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族譜在甘肅發現

書法 王羲之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史說嵇姓 2017-05-13

王羲之族譜在甘肅隴南市兩當縣太陽鄉店村村民王文信家發現。據考證,該版本族譜是清代順治丁酉(1657年)秋,王氏後裔湖北通山縣茅田一族九世孫王文俊主持修譜並刊印,為8開宣紙楷書版本,活字印刷線裝本,共 14(冊)卷(總譜1冊,分譜13冊)。族譜始於周朝,下至明代,對一至四十五世王氏各族譜系進行了系統的歸納編輯,族譜中收錄了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所作的序,是目前《王氏族譜》所有流行版本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部,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藝術價值。

王羲之族譜在甘肅發現

王羲之族譜在甘肅發現

在《王氏族譜》總譜的書頁裡還發現了書信一封。從信中瞭解到,該族譜是清仁宗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由湖北通山人王福利送至兩當,接譜人為王福明,王文信為王福明第六代孫。信的內容不僅表述了修譜經費的問題,也講述了修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王姓始於周朝共和年間(約前841年一前828年),周平王即位後,封太子晉為太原郡晉陽王,父爵子襲。到第三代時,以工為姓,名王道行,此為王氏始祖。王氏宗族興盛於晉代,衰敗於明末。自周至明在朝為官者170餘人,其中晉代就有66人。著名者有官至西晉太保、名列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東晉重臣、南遷士族首領,時稱“王與馬,共天下”的王敦、王導兄弟;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則為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族譜除記載了王氏源流世系情況外,對明末王氏各宗族分佈地區也作了詳細記載,是研究王羲之家族歷史的珍貴資料。

王羲之族譜在甘肅發現

王羲之族譜在甘肅發現

王羲之族譜在甘肅發現

王羲之族譜文字均為楷書。總譜前有宋代文學家朱熹序文。有總譜所載可知,王氏族譜分譜有五種,分別為:《黃土家譜》、江西九江市《德安鍬溪家譜》、湖北《武昌族譜》、通山《茅田族譜》、《港畔族譜》。兩當縣發現的族譜為《德安鍬溪家譜》。《王羲之族譜》除了記載王氏源流繫世外,對明末王氏各宗族分佈地區也做了詳細記載,是研究王羲之家族歷史的珍貴資料。據記載,東晉琅琊王氏一族後因政治和戰爭等原因,幾經遷徙他鄉,散居在隴南市兩當縣的太陽林區和長江流域各地。

經考證該族譜在兩當已傳7世,部分書籍保存較為完整,1992年王文信先生將族譜捐贈給縣文化館收藏,2002年被鑑定為國家二級文物,原件現藏於兩當縣博物館。

王羲之族譜在甘肅發現

附:王羲之(303-361年),漢族,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他的兒子王獻之書法也很好,後世稱他們兩為“二王”。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蘭亭序》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