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書法 趙孟頫 藝術 赤壁 楚秋堂 2017-06-28

昨天發了原創文章,與大家一起品賞了經典美文、經典法帖《前赤壁賦》,有不少朋友讀後評價說“趙子昂寫得太美了”!今天,就專門針對如何臨習趙孟頫所書的《前(後)赤壁賦》來談一點淺見,不當之處,請方家指教!(提示:本文屬純乾貨,圖多,文字多,請耐心看下去)

先看高清原帖(可保存打印出來臨習用)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再附上原文(參考):

《前赤壁賦》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dǒu)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jiǎng),擊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yú)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hè)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wèi)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liáo),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zhú 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qiáo)於江渚(zhǔ)之上,侶魚蝦而友麋(mí)鹿,駕一葉之扁(piān)舟,舉匏(páo)樽以相屬(zhǔ)。寄蜉蝣(fú yóu)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須臾(yú),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fú)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shì)。”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zhuó)。餚(yáo)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後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gāo)。二客從予過黃泥之阪(bǎn)。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lú)。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chán )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qiú)龍,攀棲鶻(hú)之危巢,俯馮(píng)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jiá)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piān xiān),過臨皋(gāo)之下,揖(yī )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問其姓名,俛(fǔ)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chóu)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悟。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下面是具體分析臨習此作品的步驟和方法。

一、臨寫準備

準備下筆臨寫前,我們應當做好兩方面的準備:一是準確的思想切入,二是相關的工具選擇。

《前後赤壁賦》卷為趙孟頫47歲時所作,藝術上正值其深研“二王”書風的階段,他當時已對行草技法有了相當高的體悟。而在思想上,此時的他仕途得意,但心中依舊有些黯然,一是因為朋友的冷漠,二是來自發自內心的某種抑鬱。他需要一方承載心緒的淨土,他把自己融入了筆墨世界。趙孟頫書風被後人稱為“婉約派”。“婉約派”是委婉而含蓄的,因此趙孟頫的書法沒有多少“情緒上的起伏變化”(熊秉明語),點畫間也不大追求跌宕俯仰。我們在臨寫前要調整好心態,意氣平和,首先在思想上要儘可能地貼近它。

此卷為行書橫幅,紙色古樸,筆致細膩,十分典雅。作為“二王”一脈的小字(原帖中的字約1.6釐米見方),所以臨寫用筆一定要選擇精品狼毫。用什麼樣的墨也要心中有數。墨太濃易滯筆散鋒,太淡會滲開傷神,影響線條的清爽之氣。可用書畫墨汁滴適量的水。紙的選擇也挺有講究。切忌用生宣,宜選較熟一些的(推薦用純手工元書紙)。臨寫可用毛邊紙糙面創作宣用灑金宣。灑金宣既可顯出色墨的變化,又能表現細微的線條,有助於激發創作慾望。

二、《前後赤壁賦》的筆法分析

《前後赤壁賦》為行書長卷,其用筆的嫻熟、精湛一覽無餘。趙字在筆法上直承右軍,以流麗挺健為主,線條溫潤凝練,外秀內剛。行書點畫富於變化,所謂“數畫並施,其形各異;眾點齊列,為體互乖”。為便於初學者臨習,下面就本帖的點畫特點分類述之。

(一)橫畫

1.長橫

長橫作為字的主畫,一般要寫得剛直挺健,取左低右高之勢,以穩定字的重心。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附圖1

長橫最常見的寫法是切鋒落紙,稍頓後向右上翻腕行筆,收筆時向左上稍抵,亦可稍抵後腕外翻帶出牽絲,如附圖中“音”、“舟”二字。

其次如附圖中“簫”、“舞”二字的長橫,起筆尖鋒入紙,腕迅速內翻並輔以筆管左轉再向右上行筆。

再如附圖1中的“舉”、“慕”二字的長橫,起筆與上一畫銜接,取逆勢,然後再折鋒右行。

上述三種長橫收筆上只有帶不帶牽絲的區別,而起筆動作上卻大相徑庭。從線條效果看,其一爽利清健,其二輕鬆灑脫,其三則凝練遒勁。

2.短橫

短橫運用頻繁,這自然要求其姿態多變,但萬變不離其宗,天非在起,收筆上做文章。

①起筆上的不同。如附圖中“天”、“哉”二字,上橫系尖鋒入紙、腕內翻而成,呈仰勢;“於”、“在”二字的上橫,尖鋒入紙後筆肚稍頓再上行,呈飽滿、蘊藉之態;“江”、“巨”下橫鋒入紙後腕迅速內轉發力,顯得渾穆而鬱勃;“清”、“吾”二字的下橫與上一筆連貫而出,可視為藏鋒逆入,顯得圓勁婉轉。

②收筆上的不同。如附圖中“美”字下橫收筆迅速上提,與下一筆氣息相連;“而”字上橫收筆抵鋒,透出清挺之氣;“泣”字上橫翻鋒向下順勢帶出下一筆,顯得協調自然;而另一個“泣”字下橫重按輕收,餘韻悠長。

(二)豎畫

作豎之法貴在直中求曲,同時還需注意向背及長短變化;在及筆上令鋒聚攏,方能顯出勁挺之姿。

1、長豎

長豎有懸針與垂露之別其取勢迥異。

附圖2中的“鬥”、“常”二字用懸針,起筆腕稍外翻並輔以筆右轉而後向下行筆,邊走邊提,出鋒時迅速於空中作收勢。它一般用於字的末筆,即“勢盡則懸針”。

“懷”、“非”二字用垂露,收筆時腕稍駐,輕頓後反折向上作收勢。

像“茸”字中這樣暢意抒懷的長豎此帖中出現較少,起筆後疾馳而下,似離弦之箭。

長豎曲勢的表現是以筆的提按頓挫完成的,切不可刻意安排。

2、短豎

短豎形態較多,如附圖2中“知”字中豎上尖下圓,似玉珠懸空;“烏”字中豎厚重方折,似玉箸畫灰;“川”字之中豎簡靜果斷,與兩側筆畫相映成趣;“斷”字末豎婀娜跳動,活脫生姿。

豎畫有背向,如“夜”字豎畫向左稍曲,與右面部分相背,“有”字之豎向右稍曲,與右面部分相向。在同一字中,雙豎並施亦須向背,如“相”、“是”中便一向一背。另外短豎在具體應用時也要隨機而變,與整個字協調。如“幽”字中豎細挺,與旁邊粗線條映襯,取得平衡;“地”字中兩豎長短各異,令字態靈動;“光”字之豎起筆微曲,與下方平直的線條產生對比。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附圖2

(三)點

看起來簡單的點其實是書法中較難表現的筆畫。古人云:“點如高山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誠然,作點筆勢要重,落筆要快,但其起、行、收的動作不可缺少。因此點法最易失筆法,出現單薄、輕飄的弊病。

1.斜點

常用於字首,輕鋒落筆後腕迅速外翻並輔以筆管右轉動作,收筆時用腕法輕提將筆毫收攏,使鋒由肚腹中出,如附圖3中“之”、“窈”二字。

2.直點

筆入紙後迅速發力並向右下行,而後轉腕出鋒,如附圖3中“客”、“寥”二字。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附圖3

3.長曲點

此點偶爾用之,瀟灑大氣,如附圖3中“寂”字上點,尖鋒直下,漸漸發力翻腕,玉收筆鋒外轉後彈起。

4.反點

一般由捺演變而來,行筆尖鋒入氏,而後向右下行筆,邊行邊發力並輔以筆右轉動作,收筆處向右下稍頓即可。在具體應用中,它又有輕重、長短的變化,如附圖3中“哀”、“蝦”、“巢”、“歡”四字。

5.左右點

大多呈左低右高之態,書寫時應注意相互呼應及筆法的變化。一般左右重按輕提向右上縈帶,右點順勢向右下翻鋒完成,具體形態可略有變化,如附圖3中“麋”、“與”、“尊”、“答”四字。

6.上下點

根據其處於不同的位置而寫法上有所變化。在左多上仰下提,與右部呼應,如附圖3中“況”字;在右多上撇下點,連貫中寓收勢,如附圖3“龍”字;在下多相互連接,一筆而成,如“於”字。

7.三點水

此卷中的三點水較多,但寫法上並不強求多變,而大多隻是行筆間的細微差異。附圖3中“酒”、“渺”二字採用上斷下連的寫法,這也是最常見的處理,只有“流”、“江”、“海”等少烽字作了變化。

(四)撇

撇古人謂“陸斷犀象”,最易犯的毛病是輕飄。其書寫的要領是筆入紙後切忌任筆直拖,而應當有腕指的配合。起筆處腕指需快速外轉落紙,向左下行筆時腕指亦需緩緩外轉配合。

1.起筆上的變化

撇在起筆上大多采用切入、頓筆下行的寫法。這一入筆動作有助於調正筆鋒,表現撇的勁健。如附圖4中“不”、“餘”、“徘”三字。

而蘭葉撇在起筆時尖鋒直入,中段飽滿,收筆飄逸,輕重變換間有一唱三嘆之妙。如附圖4中“攀”、“明”二字。

2.收筆上的變化

附圖4中“鹿”、“屬”二字的撇畫為回鋒撇,收筆處反折向上,與下一筆呼應;“在”、“少”二字的撇畫為出鋒撇,收筆時腕指外轉並迅疾撇出,顯得意韻悠長;“餘”、“天”二字的撇畫為藏鋒撇,收筆時鋒稍駐作空收,取溫潤含蓄之態。

對於撇收筆的變化,應結合具體的字形相機而用。如果撇後右上部尚有點畫可用回鋒或藏鋒撇與之呼應,如果撇為最後一筆則宜用出鋒撇。

另外,撇在角度上變化較大。用於字頭的平撇,其勢短平而行筆乾淨,如附圖4中“虯”、“動”二字,用於字左的豎撇,狀若豎法而較挺健,如“舷”、:“虛”二字,還有運用最廣的斜撇,姿態多變,不一而足,如“倚”、“方”、“有”數字的撇畫。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附圖4

(五)捺

我們常用一波三折來形容捺的形態。準確地說,這只是概括出了捺的總體特徵,其實捺還有其他不同的形式。

趙字中的捺一般較舒展,行筆線路及輕重極為清晰,頗適合臨摹玩味。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附圖5

1.平捺

多運用於走之底。一種是典型的一波三折的寫法,先向左上輕鋒逆入,按筆反折,略提後向右下行筆,逐漸加力,至折角時腕指外轉平出,如附圖5中“之”字。另一種起筆時尖鋒直入,不作頓筆,此捺顯得輕靈俊逸一些,如附圖5“遺”字。平捺在寫法上還有變為反勢者。如附圖5中“過”字,折鋒逆入後向左上行筆,再筆管下轉。此法寫出的捺畫有幾分婀娜之態。

2.斜捺

較之平捺的寫法,斜捺在寫法上豐富了許多,有一波三折者,如附圖中“長”字;有輕入空收、含蓄蘊藉者,如附圖5“木”字;有逆筆澀進、隸意盎然者,如“從”字;有收鋒抵腕,鋒芒畢露者,如附圖5“谷”字;有回鋒映帶,筆斷意連者,如“餘”字。

在行草書中,捺法也是富於變化的點畫之一。除了上面分析的筆法上的不同處理方法外,它還有角度、輕重、方圓、收放等方面的變化。我們在臨寫時可先分類練習,待筆法熟練後,再結合具體字例找出它的變化規律,以使融會貫通。

值得強調的是捺腳,出鋒時一定要有腕部的外翻動作,這樣寫出來才顯得豐滿挺勻。

(七)折

在楷書中,折畫可視為橫與豎搭接而成,但行書運筆速度較快,因此書寫中對動作的準確性要求較高。

1.橫折

橫折在下轉時有方、圓的變化。方折要求轉筆時頓鋒直下,取堅挺爽利之氣,如“見”字。

趙孟頫《前後赤壁賦》中方轉較少,圓折最為常見,此亦顯示出趙孟頫對腕法、指法的熟稔程度。如“焉”、“駕”、“高”、“魚”四字的轉折不露痕跡,頗見功力。

我們在臨寫時可能會出現轉處不易表現圓勁這氣的問題,這便要求在腕與指的協調上要強化練習。

2.豎折

《前後赤壁賦》中豎折出現較少,在行筆時只要處理好腕由豎的外轉變為橫的內轉即可,如中“山”、“幽”二字。

三、《前後赤壁賦》的結字特點

在這裡,又要提及趙孟頫“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的名言。對於筆法,古人是有一套相對謹嚴的規則,今人孫曉雲的《書法有法》一書對此此亦作了專門論述。但結字都不同,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演繹著新的點線分割。“因時相傳”的含義也許便是指字法會因時代、風俗及個人情趣、愛好、審美觀等的不同而有不同。作為藝術家的傑出代表,趙孟頫於書法的字法當然有著自己的理解。他曾說“書以用筆為上,結體亦須用功。”我們來看一下《前後赤壁賦》的結字特點。

1.橫向取勢

趙孟頫得“二王”衣缽,但字法上卻不似羲之的清挺,而是有著獨樹一幟的風采。

縱觀此卷,其書多橫向取勢,以寬綽的體格令字勢疏朗安逸。書家對橫勢的拓展手法極為高妙,如帖中“時”、“曹”二字突出長橫,“放”、“翅”二字放縱捺畫,“能”、“俯”二字收縮豎筆,“雄”、“馮”二字中部留白等。

當然這種橫向取勢只是其字法的主旋律,其間亦不乏方形或長形結構的穿插。“謹於結構”(清人樑巘語)的趙孟頫不會忽視這一點。他採用較大的字距留白、活潑多變的字形、適時的縱向取勢,偶爾的草書參差等方式,使這種橫向取勢成為美妙的音符。

筆者尤其注意到作品中個別的“之”字,書家有意寫成縱勢,其窄長的形、連綿的線很好地調節了作品的節奏。

2.縝密和諧

相較於王羲之《聖教序》的清爽挺拔,趙孟頫的書作傳達給我們的是一種秀潤婉轉、遒勁超逸的美感。這份美感的獲得應當是得益於趙字結體的縝密和諧。下面試拈出幾例分析:

帖中“鬱”、“鵲”二字點畫複雜,但其密處不顯閉塞,疏處挺勻自如,下筆的輕重、位置、收放動作十分精確。還有“繆”字本在分量上左輕右重,但書家在書寫時令左按右提,視覺上一下子取得了平衡。而帖中的“今”字中部兩橫及下豎的位置恰到好處,所分割的空間勻稱得如用尺量過。帖中的“陵”字書寫時有意將左部收縮,兩邊緊湊、中部疏朗,使該字頓生意趣。同樣的字法還有“孟”字,只不過它是以上下的密映襯中部的疏。

3.錯落有致

如何為縝密挺勻的結字增添靈動灑脫之氣,除了上面所講的運用草法外,還有便是於錯落上做文章。

精品:趙孟頫書《前後赤壁賦》高清字帖加臨習指南

附圖6

在《前後赤壁賦》中,左右結構的字令其長短相攜,高低俯仰,如附圖6中“旗”、“顧”、“踞”三字;上下結構的字令其寬窄變幻,窈窕多姿,如“驚”、“夢”、“裳”三字。獨體字令其點畫參差,筆致活脫,如“亦”、“也”、“月”三字。

4.動靜映襯

這一字法特點為看似沉穩端然的趙字注入了幾許靈動。

此卷的動靜映襯包括章法處理上的行、草夾雜,亦包括字法上的運用。“靜”無非指行筆沉靜,似楷書般的線條;“動”當然指筆致飛動,採用草書的筆意。如“順”、“荊”、“艫”、“應”四字,以半邊靜半邊動的行筆豐富了字法的表現力。

5.輕重相攜

如果著眼於章法,此卷行間的輕重變換是十分明晰的;而注目於字法,其線條的輕重相攜亦比比皆是。

輕重是通過用筆的提按來達到的,或左右對比,或上下各異,或內外有別,由帖中的“棲”、“蔽”、“洞”三字可見。

當然,這種字法的處理應注意自然妥帖,切忌過於機械。一般要將一個部首作為一個單元,不可將一筆作為一個節拍,寫成筆筆都有輕重變化。

(以上文字內容整理自中國書畫報 2005年第14-19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