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炯峰:談欣賞、創作及臨帖

書法 藝術 趙孟頫 街舞 文化 清韻逸品 2018-12-19

寫這一系列文章的初衷是想歸納一下平素網友向我提出的一些問題,做個統一性的答覆,但一敲起鍵盤,發現這些問題的答案是可以一連串進行闡述的,於是我想到哪裡也就講到哪裡,不到之處,以後再做補充。

(一)談欣賞,兼及創作

首先說書法的欣賞問題,因為不懂得欣賞,也就無從談學習,沒有審美的標準,也就不可能真正地踏入門徑,書法並不只是把字寫漂亮那麼簡單,一個小孩花幾年功夫,成年人多則一兩年,少則幾個月,都可以把字寫漂亮,而書法往往是很多人需要畢生去研習的。

那麼下面還是從線條、結字、佈局(章法)三個部分講起,兼談我個人的一些創作思想:

一、首先說線條,線條要有張力。

從線條我們能看出書寫者技法的高下,肥軟和刻意顫抖的線條,我們通常將其歸之為俗書的範疇,因為做作而缺少張力,我們追求的線條張力並不是將筆使勁按下去,力量往往取決於一定書寫節奏下筆毫與紙的摩擦力,古人的書寫是一種日常實用書寫,講求一定的速度,書寫時找準節奏的起落點,注意使轉,也就是調鋒,線條的豐富性通常表現在一筆之內數次跳躍式的變化,一筆之內的變化、轉折時如何調鋒都是需要個人在不斷地書寫實踐中去體會的,為了避免少走彎路,也可以請真正有水準的老師現場示範給你看,但自身書寫實踐還是無可避免的。

李炯峰:談欣賞、創作及臨帖

這裡要著重提出節奏二字,很多朋友臨帖多年,但總覺得實際創作之中用不上,這是因為腦子裡雖然對原帖有了較深的印象,但並沒有真正地代進原帖的書寫節奏,也就無法在實際創作中自然隨性地表現出來,我記得我上高中時看過吳京的一部電視劇叫《太極宗師》,其中的一些打鬥場面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主要在於動作的節奏感,如前所述,線條的張力很多時候是由一定的節奏產生出來的爆發力,我想朋友們可以思考一下,從生活中一些事物說不定可以得到啟發,比如說街舞。

二、再說結字,結字有趣味,這種趣味應當表現為一種情趣,前面說了書法不只是把字寫漂亮那麼簡單,這裡補充一句,即使寫的不“漂亮”仍然有可能是好的書法作品,因為書法是以線條構圖的藝術形式來激發我們潛在的審美意識,只不過這個“圖”是漢字,書法實際上是為抽象的漢字賦予有形的美感,世界上的美是具有多樣性的,陽春白雪,下里巴人,我們在欣賞美女帥哥的同時,往往也會感察到相貌普通的農人流露出來的樸實之美,以及老人的慈祥之美,甚至於“犀利哥”的不羈之美,在主流之外,“非主流”也能大行其道,我常說我們生存的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的內心在羨慕和嚮往晉唐風韻的時候,也小視了自己存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每個領域都造就了一批不遜於前人的人物,當後代遙望起我們這個時代的時候,一定也會對這個時代的自由性、專業性和多樣性表示神往,這都是題外話了。

李炯峰:談欣賞、創作及臨帖

回到書法本身,對於結字的情趣,我們應當更多代入自己的情感和審美取向,這可能也就是趙孟頫所說的“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相傳”的原因,而要照我說,應當是“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人而異”,“用筆”就是處理線條的技巧,也就是所謂的筆法,是“書法”的“法”,這個方法是大同的,而結字是因個人的審美和性情去造就的,我往往不喜歡對沒有學習過書法的人寫的字進行評價,因為我喜歡他們那些沒有經過技法雕琢的字表現出來一種情趣,這種情趣沒有經過刻意地臨摹他人而改變,是最真實的,但是這並不代表說每個人都是書法家,因為書法的前提是要有“法”,要有筆法,要懂得用筆,要有駕御表現各種線條形態的能力,之後才是你結字的創意,因此,你在具備一定駕馭線條能力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思想去結字,那麼就有了結字的趣味,這也就說明線條與結字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繼承和發展的關係。

三、協調的佈局,實際上就是營造各種矛盾元素的對比,終而形成和諧統一的整體效果,包括的矛盾元素大凡有:線條連與斷的對比,粗與細的對比;墨色濃與淡的對比、枯與溼的對比;大字與小字的對比;字勢的欹與正的對比,字組疏與密的對比。

在這裡要說的是,在經營對比關係時,對比不應當是平均化,一對一的對比,不是墨色一半濃一半淡,或者字組一半疏一半密,書寫者要突出表現的部分往往應該是較少的部分,如要突出作品中的大字,那麼作品中的小字就要相對較多,其他對比手法也依同理,否則整篇效果則難以協調,這個道理我們從生活中可以得到印證,比如一個單位之中,領導通常只是少部分人,這也實際上也是我們常說的“物以稀為貴”。

李炯峰:談欣賞、創作及臨帖

另外除了多數與少數的問題,還要注意到“漸變”的問題,就以剛才這個比方為例,一個單位往往除了最高領導,還有中層領導的過渡,我們也不能忽視那些矛盾相對面的相互轉化和過渡的過程,否則對比來得過於突兀,也會影響整體協調的效果(提示:試著一行字寫下來,字越來越小,之後轉而越來越大,看看效果)。

(二)談臨帖

下面說怎麼學習書法,前提是必須臨帖。

有人會說,你前面說了臨帖有可能改變個人的結字情趣,那不是喪失了個人風格了嗎,為什麼還要臨帖呢?在這裡要說的還是那句話,書法的前提是要有“法”,不臨帖就沒有可能得到筆法,如果因為怕被同化而不去學習處理線條的方法,那麼單純有性情是不足為道的,性情是每個人都有的,而不是人人都是書法家,如果你因為臨帖而被完全同化,那隻能說明兩種可能:1、你的審美情趣已經與你所學的人相同了;

2、你的臨帖方式有問題。

那麼這就產生了下一個問題,怎麼樣去臨帖?

我的回答是:

1、帶著問題去臨帖;

2、廣泛地臨帖。

一、什麼是帶著問題去臨帖?

臨帖不應該是傻乎乎地單純去學帖中字的形狀,線條的模樣,而要去思考,如果你僅僅是因為覺得某一帖名氣大而去學它,那實無必要,因為缺乏自己的思維。

那麼帶著什麼樣的問題去臨帖呢,我認為起碼有如下幾個問題:為什麼我自己這樣寫,感覺是不美的,帖的作者他那樣寫就是美的呢,他寫得比我好的地方具體在哪裡,是線條的變化更多?還是結字更漂亮?抑或是佈局更巧妙?如果是線條的變化更多,具體哪根線條變化更多?結字更漂亮?具體哪個位置更漂亮?佈局更巧妙,具體巧妙在那個方面?帶著這些細化的問題去臨帖,你才不會做無用功。

李炯峰:談欣賞、創作及臨帖

二、為什麼要廣泛地臨帖?

一家一派,即使被你完全吸收,你的創作也失去了原創性,畢竟純粹的複製他人即使再完美,也不可能達到與原創者同樣的地位,你如果想做一個原創者,那麼你必須要廣泛地吸收各種元素,根據自己的性情取向來進行糅合。

舉當下一些書壇頂尖高手為例,大前提都是二王一脈,但成就了出不同的風貌,陳海良借鑑楊維楨、徐渭,寫出了恣肆的才情,李雙陽取法懷素、白蕉,得清雅之氣,樑小鈞從書譜、古詩四帖中得雄強和變化,當然這還只是我們表面看到的一些特徵,他們真正吸取的也絕不僅僅是三兩家的內容,因此如果你想做一種風貌的原創者,那麼進行廣泛的臨帖就是必須的。

李炯峰:談欣賞、創作及臨帖

臨帖應該如何實際進行:

這裡提一下我對別人作品的借鑑,我通常看一幅好的作品,直覺上會鎖定一些我認為好的部分,然後對這個部分進行分析,同樣是一個字,線條的彎曲程度不同,結字的方式也就是線條的組合方式不同,甚至於線條的長短、是否連接,都會影響到這個字帶給觀者的感受。那麼我們可以知道臨帖最重要的環節是什麼,那就是精臨。什麼是精臨?精臨就是對原帖的線條、結字進行最大限度地精準的重現,甚至包括章法佈局。下面細說精臨:

一、對原帖線條的精臨。這裡要提到的是工具問題,比如你寫大王的行草,雖然沒可能拿到王羲之手中那種鼠須,但起碼也應找支較稱手的彈性上好的硬毫,即使不用熟紙,起碼也不要用一下筆就滲得慌,一行筆就滯筆的純生宣來臨帖,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起碼要接近,效果才能出來。

有朋友說我臨這個帖,帖中那根線條我怎麼也寫不出,怎麼辦?在排除了工具不對這個可能性之外,只有兩個辦法來解決:一、找個線條功夫好的老師,讓他寫給你看,這樣你的學習進度可能會快一些,走的彎路會少一些。二、下點蠻功夫,十遍寫不出,二十遍,再寫不出,更多遍,一開始慢慢地去把它“畫”像,這個“畫”不是指人家一筆寫出來的線條,你臨的時候做很多筆描才描出來,而是指注意提按,同樣一筆把線條的形態給畫像,只要能畫像,不管多慢都行,因為技巧的熟練通常都有個由慢到快的過程,線條變化再多,終究不離提按兩個字,粗則按,細則提,線條越來越細則在行筆過程中把筆毫越來越提起來,線條越來越粗則是在行筆過程中把筆毫越來越按下去,這個道理說起來很簡單,付之筆端可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不可畏難,提按越熟練,駕馭線條的能力就越強,練習的線條種類越多,學習新的線條寫法就越容易,看起來這個辦法有點笨,類似於郭靖學降龍十八掌,但實際上有個好處,你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學習一種線條的寫法時往往會出錯,這個出錯的線條也很有可能就是另一種你要學寫的線條,無形中你也能學一得三,那麼慢就是快,關鍵在於有耐性去反覆實踐。

李炯峰:談欣賞、創作及臨帖

二、精臨字的結構,不要用米字格練習,那樣對結字的印象沒有那麼深刻,我們學習字的結構,應當直接找準筆畫(線條)與筆畫(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往往寫一個字的第二筆,首先看清楚第二筆是在第一筆的方位,通過第一筆確定第二筆的位置,再從前面兩筆確定第三筆的位置,依此類推,從看前面筆畫確定後面筆畫的位置,我們腦子還要帶著這樣思考,為什麼要寫在這個位置,甚至也可以自己做下實驗,試試寫在別的位置,如果大不如原帖,也就明白了原帖作者結字的用心,如果認為換個位置也差不多,甚至好過原帖,那麼也是一種收穫,甚至屬於你的一種創意。

三、借鑑原帖的章法,這裡我只能說借鑑,因為線條連與斷的對比,粗與細的對比;大字與小字的對比;字組疏與密的對比都可以再現,但墨色的枯溼濃淡變化是很難苛求的,畢竟工具上有差別,古人一筆墨能寫很多字,你的筆未必做得到,因此章法我們更多的應該是借鑑和思考,去總結一些規律,關於我自己總結的一些規律大家可以去看看拙文《試談硬筆行草書創作》,硬筆毛筆基本同理,關於墨色變化,我覺得劉洪彪先生的話很有道理,一句話,一句詩,不管句子長短,你用一筆墨寫完,下一句再另行醮墨,墨色過渡也就自然,還起到了斷句的作用。

李炯峰:談欣賞、創作及臨帖

一直以來不斷有人問我,學寫行草之前是不是要先寫好楷書,楷書是不是行草的基礎?我的回答是,行草楷隸篆五體之間互有聯繫,任何一種書體都可以成為另一種書體的基礎,都可以為另一種書體提供養分,但要說學寫某種書體必須先寫好另一種書體,就有點過了,行草名家楷書寫得一般的比比皆是,楷書名家行草寫得一般的也大有其人,就以我本人為例,初中開始寫行書,之前的楷書功夫也就一般,後來行草寫得越好,反而偶爾寫寫楷書覺得也挺容易,只能說書體之間有可以相互轉化的元素。

對於書體之間有相互轉化的元素,我想分兩個部分舉例說明一下:

一、正書(楷、隸、篆)中可以被行草轉化吸收的元素;

二、行草書中可以被正書轉化吸收的元素。

李炯峰:談欣賞、創作及臨帖

首先說第一點,正書稱為行草的“基礎”,主要在於可將其線條的紮實性和結字的勻稱性轉化到行草書中來,比如隸篆的線條多以中鋒行筆,中鋒行筆的好處是可以讓筆與紙的關係變得如同錐與沙的關係,寫出來的線條效果如錐劃沙,顯得極為深刻,顏真卿的行書、懷素的草書、甚至於米芾的行草手札使轉處亦多是以中鋒行筆,練習隸篆可以使行草的中鋒行筆更加純粹化,使線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而碑楷(墓誌、造像)則行筆多以側鋒為主,碑楷中顯著的特徵就是筆畫的方折和塊狀的線條,而我們寫大王行草、萬歲通天帖時,同樣如有一定的碑楷基礎,那麼處理起一些直折的、塊狀的線條就會得心應手得多。

再則,正書的結字一般來說較為勻稱,《書譜》有一句話時常被我們所引用:“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我們在追求行草書結字奇詭多變之前,應當先具備將線條勻稱、規律性分佈的能力,能正則自然後能破正,而寫好正書也可以使我們具備這種能力。

其二、正書可以稱為行草的基礎,行草同樣有可以被正書所吸收的元素,我們看魏晉小楷、晉唐寫經,可以發現不但帶有隸書的影子,而且加入了行草的元素,因此而顯得輕鬆生動,韻味橫生。行草可以為正書所吸收的地方就是線條多變,結字相對自由,我們仔細去看,即使是號稱法度森嚴的唐楷,一樣也加入行草這些的元素來增加它的豐富性,王羲之說,字若算子,便不是書。不僅行草如此,正書亦如此。

李炯峰:談欣賞、創作及臨帖

寫到這裡,文章也進入了尾聲,最後批駁一個觀點,很多人認為古人至高無上,今人無法超越古人,主要依據是說古人平時行文即用毛筆,而今人用毛筆的時間少,功夫不如古人下得足。

我講以下三點:首先,每天用毛筆臨帖或創作超過八小時的當代職業書家大有人在;其次,不是寫的時間越久便寫得越好,很多人寫了幾十年,水平未必比得過一個在國美經過專業訓練僅四年的畢業生,如果方法不對,花的時間再多未必有用;再則,古人真正能看到傳世名帖的人極其稀少,很難學習到高質量的範本,而現今高清精印的字帖,印製效果差不多就是“下真跡一等”,高精度反映了傳世名帖的原貌,有想法學書的愛好者,人人都可以購買,條件比起古人來說不知強上多少倍。在此我只能說,向古人學習是必須的,古人借給我們一個巨人的肩膀,讓我們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盲目崇拜,古人是人,我們也是人,我們應當拿出“若使古人能至今,敢教前賢慕後生”的氣魄,來寫出真正屬於我們這個時代屬於我們自己的藝術風貌。

作者簡介

李炯峰:談欣賞、創作及臨帖

李炯峰,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碩士,國家藝術基金資助藝術人才,全國硬筆書法大賽評委,邵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邵陽學院特邀教師,大希堂書畫藏珍館駐館書法家。

主要入展獲獎:

入選第六屆蘭亭獎

入展第四屆草書展

入展第四屆青年展

紀念胡問遂誕辰100週年國際書法大展金獎

第二屆“沙孟海杯”全國書法篆刻展一等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