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

這大概是書法界的普遍共識:能寫好硬筆書法的人不一定能寫好毛筆書法;但是能寫好毛筆書法的人,只要稍加適應,幾乎沒有寫不好硬筆書法的。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硬筆書法的熱潮席捲大江南北,龐中華先生便是推動這場硬筆書法浪潮的“弄潮兒”。

"

這大概是書法界的普遍共識:能寫好硬筆書法的人不一定能寫好毛筆書法;但是能寫好毛筆書法的人,只要稍加適應,幾乎沒有寫不好硬筆書法的。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硬筆書法的熱潮席捲大江南北,龐中華先生便是推動這場硬筆書法浪潮的“弄潮兒”。

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本世紀以來,電腦和手機迅速普及,硬筆書法的實用性面臨被淘汰的局面,硬筆書法的熱度幾近冰點。基於此,一大批硬筆書法名家開始轉戰傳統的毛筆書法領域,田英章、曹寶麟、趙彥良、盧中南、任平等人都具備良好的傳統書法功底,換了書寫工具後,同樣是成績斐然。

但是,有“硬筆書法第一人”之稱的龐中華先生,卻隨著退卻的硬筆書法熱潮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近些年,龐中華先生的動態雖然偶有所聞,已然很少有人關注,更談不上什麼影響力了。

"

這大概是書法界的普遍共識:能寫好硬筆書法的人不一定能寫好毛筆書法;但是能寫好毛筆書法的人,只要稍加適應,幾乎沒有寫不好硬筆書法的。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硬筆書法的熱潮席捲大江南北,龐中華先生便是推動這場硬筆書法浪潮的“弄潮兒”。

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本世紀以來,電腦和手機迅速普及,硬筆書法的實用性面臨被淘汰的局面,硬筆書法的熱度幾近冰點。基於此,一大批硬筆書法名家開始轉戰傳統的毛筆書法領域,田英章、曹寶麟、趙彥良、盧中南、任平等人都具備良好的傳統書法功底,換了書寫工具後,同樣是成績斐然。

但是,有“硬筆書法第一人”之稱的龐中華先生,卻隨著退卻的硬筆書法熱潮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近些年,龐中華先生的動態雖然偶有所聞,已然很少有人關注,更談不上什麼影響力了。

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事實上,那時候湧現出來的硬筆書法名家大多都是具備良好的傳統書法功底的。以影響力最大的85年那一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為例,曹寶麟、趙彥良、馬明、王惠鬆、顧仲安等拿下中老年組和青年組特等獎的書家,幾乎全都有著相當的毛筆書法學習經歷。就連當時獲得一等獎的林似春先生,在毛筆書法領域同樣有他的一席之地。

為何這些“另起爐灶”的人當中沒有了龐中華先生的身影?大概就是因為龐中華先生雖然有著引領硬筆書法發展的地位,卻也不能迴避傳統的毛筆書法底蘊不足的事實。

"

這大概是書法界的普遍共識:能寫好硬筆書法的人不一定能寫好毛筆書法;但是能寫好毛筆書法的人,只要稍加適應,幾乎沒有寫不好硬筆書法的。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硬筆書法的熱潮席捲大江南北,龐中華先生便是推動這場硬筆書法浪潮的“弄潮兒”。

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本世紀以來,電腦和手機迅速普及,硬筆書法的實用性面臨被淘汰的局面,硬筆書法的熱度幾近冰點。基於此,一大批硬筆書法名家開始轉戰傳統的毛筆書法領域,田英章、曹寶麟、趙彥良、盧中南、任平等人都具備良好的傳統書法功底,換了書寫工具後,同樣是成績斐然。

但是,有“硬筆書法第一人”之稱的龐中華先生,卻隨著退卻的硬筆書法熱潮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近些年,龐中華先生的動態雖然偶有所聞,已然很少有人關注,更談不上什麼影響力了。

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事實上,那時候湧現出來的硬筆書法名家大多都是具備良好的傳統書法功底的。以影響力最大的85年那一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為例,曹寶麟、趙彥良、馬明、王惠鬆、顧仲安等拿下中老年組和青年組特等獎的書家,幾乎全都有著相當的毛筆書法學習經歷。就連當時獲得一等獎的林似春先生,在毛筆書法領域同樣有他的一席之地。

為何這些“另起爐灶”的人當中沒有了龐中華先生的身影?大概就是因為龐中華先生雖然有著引領硬筆書法發展的地位,卻也不能迴避傳統的毛筆書法底蘊不足的事實。

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說明了毛筆書法功底的人涉足硬筆書法領域完全可以輕鬆駕馭;而硬筆書法出色的人要想在毛筆書法領域有所成就卻並非易事。有過書法學習經歷的朋友不難理解,毛筆書法用筆、用墨的豐富變化絕非硬筆書法能輕鬆表現出來的。無論是筆畫、結構還是章法,硬筆書法的藝術理念無不來自傳統的毛筆書法,甚至連硬筆書法選擇的範本也時常採用傳統的經典法帖,尤其是二王、文徵明、趙孟頫等人的小楷字帖。除了工具性能上的差異,硬筆書法幾乎完全秉承了毛筆書法的藝術思維和審美要求。

從硬筆書法剛剛興起到如今漸行漸遠,始終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肯承認硬筆書法的藝術地位,甚至都不願意承認硬筆寫出來的東西也叫書法。

"

這大概是書法界的普遍共識:能寫好硬筆書法的人不一定能寫好毛筆書法;但是能寫好毛筆書法的人,只要稍加適應,幾乎沒有寫不好硬筆書法的。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硬筆書法的熱潮席捲大江南北,龐中華先生便是推動這場硬筆書法浪潮的“弄潮兒”。

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本世紀以來,電腦和手機迅速普及,硬筆書法的實用性面臨被淘汰的局面,硬筆書法的熱度幾近冰點。基於此,一大批硬筆書法名家開始轉戰傳統的毛筆書法領域,田英章、曹寶麟、趙彥良、盧中南、任平等人都具備良好的傳統書法功底,換了書寫工具後,同樣是成績斐然。

但是,有“硬筆書法第一人”之稱的龐中華先生,卻隨著退卻的硬筆書法熱潮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近些年,龐中華先生的動態雖然偶有所聞,已然很少有人關注,更談不上什麼影響力了。

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事實上,那時候湧現出來的硬筆書法名家大多都是具備良好的傳統書法功底的。以影響力最大的85年那一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為例,曹寶麟、趙彥良、馬明、王惠鬆、顧仲安等拿下中老年組和青年組特等獎的書家,幾乎全都有著相當的毛筆書法學習經歷。就連當時獲得一等獎的林似春先生,在毛筆書法領域同樣有他的一席之地。

為何這些“另起爐灶”的人當中沒有了龐中華先生的身影?大概就是因為龐中華先生雖然有著引領硬筆書法發展的地位,卻也不能迴避傳統的毛筆書法底蘊不足的事實。

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說明了毛筆書法功底的人涉足硬筆書法領域完全可以輕鬆駕馭;而硬筆書法出色的人要想在毛筆書法領域有所成就卻並非易事。有過書法學習經歷的朋友不難理解,毛筆書法用筆、用墨的豐富變化絕非硬筆書法能輕鬆表現出來的。無論是筆畫、結構還是章法,硬筆書法的藝術理念無不來自傳統的毛筆書法,甚至連硬筆書法選擇的範本也時常採用傳統的經典法帖,尤其是二王、文徵明、趙孟頫等人的小楷字帖。除了工具性能上的差異,硬筆書法幾乎完全秉承了毛筆書法的藝術思維和審美要求。

從硬筆書法剛剛興起到如今漸行漸遠,始終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肯承認硬筆書法的藝術地位,甚至都不願意承認硬筆寫出來的東西也叫書法。

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在以龐中華先生和王正良先生為主導的兩個協會的合法地位之爭鬧得沸沸揚揚,並直接導致了硬筆書壇一蹶不振的情況下,中國書協安撫性的設立了一個“硬筆書法與刻字委員會”。表面上看,似乎是代表書壇權威的中國書協也承認了硬筆書法的藝術地位,實則不然。這個所謂的“硬筆書法委員會”成立後,從來沒有組織過任何有影響的交流活動,更不會像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等委員會那樣,時常舉辦一些專業的比賽和展覽。就算是不少愛好書法的朋友,也從來不知道書協還有個“硬筆書法委員會”,對這個委員會存在的意義更是無從知曉。

由此可見,在眾多專業書法家的眼中,硬筆書法始終是以實用為主要目的的產物,其藝術檔次終究難登大雅之堂。在硬筆書法風光不再的今天,其藝術價值尚未來得及真正挖掘便棄之如敝屣了。

"

這大概是書法界的普遍共識:能寫好硬筆書法的人不一定能寫好毛筆書法;但是能寫好毛筆書法的人,只要稍加適應,幾乎沒有寫不好硬筆書法的。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硬筆書法的熱潮席捲大江南北,龐中華先生便是推動這場硬筆書法浪潮的“弄潮兒”。

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本世紀以來,電腦和手機迅速普及,硬筆書法的實用性面臨被淘汰的局面,硬筆書法的熱度幾近冰點。基於此,一大批硬筆書法名家開始轉戰傳統的毛筆書法領域,田英章、曹寶麟、趙彥良、盧中南、任平等人都具備良好的傳統書法功底,換了書寫工具後,同樣是成績斐然。

但是,有“硬筆書法第一人”之稱的龐中華先生,卻隨著退卻的硬筆書法熱潮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近些年,龐中華先生的動態雖然偶有所聞,已然很少有人關注,更談不上什麼影響力了。

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事實上,那時候湧現出來的硬筆書法名家大多都是具備良好的傳統書法功底的。以影響力最大的85年那一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為例,曹寶麟、趙彥良、馬明、王惠鬆、顧仲安等拿下中老年組和青年組特等獎的書家,幾乎全都有著相當的毛筆書法學習經歷。就連當時獲得一等獎的林似春先生,在毛筆書法領域同樣有他的一席之地。

為何這些“另起爐灶”的人當中沒有了龐中華先生的身影?大概就是因為龐中華先生雖然有著引領硬筆書法發展的地位,卻也不能迴避傳統的毛筆書法底蘊不足的事實。

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說明了毛筆書法功底的人涉足硬筆書法領域完全可以輕鬆駕馭;而硬筆書法出色的人要想在毛筆書法領域有所成就卻並非易事。有過書法學習經歷的朋友不難理解,毛筆書法用筆、用墨的豐富變化絕非硬筆書法能輕鬆表現出來的。無論是筆畫、結構還是章法,硬筆書法的藝術理念無不來自傳統的毛筆書法,甚至連硬筆書法選擇的範本也時常採用傳統的經典法帖,尤其是二王、文徵明、趙孟頫等人的小楷字帖。除了工具性能上的差異,硬筆書法幾乎完全秉承了毛筆書法的藝術思維和審美要求。

從硬筆書法剛剛興起到如今漸行漸遠,始終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肯承認硬筆書法的藝術地位,甚至都不願意承認硬筆寫出來的東西也叫書法。

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在以龐中華先生和王正良先生為主導的兩個協會的合法地位之爭鬧得沸沸揚揚,並直接導致了硬筆書壇一蹶不振的情況下,中國書協安撫性的設立了一個“硬筆書法與刻字委員會”。表面上看,似乎是代表書壇權威的中國書協也承認了硬筆書法的藝術地位,實則不然。這個所謂的“硬筆書法委員會”成立後,從來沒有組織過任何有影響的交流活動,更不會像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等委員會那樣,時常舉辦一些專業的比賽和展覽。就算是不少愛好書法的朋友,也從來不知道書協還有個“硬筆書法委員會”,對這個委員會存在的意義更是無從知曉。

由此可見,在眾多專業書法家的眼中,硬筆書法始終是以實用為主要目的的產物,其藝術檔次終究難登大雅之堂。在硬筆書法風光不再的今天,其藝術價值尚未來得及真正挖掘便棄之如敝屣了。

書法名家那麼多,為何很少聽說硬筆書法名家了?

硬筆書法的興起是適應時代的需要,而硬筆書法的衰落,同樣是時代進步造成的結果。從這方面來說,硬筆書法與傳承了幾千年的毛筆書法比較,其藝術品味和文化底蘊都不可同日而語。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