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唐代第一行書,那時不懂書法不配叫做讀書人

文/盧秀輝 書法網簽約作家:盧秀輝,江蘇興化人。職業書法家、畫家、篆刻家、文藝評論家。

有時候還是要講一講裙帶關係的。例如,我們講到陸柬之的時候就必須要講裙帶關係,為什麼?陸柬之的舅舅是虞世南。陸柬之還是另外一個大書法家的外祖父,張旭,他是張旭的外祖父。他的兒子陸彥遠,同樣在書法史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被稱為小陸,大陸當然是他的父親陸柬之。

這才是唐代第一行書,那時不懂書法不配叫做讀書人

盛唐時期,書法家燦若群星。虞世南是智永的學生;歐陽詢、虞世南是同事;褚遂良是歐陽詢、虞世南的學生;歐陽通是歐陽詢的兒子,他也是有機會認識虞世南的;而李世民則書學虞世南,遠韶王羲之;而陸柬之則是虞世南的外甥,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這個現象就是,他們都是圍著虞世南為中心的。

這才是唐代第一行書,那時不懂書法不配叫做讀書人

智永為什麼守舊、守古,為的就是守住王家法!王家法傳給誰了?虞世南。盛唐為什麼廣為讚賞王羲之,並流行王羲之?還需要問嗎?虞世南起到了絕對性的影響力。古風仍在,古風不因為流行,而棄之不顧,或是轉身而去。越流行越古風。因為繼承是學習的不二法門,沒有繼承,就不存在創新。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歐陽通、陸柬之,哪一個不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突破?中國書法的傳承關係非常重要,迄今為止,書法有一根線,自始就一直串著,串起了貴族文化、世家書法;串起了書法的傳承;串起了中國文化的符號。在若干年前的中國,在不遠的若干年前,你是不是讀書人家的唯一標誌:你懂不懂書法?你是不是世家貴胄的唯一標準:你懂不懂書法?

這才是唐代第一行書,那時不懂書法不配叫做讀書人

顯然,陸柬之是符合標準的,不但符合標準,而且他很懂書法。從漢以降、魏晉以來,從先祖陸機以來,陸家一直是名門望族,代不乏人。書法於陸家,不但是臉面,也是文化根基。陸柬之的書法不是學的字帖,也不是學的真人,他是向真跡的製造者學習的。他還被以虞世南、歐陽詢為中心的書法高人浸潤著,他的周邊,隨便擠一下,擠出來的汗水,都是飄著文化的香味,書法的墨水味。他和褚遂良、歐陽通那樣的人,共同成長起來,共同成為書法的棟樑,文化的棟樑。

他一生不是死學,而是轉益多師,他先從舅舅虞世南那起步,後又從歐陽詢學習。中年以後,直擊二王,其實,自智永以後,直接晉人,深得二王,唯陸柬之一人而已。後人對唐初四大家有疑義,認為不應該是歐虞褚薛,而應該是歐虞褚陸。前人筆墨官司,各有道理,各有立場。立場,是話語權,與公允無關。

這才是唐代第一行書,那時不懂書法不配叫做讀書人

陸柬之有一件事,一定和舅舅有關。舅舅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為唐高宗李世民立下了不世之功,自然,會影響到外甥。但是,奇怪的是陸柬之只做過閒官,不過區區從五品,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議郎、崇文館侍書學士。顯然,陸柬之的裙帶關係,只止於書法,而沒有到官場。

仕途不能得意,當然須得另有他志。所以,在書法上他很努力。

才開始,專攻他的舅舅虞氏書法,然後他在研究書法的過程中,他發現必須要以王羲之的筆法而出之。前人說他不但會行書,而且還會草書,章草寫的也很好。他仰慕他的先祖陸機。尤其對陸機的《文賦》和書法很是敬佩。他很早就下決心,一定要用書法好好的表現一下前人的傑作。於是,書法史便有了《文賦》傳世。

這才是唐代第一行書,那時不懂書法不配叫做讀書人

《文賦》為紙本墨跡卷,是初唐時期少有的幾部留存下來的名家真跡之。《文賦》是陸機的代表作,極盡陸機心力,陸柬之先祖陸機一生不易,一出生就頂著陸遜的壓力,一生何其威風。陸機多才,文章書法足以影響中國文化史,當時也是叱吒風雲的人物。所以,陸柬之是以極其崇拜的心情來寫《文賦》的。他早就立志重書《文賦》,一直怕自己書藝不精而“玷辱”先祖名作,不敢貿然動筆,直到深入二王,並得到二王筆法,運筆至興時,竟能窮筆極趣,才敢動筆了此宿願。

這才是唐代第一行書,那時不懂書法不配叫做讀書人

粗讀陸柬之所書《文賦》墨跡,章法撲面而來,一派生動、鬱勃之氣;其次魏晉人的氣韻,引人著迷;再細讀,無一筆不俏王羲之,一筆一劃,一來一去,盡是羲之風度。全紙144行,1658字,行法為主,楷法輔之,間參草字,三體並用。上下翻飛之時,但見龍騰虎躍;左右照應,尤如青春學子,朝氣立顯;且通篇配合生動,若非大功力,如何打的通此三體,並令其筆法上更是渾圓天成,不致鋒芒逼人,把王羲之平和、簡靜的氣度表現的從容不迫,如山陰道上,閒看風光,又如九曲溪邊,細品龍井。那種閒適的意境,透滿了字裡行間。學王而出王,出王而似王,似王而非王,由此,陸柬之深擊人心,令人拍案。會心處,如對紅顏知已,於靜夜時分執其手,看窗外細雨飄搖;得意時,如對佳友,談至興時,道及癢處,暢懷不已;或如深夜讀書,掩卷沉思。或是舟行江上,清風徐來,小曲漸起。

這才是唐代第一行書,那時不懂書法不配叫做讀書人

元揭溪斯說:“右陸柬之之行書《文賦》一卷,唐人法書結體遒勁有晉人風格者,惟見此卷耳。雖若隋僧智永,猶恨嫵媚太多、齊整太過也。獨於此卷為之三嘆。”

趙孟頫曰:“右唐陸柬之行書文賦真跡,唐初善書者稱歐虞褚薛,以書法論之,豈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跡,故知之者希耳”。

孫承說:“趙文敏(孟頫)晚年書法全從此(指《文賦》)得力,人鮮見司諫(指陸柬之)書,遂不知文敏所自來耳”。

這才是唐代第一行書,那時不懂書法不配叫做讀書人

本文作者盧秀輝先生作品

陸柬之(585年—638年),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假如天以假年,活到他舅舅的年紀,於書法何幸?天妒英才!


本文為書法網簽約作家盧秀輝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