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必看!書法中的正確運筆法'

"

運筆法,指的是契合當代人審美需求的用筆線條,而使筆鋒依照一定的規律運轉的辦法。

“運筆”稱作“用筆”,與“用筆”相對的是“信筆”,信筆又分兩種狀況:一種是書法家的“信筆”。它是其運筆技巧到達爐火純青時的自然體現;一種是初學書法者的“信筆”,它寫出的線條常常是扁平乏力、單薄苦澀,毫無美感。兩種“信筆”具有本質區別。唐代孫過庭在《書譜》裡對初學書法者“信筆為體、聚書成形”的書寫情緒早就有過批判。因而,初學書法者應勤練“用筆”而防止“信筆”。

"

運筆法,指的是契合當代人審美需求的用筆線條,而使筆鋒依照一定的規律運轉的辦法。

“運筆”稱作“用筆”,與“用筆”相對的是“信筆”,信筆又分兩種狀況:一種是書法家的“信筆”。它是其運筆技巧到達爐火純青時的自然體現;一種是初學書法者的“信筆”,它寫出的線條常常是扁平乏力、單薄苦澀,毫無美感。兩種“信筆”具有本質區別。唐代孫過庭在《書譜》裡對初學書法者“信筆為體、聚書成形”的書寫情緒早就有過批判。因而,初學書法者應勤練“用筆”而防止“信筆”。

初學者必看!書法中的正確運筆法

初學書法者對運筆法的訓練,是培養自己駕馭毛筆能力的最重要環節。詳細而言運筆法是運用毛筆筆毫的一種技巧,是毛筆字的點畫能否呈現出美輪美奐、千姿百態的重點。對此,歷代書法家均有說到,諸如東漢蔡邕說:“惟筆軟則古怪生焉。”唐代張懷璀雲:“夫書,第一用筆。”明朝李溥光道:“一筆有一筆之法。一字有一字之法,一字之法。貴在結構;一筆之法。妙在起止。起止得宜,則畫無不美;結構有道,則字無欠安。然結構之道。所重者。尤在於筆法之精妙也。”我國書法界關於運筆的論著非常豐富,相關術語不少,其中很多較難了解。以下我們對一些基礎運筆法作闡釋。

1,起筆與收筆

漢字書法中的每一筆畫。無疑都有其起筆、行筆和收筆三個根本過程。歷代書法實踐證明,書寫行筆時最忌諱一拖而過,最忌諱起筆和收筆時交代不清。因為,起筆和收筆是決定點畫形狀美醜成敗的基本。

起筆的基本法是“逆鋒起筆”,即朝著筆畫應走方向的反向下筆。逆鋒起筆,既可以瞭解為起筆時藏鋒,又可以瞭解為在筆鋒落紙前,手腕於空中作逆向而短暫的起筆動作。逆鋒起筆寫成的筆畫形狀,既可所以圓筆,又可所以方筆。此外,還有順鋒、露鋒起筆的。

收筆的基本方法是“回鋒收筆”,即筆鋒運轉到點畫末端,向行筆走向的反向往回帶筆。“回鋒收筆”在書法作品創造中非常重要,誡如古人所說:“無往不收,無垂不縮。”回鋒收筆時,不只要通過抑揚來完成回鋒,也要求行筆至筆末端時,手腕借下行力量而反向一縮的瞬間回力來完成回鋒。

"

運筆法,指的是契合當代人審美需求的用筆線條,而使筆鋒依照一定的規律運轉的辦法。

“運筆”稱作“用筆”,與“用筆”相對的是“信筆”,信筆又分兩種狀況:一種是書法家的“信筆”。它是其運筆技巧到達爐火純青時的自然體現;一種是初學書法者的“信筆”,它寫出的線條常常是扁平乏力、單薄苦澀,毫無美感。兩種“信筆”具有本質區別。唐代孫過庭在《書譜》裡對初學書法者“信筆為體、聚書成形”的書寫情緒早就有過批判。因而,初學書法者應勤練“用筆”而防止“信筆”。

初學者必看!書法中的正確運筆法

初學書法者對運筆法的訓練,是培養自己駕馭毛筆能力的最重要環節。詳細而言運筆法是運用毛筆筆毫的一種技巧,是毛筆字的點畫能否呈現出美輪美奐、千姿百態的重點。對此,歷代書法家均有說到,諸如東漢蔡邕說:“惟筆軟則古怪生焉。”唐代張懷璀雲:“夫書,第一用筆。”明朝李溥光道:“一筆有一筆之法。一字有一字之法,一字之法。貴在結構;一筆之法。妙在起止。起止得宜,則畫無不美;結構有道,則字無欠安。然結構之道。所重者。尤在於筆法之精妙也。”我國書法界關於運筆的論著非常豐富,相關術語不少,其中很多較難了解。以下我們對一些基礎運筆法作闡釋。

1,起筆與收筆

漢字書法中的每一筆畫。無疑都有其起筆、行筆和收筆三個根本過程。歷代書法實踐證明,書寫行筆時最忌諱一拖而過,最忌諱起筆和收筆時交代不清。因為,起筆和收筆是決定點畫形狀美醜成敗的基本。

起筆的基本法是“逆鋒起筆”,即朝著筆畫應走方向的反向下筆。逆鋒起筆,既可以瞭解為起筆時藏鋒,又可以瞭解為在筆鋒落紙前,手腕於空中作逆向而短暫的起筆動作。逆鋒起筆寫成的筆畫形狀,既可所以圓筆,又可所以方筆。此外,還有順鋒、露鋒起筆的。

收筆的基本方法是“回鋒收筆”,即筆鋒運轉到點畫末端,向行筆走向的反向往回帶筆。“回鋒收筆”在書法作品創造中非常重要,誡如古人所說:“無往不收,無垂不縮。”回鋒收筆時,不只要通過抑揚來完成回鋒,也要求行筆至筆末端時,手腕借下行力量而反向一縮的瞬間回力來完成回鋒。

初學者必看!書法中的正確運筆法

應注意在作逆鋒起筆,回鋒收筆時,一定要使點畫交代得清楚明白,肯定有力,而顯含蘊慎重;不然,會顯得衰弱無力、筆頭輕飄顯露。

2,中鋒與側鋒

中鋒,也稱正鋒,是學習書法運筆的基本技法之一。要求行筆時,始終將筆的筆頭保持在筆畫的中心線上,即如東漢蔡邕所說:“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

我國曆代書法家都非常注重中鋒行筆。一方面。他們均著重中鋒行筆的基本在於垂直。如明朝李溥光說:“正鋒者不行使其筆偏。”宋代姜白石在《續書譜》中雲:“筆正則鋒正。”另一方面,乃至著重書法創造時要“筆筆中鋒”。何故如此?這是因為,中鋒運筆時,會使更多的是墨汁隨筆尖的中心筆頭流注、滋潤到線條中心。再借助紙墨相生的作用,使墨汁從線條中心向兩邊擴散,於是呈現出中心墨色濃郁、兩邊墨色淺淡的作用,且偶有疏空或邊毛,使筆畫線條有了改變,然後顯得自然慎重、流通舒展,頗有立體感和力量感的審美作用,即古人所謂“人木三分”、“力透紙背”的審美作用。

近代人馬宗霍在《書林記事》中記載:“王羲之嘗書祭北郊祝版……更祝版,工人削之,羲之筆人術三分。”此軼事有文學誇張之嫌是毋庸諱言的,但據此歎服羲之“其力之精到若此”,確是其對中鋒行筆的一種重視與著重。可見,中鋒行筆是傳統書法中的基本筆法,是初學書法者在學習運筆時有必要注重的基本環節。

側鋒是與中鋒相對而言的。要求書寫時斜傾筆桿,使筆尖的中心筆頭落在線條的一側,而不在線條的中心。詳細而言。在側鋒寫“橫”、“捺”筆面時,筆尖筆頭要偏在線條的上端邊緣;在側鋒寫“豎”、“撇”筆畫時,筆尖筆頭要偏在線條的左端邊緣。側鋒寫字的作用是鋒稜顯露,點畫陡峭靈動,但若用得不當,則會導致一邊充實濃郁、一邊苦澀偏薄的不好作用。

"

運筆法,指的是契合當代人審美需求的用筆線條,而使筆鋒依照一定的規律運轉的辦法。

“運筆”稱作“用筆”,與“用筆”相對的是“信筆”,信筆又分兩種狀況:一種是書法家的“信筆”。它是其運筆技巧到達爐火純青時的自然體現;一種是初學書法者的“信筆”,它寫出的線條常常是扁平乏力、單薄苦澀,毫無美感。兩種“信筆”具有本質區別。唐代孫過庭在《書譜》裡對初學書法者“信筆為體、聚書成形”的書寫情緒早就有過批判。因而,初學書法者應勤練“用筆”而防止“信筆”。

初學者必看!書法中的正確運筆法

初學書法者對運筆法的訓練,是培養自己駕馭毛筆能力的最重要環節。詳細而言運筆法是運用毛筆筆毫的一種技巧,是毛筆字的點畫能否呈現出美輪美奐、千姿百態的重點。對此,歷代書法家均有說到,諸如東漢蔡邕說:“惟筆軟則古怪生焉。”唐代張懷璀雲:“夫書,第一用筆。”明朝李溥光道:“一筆有一筆之法。一字有一字之法,一字之法。貴在結構;一筆之法。妙在起止。起止得宜,則畫無不美;結構有道,則字無欠安。然結構之道。所重者。尤在於筆法之精妙也。”我國書法界關於運筆的論著非常豐富,相關術語不少,其中很多較難了解。以下我們對一些基礎運筆法作闡釋。

1,起筆與收筆

漢字書法中的每一筆畫。無疑都有其起筆、行筆和收筆三個根本過程。歷代書法實踐證明,書寫行筆時最忌諱一拖而過,最忌諱起筆和收筆時交代不清。因為,起筆和收筆是決定點畫形狀美醜成敗的基本。

起筆的基本法是“逆鋒起筆”,即朝著筆畫應走方向的反向下筆。逆鋒起筆,既可以瞭解為起筆時藏鋒,又可以瞭解為在筆鋒落紙前,手腕於空中作逆向而短暫的起筆動作。逆鋒起筆寫成的筆畫形狀,既可所以圓筆,又可所以方筆。此外,還有順鋒、露鋒起筆的。

收筆的基本方法是“回鋒收筆”,即筆鋒運轉到點畫末端,向行筆走向的反向往回帶筆。“回鋒收筆”在書法作品創造中非常重要,誡如古人所說:“無往不收,無垂不縮。”回鋒收筆時,不只要通過抑揚來完成回鋒,也要求行筆至筆末端時,手腕借下行力量而反向一縮的瞬間回力來完成回鋒。

初學者必看!書法中的正確運筆法

應注意在作逆鋒起筆,回鋒收筆時,一定要使點畫交代得清楚明白,肯定有力,而顯含蘊慎重;不然,會顯得衰弱無力、筆頭輕飄顯露。

2,中鋒與側鋒

中鋒,也稱正鋒,是學習書法運筆的基本技法之一。要求行筆時,始終將筆的筆頭保持在筆畫的中心線上,即如東漢蔡邕所說:“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

我國曆代書法家都非常注重中鋒行筆。一方面。他們均著重中鋒行筆的基本在於垂直。如明朝李溥光說:“正鋒者不行使其筆偏。”宋代姜白石在《續書譜》中雲:“筆正則鋒正。”另一方面,乃至著重書法創造時要“筆筆中鋒”。何故如此?這是因為,中鋒運筆時,會使更多的是墨汁隨筆尖的中心筆頭流注、滋潤到線條中心。再借助紙墨相生的作用,使墨汁從線條中心向兩邊擴散,於是呈現出中心墨色濃郁、兩邊墨色淺淡的作用,且偶有疏空或邊毛,使筆畫線條有了改變,然後顯得自然慎重、流通舒展,頗有立體感和力量感的審美作用,即古人所謂“人木三分”、“力透紙背”的審美作用。

近代人馬宗霍在《書林記事》中記載:“王羲之嘗書祭北郊祝版……更祝版,工人削之,羲之筆人術三分。”此軼事有文學誇張之嫌是毋庸諱言的,但據此歎服羲之“其力之精到若此”,確是其對中鋒行筆的一種重視與著重。可見,中鋒行筆是傳統書法中的基本筆法,是初學書法者在學習運筆時有必要注重的基本環節。

側鋒是與中鋒相對而言的。要求書寫時斜傾筆桿,使筆尖的中心筆頭落在線條的一側,而不在線條的中心。詳細而言。在側鋒寫“橫”、“捺”筆面時,筆尖筆頭要偏在線條的上端邊緣;在側鋒寫“豎”、“撇”筆畫時,筆尖筆頭要偏在線條的左端邊緣。側鋒寫字的作用是鋒稜顯露,點畫陡峭靈動,但若用得不當,則會導致一邊充實濃郁、一邊苦澀偏薄的不好作用。

初學者必看!書法中的正確運筆法

書法藝術的美也在於改變。因而在書法創造中。中鋒、側鋒一定要交互運用。中鋒以顯遒勁,側鋒以增妍美。中鋒和側鋒並用,能使書法作品到達具有豐富藝術意趣的審美作用。

應當注意,前人著重“筆筆中鋒”之說,雖難免有偏激和肯定之嫌;但是,對於初學書法者而言,則是中肯之言。因為,初學書法者只有在長於運用中鋒的基礎上,才幹靈敏自若地運用側鋒,才幹使側鋒力強氣厚,不至於輕薄飄浮。因而,初學時應力爭筆中鋒。

3,藏鋒與露鋒

藏鋒主要是指在行筆時,起筆和收筆之處不露筆頭的一種運筆辦法。

起筆藏鋒,是指寫字時的筆鋒放在線條的稍後部分,落筆時先與筆畫的走向相反,然後才與筆畫走向一致,即如前所說的“逆鋒起筆”的一種。如寫一橫,走向本該由左向右,王見卻要先向左移動一下,然後再向右行筆。走向本該由上向下,現卻要先向上移動一下,然後向下行筆,即所謂“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收筆藏鋒,是指在書寫時。收筆處向迴帶筆,防止有衰弱的筆頭顯露。收筆藏鋒,即如前所說的”回鋒收筆”的一種。

露鋒,是一種在筆畫的起筆和收筆處露出筆鋒的運筆辦法。點畫在起筆處露出筆頭,不必逆鋒,所以也叫“順鋒”起筆:在收筆處露鋒時,要將筆鋒逐漸提起,不必回鋒。

藏鋒是與露鋒相對而言的,藏鋒和露鋒是一塒矛盾統一體。如古人云:“藏鋒以包其氣,露鋒以縱其神。”藏鋒使筆渾厚婉轉、力聚神凝,意蘊淳厚冷靜,柔韌多力;露鋒則使筆畫精力外躍,銳利挺立,縱逸飛動。在書法創造中藏鋒與露鋒兩者各有妙用,又相輔相成,一起實現書法藝術之審美價值。

"

運筆法,指的是契合當代人審美需求的用筆線條,而使筆鋒依照一定的規律運轉的辦法。

“運筆”稱作“用筆”,與“用筆”相對的是“信筆”,信筆又分兩種狀況:一種是書法家的“信筆”。它是其運筆技巧到達爐火純青時的自然體現;一種是初學書法者的“信筆”,它寫出的線條常常是扁平乏力、單薄苦澀,毫無美感。兩種“信筆”具有本質區別。唐代孫過庭在《書譜》裡對初學書法者“信筆為體、聚書成形”的書寫情緒早就有過批判。因而,初學書法者應勤練“用筆”而防止“信筆”。

初學者必看!書法中的正確運筆法

初學書法者對運筆法的訓練,是培養自己駕馭毛筆能力的最重要環節。詳細而言運筆法是運用毛筆筆毫的一種技巧,是毛筆字的點畫能否呈現出美輪美奐、千姿百態的重點。對此,歷代書法家均有說到,諸如東漢蔡邕說:“惟筆軟則古怪生焉。”唐代張懷璀雲:“夫書,第一用筆。”明朝李溥光道:“一筆有一筆之法。一字有一字之法,一字之法。貴在結構;一筆之法。妙在起止。起止得宜,則畫無不美;結構有道,則字無欠安。然結構之道。所重者。尤在於筆法之精妙也。”我國書法界關於運筆的論著非常豐富,相關術語不少,其中很多較難了解。以下我們對一些基礎運筆法作闡釋。

1,起筆與收筆

漢字書法中的每一筆畫。無疑都有其起筆、行筆和收筆三個根本過程。歷代書法實踐證明,書寫行筆時最忌諱一拖而過,最忌諱起筆和收筆時交代不清。因為,起筆和收筆是決定點畫形狀美醜成敗的基本。

起筆的基本法是“逆鋒起筆”,即朝著筆畫應走方向的反向下筆。逆鋒起筆,既可以瞭解為起筆時藏鋒,又可以瞭解為在筆鋒落紙前,手腕於空中作逆向而短暫的起筆動作。逆鋒起筆寫成的筆畫形狀,既可所以圓筆,又可所以方筆。此外,還有順鋒、露鋒起筆的。

收筆的基本方法是“回鋒收筆”,即筆鋒運轉到點畫末端,向行筆走向的反向往回帶筆。“回鋒收筆”在書法作品創造中非常重要,誡如古人所說:“無往不收,無垂不縮。”回鋒收筆時,不只要通過抑揚來完成回鋒,也要求行筆至筆末端時,手腕借下行力量而反向一縮的瞬間回力來完成回鋒。

初學者必看!書法中的正確運筆法

應注意在作逆鋒起筆,回鋒收筆時,一定要使點畫交代得清楚明白,肯定有力,而顯含蘊慎重;不然,會顯得衰弱無力、筆頭輕飄顯露。

2,中鋒與側鋒

中鋒,也稱正鋒,是學習書法運筆的基本技法之一。要求行筆時,始終將筆的筆頭保持在筆畫的中心線上,即如東漢蔡邕所說:“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

我國曆代書法家都非常注重中鋒行筆。一方面。他們均著重中鋒行筆的基本在於垂直。如明朝李溥光說:“正鋒者不行使其筆偏。”宋代姜白石在《續書譜》中雲:“筆正則鋒正。”另一方面,乃至著重書法創造時要“筆筆中鋒”。何故如此?這是因為,中鋒運筆時,會使更多的是墨汁隨筆尖的中心筆頭流注、滋潤到線條中心。再借助紙墨相生的作用,使墨汁從線條中心向兩邊擴散,於是呈現出中心墨色濃郁、兩邊墨色淺淡的作用,且偶有疏空或邊毛,使筆畫線條有了改變,然後顯得自然慎重、流通舒展,頗有立體感和力量感的審美作用,即古人所謂“人木三分”、“力透紙背”的審美作用。

近代人馬宗霍在《書林記事》中記載:“王羲之嘗書祭北郊祝版……更祝版,工人削之,羲之筆人術三分。”此軼事有文學誇張之嫌是毋庸諱言的,但據此歎服羲之“其力之精到若此”,確是其對中鋒行筆的一種重視與著重。可見,中鋒行筆是傳統書法中的基本筆法,是初學書法者在學習運筆時有必要注重的基本環節。

側鋒是與中鋒相對而言的。要求書寫時斜傾筆桿,使筆尖的中心筆頭落在線條的一側,而不在線條的中心。詳細而言。在側鋒寫“橫”、“捺”筆面時,筆尖筆頭要偏在線條的上端邊緣;在側鋒寫“豎”、“撇”筆畫時,筆尖筆頭要偏在線條的左端邊緣。側鋒寫字的作用是鋒稜顯露,點畫陡峭靈動,但若用得不當,則會導致一邊充實濃郁、一邊苦澀偏薄的不好作用。

初學者必看!書法中的正確運筆法

書法藝術的美也在於改變。因而在書法創造中。中鋒、側鋒一定要交互運用。中鋒以顯遒勁,側鋒以增妍美。中鋒和側鋒並用,能使書法作品到達具有豐富藝術意趣的審美作用。

應當注意,前人著重“筆筆中鋒”之說,雖難免有偏激和肯定之嫌;但是,對於初學書法者而言,則是中肯之言。因為,初學書法者只有在長於運用中鋒的基礎上,才幹靈敏自若地運用側鋒,才幹使側鋒力強氣厚,不至於輕薄飄浮。因而,初學時應力爭筆中鋒。

3,藏鋒與露鋒

藏鋒主要是指在行筆時,起筆和收筆之處不露筆頭的一種運筆辦法。

起筆藏鋒,是指寫字時的筆鋒放在線條的稍後部分,落筆時先與筆畫的走向相反,然後才與筆畫走向一致,即如前所說的“逆鋒起筆”的一種。如寫一橫,走向本該由左向右,王見卻要先向左移動一下,然後再向右行筆。走向本該由上向下,現卻要先向上移動一下,然後向下行筆,即所謂“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收筆藏鋒,是指在書寫時。收筆處向迴帶筆,防止有衰弱的筆頭顯露。收筆藏鋒,即如前所說的”回鋒收筆”的一種。

露鋒,是一種在筆畫的起筆和收筆處露出筆鋒的運筆辦法。點畫在起筆處露出筆頭,不必逆鋒,所以也叫“順鋒”起筆:在收筆處露鋒時,要將筆鋒逐漸提起,不必回鋒。

藏鋒是與露鋒相對而言的,藏鋒和露鋒是一塒矛盾統一體。如古人云:“藏鋒以包其氣,露鋒以縱其神。”藏鋒使筆渾厚婉轉、力聚神凝,意蘊淳厚冷靜,柔韌多力;露鋒則使筆畫精力外躍,銳利挺立,縱逸飛動。在書法創造中藏鋒與露鋒兩者各有妙用,又相輔相成,一起實現書法藝術之審美價值。

初學者必看!書法中的正確運筆法

一般而言藏鋒、露鋒的運用在不同書體中有小同的頻率。篆書、隸書多用藏鋒,少用露鋒,其中篆書幾乎全用藏鋒。楷書藏鋒、露鋒大約各佔一半:而在行書、草書中,為了突出點畫之間的呼應和改變,往往多用露鋒。

不過,中華傳統文化歷來講究“宛轉內斂”,建議“正人藏器”,作為東方抽象豈術代表的漢字書法尤其垂青婉轉之美。而露鋒太多,則會顯得輕率浮躁,乃至筆頭畢露、劍拔弩張,然後失掉內斂婉轉。對此,書畫家黃賓虹先生指出:“腕中之力應藏於筆中,切不可露出筆……鋒要藏,不能露, 更不能在畫中露出氣力。”初學書法者當緊記此訓,對藏鋒應多加練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