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筆千古不易”這句話,你真的懂了嗎?

書法 藝術 趙孟頫 北宋 楚秋堂 楚秋堂 2017-10-22

原創不易,請粉絲們多支持!我努力爭取多更新些新的內容與大家一起暢談書法。

最近,去故宮武英殿看趙孟頫書畫展的人很多,筆者有幸在開展初期之時與一密友也同去參觀了。說真的,對於一個熱愛書法藝術並且一直以趙體楷書作為研習日課的我來說,看到趙子昂真跡之時,心情真的很激動。對此,先按下不表。

“用筆千古不易”這句話,你真的懂了嗎?

筆者臨《孔子廟堂碑》

“用筆千古不易”這句話,你真的懂了嗎?

筆者臨《膽巴帝師碑》局部

“用筆千古不易”這句話,你真的懂了嗎?

筆者臨習舊作之一

“用筆千古不易”這句話,你真的懂了嗎?

筆者臨習舊作之二

今天的話題出處,其實就是來自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的一句名言。他在《蘭亭十三跋》中說:“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這句經典書論對後人影響極為深遠。有贊同的,也有貶駁的,在此不一一引用了。筆者相信,頭條上很多書法高手、書法大家都對趙孟頫的這句名言一定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對於他們來說,此文可以略過不看了!(筆者在他們面前是“班門弄斧”)!本文只是與一些初學書法的朋友們一起探討,彌補一下思想認識上的不足罷了!學書法,首要解決的先是思想認識上的東西,然後才是技術層面的東西。這個學書的順序萬不可顛倒。

言歸正傳。

“用筆千古不易”這句話,很多的書法入門者常聽到書法老師說。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到底揭示了書法學習中的什麼重要規律呢?大家眾說紛紜,理解並不相同。今天,我想就此來談一點自己的淺見,不當之處請大家多指正。

一、“用筆千古不易”的內涵

這裡的“不易”二字可以解釋為“不變”的意思。那麼,有人問:趙孟頫竟然敢說“用筆千古不變”呀!好大的口氣呀!一些初入門的書法愛好者們,平時也看了不少古代碑帖,從“二王”到“歐顏柳趙”,從“蘇黃米蔡”到“明四家”,作品風味完全不同,且不說字體不一樣,就是字的取勢也大相徑庭!何來“千古不易”呢?這樣的疑問,正是許多書法學習者腦海中一直存在的東西。

其實,要理解這句話需要首先了解當時子昂所處的時代與環境。當時,他是在從友人處借觀了蘭亭序之後,寫出來的心得。此心得,一是對王羲之書法神品的一個總結,另一個是對當時漢人書法藝術衰敗的感嘆!元代,正是趙孟頫力挽中華書法衰敗之頹勢,力倡從古人處(晉唐)學書法,而不是從宋代的“蘇黃米蔡”處學。這是有歷史原因與時代背景的。

“用筆千古不易”這句話,你真的懂了嗎?

筆者臨《三門記》局部

“用筆千古不易”這句話,你真的懂了嗎?

筆者節臨《張玄墓誌》局部

第二,這句話的內涵並不是通常我們理解的“如何用筆寫出筆畫的規律”這個技巧層面的“技術帖”。

趙子昂所說的“用筆不變”中的內涵包括兩層意思:

一是:執筆的法則。古人給我們總結了很多如何執毛筆的方法,這些方法最終從“單鉤法”“雙鉤法”“鳳眼法”“拔鐙法”演變成了後來的“五指執筆法”(北宋之後幾乎就是此法),是時代的進步,也是古人對執筆法的改進。這是我們今天的人不能輕易改變的原則。“五指執筆法”中的擫、押、鉤、格、抵,就是最科學最實用的方法,不能隨意改變。(對於一些今天的人用三指抓筆法去寫大字,筆者不用評論)啟功先生曾經就執筆法也寫過很多書論,其實就談到這一點。

二是:用筆的法則。古人其實給我們總結了很多用筆法則,這裡試舉一些,比如,“無往不收、無垂不縮”“常令筆在畫中行”“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橫者直下、直者橫下”等等。(這些話正是不變的原則,不信的話,書友們想想你們寫字時的筆是不是如此動作的?)

三是:用筆的元素。其實指的是寫字中與筆(毛筆)有關的一些元素。筆者總結梳理出有約二十種元素:

剛柔、虛實、曲直、欹正、長短、大小、粗細、方圓、疏密、正鋒、側鋒、內擫(yè)、外拓、一拓直下、非一拓直下、相向、相背、滑澀、枯潤、濃淡等。這每一種元素,都是古人寫字時常會注意到、或是有意營造出來的書法藝術特性。如果,我們能記住並背下這些元素,並在平時讀帖寫字時去印證這些元素的所在,那麼相信你的書法眼力與表現力會得到很大提升。

“用筆千古不易”這句話,你真的懂了嗎?

筆者臨懷素《自敘帖》局部之一

“用筆千古不易”這句話,你真的懂了嗎?

筆者臨懷素《自敘帖》局部之二

二、“用筆千古不易”在今天是否還有遵從的價值?

毫無疑問這是有價值的。今天的書法發展,怪象叢生,光怪陸離之字、江湖雜耍之字層出不窮。當毛筆寫字變得不再是人們日常生活之必須的事情時,如何寫好毛筆字、如何學會書法,就變成了高高在上、脫離群眾的“象牙塔”中的藝術了。這是書法發展的時代悲哀!時代不可能開倒車,歷史也不可能回到過去。所以,書法這個中華傳統的文化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地步,也是符合時代發展規律的(當計算機輸入法出現後,人們就不習慣於用筆寫字了)。但站在普及與弘揚書法傳統的立場上看,我們必須向古人學習。書法不學古、只會成為徒勞。學古,就得尊重古人的智慧與作品,絕不能先否定掉古人而自說自話。

因此,“用筆千古不易”這句經典名言,在今天仍然是可以指導我們學習書法的。

所以學習書法者,要懂得先掌握什麼、再掌握什麼,要有個順序。我個人以為,先掌握“用筆”為最佳的學習方法。懂得“用筆”中的內涵、元素等內容,不僅對這些詞能理解、熟悉、背誦,而且知道用毛筆如何表現得出來。達到這個能力後,可以讓你學習書法的路一下子變得非常寬了。“用筆”之法與相關的元素,才是書法內行人懂得的“基本功”。

有了“用筆”的基本功,然後選一家你喜歡的碑帖風格切入,掌握這家字的“結體”特點,寫熟以後,你就能真正靠近古人、學習古人,最終讓自己真正掌握書法這門中華傳統藝術。

最後,套用清代周星蓮在《臨池管見》中的話作為結束:“所謂千古不易者,指筆之肌理言之,非指筆之面目言之也”

(聲明:原創內容,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