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曹元偉談《集王聖教序》不適宜初學的理由

書法 藝術 王羲之 美術 百丈懷海 晉堂書法 2018-12-02

《集王聖教序》不適宜初學的理由

作者曹元偉

書法家曹元偉談《集王聖教序》不適宜初學的理由

《集王聖教序》,為弘福寺沙門懷仁集晉右將軍王羲之書,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侶建立,文林郎諸葛神力勒石,武騎尉朱靜藏鐫字。行書,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刻七佛像。碑原在陝西西安弘福寺,後移西安碑林。《集王聖教序》,較雁塔褚遂良正書本晚十九年,多文王答敕、皇太子箋答、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集王聖教序》雖是集字成碑,且缺失之字為拼接組合而成,但因懷仁功力精鑿,又是謹慎從事,終能各盡其勢,完好地再現了王羲之書法的藝術特徵,用明人王世貞的話來說,是“備盡八法之妙”,成為王字的一個大寶庫,受到學習王羲之書法者的追捧。儘管如此,我依然認為它並不適宜初學者學習。

書法家曹元偉談《集王聖教序》不適宜初學的理由

對於初學者,字帖選擇很重要,對於今後的學習影響甚大。一般來講,選擇字帖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取法乎上的經典原則,就是要在經過歷史檢驗的書法大家作品中去選擇,這些作品經過漫長曆史的淘汰過程,凡能保留下來的基本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所以,選擇這樣的作品就不會誤入旁門左道。取法乎上中的“上”,並不是專指年代久遠,而是指藝術水平高的作品,是一個範圍,這個範圍不是絕對的。二是先墨跡後刻帖的原則,就是首先選擇墨跡本,因為墨跡字口清晰,用筆的來龍去脈一目瞭然。而刻帖就不一樣了,由於刻帖要經過刻、拓、印刷等工序,就會出現筆畫和字形模糊不清的情況,給初學者帶來極大的不便。三是先字多後字少的原則,這一點很重要,有的字帖就幾個字,有的幾百甚至幾千字,當然首選字數多的,因為字多的信息量大,規律性的東西呈現得相對充分,初學者就容易找到這些規律,字少的則相反。比如二王手札,雖然精美、高古,但字數太少,且風格也不太統一,初學者如果首選它進行學習,基本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收效卻與它的名氣嚴重不符,恐怕這是此類初學者的共識。四是重古人棄今人的原則,無論是技法還是精神,今人都遠遠遜於古人,古人的書法是由技到道,由寫到養的昇華,而今人的書法大多還糾纏在技的層面,屬於快餐式的。如果想成為一位真正的書法家,就要踏踏實實與古為徒,放棄今人。由此,我們看《集王聖教序》,從字數上和經典上都佔有優勢,但不僅是刻帖,而且還是集字,所以,明顯存在以下問題:

書法家曹元偉談《集王聖教序》不適宜初學的理由

一、字口不清晰

《集王聖教序》屬於刻帖,筆畫和字形多有不清的情況,這是刻帖的通病,尤其是筆畫的起筆不清,給初學者的臨寫造成很大障礙,因為大多數初學者對於行書筆畫的起筆方法還不太清楚,字帖上的起筆模糊不清的,初學者就會照葫蘆畫瓢,削弱了學習效果。行書筆畫的起筆方法雖然沒有楷書那樣程式化,但也不是隨心所欲,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的,它也有相對固定的寫法,基本包括逆鋒、側鋒、順鋒、豎切、橫入等,無論是臨帖還是創作,都要遵循這些方法,否則就是任筆為體,最後落入野狐禪。

書法家曹元偉談《集王聖教序》不適宜初學的理由

二、字與字之間缺少內在呼應

大家都知道《集王聖教序》是集字,其中字的來源,是王羲之一生(幾乎)所有的字帖,有的字甚至是拼湊而成。由於年代不同,風格上也會有所差異,上下兩個字基本不會來源同一個作品,也許相差幾年,甚至幾十年。也就是說,上一個字是幾十年前寫的,下一個字可能是幾十年後寫的,這樣的字放在一起,無論是用筆方法還是書寫習慣都會有所不同,字與字之間勢必就缺少呼應,寫起來就會感覺彆扭,不順暢,比起臨寫原生字帖有天壤之別。

書法家曹元偉談《集王聖教序》不適宜初學的理由

三、字字獨立

《集王聖教序》不僅字與字之間缺少內在聯繫,而且字字獨立,當然字字獨立的作品並不代表氣息不暢,這是指原生作品,比如米芾的行書,很多都是字字獨立的,但卻給人以流暢、生動、活潑的感覺,就因為它是在同一時間、同一情緒、同一環境下寫的同一作品。而《集王聖教序》卻不是,儘管懷仁功力精鑿,又是謹慎從事,但也無法達到墨跡作品的天然程度,氣息上是絕然做不到上下貫通的,初學者又怎麼能把本來東一個字西一個字拼湊起來的作品寫得氣息相連呢?

書法家曹元偉談《集王聖教序》不適宜初學的理由

曹元偉作品

四、細節被削弱

雖然古人雕刻水平很高,但用刀刻出來的字,還是下真跡一等,尤其是在細節上,如不少毛筆入紙瞬間的方向、動作都被一刀刻沒了,還有行筆過程中的提按變化,也被一刀解決掉了,因此,初學者在臨寫《集王聖教序》時,毛筆很難入紙,寫出來的線條骨感有餘,筋肉不足,缺少墨跡的韻味,也許有人說這才是刻帖應有的味道,其實不然,刻帖的力感或許要比墨跡強,卻沒有了墨跡的溫潤、雅緻,也就失去了應有的神采,古人云:“書之妙道,神采為上”,要透過刀法看筆法,要使初學者做到這一點,就強其所難了。

書法家曹元偉談《集王聖教序》不適宜初學的理由

曹元偉作品

如果初學者首選該帖學習,那麼,創作出來的作品就會像《集王聖教序》一樣,字字獨立,缺少變化,難以達到自己的理想。學習什麼樣風格的字帖,就會創作出什麼樣的作品,這是“慣性效應”在起作用,所謂“慣性效應”,就是不自覺地把學過的東西帶到創作中來,包括用筆、結字、章法等,在這些方面,《集王聖教序》顯然與墨跡作品是無法相比的。所以,我以為,《集王聖教序》不適合初學者來學習,但並不是不可以學習,它字數多,信息量極大,是學習王羲之結字的最佳範本。

書法家曹元偉談《集王聖教序》不適宜初學的理由

作者簡介:

曹元偉:1960年臘月生,字始平、叔羲,齋號圓夢都。畢業於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獲碩士學位。東南大學中國書法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教育部、中國文聯“翰墨薪傳工程”專家組成員,參與“翰墨薪傳工程”《行書》教材的編寫。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青年書法家”。中國文聯、中國書協第一屆文質兼美優秀基層書法家(每省一名),中國書法蘭亭獎及首屆江蘇書法獎獲得者,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展覽50餘次,論文散見《中國書法》、《書法報》、《書法導報》、《中國書畫報》、《中國青少年書法報》等。

來源於|曹元偉書法工作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