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譜中雖只有兩個“晉”字,卻寫出了千差萬別!

書法 文化 業餘文化與生活 2017-04-26

轉自:微信公眾號 書法臨帖幫,作者:斯唔嗯·超,已獲授權,謝絕轉載。

“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有時候讀書譜,也被這種對仗吸引。這一期,我們講“晉”字,為了使得小文更具可讀性,日後多做規律性和對比性的分析,所以今天把《書譜》翻了一遍,居然全文只有兩個“晉”字。

第一個“晉”字像是甩出長袖的舞姬,第二個“晉”字則嚮往上彈射出的彈簧一般:

書譜中雖只有兩個“晉”字,卻寫出了千差萬別!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字,最大的特點是——簡略,比如中間的兩點,代替了中間四筆,下面的“3”代表了一橫和一“日”。所以這麼有特點的寫法,你應該記住。

書譜中雖只有兩個“晉”字,卻寫出了千差萬別!

筆順不必贅言:

書譜中雖只有兩個“晉”字,卻寫出了千差萬別!

關於筆法點:

  1. 如圖所示,注意入筆,收筆,起收筆承接處的“鋒芒"。

  2. 整體上去感受線條,線條都非常具有圓而厚的感覺,所以你應該要注意敢於去把筆按下去,然後收筆能提起來拉出筆鋒,即便是側鋒鋪下去也要能收筆提起鋒,另外注意轉折處用筆一樣要敢按。

  3. 長橫的起筆那樣“隨性”的轉,要注意用筆節奏上的順勢發力承接,這樣的形態,描是描不出來的。

書譜中雖只有兩個“晉”字,卻寫出了千差萬別!

看看這個字的結字,還是老辦法,先看一下大致外形,是個“甩袖子” 的“瘦高個”。最窄的地方在上面,最寬的地方在長橫。所以如何去控制這個字的變化,或許在於這一長橫的處理方式,接著往下看。

書譜中雖只有兩個“晉”字,卻寫出了千差萬別!

再看看字內留白的地方,大致有三處,長橫以上兩處,長橫以下一處,也就是說,這個字上疏下密。再加上長橫的斜勢,讓留白不均勻,加強了留白的豐富性,反過來也就是說因為不勻使得整個字具有動感。

書譜中雖只有兩個“晉”字,卻寫出了千差萬別!

因此,可以把這一長橫看成這個字的主筆。而一字之中,如果改動主筆,則意味著去改變字的重心,或者審美趣味。比如我們把長橫的斜勢平正化後,發現這個字倒有幾分拙態了並向右傾,與流美雅緻的二王書風相去甚遠:

書譜中雖只有兩個“晉”字,卻寫出了千差萬別!

而如果我們把長橫的斜勢保存,但縮短長橫的橫勢,發現這個字,小氣了很多。這些視覺上的變化,改變其他部位的點畫的作用是相對較小的。

書譜中雖只有兩個“晉”字,卻寫出了千差萬別!

上面的“晉”字比較含蓄,穩重,下面這個“晉”字就多了瀟灑和動勢,實在太美!

書譜中雖只有兩個“晉”字,卻寫出了千差萬別!

字勢類似這種下方支撐蓄力,軀幹和拳頭向上左上衝擊而去的效果。

書譜中雖只有兩個“晉”字,卻寫出了千差萬別!

(一模一樣的圖片太難找了)

書譜中雖只有兩個“晉”字,卻寫出了千差萬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