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古書法理論中有這麼幾句話: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這幾句話一般搞書法的人都知道。那麼,這幾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呢!這是清代書法家樑巘在《評書帖》中所說的一段著名書論。由於對這幾個朝代的書法藝術特徵進行了高度準確的概括,而受到後世的推崇。“尚”就是推崇,就是流行,就是時尚。也就是說,書法當時這麼寫就是時髦,進而形成這個時代的主流,後人在評價這個時代的書法時,也認為這種“風格”代表這個時代的特徵。

“晉人尚韻”,即是說在魏、晉、南朝時期的書法藝術講究風度韻致。那時的書法尊崇“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大都表現出一種飄逸脫俗、姿致蕭朗的風貌。其代表是二王的書法,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評王羲之書為:“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肖衍在《古今書人優劣評》中評王獻之書為:“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注:耐,能字之意。)二王書法藝術流露出的這種韻味風神,是以獨具的藝術魅力,反映出晉代書藝的時代特徵。

"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古書法理論中有這麼幾句話: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這幾句話一般搞書法的人都知道。那麼,這幾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呢!這是清代書法家樑巘在《評書帖》中所說的一段著名書論。由於對這幾個朝代的書法藝術特徵進行了高度準確的概括,而受到後世的推崇。“尚”就是推崇,就是流行,就是時尚。也就是說,書法當時這麼寫就是時髦,進而形成這個時代的主流,後人在評價這個時代的書法時,也認為這種“風格”代表這個時代的特徵。

“晉人尚韻”,即是說在魏、晉、南朝時期的書法藝術講究風度韻致。那時的書法尊崇“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大都表現出一種飄逸脫俗、姿致蕭朗的風貌。其代表是二王的書法,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評王羲之書為:“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肖衍在《古今書人優劣評》中評王獻之書為:“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注:耐,能字之意。)二王書法藝術流露出的這種韻味風神,是以獨具的藝術魅力,反映出晉代書藝的時代特徵。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在他筆下所呈現出的研美,流暢、欹側和平正,瀟灑律動的神韻,正是符合東晉士人書法家的思想和審美。王獻之受其父書風的影響深遠,更趨於研美和高逸。他所創草書連綿體更加拓展了書法的神韻和境界人尚韻在二王身上的體現是最高峰,以二王為代表的書法證明著一時期的書法風格思想。

"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古書法理論中有這麼幾句話: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這幾句話一般搞書法的人都知道。那麼,這幾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呢!這是清代書法家樑巘在《評書帖》中所說的一段著名書論。由於對這幾個朝代的書法藝術特徵進行了高度準確的概括,而受到後世的推崇。“尚”就是推崇,就是流行,就是時尚。也就是說,書法當時這麼寫就是時髦,進而形成這個時代的主流,後人在評價這個時代的書法時,也認為這種“風格”代表這個時代的特徵。

“晉人尚韻”,即是說在魏、晉、南朝時期的書法藝術講究風度韻致。那時的書法尊崇“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大都表現出一種飄逸脫俗、姿致蕭朗的風貌。其代表是二王的書法,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評王羲之書為:“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肖衍在《古今書人優劣評》中評王獻之書為:“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注:耐,能字之意。)二王書法藝術流露出的這種韻味風神,是以獨具的藝術魅力,反映出晉代書藝的時代特徵。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在他筆下所呈現出的研美,流暢、欹側和平正,瀟灑律動的神韻,正是符合東晉士人書法家的思想和審美。王獻之受其父書風的影響深遠,更趨於研美和高逸。他所創草書連綿體更加拓展了書法的神韻和境界人尚韻在二王身上的體現是最高峰,以二王為代表的書法證明著一時期的書法風格思想。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珣《伯遠帖》

“唐代尚法”,即是說唐代書法總體傾向都是重視法度,唐代書家對前人的書法進行了總結,在書法結體和用筆方面實行了規範化和精微化。如有歐陽詢《三十六法》和《八訣》,唐太宗《筆法訣》,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張懷灌《用筆十法》和《玉堂禁經》,林韞《撥鐙四字法》,以及最受後人推崇的《永字八法》和《五字執筆法》等。因此,唐人的楷書表現出大小相等,上下齊平,用筆應規入矩的趨勢,即使是比較自由浪漫的行草書,也逐漸拋棄了晉人兼用側鋒的筆法,而追求純中鋒的用筆。在崇尚法度的風氣之中,出現了森嚴雄厚的“唐楷”和豪放的“狂草”,體現了唐帝國開拓向上的精神。

"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古書法理論中有這麼幾句話: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這幾句話一般搞書法的人都知道。那麼,這幾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呢!這是清代書法家樑巘在《評書帖》中所說的一段著名書論。由於對這幾個朝代的書法藝術特徵進行了高度準確的概括,而受到後世的推崇。“尚”就是推崇,就是流行,就是時尚。也就是說,書法當時這麼寫就是時髦,進而形成這個時代的主流,後人在評價這個時代的書法時,也認為這種“風格”代表這個時代的特徵。

“晉人尚韻”,即是說在魏、晉、南朝時期的書法藝術講究風度韻致。那時的書法尊崇“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大都表現出一種飄逸脫俗、姿致蕭朗的風貌。其代表是二王的書法,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評王羲之書為:“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肖衍在《古今書人優劣評》中評王獻之書為:“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注:耐,能字之意。)二王書法藝術流露出的這種韻味風神,是以獨具的藝術魅力,反映出晉代書藝的時代特徵。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在他筆下所呈現出的研美,流暢、欹側和平正,瀟灑律動的神韻,正是符合東晉士人書法家的思想和審美。王獻之受其父書風的影響深遠,更趨於研美和高逸。他所創草書連綿體更加拓展了書法的神韻和境界人尚韻在二王身上的體現是最高峰,以二王為代表的書法證明著一時期的書法風格思想。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珣《伯遠帖》

“唐代尚法”,即是說唐代書法總體傾向都是重視法度,唐代書家對前人的書法進行了總結,在書法結體和用筆方面實行了規範化和精微化。如有歐陽詢《三十六法》和《八訣》,唐太宗《筆法訣》,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張懷灌《用筆十法》和《玉堂禁經》,林韞《撥鐙四字法》,以及最受後人推崇的《永字八法》和《五字執筆法》等。因此,唐人的楷書表現出大小相等,上下齊平,用筆應規入矩的趨勢,即使是比較自由浪漫的行草書,也逐漸拋棄了晉人兼用側鋒的筆法,而追求純中鋒的用筆。在崇尚法度的風氣之中,出現了森嚴雄厚的“唐楷”和豪放的“狂草”,體現了唐帝國開拓向上的精神。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唐 顏真卿《自書告身帖》

"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古書法理論中有這麼幾句話: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這幾句話一般搞書法的人都知道。那麼,這幾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呢!這是清代書法家樑巘在《評書帖》中所說的一段著名書論。由於對這幾個朝代的書法藝術特徵進行了高度準確的概括,而受到後世的推崇。“尚”就是推崇,就是流行,就是時尚。也就是說,書法當時這麼寫就是時髦,進而形成這個時代的主流,後人在評價這個時代的書法時,也認為這種“風格”代表這個時代的特徵。

“晉人尚韻”,即是說在魏、晉、南朝時期的書法藝術講究風度韻致。那時的書法尊崇“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大都表現出一種飄逸脫俗、姿致蕭朗的風貌。其代表是二王的書法,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評王羲之書為:“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肖衍在《古今書人優劣評》中評王獻之書為:“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注:耐,能字之意。)二王書法藝術流露出的這種韻味風神,是以獨具的藝術魅力,反映出晉代書藝的時代特徵。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在他筆下所呈現出的研美,流暢、欹側和平正,瀟灑律動的神韻,正是符合東晉士人書法家的思想和審美。王獻之受其父書風的影響深遠,更趨於研美和高逸。他所創草書連綿體更加拓展了書法的神韻和境界人尚韻在二王身上的體現是最高峰,以二王為代表的書法證明著一時期的書法風格思想。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珣《伯遠帖》

“唐代尚法”,即是說唐代書法總體傾向都是重視法度,唐代書家對前人的書法進行了總結,在書法結體和用筆方面實行了規範化和精微化。如有歐陽詢《三十六法》和《八訣》,唐太宗《筆法訣》,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張懷灌《用筆十法》和《玉堂禁經》,林韞《撥鐙四字法》,以及最受後人推崇的《永字八法》和《五字執筆法》等。因此,唐人的楷書表現出大小相等,上下齊平,用筆應規入矩的趨勢,即使是比較自由浪漫的行草書,也逐漸拋棄了晉人兼用側鋒的筆法,而追求純中鋒的用筆。在崇尚法度的風氣之中,出現了森嚴雄厚的“唐楷”和豪放的“狂草”,體現了唐帝國開拓向上的精神。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唐 顏真卿《自書告身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唐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宋人尚意”,即是說宋代書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蘇軾說:“詩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爛漫是吾師。”黃庭堅亦說:“老夫之書,本無法也,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計較工拙與人之品藻譏彈。”米芾說:“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別為一好縈之,便不工也。”董逌亦說:“書法貴在得筆意,若拘於法者,正以唐經所傳者爾,其於古人極地不復到也。”這些就充分表明了宋代書家們不泥古法,提倡適意的藝術主張,這種主張在他們的代表作品中,如蘇軾的《黃州寒食詩》、黃庭堅的《諸上座帖》、米芾的《虹縣詩帖》裡得到充分的體現。

"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古書法理論中有這麼幾句話: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這幾句話一般搞書法的人都知道。那麼,這幾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呢!這是清代書法家樑巘在《評書帖》中所說的一段著名書論。由於對這幾個朝代的書法藝術特徵進行了高度準確的概括,而受到後世的推崇。“尚”就是推崇,就是流行,就是時尚。也就是說,書法當時這麼寫就是時髦,進而形成這個時代的主流,後人在評價這個時代的書法時,也認為這種“風格”代表這個時代的特徵。

“晉人尚韻”,即是說在魏、晉、南朝時期的書法藝術講究風度韻致。那時的書法尊崇“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大都表現出一種飄逸脫俗、姿致蕭朗的風貌。其代表是二王的書法,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評王羲之書為:“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肖衍在《古今書人優劣評》中評王獻之書為:“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注:耐,能字之意。)二王書法藝術流露出的這種韻味風神,是以獨具的藝術魅力,反映出晉代書藝的時代特徵。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在他筆下所呈現出的研美,流暢、欹側和平正,瀟灑律動的神韻,正是符合東晉士人書法家的思想和審美。王獻之受其父書風的影響深遠,更趨於研美和高逸。他所創草書連綿體更加拓展了書法的神韻和境界人尚韻在二王身上的體現是最高峰,以二王為代表的書法證明著一時期的書法風格思想。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珣《伯遠帖》

“唐代尚法”,即是說唐代書法總體傾向都是重視法度,唐代書家對前人的書法進行了總結,在書法結體和用筆方面實行了規範化和精微化。如有歐陽詢《三十六法》和《八訣》,唐太宗《筆法訣》,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張懷灌《用筆十法》和《玉堂禁經》,林韞《撥鐙四字法》,以及最受後人推崇的《永字八法》和《五字執筆法》等。因此,唐人的楷書表現出大小相等,上下齊平,用筆應規入矩的趨勢,即使是比較自由浪漫的行草書,也逐漸拋棄了晉人兼用側鋒的筆法,而追求純中鋒的用筆。在崇尚法度的風氣之中,出現了森嚴雄厚的“唐楷”和豪放的“狂草”,體現了唐帝國開拓向上的精神。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唐 顏真卿《自書告身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唐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宋人尚意”,即是說宋代書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蘇軾說:“詩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爛漫是吾師。”黃庭堅亦說:“老夫之書,本無法也,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計較工拙與人之品藻譏彈。”米芾說:“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別為一好縈之,便不工也。”董逌亦說:“書法貴在得筆意,若拘於法者,正以唐經所傳者爾,其於古人極地不復到也。”這些就充分表明了宋代書家們不泥古法,提倡適意的藝術主張,這種主張在他們的代表作品中,如蘇軾的《黃州寒食詩》、黃庭堅的《諸上座帖》、米芾的《虹縣詩帖》裡得到充分的體現。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宋 蘇軾《寒食帖》

"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古書法理論中有這麼幾句話: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這幾句話一般搞書法的人都知道。那麼,這幾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呢!這是清代書法家樑巘在《評書帖》中所說的一段著名書論。由於對這幾個朝代的書法藝術特徵進行了高度準確的概括,而受到後世的推崇。“尚”就是推崇,就是流行,就是時尚。也就是說,書法當時這麼寫就是時髦,進而形成這個時代的主流,後人在評價這個時代的書法時,也認為這種“風格”代表這個時代的特徵。

“晉人尚韻”,即是說在魏、晉、南朝時期的書法藝術講究風度韻致。那時的書法尊崇“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大都表現出一種飄逸脫俗、姿致蕭朗的風貌。其代表是二王的書法,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評王羲之書為:“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肖衍在《古今書人優劣評》中評王獻之書為:“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注:耐,能字之意。)二王書法藝術流露出的這種韻味風神,是以獨具的藝術魅力,反映出晉代書藝的時代特徵。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在他筆下所呈現出的研美,流暢、欹側和平正,瀟灑律動的神韻,正是符合東晉士人書法家的思想和審美。王獻之受其父書風的影響深遠,更趨於研美和高逸。他所創草書連綿體更加拓展了書法的神韻和境界人尚韻在二王身上的體現是最高峰,以二王為代表的書法證明著一時期的書法風格思想。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珣《伯遠帖》

“唐代尚法”,即是說唐代書法總體傾向都是重視法度,唐代書家對前人的書法進行了總結,在書法結體和用筆方面實行了規範化和精微化。如有歐陽詢《三十六法》和《八訣》,唐太宗《筆法訣》,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張懷灌《用筆十法》和《玉堂禁經》,林韞《撥鐙四字法》,以及最受後人推崇的《永字八法》和《五字執筆法》等。因此,唐人的楷書表現出大小相等,上下齊平,用筆應規入矩的趨勢,即使是比較自由浪漫的行草書,也逐漸拋棄了晉人兼用側鋒的筆法,而追求純中鋒的用筆。在崇尚法度的風氣之中,出現了森嚴雄厚的“唐楷”和豪放的“狂草”,體現了唐帝國開拓向上的精神。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唐 顏真卿《自書告身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唐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宋人尚意”,即是說宋代書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蘇軾說:“詩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爛漫是吾師。”黃庭堅亦說:“老夫之書,本無法也,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計較工拙與人之品藻譏彈。”米芾說:“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別為一好縈之,便不工也。”董逌亦說:“書法貴在得筆意,若拘於法者,正以唐經所傳者爾,其於古人極地不復到也。”這些就充分表明了宋代書家們不泥古法,提倡適意的藝術主張,這種主張在他們的代表作品中,如蘇軾的《黃州寒食詩》、黃庭堅的《諸上座帖》、米芾的《虹縣詩帖》裡得到充分的體現。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宋 蘇軾《寒食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宋 黃庭堅《諸上座帖》

"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古書法理論中有這麼幾句話: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這幾句話一般搞書法的人都知道。那麼,這幾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呢!這是清代書法家樑巘在《評書帖》中所說的一段著名書論。由於對這幾個朝代的書法藝術特徵進行了高度準確的概括,而受到後世的推崇。“尚”就是推崇,就是流行,就是時尚。也就是說,書法當時這麼寫就是時髦,進而形成這個時代的主流,後人在評價這個時代的書法時,也認為這種“風格”代表這個時代的特徵。

“晉人尚韻”,即是說在魏、晉、南朝時期的書法藝術講究風度韻致。那時的書法尊崇“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大都表現出一種飄逸脫俗、姿致蕭朗的風貌。其代表是二王的書法,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評王羲之書為:“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肖衍在《古今書人優劣評》中評王獻之書為:“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注:耐,能字之意。)二王書法藝術流露出的這種韻味風神,是以獨具的藝術魅力,反映出晉代書藝的時代特徵。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在他筆下所呈現出的研美,流暢、欹側和平正,瀟灑律動的神韻,正是符合東晉士人書法家的思想和審美。王獻之受其父書風的影響深遠,更趨於研美和高逸。他所創草書連綿體更加拓展了書法的神韻和境界人尚韻在二王身上的體現是最高峰,以二王為代表的書法證明著一時期的書法風格思想。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珣《伯遠帖》

“唐代尚法”,即是說唐代書法總體傾向都是重視法度,唐代書家對前人的書法進行了總結,在書法結體和用筆方面實行了規範化和精微化。如有歐陽詢《三十六法》和《八訣》,唐太宗《筆法訣》,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張懷灌《用筆十法》和《玉堂禁經》,林韞《撥鐙四字法》,以及最受後人推崇的《永字八法》和《五字執筆法》等。因此,唐人的楷書表現出大小相等,上下齊平,用筆應規入矩的趨勢,即使是比較自由浪漫的行草書,也逐漸拋棄了晉人兼用側鋒的筆法,而追求純中鋒的用筆。在崇尚法度的風氣之中,出現了森嚴雄厚的“唐楷”和豪放的“狂草”,體現了唐帝國開拓向上的精神。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唐 顏真卿《自書告身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唐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宋人尚意”,即是說宋代書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蘇軾說:“詩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爛漫是吾師。”黃庭堅亦說:“老夫之書,本無法也,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計較工拙與人之品藻譏彈。”米芾說:“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別為一好縈之,便不工也。”董逌亦說:“書法貴在得筆意,若拘於法者,正以唐經所傳者爾,其於古人極地不復到也。”這些就充分表明了宋代書家們不泥古法,提倡適意的藝術主張,這種主張在他們的代表作品中,如蘇軾的《黃州寒食詩》、黃庭堅的《諸上座帖》、米芾的《虹縣詩帖》裡得到充分的體現。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宋 蘇軾《寒食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宋 黃庭堅《諸上座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宋 米芾《虹縣詩帖》

“元、明尚態”,即是說元、明時期的書法時尚,偏重於摹仿,注意在字的形態上下工夫。書法潮流在元、明時代進入了一個復古時期,大凡學書者紛紛效仿晉人,而求之於刻帖。趙孟頫說:“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即是認為字的結體形態可以隨時代而變化,而古人筆法應恪守不變。趙孟頫的這個主張被奉為金科玉律,所以元、明兩代的書人大都是以唐人的筆法,寫魏晉人書貌,形成了書法僅注重在字形上刻意求好的總趨勢。

"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古書法理論中有這麼幾句話: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這幾句話一般搞書法的人都知道。那麼,這幾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呢!這是清代書法家樑巘在《評書帖》中所說的一段著名書論。由於對這幾個朝代的書法藝術特徵進行了高度準確的概括,而受到後世的推崇。“尚”就是推崇,就是流行,就是時尚。也就是說,書法當時這麼寫就是時髦,進而形成這個時代的主流,後人在評價這個時代的書法時,也認為這種“風格”代表這個時代的特徵。

“晉人尚韻”,即是說在魏、晉、南朝時期的書法藝術講究風度韻致。那時的書法尊崇“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大都表現出一種飄逸脫俗、姿致蕭朗的風貌。其代表是二王的書法,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評王羲之書為:“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肖衍在《古今書人優劣評》中評王獻之書為:“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注:耐,能字之意。)二王書法藝術流露出的這種韻味風神,是以獨具的藝術魅力,反映出晉代書藝的時代特徵。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在他筆下所呈現出的研美,流暢、欹側和平正,瀟灑律動的神韻,正是符合東晉士人書法家的思想和審美。王獻之受其父書風的影響深遠,更趨於研美和高逸。他所創草書連綿體更加拓展了書法的神韻和境界人尚韻在二王身上的體現是最高峰,以二王為代表的書法證明著一時期的書法風格思想。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珣《伯遠帖》

“唐代尚法”,即是說唐代書法總體傾向都是重視法度,唐代書家對前人的書法進行了總結,在書法結體和用筆方面實行了規範化和精微化。如有歐陽詢《三十六法》和《八訣》,唐太宗《筆法訣》,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張懷灌《用筆十法》和《玉堂禁經》,林韞《撥鐙四字法》,以及最受後人推崇的《永字八法》和《五字執筆法》等。因此,唐人的楷書表現出大小相等,上下齊平,用筆應規入矩的趨勢,即使是比較自由浪漫的行草書,也逐漸拋棄了晉人兼用側鋒的筆法,而追求純中鋒的用筆。在崇尚法度的風氣之中,出現了森嚴雄厚的“唐楷”和豪放的“狂草”,體現了唐帝國開拓向上的精神。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唐 顏真卿《自書告身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唐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宋人尚意”,即是說宋代書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蘇軾說:“詩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爛漫是吾師。”黃庭堅亦說:“老夫之書,本無法也,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計較工拙與人之品藻譏彈。”米芾說:“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別為一好縈之,便不工也。”董逌亦說:“書法貴在得筆意,若拘於法者,正以唐經所傳者爾,其於古人極地不復到也。”這些就充分表明了宋代書家們不泥古法,提倡適意的藝術主張,這種主張在他們的代表作品中,如蘇軾的《黃州寒食詩》、黃庭堅的《諸上座帖》、米芾的《虹縣詩帖》裡得到充分的體現。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宋 蘇軾《寒食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宋 黃庭堅《諸上座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宋 米芾《虹縣詩帖》

“元、明尚態”,即是說元、明時期的書法時尚,偏重於摹仿,注意在字的形態上下工夫。書法潮流在元、明時代進入了一個復古時期,大凡學書者紛紛效仿晉人,而求之於刻帖。趙孟頫說:“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即是認為字的結體形態可以隨時代而變化,而古人筆法應恪守不變。趙孟頫的這個主張被奉為金科玉律,所以元、明兩代的書人大都是以唐人的筆法,寫魏晉人書貌,形成了書法僅注重在字形上刻意求好的總趨勢。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元 趙孟頫《前赤壁賦》

"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古書法理論中有這麼幾句話: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這幾句話一般搞書法的人都知道。那麼,這幾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呢!這是清代書法家樑巘在《評書帖》中所說的一段著名書論。由於對這幾個朝代的書法藝術特徵進行了高度準確的概括,而受到後世的推崇。“尚”就是推崇,就是流行,就是時尚。也就是說,書法當時這麼寫就是時髦,進而形成這個時代的主流,後人在評價這個時代的書法時,也認為這種“風格”代表這個時代的特徵。

“晉人尚韻”,即是說在魏、晉、南朝時期的書法藝術講究風度韻致。那時的書法尊崇“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大都表現出一種飄逸脫俗、姿致蕭朗的風貌。其代表是二王的書法,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評王羲之書為:“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肖衍在《古今書人優劣評》中評王獻之書為:“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注:耐,能字之意。)二王書法藝術流露出的這種韻味風神,是以獨具的藝術魅力,反映出晉代書藝的時代特徵。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在他筆下所呈現出的研美,流暢、欹側和平正,瀟灑律動的神韻,正是符合東晉士人書法家的思想和審美。王獻之受其父書風的影響深遠,更趨於研美和高逸。他所創草書連綿體更加拓展了書法的神韻和境界人尚韻在二王身上的體現是最高峰,以二王為代表的書法證明著一時期的書法風格思想。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珣《伯遠帖》

“唐代尚法”,即是說唐代書法總體傾向都是重視法度,唐代書家對前人的書法進行了總結,在書法結體和用筆方面實行了規範化和精微化。如有歐陽詢《三十六法》和《八訣》,唐太宗《筆法訣》,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張懷灌《用筆十法》和《玉堂禁經》,林韞《撥鐙四字法》,以及最受後人推崇的《永字八法》和《五字執筆法》等。因此,唐人的楷書表現出大小相等,上下齊平,用筆應規入矩的趨勢,即使是比較自由浪漫的行草書,也逐漸拋棄了晉人兼用側鋒的筆法,而追求純中鋒的用筆。在崇尚法度的風氣之中,出現了森嚴雄厚的“唐楷”和豪放的“狂草”,體現了唐帝國開拓向上的精神。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唐 顏真卿《自書告身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唐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宋人尚意”,即是說宋代書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蘇軾說:“詩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爛漫是吾師。”黃庭堅亦說:“老夫之書,本無法也,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計較工拙與人之品藻譏彈。”米芾說:“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別為一好縈之,便不工也。”董逌亦說:“書法貴在得筆意,若拘於法者,正以唐經所傳者爾,其於古人極地不復到也。”這些就充分表明了宋代書家們不泥古法,提倡適意的藝術主張,這種主張在他們的代表作品中,如蘇軾的《黃州寒食詩》、黃庭堅的《諸上座帖》、米芾的《虹縣詩帖》裡得到充分的體現。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宋 蘇軾《寒食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宋 黃庭堅《諸上座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宋 米芾《虹縣詩帖》

“元、明尚態”,即是說元、明時期的書法時尚,偏重於摹仿,注意在字的形態上下工夫。書法潮流在元、明時代進入了一個復古時期,大凡學書者紛紛效仿晉人,而求之於刻帖。趙孟頫說:“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即是認為字的結體形態可以隨時代而變化,而古人筆法應恪守不變。趙孟頫的這個主張被奉為金科玉律,所以元、明兩代的書人大都是以唐人的筆法,寫魏晉人書貌,形成了書法僅注重在字形上刻意求好的總趨勢。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元 趙孟頫《前赤壁賦》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元 康裡巎巎書法

"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古書法理論中有這麼幾句話: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這幾句話一般搞書法的人都知道。那麼,這幾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呢!這是清代書法家樑巘在《評書帖》中所說的一段著名書論。由於對這幾個朝代的書法藝術特徵進行了高度準確的概括,而受到後世的推崇。“尚”就是推崇,就是流行,就是時尚。也就是說,書法當時這麼寫就是時髦,進而形成這個時代的主流,後人在評價這個時代的書法時,也認為這種“風格”代表這個時代的特徵。

“晉人尚韻”,即是說在魏、晉、南朝時期的書法藝術講究風度韻致。那時的書法尊崇“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大都表現出一種飄逸脫俗、姿致蕭朗的風貌。其代表是二王的書法,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評王羲之書為:“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肖衍在《古今書人優劣評》中評王獻之書為:“絕眾超群,無人可擬,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悅,舉體沓拖而不可耐。”(注:耐,能字之意。)二王書法藝術流露出的這種韻味風神,是以獨具的藝術魅力,反映出晉代書藝的時代特徵。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在他筆下所呈現出的研美,流暢、欹側和平正,瀟灑律動的神韻,正是符合東晉士人書法家的思想和審美。王獻之受其父書風的影響深遠,更趨於研美和高逸。他所創草書連綿體更加拓展了書法的神韻和境界人尚韻在二王身上的體現是最高峰,以二王為代表的書法證明著一時期的書法風格思想。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東晉 王珣《伯遠帖》

“唐代尚法”,即是說唐代書法總體傾向都是重視法度,唐代書家對前人的書法進行了總結,在書法結體和用筆方面實行了規範化和精微化。如有歐陽詢《三十六法》和《八訣》,唐太宗《筆法訣》,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張懷灌《用筆十法》和《玉堂禁經》,林韞《撥鐙四字法》,以及最受後人推崇的《永字八法》和《五字執筆法》等。因此,唐人的楷書表現出大小相等,上下齊平,用筆應規入矩的趨勢,即使是比較自由浪漫的行草書,也逐漸拋棄了晉人兼用側鋒的筆法,而追求純中鋒的用筆。在崇尚法度的風氣之中,出現了森嚴雄厚的“唐楷”和豪放的“狂草”,體現了唐帝國開拓向上的精神。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唐 顏真卿《自書告身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唐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宋人尚意”,即是說宋代書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蘇軾說:“詩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爛漫是吾師。”黃庭堅亦說:“老夫之書,本無法也,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計較工拙與人之品藻譏彈。”米芾說:“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別為一好縈之,便不工也。”董逌亦說:“書法貴在得筆意,若拘於法者,正以唐經所傳者爾,其於古人極地不復到也。”這些就充分表明了宋代書家們不泥古法,提倡適意的藝術主張,這種主張在他們的代表作品中,如蘇軾的《黃州寒食詩》、黃庭堅的《諸上座帖》、米芾的《虹縣詩帖》裡得到充分的體現。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宋 蘇軾《寒食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宋 黃庭堅《諸上座帖》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宋 米芾《虹縣詩帖》

“元、明尚態”,即是說元、明時期的書法時尚,偏重於摹仿,注意在字的形態上下工夫。書法潮流在元、明時代進入了一個復古時期,大凡學書者紛紛效仿晉人,而求之於刻帖。趙孟頫說:“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即是認為字的結體形態可以隨時代而變化,而古人筆法應恪守不變。趙孟頫的這個主張被奉為金科玉律,所以元、明兩代的書人大都是以唐人的筆法,寫魏晉人書貌,形成了書法僅注重在字形上刻意求好的總趨勢。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元 趙孟頫《前赤壁賦》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元 康裡巎巎書法

書法學習|怎樣理解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

文徵明《且適園後記》

當然了,樑巘這裡提出的尚韻、尚法、尚意、尚態,主要是對這幾個時期書法特徵的概括,並不是說韻、法、意、態在這幾個時期裡是隔絕而不相通的,也不是說這個時代的人都是這樣寫,如在“尚法”的唐代,也有顏真卿《祭侄文稿》那樣尚意的作品。晚明時,傅山、王鐸、黃道周、倪元璐、張瑞圖的書法,是不能用“尚態”來評價的。宋代黃庭堅的書法不僅有“意”,而且也重“韻”。只是它們沒有代表時代的主流罷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