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四個字通會了,書法就到了最高境界

書法 藝術 王羲之 文化 王僧虔 孫過庭 南北朝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2019-04-11

把這四個字通會了,書法就到了最高境界

書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它是以漢字為載體的書寫藝術,而漢字是由點畫組成的架構形體,在這種架構下想要表達出最富有生命的藝術,則還需要有神采的支撐,因此,可以說,書法想要有更強的生命力,就必須達到"形神兼備"的藝術感染力。

形神兼備

這個詞是很容易理解的,書法既要有形的一面,更要有神的一面,形是具象的,神是抽象的。就好像一個人一樣,肉體是人的具象,靈魂、精神、氣質是人的抽象。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事例,比如我們看到的玉雕作品,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就達到了形神兼備的境地,雖然玉不是人的肉體,但在玉師手下,把玉雕琢得惟妙惟肖,是因為玉師在塑造"形"的時候有精準的功力,與此同時,又能準確地把握所要表現的人的思想和靈魂,如此以來,這個作品就賦予了生命之感。

把這四個字通會了,書法就到了最高境界

書法也是一樣,它雖然是抽象藝術,但人們在書寫中卻按照一定的書寫規矩來表現出"有形"之美,並且作為書寫者還要給作品注入自己的認知、情感、學養等,使之有了"神采"的感受,這就是書法的兩個組成部分:形和神。書法之所以成為最高藝術,難就難在它的神采上了,一般情況下,對於形的認知、獲取並不是很難的,只要用功數年,就有了"形"的書寫能力,但是,神采並不是那麼簡單的,需要一個人一生的努力和實踐。孫過庭在《書譜》中說到:"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形的獲取

形是書法的架構,在人們學習書法時,第一眼看到的是它的形體結構,通過書法的形,很容易讓人看到它的出處、用筆和技法能力。形的獲取是根據臨帖所得,從幼兒園起,老師就教孩子們學習漢字的寫法,對於書法而言,想要獲得好的字形,就必須通過臨摹來實現。書法的臨摹主要是獲得點畫的寫法、結構的搭建以及用筆的方法,在點畫和結體層面上來講,這個是不難的,但難的就是用筆之法,雖然古人講"用筆千古不易",但對於毛筆來說,這個習慣不同於古人那時候,因為我們用慣了硬筆,在認識了漢字以後,才去學習毛筆書法的,所以在書寫上總是有"不習慣"的問題,古人的用筆習慣是一開始就有的,從這一點上來看,就有了一定的差距。

把這四個字通會了,書法就到了最高境界

用筆既然是不變的道理,那究竟什麼是不變的?書法是由線條來表現藝術之美的,從這個道理上看,書法的線條就要求中鋒行筆,這個好處就是使線條更加渾厚、有骨力,為了得到這樣的效果,古人又提出了"筋、骨、血、肉"的說法,也就是讓書法的線條更具生命力。最早提出"骨力"一詞的是南北朝時期的書法家王僧虔,他認為有骨力的書法才是真正的"工夫"。

另外,字形也有形變的問題。所謂形變,就是指在臨帖後要形成自己的面貌的改變。當然,這種改變是融合了自己的理解和領悟,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在臨摹王羲之的字,而且功力很深,隨便一寫就是王羲之的,那大家一定認為這是王羲之的,而不是某某的,這就是所謂"自成一家",人們都不願意去做"奴書",都想要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因此,臨摹只是從中取法,而不是與原來的一模一樣,這是後期的結果,但對初始者來說,一模一樣是必經的一個過程。

把這四個字通會了,書法就到了最高境界

書意的獲取

既然書法是由形和意構成,那麼意則是書法的精神層面,想要從意上獲取一些東西,這是非常難的,有時需要一輩子來完成,這就是所謂"人書俱老"。如何理解意?還是如現實生活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有的朋友是值得一輩子結交的,因為這些朋友他們有很好的人品,不論學識、做人、做事都值得人去尊敬,也就願意和他結交一生了。書法中的意,其實也一樣,是書寫者人品、道德、修養、學識、閱歷、境界、思想、涵養等因素的綜合反映,作品中融入了這些才會顯得更有意味。為什麼年輕人的作品不完全具備這些,就是因為太年輕了,他們的人生經歷、閱歷、胸懷、氣質都尚不健全,而此時的作品中也就自然缺乏這些內容了。

把"意"寫進書法中是一種不自覺的狀態,只有人們在自己內心種植了這些因子,並且在具備了書寫能力後,這種狀態才會成為一種自覺行為,有時想擺脫也不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字如其人"的意思,書寫習慣也會成為一種本能,有了本能的能力後,書寫也就是一種自然習慣了。

把這四個字通會了,書法就到了最高境界

"形"和"神"是書法中的兩個必不可少的構成要素,它們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完善,片面地追求某個方面,書法也是不完美的。有的人注意了"形",一再強調"形"的美或是完整,而不能把個性的氣質"灌入"到作品中,那只是一種"形體美",並沒有內涵和氣質,相反,沒有"形"的支撐,一味地強調神,也是一種缺失,因為讓人看了感覺還是缺乏書寫功力。因此,在書法中最理想就是"形神兼備",既有"形"的結體,又有"神"的內容,這樣的作品才是受青睞和歡迎的。

在古代,文字不僅是傳播、交流信息的工具,也是書法欣賞的載體,先賢們或是文人雅士們在"餘事"上並沒有放棄藝術的追求,而是一代代探索、一代代追尋,從書法的沃土裡找到很多有"意味"的趣事,讓書寫成為一種賞心悅目的文化。雖然只有"形"和"神"兩個字,但它們卻有著無法走到盡頭的藝術殿堂,是深奧、是深邃,只有書法家們才能體會的到。

本文由《太一智慧書畫藝術》平臺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