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南水北調已供水220億立方米,西線工程正推進前期論證

水利工程 長江 海河 淮河 丹江口水庫 界面新聞 2018-12-08

水利部今天透露,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如期建成後已累計向受水區供水220億立方米,目前東中線二期和西線工程正在深入推進前期論證。

國務院新聞辦2018年12月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水利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有關情況。水利部總規劃師汪安南表示,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於2013年11月和2014年12月分別通水後,現在已經累計向受水區供水220億立方米,這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區的供水結構。

“特別是大家能夠明顯感受到的,城市水質發生了明顯變化,丹江口水庫的水是一級水,水質非常好。”汪安南表示,從專業的角度講,南水可以緩解華北地區特別是海河流域過度開發水資源帶來的生態問題。同時,還通過河道生態補水等方面,來改善整個區域的生態環境,為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特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發揮了巨大作用。

水利部介紹,2018年9月13日,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向河北省滹沱河、滏陽河、南拒馬河等3條河流重點河段提閘放水,正式啟動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補試點,截至11月30日,累計補水4.4億立方米。

南水北調是中國水利建設的重大戰略性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東線工程起點位於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中線工程起點位於漢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庫,其中東線工程於2002年年底開工建設,2013年11月正式通水,中線工程於2003年年底開工建設2014年年底正式通水。西線工程目前尚處於規劃階段,沒有開工建設。

對於南水北調工程的運營情況,汪安南在回答香港記者提問時表示,從東線運行大概五年、中線四年的時間看,可以說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的調水規模大,運行越來越向原來設定的方向實現,“我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它的經濟效益可能比我們前期預期得還要好,更不用說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這項工程現在看,從必要性、可行性、可持續性來講,都是非常好的。”

針對山東部分地區出現的水質不穩定狀況,汪安南表示,山東段水質有些波動是正常現象,因為山東用水主要在東線,東線是從長江引水,經過淮河、洪澤湖,再到駱馬湖,再到南四湖,它是利用現有的歷史上形成的河湖水系,水質的波動是正常的,都在可控範圍之內,沒有什麼問題。

汪安南在發佈會上還透露,關於南水北調工程的下一步安排,一方面是促進既有工程效益的不斷髮揮,管理好、維護好、運營好、調度好,充分發揮現有工程的效益。同時,著眼於國家水安全戰略,持續推進東中線二期和西線工程的前期論證。

這也是2002年國務院批准的南水北調總體規劃的要求,從長江的下游、中游和上游分別建設東線、中線和西線,溝通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形成我們國家“四橫三縱”的重大水資源配置格局。“現在論證的情況是,東線二期工程規劃正在加快,中線二期後續水源保障工程規劃正在推進,西線工程在深入前期論證”,汪安南表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