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書法 草書 祝枝山 明朝 書法愛好者之家 書法愛好者之家 2017-09-16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明代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祝允明草書《雲江記》

《雲江記》紙本,草書。縱26.6釐米,橫265.5釐米。此記是枝山35歲時作,末署“弘治八年秋日,長洲枝山祝允明書”,並鈐“允明之印”和“希哲”二印。他的草書包括行草、小草和三草三類,此卷屬巔逸狂放的大草一路,以硬毫小筆書就。起首標題字字連屬,三字僅兩筆書就。起首標題字字連屬,三字僅兩筆即告完成,接著便洋洋灑灑,一瀉而下。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漢族,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讚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並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由於與唐寅遭際與共,情性相投,民間流傳著兩人的種種趣事。

祝允明的祖父祝顥是明正統己未(1439)進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參政,六十歲後辭職回鄉。他精於詩文,喜歡寫行草書,遠近都來求字。蘇州的文士都很仰慕,和他一起交遊的有幾十人。成化癸卯(1483)去世,享年七十九歲。祝允明的父親祝瓛不如他祖父,生前不太出名,而且比他祖父早五個月就去世了。那一年祝允明二十四歲。祝允明的生母在他十六歲時已經離世。因此祝允明青年時是很不幸的。外祖父徐有貞(1407—1472)字元玉,晚號天全,蘇州吳縣人。明宣德八年(1433)進士。後來因迎英宗復辟有功,委任為兵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封武功伯。徐有貞才華絕世,天文、地理、道釋、方技都很通。書法擅長行草,深得懷素、米芾筆意,在當時很有書名。

祝允明出生在文化氣氛很濃的蘇州,他的書學生涯是在前輩的言傳身教下開始的。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外祖父徐有貞和岳父李應禎兩人。  

徐有貞擅長行草書。他的行草主要師法唐朝的懷素和宋朝的米芾。用筆直率而華美,結構瀟灑多姿,很得古雅之氣。在祝允明二歲時,徐有貞奉詔回蘇州閒居,祝允明一直與他在一起。直到祝允明十三歲時徐有貞去世。因此祝允明幼年學習書法就是在外公的啟蒙下開始的,徐有貞的書法風格對他影響是很深的。李應禎也是一個有名的書法家。祝允明也一直得到李應禎的指導。在跟從岳父學書的十幾年中,李應禎對於祝允明在書法的發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據文徵明的記載,李應禎在晚年告訴他,說自己學習書法四十年才開始有所得,並向文徵明論述了書法上的很多道理。他留下的尺牘,秀麗而又有氣度,行筆自然大方,橫向取勢的撇、捺、橫都很生動有致。字的大小,粗細變化自然。他這種富於抒情性的行草書對祝允明也有很深的影響。祝允明自己談幼年時學習書法,說前輩不讓他學習近代人的字,看到的都是晉唐人的字帖。所指的應該是楷書的學習。應該說祝允明幼年在兩位前輩的指導下,打下了很好的底子,為日後的發展作了鋪墊。同時兩人的書風的優點也傳給了祝允明。性功須並重超然出神採祝允明的書藝思想以“神采”為最終歸宿。而要達到這個目標,他認為必須“性”、“功”並重。“性”是指人的精神,“功”是指書法創作的能力和功夫。他認為只有功力而無精神境界,神采就沒有,而有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如果沒有表達的功夫,那麼神采就不能實在地顯露。兩者不可缺一,必須兼備。他就是這樣辯證地揭示了這一藝術創作的規律。對於“功”,祝允明認為只有在向前人學習的基礎上才能得到。因此他對時人不願好好學習傳統而把這稱為“奴書”的說法很憤慨。特地寫下了《奴書訂》予以反駁。在這一點上,他晚年在《書述》中還批評了他的岳父李應禎。他強調必須“沿晉遊唐”,這是源於他對書法史的深入認識。他認為書理極於張芝、王羲之、鍾繇、索靖,後人只是在遵循他們的法則,而在根本上已不能改變。他認為唐人能循前人之理,按照當時人的法則來寫;宋初還不很差,宋中期仍有可取之處,而後便大變傳統,古法遭到敗壞,大多流為惡怪。到元代方有趙孟釓ぷ狽紓垂榻疲找蚋魴圓磺課疵庥小芭欏鋇囊藕丁K砸櫸ǖ謀糾幢匭胂蚪蒲啊T諮昂褪煜ち舜澈螅浼擠ū匭胗卸賴街Γ饈親T拭鞫浴骯Α鋇慕徊揭蟆K凇鍍朗欏分興底約翰恍加誆街印⑺鰲Ⅳ恕⑾椎暮蟪荊跋鈑鷙褪泛胝氐撓旅鴕鑰醋約骸R虼慫確炊允比碩源車暮鍪櫻智康韃荒苷嫻某晌芭欏薄WT拭鞫雜凇靶浴泵揮瀉芏嗟穆凼觥K岢捌鷓湃ニ住保勻皇侵敢匝逗託捫刺找斃鄖欏⒕換牧椋傭鐗澆細叩木窬辰紜S辛艘隕狹降悖塗梢栽凇叭肷瘛鋇淖刺麓醋骶哂猩癲傻撓判闋髕妨恕K雜凇叭肷裰場鋇慕饈褪恰耙皇背桓穸戎狻保誄礁髦衷際那榭魷攏拍堋跋寫吧⒈省保勻壞乇澩鎰約骸WT拭髟謔櫸ɡ礪凵系囊螅確弦帳醮醋鞅舊淼墓媛桑趾蝦蹺娜聳榛納竺酪螅傭顧氖櫸ù醋鞽晒鐗攪撕芨叩乃健

對於祝枝山的書法,歷代俱有佳評。他的友人黃省曾作詩描述、評論他的書法雲:“枝山草書天下無,妙灑豈特雄三吳?群萌萬象出毫下,運肘便覺風雲俱。絲持浪轉信神動,筋迥墨縱皆春敷。分明造化宰君手,左攢右剪形形殊。天愁鬼器不寧歲,鸞驚龍駭誰爭驅?邇來南海作仙令,難籌歷險筆愈聖。奇文豪詠兼稱之,處處江山好輝映。餘也飄飄紫臺客,向長五嶽將浮屐。多君惠我《遠遊》篇,得展夢窗喜魂魄。嗚呼羲之眼前人不識,笑殺千金買遺蹟!” 王世貞也認為“天下法書歸吾吳,而京兆祝允明為最,文待詔徵明、王貢土寵次之。……(祝允明)靡不臨寫工絕,晚節變化出入,不可端倪。風骨爛漫,天真縱逸,真是上配吳興(趙孟),他所不論也。”顧謂“希哲書學精工,自《急就》以逮虞(虞世南)、趙(趙孟),上下數千年變體,不得其結構”。王澍更是大加讚賞說:“有明書家林立,莫不千紙一同,惟祝京兆書變化百出,不可端倪,餘見京兆書百數,莫有同者,信有明第一手也”,評價極高。試看他在六十五歲寫的《洛神賦卷》,董文視其為祝氏人書俱老的草書名跡,展閱此卷,萬千氣象頓入眼簾;字字虎嘯風生,行行龍騰雲起,頁頁雨雪交加,全卷梨花飛舞,宛若一幅“春雪滿空來,處是花開”的畫面,讀來撩人情思,撼人心魄。初視之,點畫狼藉,縱橫散亂,反覆賞來,但見點畫如真,順逆藏露,起止分明。運筆流暢飛動,轉折極盡自然,如高山流水跌宕迂迴。時隱時顯,有變化萬端之絕妙。此卷以中鋒筆法奠定渾勁基調,扁筆側鋒的偶然出現,更使鋒勢雄強無敵。收則急斂鋒芒,放則飄然無羈,真是大家巨椽隨意揮灑皆能得心應手,出神入化,如入無人之境。洋洋千餘字一氣呵成而筆意不怠。其墨色濃而不滯,時用渴筆,增加了蒼勁老竦的意味。其體勢千姿百態秀美多變。卷中“若危若安”、“若往若還”,將極易雷同的四個“若”字分佈於兩行,或疏、或密、或正、或斜,寫成四種不同情態,各具神采,巧妙施變,卻毫無著意安排的痕跡。枝山書法嬌邁翻騰,卻不劍拔駑張。大起大落之間,只覺有古雅恢弘之氣,無寒儉窘迫之容。章法參差錯落,上下左右呼應顧盼連成一氣,行距字距不甚清晰,細看卻又中心分明。只有爐火純青的書壇巨匠,才能達到如此高妙的化境。  

當然,祝允明的書法也有不足之處。明代邢侗說他“資才邁世,第聵然自放,不無野狐”。項穆不無過頭地說:“(祝允明)初範晉唐,晚歸怪俗,竟為惡態,駭諸凡夫。”對於一位藝術氣質特別強烈的人來說,過分偏激之作也是難免的。我們從中可以窺見他因絕世才學不被所用,轉而欲求解脫的痛苦思想。至於有人批評他用筆“不出正鋒”,明代周天球早為之辯解說:“京兆書法當時無輩,而或者評其不出正鋒。蓋謂此老目視短,不能懸筆運時耳。嘗見其草書《月賦》刻本,細驗於點畫間,皆正鋒也。”一般說來,有深厚功能的書家不難做到筆筆正鋒,豪放不羈的祝允明自然不會斤斤計較正、側鋒的得失,而是著眼大氣局和大效果。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能借助於翻騰的章法與生動的筆法,酣暢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又何必去苛求正側鋒之利弊呢?更何況側鋒取姿生勢,對感情的宣洩會更加靈敏。明中葉象祝枝山還有唐寅這一類有個性的寒士才子,由於八股文的束縛,科舉的腐敗,使他們與上層貴族格格不入。他們傲岸塵俗,風流瀟灑,因此他們的書法也不偈上層書法的雅化、標準化,日趨館閣體的死衚衕。他們雖然也崇尚帖學,但能在書法之中,充分抒發自己的個性,表達自己的意趣,願望與苦悶,因此,他們的書法代表了當時具有藝術生命力的發展前途。他們力追晉唐,在人格上效仿竹林七賢的狂放,但他們的社會背景與魏晉不同,明中葉城市經濟的繁榮,市民階層的擴大,商品經濟帶來了資本主義萌芽,市民階層的擴大,商品經濟帶來資本主義萌芽,使這一部分生活在社會下層的文人寒士,有了一定的啟蒙意識,他們的思想、行為對固有傳統有所牴觸和批判,因此他們敢於在藝術上有所創新。祝允明既繼承了二王以來帖學的通暢、明快的筆法,又能抒發情性,暢抒胸臆,恣意揮灑,他的書法既有傳統精髓,不狂怪姿肆,又有自己的風神氣質,講求風韻。無怪乎他的書法擁有眾多的追隨者,在當時乃至後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