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9類孩子家長要長點心了,不然學習成績要墊底!

書法 讀書 語文 高考 大學 思軒羽 2018-11-28
這9類孩子家長要長點心了,不然學習成績要墊底!

每一個孩子都是可教的,有潛力的!若一個孩子有上進的心,願意改變,幾個月就成績就會有很大的長進!但是,完全不想改變,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做再多也是徒勞。中高考改革之後,這9類孩子,家長一定要多上點心,不要等到孩子在班裡墊底了才著急!

1.不會閱讀的孩子

改革之後,“得語文者得天下”就成為決勝考場的關鍵,舉個例子:

同樣是描寫一個人的站姿不優雅,大多數同學都會平淡地湊字數:“她的站姿很不優雅”“她的站姿很不好看”……

而那些讀過魯迅《故鄉》的同學,就知道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她站在那裡,雙手叉腰,像個細腳伶仃的圓規!”

所以你看,課外書讀少了,你連生活中最基本的“站”這個小動作都描寫不好,作文怎麼能寫好呢?

● 對策

小說、名人傳記、詩歌……閱讀內容選擇你感興趣的即可。

掌握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學會瀏覽、略讀、精讀等讀書方法。

利用多種渠道擴展自己的閱讀量。

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言文字,學會摘記和寫讀書心得。

在閱讀中學會獨立思考,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學會選擇課外閱讀書籍、報刊,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字跡潦草的孩子

一手爛字,很可能讓孩子無緣重點高中,更別提好大學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考試在普及“電子閱卷”,高考、中考都是這樣。而“電子閱卷”對書寫的要求則更加嚴格。

如果孩子從小就寫字不規範、下筆力道也沒練好,那他的答題卡通過掃描儀掃進電腦時,幾乎就是一團模糊。

閱卷老師連看都看不清,咋給你分?

● 對策

書寫的好習慣是靠一朝一夕慢慢培養起來的,儘早糾正孩子的書寫問題,一手漂亮、規範的書寫不僅僅能讓卷面整潔,還能一定能程度上加快書寫速度,讓孩子在中考、高考這樣書寫量極大的考試中取得相當大的優勢。

端正自己的坐姿並規範自己的握筆方式。不規範的坐姿和握筆方式不僅對漢字的書寫有不好的影響,也會造成近視、駝背等很多的後遺症。

練字工具的正確選用。不同學習階段的人對鋼筆和字帖的選用有一定的標準,小學初中適合練習楷體,大一點的時候為加快書寫速度可以練習行楷或行書,練字鋼筆的選用知識也是要了解的,不一定要貴的、好看的,但一定要最適合自己的,用的順手、出水順暢即可。

堅持下去。不要三天打漁,兩天晒網,練字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定的過程,每天堅持練習15-30分鐘,或練習一頁即可,一般1-2個月就會有不錯效果,前提是選擇了合適的鋼筆和字帖。

練字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到心無旁騖,每天就15-20分鐘,集中精力,認真讀帖、臨帖,分析字的間架結構,心平氣和地練習,這樣才能有效果。

別輕易變換字體。練字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目的,想練成什麼樣的字體,不要在中途變換字體,不同的字體需要注意的地方不同,半途而廢,經常變換字體的人只會使自己的字體變得四不像,不會有很好的效果。

3.不會規劃學習的孩子

在學習上花的時間越多,成績就越好嗎?

不一定!

有些孩子雖然看起來很努力,課間不出去玩,週末也窩在家裡寫作業,但他大部分時間並沒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無目的、心浮氣躁地“磨洋工”。一個班裡30%~40%左右的中等生,基本都是這個狀態。

有的孩子從來不熬夜,該玩的時間也在瘋玩,但他們在學習的時候,能提前做個計劃,知道總共有哪些任務,安排好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一個班裡10%左右的尖子生,都是這個狀態。

決定成績的並不是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有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 對策

自己製作學習計劃並堅決完成。

先仔細想想,這段時間最想在哪方面有收穫?是單詞量的突飛猛進,還是語文素材的積累,還是數學基礎的鞏固?選一個你最想要的目標,然後進行分解。

給自己些小獎勵。當天的計劃若能執行,不妨在下週的計劃表裡給自己安排看一場電影。 周計劃能執行,和爸爸媽媽一起商量一個獎勵措施吧,選自己最喜歡的。

遇到變動時怎麼辦?寫下每天最重要的六件事。重要者先行。

4.不會管理自己情緒的孩子

情緒波動是學生當中一個極為普遍的問題。中小學階段的孩子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對自己的情緒比較難以做到收放自如的平衡和控制。

所以,一旦在學習上遭遇挫折,或者某一階段心情低潮,學習成績也就因此起伏不定。

這類孩子興趣和情緒容易變換,考了高分後,驕傲自滿;考了低分後,焦慮不安、自卑、迷茫自怨自艾,沉浸在學習失敗中不能自拔。

● 對策

考試時出現緊張心理要迅速進行調節,快速進入正常應考狀態,可採用以下兩種方法調節焦慮情緒:

①自我暗示法。用平時自己考試中曾有優異成績來不斷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得理想的成績;我雖然有困難的題目,但別人不會做的題目也很多。

②決戰決勝法。視考場為考試的大敵,用過去因怯場而失敗的教訓鞭策自己決戰決勝。

平常的話,學會釋放壓力(去操場跑圈就是個很不錯的辦法),穩定情緒,積極面對學習困境把握節奏,告別學習疲勞。

5.拖延的孩子

成績差的孩子,99%都是拖延症!能拖到明天做的事,絕對不會今天做;假期裡能先玩的,絕對不會先寫作業。

他們的常態是:作業總要拖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寫會作業,喝口水,再休息一會……

拖延症的壞處在於,一旦養成了這種習慣,不但學習上拖拖拉拉,生活上也會變得磨磨蹭蹭。

● 對策

體會一下高效的習慣。你會玩得更開心,學得更開心。

從半個小時開始練習,在這段時間內,只專心做一件事情,譬如做一篇數學卷子,或者看一本書。

把所有可能造成誘惑的東西收起來,或者乾脆換個環境。舒適的家不是最適合學習的場所。

如果連半個小時都無法堅持,是不是會對自己很失望呢?想想失敗的感覺,再想想成功堅持的感覺,遇到誘惑時做個正確的選擇。

6.粗心、眼高手低的孩子

身邊經常有人考完試後說:“我竟然忘了這個知識點,粗心了粗心了……”

他真是粗心嗎?

不,他就是這個知識點沒掌握好,基礎不紮實而已。所謂的“粗心”“馬虎”,更像是自我安慰的藉口。

細心、沉穩、腳踏實地,是一個好學生必備的心理素質。考試的時候,你要是隨便粗心兩三道,幾十分可能就沒了!

這時候,你再用“粗心”安慰自己,還有啥用?

● 對策

慢慢讀題。一邊讀,一邊思考,同時把重要的信息記錄下來。比如,把已知的數據標示在題目的圖上。切記,題目沒有讀完,不能妄下結論。

演算工整。解答數學題時很多計算都會在草稿紙上進行,很多關鍵信息都暗含在你演算的過程中,挪錯數字,弄錯符號等情況一目瞭然,所以無論什麼時候要保證演算工整。

回頭檢查。做完一道題目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結合本題的結果,判斷一下結果的合理性。

深挖根源。有些做錯的題目老師稍稍一點撥,同學就知道正確的解題方法啦。這些看似粗心導致的錯誤,其實是概念不清晰。應該深入挖掘根源,運用類比,對比等方法,把相關的知識統統過一遍,徹底理清楚。

專心做題。平時練習題目,作業要重視,把它們當作考試題目看待。做題的時候關掉與學習無關的東西,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慢慢的養成專心做題,專注做事的習慣。

信心、決心、耐心。粗心是一種壞習慣,需要自己樹立信心,下定決心,同時耐心的堅持。慢慢的就能把這個壞毛病,用細心的好習慣去替換掉。

7.沉迷電子產品的孩子

孩子到了讀中學,甚至孩子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基本上就開始對智能手機產生了擁有的渴望。

孩子對智能手機的渴望,不是因為通訊交流的需要,而是對外面世界精彩的好奇。這份好奇心,實在是太強大了,在同齡人中有智能手機者,與沒有智能手機者區別極大,不僅僅在玩遊戲方面,還在人際交往的優勢方面,在獲取大千世界的新知識方面,在與當下社會熱點信息,尤其是孩子們興趣最濃的時代偶像信息的接收和傳播等方面,區別更是突出。

這些區別的存在,意味著孩子的自信心和驕傲感的差異。

由此可見,我們給不給孩子玩手機,已經完全影響不到孩子有沒有手機可玩了。既然不能一刀砍掉孩子用電子產品的念頭,那麼家長一定要有管控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方式方法。

● 對策

父母要和孩子“約法三章”,但要注意四點:

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行為。比如: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以後。目標要具體、明確,便於測量。

要清楚地說明孩子完成約定可以得到什麼,和沒有完成約定將失去什麼。在此過程中,要少說“不”,多說“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約定,可以去看一場電影”,而不要說“如果你沒有完成約定,就不能看電影”。兩個說法意思雖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標的可能性就更大。

要把約定書面化,並張貼在家裡的顯眼處,讓孩子和家長時時刻刻可以看到。當孩子完成了約定,哪怕是階段性的約定時,父母都要及時給與鼓勵。當孩子沒有完成約定,需要承擔的違約責任也絕對要承擔。如果不追究違約責任,約定就沒有絲毫約束力了。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重“約法三章”的 “約”字。在達成約定的過程中,要儘量吸取孩子的意見。千萬不能把“約定”變成父母單方向的“命令”。

8.不注重總結的孩子

很多孩子在複習階段不重視錯題,做錯的題目連答案都不改,或者僅僅把標準答案寫在旁邊,不去總結錯誤的原因、總結正確的方法,導致考試中一錯再錯,成績難以提高。

● 對策

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學習的難點所在。發現規律,抓住重點,才能有針對性地複習補救。

所以,一定要告訴孩子整理一個“錯題集”,每次作業、測試和考試之後,將其中錯的題目都記錄下來,這些很可能就是孩子自己的知識漏洞。

家長也要督促孩子經常看這些題目,時間長了漏洞就會補上。

9.基礎不紮實的孩子

學習是一個持續、連貫的過程。每天的學習都需要按一個合理的順序,每個科目的學習更具有前後連貫性。

如果其中一個環節沒有做好,必定會影響到下一個環節,從而導致學習節奏的混亂,最後導致知識消化不良。

對於前面已經學過的知識還沒掌握好,老師再講新的知識,自然就會聽不懂了。結果不懂的知識點越來越多,新的內容又紛至沓來,從而陷入“一步慢導致步步慢”的惡性循環。

對學過的知識一知半解,背誦、記憶時出錯率多,上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看似聽懂了,過幾天后一問三不知,經常需要翻書查看例題和知識點,做題和考試磕磕絆絆。

● 對策

課前一定要有預習,預習效果怎麼檢測?

①試著對你所預習的內容提幾個問題。

②試著複述。

聽課時要有主動性,儘量在聽懂的基礎上做筆記,而不是一味抄筆記,否則根本就沒有思考的空間,實在聽不懂一定要標記出來,課下儘快找老師或者聽懂了的同學給自己講講。

複習要及時,並且一定要動腦。走馬觀花的瀏覽只能加深機械的記憶,更重要的是進行思考。

對於一些書上的公式、定理、單詞、成語等基礎知識,自己可以做些歸納整理,紮實基礎!

寫給孩子:

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如你能真正地把話聽進去,親自去實踐。

你的爸爸媽媽不會教你所有,他們也不會一輩子都陪伴在你身邊,你的老師每天要盯著幾十個甚至是上百個學生,不會把所有的甚至是更多的精力都花費在你身上。

你的人生,最終還是要靠自己,靠自己領悟,靠自己努力,靠自己堅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