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多星吳用,是有用還是“無用”?

水滸傳 吳用 宋江 晁蓋 鉤沉稽古 2017-06-07

智多星吳用,是有用還是“無用”?

“萬卷經書曾讀過,平生機巧心靈,六韜三略究來精。胸中藏戰將,腹內隱雄兵。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略施小計鬼神驚。字稱吳學究,人號智多星。”這首“臨江仙”正是贊《水滸傳》中第三把交椅天機星吳用的。

吳用在《水滸傳》中第十四回登場。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鬚長”;勸架劉唐雷橫之爭鬥,掣兩條銅鏈,“就中一隔”;號“加亮”,“敢欺諸葛亮”,飽讀詩書,聰明絕頂。後“七星聚義”,“智取生辰綱”初展謀略才能,智激林沖火併王倫後,落草梁山泊,正式開始軍師生涯;至招安後,繼續佐宋江伐遼、平田虎王慶、徵方臘,封武勝軍承宣使至自縊。

智多星吳用,是有用還是“無用”?

當我們真正讀《水滸傳》時,我們還是要全面的認識下這位“吳先生”;吳用是有用還是“無用”呢?

《水滸傳》中很多精彩之處:智劫生辰綱、火併王倫、三打祝家莊、大鬧西華山、智取大名府、兩贏童貫、三敗高太尉,都是吳用得意之筆。除了偶爾讓金大堅刻錯了戳子,漏了馬腳,導致戴宗下獄這樣的疏漏外(發覺後及時補救,未釀成什麼嚴重後果),幾乎是計無不成,謀無不勝,簡直就是活神仙;與之相比,神機朱武,作者所給予的筆墨卻少得可憐。

小人的智慧,吳用也是發揮得淋漓盡致。為賺盧俊義上山,栽贓陷害,使盧家破人亡,亡命江湖,身死異鄉;為逼朱仝上山,付出了李逵劈死“生得端嚴美貌”小衙內的代價,屈殺冤魂。

智多星吳用,是有用還是“無用”?

吳用追隨晁蓋時,晁蓋深明大義,豪爽豁達,吳用也表現得無所顧慮,勇往直前,敢作敢為;當跟隨了宋江時,逐步地認同接受了宋江“招安”的“戰略性”政治方向,對宋江是百依百順,畏首畏尾。

朝廷派陳太尉招安,吳用並未反對,只是要籌碼。以為“……此番必然招安不成。縱使招安,也看得俺們如草芥。等這廝引將大軍來時,殺得他人亡馬倒,夢裡也怕,那時方受招安,才有些氣度。”

受招安後徵遼,遼國歐陽侍郎來說降,談及朝廷腐敗,撼動了吳用的內心。“低頭不語,肚裡沉吟”,他對宋江說:“……這一席話,端的是有理……若論我小子愚意,棄宋從遼,豈不為勝,只是負了兄長忠義之心。”但當吳用的想法被宋江斷然否決後,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伐遼論功行賞,眾將與吳用商議,“願再次造反,殺回梁山”。吳用不敢自主,眾頭領“都作聲不得。”後吳用委婉地向宋江反映“兄弟們都有怨心”,試探宋江的意思;宋江以死相逼,結局“俱各垂淚設誓而散”,一場風波煙消雲散。

陳橋驛小卒殺廂官,宋江“聽得大驚,便與吳用商議”,最終吳用未保梁山兄弟,斬殺小卒。

智多星吳用,是有用還是“無用”?

《水滸傳》中:宋江死後,吳用祭奠哭訴:“仁兄英靈不昧,乞為昭鑑。吳用乃一村中學究,始隨晁蓋,後遇仁兄,救護一命,坐享榮華。到今數十餘載,皆賴兄之德。今日既為國家而死,託夢顯靈與我,兄弟無以報答,願得將此良夢,與仁兄同會於九泉之下。”於是乎,與花榮同縊於蓼兒窪宋江墓前;影視劇中則是:吳用懷抱宋江等三人骨灰,自縊於忠義堂,也許考慮安排這樣的結局,頗有英雄魂歸故里之氣吧;清代俞萬春《蕩寇志》中:吳用則是在梁山城破後被擒,押赴京城,凌遲而死。無論哪種結局,吳教授都是死於非命,都算不上善終;多少會讓讀者有種扼腕嘆息的感覺。

您覺得天機星智多星吳用到底是有用還是“無用”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