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帖之祖,淳化閣帖歷代帝王書跡
法帖之祖,淳化閣帖歷代帝王書跡
法帖之祖,淳化閣帖歷代帝王書跡
法帖之祖,淳化閣帖歷代帝王書跡
法帖之祖,淳化閣帖歷代帝王書跡
法帖之祖,淳化閣帖歷代帝王書跡
法帖之祖,淳化閣帖歷代帝王書跡
法帖之祖,淳化閣帖歷代帝王書跡
法帖之祖,淳化閣帖歷代帝王書跡
法帖之祖,淳化閣帖歷代帝王書跡
法帖之祖,淳化閣帖歷代帝王書跡
煥章的小閣子
1/10 《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彙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所謂法帖,就是將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墨跡經雙鉤描摹後,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裝訂成帖。《淳化閣帖》共10卷,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其中,第一卷收錄漢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書法,包括東晉明帝司馬紹《墓次帖》、康帝司馬嶽《陸女郎帖》、哀帝司馬丕《中書帖》等。
2/10 傳世《閣帖》宋拓善本有:上海圖書館藏宋拓《泉州本淳化閣帖》十卷本(睢陽袁氏家藏本),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泉州本淳化閣帖》十卷本等,香港中文大學藏《宋拓淳化閣泉州本·王右軍書》(卷六、卷七、卷八之殘本合併本)。
3/10 淳化三年(992年實)為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大重要節點,它主宰了中國書法的發展方向。《淳化閣帖》的刊刻才最終確立了王羲之的“書聖”地位。《淳化閣帖》開啟了官刻叢帖之端,從而掀起了官私刻帖之風。如今宋拓佳本大多已經影印出版,復現了《閣帖》的本來面目。
4/10 宋淳化三年(992年),太宗趙炅令出內府所藏曆代墨跡,命翰林侍書王著編次摹勒上石于禁內,名《淳化閣帖》。
5/10 淳化閣帖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叢帖,由於王著識鑑不精,致使法帖真偽雜糅,錯亂失序。然鐫集尤為美富,摹勒逼真,先人書法賴以流傳。此帖有“法帖之祖”之譽,對後世影響深遠。
6/10 《宋拓淳化閣帖》(泉州本),南宋時刊刻於泉州,主持人為莊夏,故又稱“莊夏刻本”。關於“泉州帖”由來,有一種頗具傳奇色彩的說法。據明代陳懋仁《泉南雜誌》記載,元軍攻入臨安後,南宋末帝趙昺攜“閣帖”石刻逃至泉州,後來石刻雖漸漸湮沒地下,仍“時出光怪”,以致“櫪馬驚怖”,得以發掘出來重見天日,即“馬蹄真跡帖”。但“泉州帖”為《淳化閣帖》祖本的早期翻刻本確實沒有疑義。
7/10 《淳化閣帖》流傳至今已有千餘年,堪稱絕世瑰寶。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趙炅命王著精選歷代名家書法墨跡,摹勒刊刻,此即《淳化閣帖》。《淳化閣帖》共10卷,收錄書家103人,計420帖。其中,卷一收錄先秦至唐代19位帝王書法;卷二、卷三、卷四收錄歷代名臣法帖;卷五收錄歷代書法名家法帖;卷六、卷七、卷八收錄王羲之墨跡;卷九、卷十收錄王獻之作品。
8/10 作為我國最早的一部彙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對我國書法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宋代諸多傳本中,又以泉州翻刻本尤為著名。至明代,“顧從義玉泓館本”“潘允諒五石山房本”“肅王府遵訓閣本”等流傳漸廣,彼時宋拓本已經極為罕見。
9/10 《淳化閣帖》之前,中國人制作字帖,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臨摹方式來複制原作,這種方式製作成本比較大,尤其是需要臨摹者一遍遍地去寫,耗時費力。比如智永和尚寫《千字文》就是這個意思,他將二王書法寫成《千字文》,一遍遍地寫出好多來,然後遍傳江南佛寺。臨摹方式是無法大規模普及書法藝術的,畢竟,費時費力,縱使同一書家寫相同作品,每次寫出來的作品效果都不會相同;第二種方式類似於今天的複印技術。
10/10 當年,人們將優秀的書法作品刻在石頭上,形成摩崖石刻或者石碑。尤其是石碑上的刻字,在人們掌握拓碑技術之後,石刻就會比較準確地被複制在宣紙上。拓碑是複製書法作品的有效方式,效率很高。但是,相比原作,石刻作品有很多先天不足。
2017-08-2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