳,使用井水其實是節水,節水不丟人,而且,井水不用就會枯竭的,常用才會活起來。”

“只要有水,我都要去管。”這是田思寧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有一次,她在東河巡河時發現,涵洞裡有汙水排出,她立刻拍下照片,向上城區治水辦反映,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作為新開河的民間河長,田思寧就像是保護孩子一樣保護河道。2014年底,新開河清淤疏浚,田思寧每天去施工現場觀察,用手機拍下現場的狀況。“我怕清淤不徹底,被施工方忽悠。”

在新開河第一次清淤結束後,田思寧發現河道里還是有一些淤泥。她多次找到主管部門。終於,施工單位對新開河上城段重新進行了清淤,比上一次徹底。如今的上城區新開河段面貌煥然一新,成為一條靚麗的風景線,也成了周邊老百姓茶餘飯後休閒的好去處。

逮著一切機會宣傳“五水共治”

田思寧還有一個身份是“杭州志願者協會培訓部部長”。利用自身特長,她逮著機會就要宣傳“五水共治”,她說她要做五水共治的“喇叭”,讓“全面護水”紮根在市民心中。

田思寧參加了上城區紫陽街道、望江街道民間巡河隊,每個月的月度例會,她都要為巡河隊員做護河演講,讓大家信心倍增;在小區裡,她也向居民宣傳“五水共治不能僅僅依靠政府,需要大家一起手拉手全民護水”的理念,這樣,家門口的河道才能一直清下去,居民們護河的主動性也日漸高漲。

田思寧每天手機不離身,接到的電話也大多和河道有關。“我們小區的井水雖然乾淨,但是有蟲子!”“我們小區門口的河面上有垃圾!”……電話打過來,田思寧也不覺得煩,她都會立刻將情況反映給相關部門,儘快解決問題。

在田思寧的理解中,要想徹底治好河道,治標不治本是不夠的,要在截汙納管、清淤、引配水的基礎上,再實施生態治理,這個理念與杭州市“剿劣”的科學治水方式不謀而合。她也多次將自己的想法與杭州市治水部門的領導一起探討,得到了肯定。

“我還有一個建議,北京奧運公園雨水收集做得特別好,我希望我們杭州也能夠借鑑它的設計理念來打造城市節水系統。”田思寧說,“我希望自己能做好五水共治的‘小喇叭’,無論好壞、是否刺耳,都要真實地說出來,讓大家都參與進來,要‘吾水共治’,這樣才能真正地推進‘五水共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