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書法教學筆記

書法 中央美院 藝術 草書 文化 生活瑣事幫 2018-12-16


臨帖不正確,就是寫古人的字,練自己的毛病,而且是用功越多,毛病越多。

美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豐富多彩的。

臨帖要講究效率,什麼樣的效率是最好的呢?一本字帖,拿來,臨一遍,就明白了,就能用於自己的創作了。

臨帖的境界分為以下幾種:

低 拿一本帖,反覆臨,才能創作

拿一本帖,看幾頁,就會創作

拿楷書類(或篆隸類、行書類)幾本字帖,看幾頁,就創作出集大成的楷書(或篆書、行書)

高 拿楷書、行書幾類貼,看幾頁,就能創作出集大成的書法作品

書法的學習方法看似簡單,就是個臨摹,其實隱藏著很多問題。

結體和用筆哪個更重要?在臨摹的過程中,結構是第一性的,用筆是第二性的。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道:“古人論書,以勢為先。中郎曰九勢,衛恆曰書勢,羲之曰筆勢。蓋書形學業,有形則有勢。兵家重形勢,拳法重樸勢,義固相同。得勢便已操勝券。”體勢的變化,最終導致了點畫發生變化,線條也發生了變化。

怎樣評價各種點畫、線條?應以誰能用線條把結構(字形)組織生效為標準。

用筆千變萬化,用筆要想成為一種合理的存在,必須有一種結構來組織。

沒有不好的用筆,只有不好的結構。

在本質上,寫字應該注意什麼?

應注意字的筆畫關係,即:長短、方向、比例、角度、節奏、疏密等等

假如一個不認識中國字的人,看到一個“中”字,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只有造型,沒有音義。而我們呢?首先反應的,是“音義”,然後才是“形”,而且,這些“形”,在我們的頭腦中,已經有了一個固有的形式,這就是“視覺習慣”。視覺習慣干擾了我們對原碑帖的觀察力。

以前老師讓我們把字寫得方正,是為了導讀。這就麻煩了,在座各位不是幹“導讀”工作的。我們等於是帶著鐐銬去做另一種工作,唉~~“人生識字憂患始”啊!當你認識一個字的時候,把一個字寫好的能力就減弱了。作為一箇中國人,要把字寫好,就要排除這種干擾。

搞書法藝術,是給懂書法的人看的。臨帖不能減弱或者消滅原碑帖的特點,若原帖10分,臨摹若8分,創作就只剩6分了,是逐漸減弱的過程。

臨帖時,應該強化、放大特點。我們的臨摹,相當於與自己的視覺習慣做鬥爭的過程。所以,要寫“生”不要寫“熟”。要不斷訓練自己,把眼睛改變,把對漢字的認識改變,善於用各種線條來組織漢字, 並組織得漂亮。

如果說,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叫人生觀,那麼對書法的認識,就叫“書法觀”。就是要確立一個正確的書法觀,就是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我們在臨帖時所犯的錯誤,大多是四個字:“熟視無睹”。

“結構者,謀略也。”意思就是:意在筆先。好的字,就是有效地組織點畫。

衡量臨摹效果的標準是什麼?就是創作。

所謂書法的能力,有兩個:

一是處理結構的能力(形的意象);二是用筆能力(線條的意象)。

要帶著這種意識去臨帖:極大地採集原碑帖中的信息,把每一個字的信息點都找出來。打個比方,臨帖,相當於掙錢,創作相當於花錢。只有“掙”的多了,“花”的時候才能從容不迫、隨心所欲。

隸書的藝術價值,不在蠶頭雁尾,而且,隸書就恰恰是因為蠶頭雁尾而死亡的。不信,你從西漢到東漢再到唐宋的隸書,你看看,到最後,是“但有點畫爾”。

任何一種藝術,在它的發生階段,是最美的。因為雖然不成熟,但是有很多天然的、自然的東西在裡面。

不要注重在犄角旮旯處下功夫,那都是“末節”。

書法家應該具有兩種能力,漢字結體能力和操縱毛筆的能力。要做到:

能大能小:能寫榜書也能寫蠅頭小楷

能快能慢:能寫快的行草,也能寫慢的篆隸、楷書

臨帖要點是:要練就用有意味的線條組織完成高效的藝術化字形的能力,而不是簡單地背字。

毛筆拿在手裡,要有感受,不能像電焊夾子夾焊條一樣——它是活的東西。

張遷碑的特點不是“放”,而是“收”。能收的好,收的稚拙,才是高手。

打開一本字帖,找出其中一頁,要先整體地看,觀察字與字之間的關係,進行體量感分析,疏密關係分析,思考每一個字與周圍的字的關係及空間存在,然後是每一個字的特點。

一等獎作者談扇面書法創作

冷恆宇:很幸運在全國第三屆扇面展中,我的作品能得到評委的認可。在這裡簡單地談談我的創作心得和對書法的認識,略表拙見,請大家指正。

1、遵守傳統的規格

我說的“規格”,就是對傳統的繼承。學古,也就是臨摹,這是毫無疑問的。臨摹要注意很多問題,對範本的選擇要慎重,不可荒率。必須選擇自己喜歡的,同時也經得起歷史推敲的經典碑帖。

初臨所用的筆、紙還有臨習字的大小也要儘量追求與原碑帖接近。臨摹過程中要觀古人下筆處、行筆處、收筆處,用墨、行距間距、字形姿態都要求像;次臨要在節奏與精神實質上求像;再臨則可放大、縮小等通過各種嘗試,略加自己的想法。變則通,通則久。萬萬不可千篇一律,有古無我。只有不斷地在古人身上討消息,才能把基礎打牢,將來才會揮灑出高質量的線條。

2、建立自己的風格

書法需要創新,但書法的創新不是盲目的,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這個度不好把握,要有意不刻意,遵守不保守,大膽不妄為。我相信大家都會有過“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的豪情,更會有過“亭小有竹春常在,山靜無人水自流”的意境,還體會過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到的“人生三種之境界”,但是如果不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表達出的藝術語言將是蒼白無力的,表達出的線條語言也是不耐品味的。反言之,只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有著高度成熟的筆墨技巧,才能夠用線條語言表達出仗劍四海、縱橫八荒的豪邁,才能表達出“天公欲作傾盆雨,萬里雲山入眼來”的氣象。

3、符合時代的風格

書法從秦漢到明清,每個時代都具有強烈的時代風貌,現在也是如此。現在的書法多用於展覽,隨著每年展覽的增多,我們創作作品時需要考慮展廳效應。我認為現在的時代風格應該是高古而不泥古,時尚而不失韻致,讓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在衝突中融匯,在奔放中堅守。

餘繼忠:今天看了展廳裡所有的作品,都非常精彩,我能獲獎真的很榮幸。

本次扇面展的作品我從構思到材料、書體、內容的選擇,直到完成創作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作品創作主要以章草為基礎,取漢簡帛行草書、魏晉樓蘭殘紙、敦煌漢簡等筆意,書寫時又適當加入二王行草書的牽絲連帶,將章草和今草相結合起來。在創作過程中,結體錯落和章法佈置及墨色變化上不刻意講究,隨心所欲,以求自然的書寫狀態。

本次扇面展徵稿啟事規定作品最大不超過六尺,正好符合寫組扇。我當時準備寫兩幅,一個是團扇(就是這個獲獎作品),一幅芭蕉扇作品。後者試著創作過,不是很滿意。而前者只寫了一遍,感覺很好,在創作前先臨了臨帖,趁臨帖的感覺順手抄《畫論》,一氣呵成。作品形式的搭配是臨時決定的,當時粉彩紙用完了,就拿辦公室信封紙試了一下,感覺不錯。牛皮紙和藍色宣紙搭配起來,中間粘一條牙籤粗細的紅線,左右分開,底色用黑色,紅線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前後左右連貫起來,有種仿古而又現代的感覺,加強了視覺衝擊力。

我認為扇面主要體現精、雅二字。我平時創作精雅的小作品較多,大的作品不是我最擅長的。

王友傑:我的書法創作一直處於屢敗屢戰的狀態,因為我參加國展投稿已有十五六年了,只有近幾年才不斷入展、獲獎。因此,我有這樣一個觀點:對於國展,不要以為自己水平不夠就放棄參展的機會。

扇面展的創作,我在北京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首先把紙定下來,然後又買了十幾枝新的小楷筆。小楷的創作,對毛筆的要求較高。將新筆搓開筆毫後蘸少許水,在廢宣紙上旋轉著多拖幾次,使筆毫中的膠脫離,然後再次蘸水、蘸墨,在乾淨的硯面上把筆鋒整理好,這樣就可以進行書寫了。書寫時心、手都要放鬆,提按要輕盈有節奏,這是為了使字的筆畫有彈性、有變化,每一個筆畫動作要做到位,入紙、出紙要果敢、乾淨利落,字體大小錯落,以增強視覺衝擊力。

書寫了大大小小的扇面六十多張,經過挑選,最後定稿六張。我在拼接好的團扇的左右兩邊,加了兩條黃色的紙條作為裝飾,又在黃色紙條上,用硃砂顏料抄寫了幾行較大的行草,錯落而沉實,使大篇的文墨活潑起來。這樣作品就大致完成了。

創作過程中,我覺得書寫狀態十分重要,說“心閒手敏”也好,“物我兩忘”也好,就是要沉下來,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書寫水平。我在收到徵稿通知後,用兩三個月的時間反覆地練習,直到熟練後才開始創作。那段時間我關掉手機,甚至連續一週都不開,完成了創作再做別的事,因為我創作時沒法兼顧其他。

劉京聞:我一直在思考評價書法的標準與在書法學習創作中所應該追求的高境界。於是我想到了用“書法的分寸”來作為自己的學習規範。

  一、個性與共性的分寸

每個人在創作中總想體現自己的個性,這其實非常好,但關鍵是你對書法中經典共性的表達有多少,如果沒有傳統經典的共性或共性太少,所表達的個性其實就成了極為簡單的事情。不是所有的個性都是好的,只有在書法共性的基礎上能體現出自己一點點淡淡的個性,那才是最高級的。

  二、形式與內容的分寸

所謂形式,就是我們第一眼能看到的東西,所謂內容是我們認真解讀之後所瞭解的東西,就像我們欣賞一個姑娘:服飾的講究和化妝固然很重要,但是姑娘是否吸引人,具有才情和氣質才是最重要的,我想現在的選美和模特大賽,參賽選手都要穿上比基尼走兩步,可能就是供評委評判形式與內容的分寸吧。

三、味道濃與淡的分寸

我們經常去飯店吃飯,很多人喜歡吃一些味道特別濃的東西,比如四川火鍋、麻辣蝦等,這些東西我們偶爾吃一次可以,吃多了會膩的,所以味道清淡的家常菜才是大多數客人的常選,最健康也最離不開的食品可能就是自己家裡做的饅頭、米粥、大白菜,由此我想到趙孟頫的作品為什麼會流傳下來,能成為經典。現代人都少有人欣賞他的作品,甚至有人笑談他的作品參加國展都選不上。難道我們的前輩都是書法欣賞的白痴嗎?肯定不是,其實趙孟頫作品之中那點難以讓人察覺的淡淡的味道就是其作品具有生命力的原因。反觀我們現代人,那些極具誇張之能事的作品,雖然能第一眼打動你,但誰又能保證看久了會不膩呢?

四、自然與刻意的分寸

我們都崇尚自然、討厭刻意這是毫無疑問的。如果自然僅僅是沒有任何內容的自然那就是簡單,刻意的深化就是造作。沒有刻意的自然是經不起推敲的,沒有自然的刻意是低級的,只有經過嚴格刻意之後的自然才是書法的高境界:簡約而不簡單。

  五、技與道的分寸

如果用打乒乓球解決技與道的問題相對容易理解一些,每個高水平運動員在打比賽中都會深刻領會技術與戰術的問題,如果沒有高超的技術做後盾,再好的戰術和想法都會落空,失敗是一定的。如果兩個人技術實力相當,就看誰的戰術運用得更加得當。戰術運用得好會發揮自己的長處而抑制對方的發揮,從而獲勝。所以說,技術是戰術的保證,戰術有利於技術的發揮。書法的技與道也應該如此,忽視任何一方都不能達到藝術的至高境界。

六、文與化的分寸

我們不妨把文化拆開,文是名詞,是知識、學問,化是動詞,是應用和融會貫通的意思,我們有時把文化簡單地理解成知識,其實是強調了“文”而忽略了“化”。我們經常接觸到一些老闆,沒有多高的學歷,甚至小學都沒有畢業,生意卻做得紅紅火火,讓有些給老闆打工的大學生很是鬱悶,其實用“文”和“化”來解釋就能理解了,這些老闆可能沒有太多的專業知識,但是勤勞和誠信這些很多所謂有知識的人並不在意或沒有堅持的東西,在他們那裡卻發揮到了極致,也就是他們把知道的那一點點文給“化”了,所以他們成功了。很多有知識的人讓知識永遠停留在儲存知識階段,而沒有化成指導行為的力量,沒有“化”的能力,再多的知識也不會成就一個人,書法的學習不也一樣嗎?

說到書法的分寸還有很多很多:收與放的分寸;繼承與創新的分寸;虛與實的分寸;遲與速的分寸;繁與簡的分寸;古樸與靈動的分寸……更多的分寸問題會出現在我們書法的學習和創作中,如何解決這些分寸問題,達到書法整體的和諧與平衡,不僅需要我們認真地思考,還要勇於實踐,這樣才有可能解決書法標準的問題。

樑碧龍:我對扇面展創作作了一番梳理,對15天的扇面展創作過程做理性的回顧,於是便有了這個《扇面書法創作三步走》求教於大家。

一、定調

決定投稿的前幾天,我搜索了一些明清書家的扇面書法精品,因為自己擅長金文所以特別關注大篆作品。傳統扇面書法的審美方式是近觀的、靜觀的、雅玩的,扇面的外形決定了扇面書法精工雅緻的風格,因此我很快地決定扇面書法展投稿作品宜小不宜大的基調,如能靜中寓動、小中見大則為上乘。

二、佈局

摺扇和團扇為兩種主要的扇面形式,選擇摺扇或團扇要根據自己表達的需要,這屆扇面展五件一等獎作品只有我用摺扇,扇面大小一尺多即可,展覽徵稿要求尺寸寬不超過三尺,很容易讓人誤會以為大扇面有優勢。我的想法是將五個扇面組合起來,以小字書寫,形制統一為摺扇,高度不超過6尺。

清末民國的篆書扇面多以工穩的小行書或小楷來題款,也有款書與正文都是篆體,但略顯呆板。一般摺扇的書寫方式是一行長一行短,顯得疏密有致,和諧平衡,清末民國的篆書扇面有一字排列、兩字排列、長3短2、長5短3等等,我試了幾種排列法,最終還是感覺兩字排列,顯得樸素也更合自己心意。

在這個“評委好色”的時代,紙張顏色的選擇與搭配同樣需要細思量,仿古宣泥金紙、泥銀紙我都試過,用紙與用墨同時考慮,泥銀紙磨墨書寫容易發灰,紅星墨液較好,在書寫中可以體現墨色的自然變化。

佈局固然要在形式變化上有所思考,但我不想刻意求新奇,不想張揚譁眾,我喜歡樸素的基調,嚮往順乎自然。

三、書寫

有了整體基調的把握和具體精心的佈局,書寫的方向便很明確了,扇面的書寫不難,扇面的空間特點規定了隨邊隨行順勢的書寫方式。我在泥銀扇面裡按摺扇扇骨的折線畫鉛筆線,將每行文字書寫的空間分割好了,書寫便是蓄勢待發了。

書寫是有感而發,在創作手記《奴僕心情》中我記下當時的書寫感受:我有了書寫的衝動,我第一次坐下來寫小字金文,羊毫筆、紅星墨,泥銀扇面裡的金色花紋如同方壺的鳳鳥紋在古老的王宮裡次第展開,時空交錯,直覺是在古老的王宮裡書寫——寫在金碧輝煌的方壺之上。相比於我在中國美院的畢業創作,這件小作品顯然張揚不再,氣勢稍遜,但似乎多了一份樸素,多了一份實在,多了一份奴僕心情。

書寫追求佈局自然,變化豐富,排列生動,虛實相生,動靜相宜。其實最初的書寫並不順手,多寫了幾個扇面後心境才漸漸放鬆,漸覺順手,筆墨的動態表現漸趨自然,筆下漸漸生出玲瓏,由玲瓏又漸生爛漫,由爛漫漸入物我兩忘之中。書寫歷來講究心手雙暢,天人合一。記得當時有這麼丁點感覺,還暗暗慶幸大功告成,至少按時完成投稿任務。

總的來說,把握好扇面書法整體的雅緻風格是創作的第一步,精心佈局是第二步,隨形取勢用心書寫是第三步,這三步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處理好了就能創作出滿意的扇面作品,一件古意盎然的金文扇面組合作品往牆上一掛,多少能體味到佛家的無上清涼的境界,頓生歡喜心。15天創作一件扇面展作品完全是臨陣磨槍,僥倖獲獎,實在是要歸功於這個三步走的策略。


中央美院書法教學筆記



中央美院書法教學筆記



中央美院書法教學筆記



中央美院書法教學筆記



中央美院書法教學筆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