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華佗的4個睡眠養生術 延緩衰老想變老都難

睡眠 養生 華佗 健康 華商網 華商網 2017-08-04

華佗,眾所周知,是古代非常有名的醫學專家,而華佗的養生術就是從睡覺開始的。小編綜合了華佗的4個睡覺戒律為大家整理了睡眠養生術,希望可以幫你延緩衰老!看看你都能做到嗎?

教你華佗的4個睡眠養生術 延緩衰老想變老都難

資料圖:早起(供圖/視覺中國)

第一條:子時之前一定要睡覺

在古人的養生概念中,睡覺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如果每天子時(相當於晚上11時—次日凌晨1時)前不睡覺,無論男女,會導致傷肝,日久傷腎,逐步造成身體氣血雙虧,每天照鏡子時會覺得臉色灰土一片。

臨床醫學證明,除去遺傳、傳染因素,大多數的肝臟疾病都與“熬”有關。23時至次日3時,是肝臟活動能力最強的時段,也是肝臟最佳的排毒時期,如果肝臟功能得不到休息,會引起肝臟血流相對不足,已受損的肝細胞難以修復並加劇惡化。而肝臟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肝臟受損足以損害全身。

因此,早起沒關係,但晚睡絕對不行。許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習慣,這往往容易傷肝傷精傷膽。這樣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抑鬱,快樂的時候不多(肺氣也受影響,長期得不到有效宣發的原因)。

還有的人認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補回來,其實根本補不回來,要麼睡不著,要麼睡不夠,即使感覺補過來了,其實身體氣血已經損傷大半了。

第二條:睡時宜一切不思

“視此身如無物,或如糖入於水,先融化大腳趾,然後是其他腳趾,接著腳、小腿、大腿逐漸融化,最後化為烏有,自然睡著”。這是入睡時的理想精神狀態。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全球約30%的人群有睡眠障礙,約10%的人群有慢性失眠,無論是入睡還是保持睡眠都困難。那麼,如何才能在不用藥物的情況下促進睡眠呢?很多時候,失眠源於入睡時有揮之不去的雜念。此時,不要在床上輾轉反側,以免耗神,更難入睡,最好的辦法是起坐一會兒後再睡。

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白錄東教授建議說,刺激控制療法往往比較有效,就是說只在感到睏倦想睡時才上床,如不能很快入睡(15分鐘內)就起床,並重復以上兩步驟。不要在床上待的時間過長,無法入睡時可做一些單調的事。無論夜間睡眠好壞,每天早上按時起床,避免白天打盹或午休。同時,也可採用鬆弛療法,在內心逐步放鬆全身不同的肌肉群,此法對於每天保持高度警覺的失眠者非常有效。

另外,注意睡眠衛生尤其重要,應有規律就寢、起床;不要在床上閱讀和看電視;臥室不要放表;分散注意力,不要形成期待性失眠,總想著“我今天不會又失眠吧”,結果失眠的情況更加嚴重;睡前避免咖啡、菸酒;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培養業餘愛好,豐富生活;寢室環境舒適,氣溫適當,通風良好,被褥整潔;睡前不要喝過多的水,以防止夜間如廁次數過多,影響睡眠。

第三條:午時宜小睡或靜坐養神

午時(相當於上午11點至中午1點),此時如條件有限,不能睡覺,可靜坐一刻鐘,閉目養神。其實,正午只要閉眼真正睡著10分鐘,等於睡兩個鐘頭,不過要對好正午的時間。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即使午睡時間很短,對下午的精神狀態幫助也很大。

但要提醒大家,午睡一定要有,但不要長,如果是在家,最好在長沙發上睡,這樣既有臨時感,不至於久睡,又能伸展身體,在短時間內徹底放鬆。

如果是在上班,最不能的就是趴在桌子上睡,趴著睡時頭會低得太厲害,長此以往只會增加頸椎病的發生。最好有個抱枕或者其他舒適的東西墊在頭下面,主要的目的是把頭墊高,使頸部基本處於伸直但又可以依靠而放鬆的狀態。或者戴上一個U形頸託,把頭支起來,靠在椅子上。

第四條:睡眠一定要早起

對人體養生而言,早起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早起的好處在於,一方面可以把代謝的濁物排出體外,如果起床太晚,大腸得不到充分活動,無法很好地完成排洩功能。此外,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在早晨7-9點最為活躍,是營養吸收的“黃金時段”。所以,千萬不要賴床,頭昏、疲憊不堪很多都是由於貪睡引起的。

編輯:凡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