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趙之謙行書《拄杖行九州》欣賞

書法 趙之謙 何紹基 草書 中國歷史 喜愛書法老白 2018-12-18


清 趙之謙行書《拄杖行九州》欣賞


清 趙之謙 行書拄杖行九州 匡時2011秋拍 成交價48.3萬元

作品鑑賞

何紹基與趙之謙

解小青

何紹基與趙之謙是清代書法史上兩座高峰,這是後世很多書法家的共識。何紹基的書法以顏真卿為基礎,蒐集周、秦、兩漢古篆籀,下至南北朝、隋、唐碑版,心摹手追,自成一家。他的草書成就尤其突出,楷書既醇雅又有唐人法度,精勁有北朝書法的氣象。晚年精篆隸,60歲後將漢隸名碑幾乎臨寫殆遍,所以他的隸書筆法穩健,古拙沉雄。他的行草是熔顏字、北朝碑刻、篆隸於一爐,恣肆而超逸,天真罄露。


清 趙之謙行書《拄杖行九州》欣賞


清 何紹基 根深實遂 橫披 上海明軒2015秋拍 成交價172.5萬元

趙之謙書畫、篆刻都兼長,書法初學顏真卿,後取法六朝碑刻。他的楷書顏底魏面,用婉轉圓通的筆勢來寫方折的北魏碑體,而且他的行草、篆、隸諸體,無不摻以北魏體勢,自成一格。值得一提的是,趙之謙對何紹基碑行書的創造性發揮。早年取法於何紹基,但在後期趙之謙弱化了何紹基書法中的北碑化因素,強化了北碑的筆法風格特徵,並使之與帖學筆法加以有效的結合,化解了碑學危機,為晚期碑學實現碑帖融合的範式轉換奠定了基礎.趙之謙碑行書對何紹基碑行書的創造性發揮也正是體現在這方面。


清 趙之謙行書《拄杖行九州》欣賞


何紹基(1799-1873),少承家學,二十八歲補諸生,三十歲補廩膳生,三十三歲拔貢。道光十五年(1835)中乙未恩科解元,次年為丙申恩科進士。九試而得第,可以說是出身富貴而心坎坷。歷充國史館、武英殿協修、纂修、總纂、國史館提調及福建、貴州、廣東等鄉試副主考官。咸豐二年(1852)任職四川學政,咸豐四年(1854)因條陳時務被罷官,之後,教書從文,教授生徒,著書立說,並主持蘇州、揚州書局。一生經歷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四朝。

清 趙之謙行書《拄杖行九州》欣賞

何紹基生於嘉慶四年(1799),卒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七十四。他長趙之謙三十歲,卻比趙壽長近二十年。 趙之謙生於道光九年(1829),卒於光緒十年(1884),只活了五十六歲。世代營商,家業到他出生時已經中落,道光二十二年(1842)他十四歲時,母親病歿,長兄又被仇家誣訟被迫出走,家境敗落。以後,妻女早歿,歷遭喪亂,家窶甚貧。寒月單衣,飢寒交迫時,卻聽到他在家的琅琅讀書聲,或哂為迂,目為怪,趙之謙夷然不媚。赴京師參加禮部考試,結果因為貪用緯書子史,致使主司有三十多個不識之字而落第。禮部考試,屢試皆黜。到老託關係,捐一七品小官償了夙願,以國史館謄錄議敘知縣分發江西,修《江西通志》。光緒八年(1882),即去世前兩年,概括了自己的一生:“幼誤讀書,遂困場屋。老廁俗吏,骨節不媚。納此楹語,永志吾悔。豈能易性,聊以解嘲。”(《年譜》281頁)


清 趙之謙行書《拄杖行九州》欣賞


趙之謙一輩子沒錢,窮則不得不仰人鼻息,從詩作可以看出他又不會曲折藏鋒,所以這種矛盾產生出種種的“恨”意,形成性格中的執著、敏感、委曲等多面性,也夾雜著一些不可避免的從俗與自卑。趙要賣字生活,“窮”是造成其藝術“俗”的難言之隱,如《霋嶽樓筆談》評:“撝叔書家之鄉原也。……行楷出入北碑,儀態萬方,尤取悅眾目,然登大雅之堂,則無以自容矣。”(馬宗霍《書林藻鑑》)前述趙之謙款題:“何道州書有天仙化人之妙,餘書不過著衣吃飯凡夫而已。”自喻“家雞”,含有諷刺與自卑交雜的弦外音。何紹基自作詩:“皆用我法勝我巧,巧不可傳法可公。”(見《何紹基詩文集》319頁)他講的“皆用我法勝我巧”殷勤傳學的人中,是否包括趙之謙呢 而趙講的卻是“學必師古人,目前無足學也。”(《年譜》166頁)這樣恃才傲物、目中無人,難免會得罪老前輩。 咸豐三年(1853),趙之謙致胡培系函雲:“弟離世絕俗人也。離世,必世離我;絕俗,必世絕我。……蓋吾輩所苦者,貧耳。貧則不得不看人面孔,看面孔便無以自立。若內高位置,外貌長厚,出其善言似忠厚,詢之心術極浮薄,此類尤當深戒。弟曾見吾鄉有一儒,當世敬重,弟亦師事之。今與共事,則日以險健為能。此人與世無不合,而可畏若此,則當代和先人尤宜深測也。……”(《年譜》41頁)雖是口口聲聲說“鄉儒”,但是總讓我們感覺趙的嘲諷中帶有何紹基大人的影子。

平心而論,身處同一時代,何與趙都是書史上的成功者。二者如同內家拳與外家拳,初異而至境同。可惜他們為“異”所困而生分別心:何紹基是以自己的既成書法觀去觀古、汲古,先有“我”,後遊古、取古於我有益者,包括他為了自成家數的迴腕高懸法,可以說都是強調先存“我”。趙之謙則是還原碑之原貌,是先形而後神,由表及裡,先具字態後求筆勢。趙初師事何,後不同者,一是求姿態,講究點劃的平面張力,而筆勢、力度弱化,雖與何背道卻也是何之所缺。當然,斯人已逝,後之評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年輕的時候或許更多喜歡趙的態勢及其藝術上強烈的創新感並被感染;到年老的時候,或許更能理解何的韻味與含蓄、古淡,這和書法研究者的閱歷、知識、欣賞水平以及對書法的解悟等綜合素質有關。

(原載《書法》2009年第5期) 本文作者系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樑慧吾舊藏。樑慧吾,20世紀著名收藏家,與張大千、程琦友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