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九勢》:學會這些理論,就算沒有老師指導,書法也可達妙境

書法 蔡邕 轉筆 書畫藝術聯盟 2019-04-09

在學書法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雖然學習了書法很多長時間,但是,依然寫的不像,也沒有一點神采。還有人在學習的時候把自己的學習重點放在了結構方面,但是,越寫越僵。也有的人在臨帖的時候還寫的可以,一旦合上書就不會寫了。分析一下,就不難看出,這些問題當中都面臨著一個“筆法”的問題。

蔡邕《九勢》:學會這些理論,就算沒有老師指導,書法也可達妙境

元代的書法大家趙孟曾經說過:“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這裡的意思就是說,結構是隨著時代在變化的,用筆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學的就是筆法。東漢書法家蔡邕在書法理論《九勢》中對書法筆法進行了非常詳細的闡釋。《九勢》的總述當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直接摘取出來。“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唯筆軟則奇怪生焉。這裡的“勢”就是書法中的筆法。書法作品有“勢”,就有了動感,有了生命力。蔡邕提到軟筆,自有妙處,初學者也可以效仿。那麼,九勢到底是什麼呢?

蔡邕《九勢》:學會這些理論,就算沒有老師指導,書法也可達妙境

第一:轉筆,宜左右回顧,無使節目孤露。

轉筆是用在一個字或者幾個字當中的轉折處的獨特筆法,它分為兩種筆法,一種是方筆,也叫方折,方折最能體現骨力,力感很強。如果在一幅字裡用的多了,勢也會變得很強。另一種是圓筆,也叫圓轉,圓筆使字婉轉而圓潤,在一個字裡面出現的太多,勢也會變弱。在書法中方折和圓轉是統一使用的。蔡邕的《九勢》是以道家的陰陽調和為宗旨的,方折和圓轉就是一對矛盾體,可以相互轉化。他強調轉折要顧及左右章法,協調整體。

蔡邕《九勢》:學會這些理論,就算沒有老師指導,書法也可達妙境

第二:藏鋒,點畫出入之跡,欲左先右,至回左亦爾。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講的就是一個“藏”字,書法也要善於“藏”。藏鋒就是逆勢入筆,講究“欲右先左”、“欲下先上”。不能把筆鋒露出來,但同時要明白,藏鋒的目的是為了出鋒。把握好機會順勢而出,這樣寫出的力度和勢要比露鋒更強。藏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出鋒。

蔡邕《九勢》:學會這些理論,就算沒有老師指導,書法也可達妙境

第三:藏頭,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

藏頭跟藏鋒的意義差不多,關鍵是後續的動作不同。這裡講的就是中鋒行筆,所謂中鋒行筆就是“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像錐子劃過沙子的痕跡一樣,兩邊淺,中間深。中鋒行筆的好處在於將“力”凝聚在一點上,可以寫出力透紙背的效果。中鋒勢強,跟側鋒相對!

蔡邕《九勢》:學會這些理論,就算沒有老師指導,書法也可達妙境

第四:護尾,畫點勢盡,力收之。

藏頭護尾應該是一體的。在這個過程中“力”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去而不收,就意味著“氣”散了,在書法當中這是一個大忌。藏頭護尾就是一種勢的加強。

蔡邕《九勢》:學會這些理論,就算沒有老師指導,書法也可達妙境

第五:疾勢,出於啄磔之中,又在豎筆緊趯之內。

在書法當中,“疾”不僅僅代表的是書寫的速度,更多的是指書法線條的質感。也就是線質,“橫為勒法”就像馬兒跑得太快了,趕緊拉住韁繩,繃得緊緊的,力感非常強。表現在書法上線條也是非常有力度的。

蔡邕《九勢》:學會這些理論,就算沒有老師指導,書法也可達妙境

第六:掠筆,在於趲鋒峻趯用之。

如果在書法中要強調書寫速度,“掠筆”就是一個。它不僅強調速度,還要突然,以一種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來完成一個筆畫。這種線條就是撇,下筆果斷,書寫動作快,有一種意外之感。與其他筆畫相比較,這種撇更具有動感,“勢”也很強。

蔡邕《九勢》:學會這些理論,就算沒有老師指導,書法也可達妙境

第七:澀勢,在於緊駃戰行之法。

“澀”就是筆尖和紙之間形成的一種逆勢,受到阻力影響,筆畫推進緩慢,需要更大的力度。“澀勢”跟“疾勢”是一種對立狀態。兩者都強調力感,表現在書法線條上兩種完全不同的效果。如果運用得好,你的書法就會展現出不一樣的美感。

蔡邕《九勢》:學會這些理論,就算沒有老師指導,書法也可達妙境

第八:橫鱗,豎勒之規。

這是書法中的兩個筆畫,橫畫要寫的像鱗片一樣,不能光溜溜的。太光容易失去質感。豎畫要像繃緊的繩子一樣,是有一股彈力在裡面的,千萬不可以寫成僵直的像木頭棍子一樣。其實這也是對線條質感的要求。

蔡邕《九勢》:學會這些理論,就算沒有老師指導,書法也可達妙境

第九: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

以上蓋下,用下承上是結構的安排規律。這是《九勢》當中唯一說道結構的地方。用結構的調整和安排來處理“勢”在蔡邕的這一套理念中,都基本都涉及到了“勢”,也有矛盾的和諧與統一關係。關於《九勢》的理解,這也是筆者愚見,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