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和公孫勝現實中的原型到底是誰

水滸傳 吳用 公孫勝 施耐庵 丁徵宇 2017-06-01

吳用和公孫勝現實中的原型到底是誰

吳用初期的經歷類似於施耐庵初期的經歷,但後來明顯被作者拋棄。

一部文學作品,往往傾注了作者大量的心血,而其中主要人物的勾畫往往是自己身邊熟悉的人,而且其故事中的人或事往往有自己經歷的身影在裡面,尤其是故事中作者所刻畫的主要正面人物,往往就是自己某一段人生的經歷,或者是作者這個階段的理想,由於在現實中無法實現,作者只能通過自己虛構的人物在故事中得到展現和推崇。如《紅樓夢》中的賈寶玉,那被公認其原型就是作者自己,如《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那就是作者推崇的,或許其原型並非作者自己,但是是作者自己幻想的理想人物。當然,故事中的主要正面人物其原型即使是作者自己,但與現實中的自己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一方面故事情節需要虛構,肯定與自己的經歷會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作者只是想通過故事表達自己的態度和理想;三方面許多故事需要藉助已經流傳已久的傳說,作者只是通過自己的構思來表達作者需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正如《西遊記》的孫悟空。

那麼,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的108條梁山好漢,哪條好漢或哪幾條好漢的原型才是作者自己呢?仔細閱讀原著,《水滸傳》雖然講述了108條好漢,但其中主要人物卻只有那麼幾個,如史進、林沖、魯智深、武松、宋江、吳用、公孫勝、柴進、李逵等十個左右,大部分的好漢往往著墨不多,有的只是過場而已,有的只是起到襯托作用而已,有的只是情節的需要,有的甚至在整部小說中根本就沒有說上幾句話,還有大量的好漢其實大部分的讀者都不知道。所以,在108條好漢中,作者傾注心血的絕對就在那麼10個左右的主要人物之中,而以作者為原型或者作者要表達自己情感或理想的好漢那也不可能在這幾個主要人物之外。

吳用和公孫勝現實中的原型到底是誰

《水滸傳》中的魯智深的許多情節其實就是作者的類似經歷。


那麼,《水滸傳》中這幾個主要人物中到底誰的原型才是作者本人或者誰才是作者想通過他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或理想呢?仔細分析這幾個主要人物,再仔細分析作者本人的經歷,筆者認為,以作者為原型或作者想通過虛構人物來表達自己情感或宣揚自己理想的好漢應該集中在魯智深和武松及公孫勝、吳用四個好漢身上。為什麼這麼說呢?筆者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理由:

一是作者早期的經歷與吳用有許多類似的地方。查閱作者施耐庵的資料,我們不難發現,施耐庵他本是一位想通過科舉博取功名的人,他19歲就中了秀才,29歲中舉,35歲中進士,並且與劉伯溫同中進士,後來辭官回到故鄉,靠給孩子教書為生,這樣的經歷,顯然與《水滸傳》中的吳用早期經歷類似。而且施耐庵本人也是文武雙全,曾在元末農民起義軍張士誠手下任軍師,這顯然又與吳用在梁山的經歷類似。所以,單純從故事中的人物與作者個人經歷來看,吳用的原型顯然與作者本人有很大的關係,在表面上看來,吳用幾乎就是作者本人的翻版。

吳用和公孫勝現實中的原型到底是誰

公孫勝展現的正是作者後期的真實經歷

二是作者的後期的經歷顯然又與公孫勝類似。雖然吳用早期的經歷與作者類似,但作者後來顯然拋棄了吳用,故事越到結束,作者顯然越不滿意吳用,這其實也是作者想構思如果當初自己真一直跟隨張士誠到底會落個什麼結局,宋江被終被毒殺,吳用最終吊在在宋江的墳前,作者這樣寫,顯然是要告訴讀者,跟隨與自己理想不相符的領導,最終只有死路一條。所以,作者又構思了另一個主要人物,這人也是梁山的機密軍師,而且與吳用在《水滸傳》幾乎是同時出場,從《水滸傳》中我們不難看出,相比吳用,公孫勝顯然更有謀略、更有本領、更超脫、志向更遠大,但當公孫勝看到跟著晁蓋和宋江明顯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時,那就瀟灑的離開,過自己的隱居生活,不追求名利。這與施耐庵個人的經歷相當類似,當初,施耐庵跟隨張士誠打天下,但當看到張士誠不思進取,只求目前安樂時,心灰意冷,於是,決意離開張士誠,這與公孫勝第一次離開梁山如出一轍。後來,戰勝張士誠的朱元璋,在劉伯溫的多次建議下(劉伯溫稱施耐庵才能勝過他十倍),多次下聖旨要求施耐庵出山,但施耐庵看到朱元璋的為人雖然與張士誠有許多不同,但更陰險,於是,拒絕出山,歸隱山林,這又與公孫勝在宋江征討方臘前離開又如出一轍。可見,《水滸傳》中的梁山為什麼會虛構兩個軍師,應該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吳用可以說是先期的作者自己,而公孫勝是後期的作者自己;另一種可能吳用就是現實中的劉伯溫,而且劉伯溫的結局與吳用相當類似,雖然吳用不是被毒死,但是死於宋江的託夢,這與劉伯溫被毒死是因為主公朱元璋的陰謀情節類似,而公孫勝就是現實中的施耐庵本人,施耐庵幸虧沒有出山,否則,劉伯溫的結局那就是施耐庵的結局。

吳用和公孫勝現實中的原型到底是誰

武松從支持招安到反對招安正是作者一生內心的痛苦抉擇的展現

三是現實中的施耐庵在面對黑惡勢力的欺壓時與魯智深和武松的經歷相當類似。為什麼說魯智深與武松的原型也是作者本人呢?其實,施耐庵本人也是疾惡如仇,那是與黑惡勢力堅決鬥爭到底的人物,他在現實中同樣有類似的經歷。有一次,隱居山林的施耐庵,在一座茶山上游玩,遇到一惡霸要搶奪農夫的茶園,施耐庵先是出面理直氣壯的進行了阻止,惡霸被施耐庵的氣勢嚇退了,但這個惡霸後來僱人來打施耐庵,他不知道施耐庵既會文,而且會武,雖然對方拿著一要鐵棒,但被施耐庵三拳兩腿就打得趴在地上,最後只恨自己腿生得短,拼命的逃命去了。還有一次是元宵節,施耐庵在街上觀花燈,遇到一惡少侮辱一名良家婦女,施耐庵怒火中燒,提起那惡少就象摔死狗一樣將他摔在地上,惡少磕頭求饒,施耐庵才饒他一命,沒有想到,這惡少又帶了七八個同夥前來報復,七八個人趁施耐庵沒有注意,用繩子綁住施耐庵的腿,但是,無論這些地痞無論怎麼拉,施耐庵就是紋絲不動。接著,施耐庵拿出一根鐵棒,一棒就把旁邊的一顆大楊樹打成兩斷,讓這些地痞嚇得連連跪地求饒。這些情節,在《水滸傳》中關於魯智深和武松身上那是多次出現,尤其是魯智深在大相國寺裡倒拔楊柳那一節,幾乎一致。為什麼梁山108條好漢,只有魯智深和武松才真正稱得上沒有瑕疵的好漢呢?根本原因是作者在他們兩位身上寄託了太多的情感,把他們兩位寫成正義的化身,其實既寫出了作者個人的經歷,也寫出了作者自己的追求,除暴安良,留在正義,而且這兩人在《水滸傳》中的情節是最多的。

四是公孫勝、魯智深、武松三人的思想與作者本人類似。公開反對招安,在《水滸傳》中雖然還包括李逵,但能夠說出理由的只有魯智深和武松,尤其是武松,經歷了從支持招安到堅決反對招安的過程,這與作者本人的觀點其實是一致的,而且這兩人也是相當豁達的,而且也是有自己思想的好漢,並非只會武功的莽漢。所以,雖然《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主線是招安,但絕非作者的意願,但之所以要主要寫招安,作者應該想表達招安是沒有好結果的,這也是《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結局都很悲慘的根本原因,除了那些醒悟之後堅決離開宋江的好漢,而魯智深和武松的堅決反對,並且決不附和宋江,個性鮮明,這正符合作者本人的思想,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這也是作者堅決離開張士誠的思想。當然,公孫勝雖然從頭到尾根本就沒說過反對招安,但他卻是最早離開宋江的人,這充分說明公孫勝明白對於宋江這樣的人根本就存在去道理了,只能是人各有志。

五是公孫勝、魯智深、武松最終隱居正是作者無法改變現實之後的無奈選擇。公孫勝最早隱居民間不問天下事,潛心學道,而魯智深、武松最終再度出家當和尚,而且武松明確提出不要功名,而魯智深在宋江去朝廷請功之前就坐化,他們三人的歸隱其實正是作者在現實中對於理想無法實現的選擇,作者施耐庵從此歸隱民間,潛心寫書,將自己所有的情感、理想和對現實的不滿都傾注在自己的筆端,正如公孫勝學道,魯智深、武松修佛一樣。

所以,梁山108條好漢,其中有作者原型的應該就集中在公孫勝、魯智深、武松和吳用四個人身上,但是,表面上看來,吳用的原型也是作者本人,但卻是作者要批判的對象,顯示出作者要與過去決裂,或者慶幸自己終於沒隨張士誠繼續走下去,否則,吳用的下場就是他的下場,而且現實中有劉伯溫這樣的原型,雖然吳用是虛構,但絕對有依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