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古文字書法欣賞:回鶻文書法、吐火羅文書法、于闐文書法

書法 藝術 文物 葉尼塞河 茯苓甘草 2017-05-07

少數民族古文字書法欣賞:回鶻文書法、吐火羅文書法、于闐文書法

察合臺文書法:察合臺文是指從中世紀到20世紀20年代流行於中亞地區一種已經消亡的文字。一種阿拉伯字母系統的拼音文字。除通行於中國新疆和中亞外,莫臥兒帝國和埃及也曾使用過。

少數民族古文字書法欣賞:回鶻文書法、吐火羅文書法、于闐文書法

突厥文書法:突厥文(Turkic script),7~10世紀突厥、維吾爾、黠戛斯等族使用的拼音文字。

又稱鄂爾渾-葉尼塞文、突厥盧尼克文。通行於鄂爾渾河流域、葉尼塞河流域以及今中國新疆、甘肅境內的一些地方。

少數民族古文字書法欣賞:回鶻文書法、吐火羅文書法、于闐文書法

回鶻文書法:回鶻文,是公元8至15世紀高昌回鶻人轉用粟特文創制的一種文字,用以書寫回鶻語。

回鶻文為全音素文字,有18個輔音字母及5個元音字母。字母在詞頭、詞中、詞末會有不同寫法。

回鶻文由上至下拼寫成列,列與列由左至右排。成吉思汗興起後,曾以回鶻字母拼寫蒙古語,成為回鶻式蒙古文,而滿文則借自回鶻式蒙古文字母。

少數民族古文字書法欣賞:回鶻文書法、吐火羅文書法、于闐文書法

吐火羅文書法:吐火羅文(Tocharian language):原始印歐語中的一種獨立語言。

20世紀初在中國新疆發現了這種語言的殘卷。後經考釋,此語言有東西兩種方言,習稱吐火羅A(焉耆語)、吐火羅B(龜茲語)。

少數民族古文字書法欣賞:回鶻文書法、吐火羅文書法、于闐文書法

佉盧文書法:佉盧文字大約和印度的婆羅米文字的出現時間相近,但婆羅米文字在印度和東南亞的許多文字中派生,而佉盧文沒有什麼後繼文字,最後被婆羅米文字取代。

然而,佉盧文使用時正是佛教發展時期,有許多佛經是用佉盧文記載的,並通過絲綢之路向中亞和中國西部流傳。

少數民族古文字書法欣賞:回鶻文書法、吐火羅文書法、于闐文書法

粟特文書法:粟特文是一種拼音文字,有20多個字母,文字豎寫。

少數民族古文字書法欣賞:回鶻文書法、吐火羅文書法、于闐文書法

于闐文書法:我國古代于闐地區的稱為“塞人”的民族使用的一種拼音文字。又稱于闐塞文。

因19~20世紀之交於新疆和田(古稱于闐)發現寫有這種文字的文獻而得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