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孩子為什麼會缺這營養、缺那元素?“補”嗎?答案看這裡'

"

文/張立平醫生

有多少孩兒在吃著維生素、鈣、鎂、鋅、鐵……各種各樣的“營養”物質,有的是醫生開出的,有的是家長自主的。都用對了嗎?

現代醫學和傳統中醫,一起告訴你答案。

家長說:

我們檢查微量元素什麼也不缺,但一直吃著,寶寶有些營養不良。

我家的在吃鈣鎂鋅,但是鈣鎂鋅含量低,還吃的別的補鈣的。

我家娃也是吃著D3,缺鈣嚴重啊!

我家寶寶早產,醫生給開了維生素AD。

我家母乳,只吃D3,聽說說長牙期需要補鈣的!

寶寶6個月體檢,醫生說缺鈣,開了鋅鈣特,還有維得小丸子和D3讓每天交替用。

我寶寶5個月了,去醫院檢查醫生說缺鋅,不知道吃葡萄糖酸鋅口服液好還是康普力星酵母鋅咀嚼片好?

我家兒子到了青春期,身高增長比較快,吃哪種鈣好?

孩子總愛咬指甲,是不是缺維生素嗎?

……

“缺”和“補”成了關鍵詞。缺了就補,不是應該的嗎?萬一缺了呢,補充點營養不好嗎?我們的答案是:不一定好。

讓我們從營養物質說起。

"

文/張立平醫生

有多少孩兒在吃著維生素、鈣、鎂、鋅、鐵……各種各樣的“營養”物質,有的是醫生開出的,有的是家長自主的。都用對了嗎?

現代醫學和傳統中醫,一起告訴你答案。

家長說:

我們檢查微量元素什麼也不缺,但一直吃著,寶寶有些營養不良。

我家的在吃鈣鎂鋅,但是鈣鎂鋅含量低,還吃的別的補鈣的。

我家娃也是吃著D3,缺鈣嚴重啊!

我家寶寶早產,醫生給開了維生素AD。

我家母乳,只吃D3,聽說說長牙期需要補鈣的!

寶寶6個月體檢,醫生說缺鈣,開了鋅鈣特,還有維得小丸子和D3讓每天交替用。

我寶寶5個月了,去醫院檢查醫生說缺鋅,不知道吃葡萄糖酸鋅口服液好還是康普力星酵母鋅咀嚼片好?

我家兒子到了青春期,身高增長比較快,吃哪種鈣好?

孩子總愛咬指甲,是不是缺維生素嗎?

……

“缺”和“補”成了關鍵詞。缺了就補,不是應該的嗎?萬一缺了呢,補充點營養不好嗎?我們的答案是:不一定好。

讓我們從營養物質說起。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會缺這營養、缺那元素?“補”嗎?答案看這裡

飲食物

(一)營養物質

飲食物中有助於我們維持正常生命活動和生長的天然化學物質被稱為營養物質。營養物質,是人體的構成物質,是保持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主要來源於飲食物,有六大類:糖類、脂類、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水。另外還有膳食纖維,被稱為第七類營養物質。我們揀前五種簡單說一說。

1、糖類——能量的源泉

是人體能量的最重要來源。糖類家族有兩位成員,單糖和多糖。當我們吃進含糖的食物時,糖被轉化成一種叫做葡萄糖的物質,為我們提供能量。

2、蛋白質——身體建造者

蛋白質幫助身體生長並進行自我修復。肉類和豆類、堅果和種子蘊含豐富的蛋白質。

3、脂肪——生命運轉必需品

人們常認為,脂肪是個壞蛋,對身體不好。這是因為,肉類中有一種叫做“飽和脂肪酸”的脂肪惹的禍,它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但是,脂肪是生命運轉的能量來源之一,還能幫助身體吸收維生素。腦最需要的8種營養素,脂肪排在第一位。尤其嬰兒的腦及智力發育需要脂肪。

4、維生素——人體代謝調節

維生素又叫“維他命”,在人體生長、代謝過程中不可缺少,對於寶寶生長、發育、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體猶如一座極為複雜的化工廠,不斷地進行著各種生化反應,需要維生素參與調節。現階段發現的有幾十種,有著各自的作用。簡單舉例來講:

(1)維生素A(視黃醇):守護眼睛

具有維持正常視覺、促進牙齒骨骼生長、維護上皮組織細胞的健康,促進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促進生長和生殖等等功能。(魚蝦類、動物肝臟、蛋類、奶製品、胡蘿蔔、黃色水果、黃綠蔬菜等。)

(2)維生素B(族):推動代謝

維生素B2(核黃素):被稱為“成長維生素”,對幼兒的成長特別重要。寶寶身體內如果維生素B2不足,可能導致發育不良。(大量存在於穀物、蔬菜、牛乳和魚等食品中。)

維生素B1:有一種特殊的、蚊子最討厭的氣味,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驅蚊效果。可以用水融化滴灑,給寶寶驅蚊用,安全無害。

維生素B9(葉酸)

現在被用於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成為準媽媽們的常規用藥。

(3)維生素C:健康幫手

維生素C能夠促進鐵質的吸收、膠原蛋白的合成、抗氧化、提高人的免疫力等功能。(存在於檸檬、柑橘類、花椰菜、西紅柿、菠菜、草莓、綠葉蔬菜等。)

(4)維生素D:長高的祕密

維生素D幫助鈣、磷被吸收,對幼兒骨骼的成長特別重要。(牛奶、魚、蛋黃、香菇等。)

大多數的維生素,人體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有些我們身體也不能儲存,所以需要從食物中不斷獲取。人的日需要量常以毫克或微克計算,寶寶的需求量更少,但一旦缺乏,便會引發相應的病症。

5、無機鹽

構成我們人體的元素,除主要以有機物和水分形式存在的碳、氫、氧、氮外,其他元素(鈣、鎂、鈉、鉀、鐵、鋅……)統稱無機鹽。這些元素無論在人體內含量多少,攝入過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會引發健康問題。

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不同,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類。在大眾的認知裡,並沒有嚴格的區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檢查時,化驗單子往往寫的也是“微量元素檢驗報告”,但鈣、鎂等常量元素也都在列。我們也不分別來講了,就以嬰幼兒、兒童時期最容易“缺”的鈣、鐵、鋅元素為例:

▲鈣——骨骼生長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豐富的礦物元素,幾乎所有的生命過程都需要它的參與,鈣同時又是骨骼、牙齒最主要的礦物成分。寶寶缺鈣,主要表現就是骨骼發育障礙以及神經精神反應異常。如夜間睡覺盜汗,夜驚、夜啼、脾氣焦躁、愛哭鬧、有枕禿圈、出牙晚、行走晚、前囟門閉合延遲等。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可能成為佝僂病。

飲食:酸奶、牛奶、蝦皮、蝦米、紫菜、海帶、海蔘、豆製品、魚肉鬆、芝麻醬、花生。

明顯缺鈣的,可以適當補一點鈣劑和魚肝油,適當增加一點乳糖和蛋白的攝入,平時多晒太陽,有助於鈣的吸收。

▲鐵——血紅蛋白的原料

鐵是紅細胞成熟過程中,合成血紅蛋白不可缺少的原料。它還參與一些酶的合成,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當鐵缺乏時,寶寶表現為煩躁不安或者精神不振,不愛活動,食慾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比較慢;嚴重者會引起缺鐵性貧血。

寶寶生下來後,從母體帶來的鐵到6個月後就基本消耗完了,而此時母乳也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因此要靠輔食補充。可將肝臟、魚、肉、蛋黃、綠葉蔬菜等含鐵豐富且利用性好的食品,製成泥添加到輔食中。也可以適當的用一些鐵強化食品和鐵強化配方奶。到了兒童時期,只要正常飲食,就能讓身體有足夠的鐵元素,不需要額外補充了。

▲鋅

鋅是人體內100多種酶的“催化劑”和組成部分,對嬰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智力發育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孩子缺鋅,最直觀的表現是頭髮稀少發黃;還有可能出現生長髮育遲緩、智力下降、精神萎靡、食慾減退、認知行為改變、成熟延遲、免疫功能減低、容易發生感染等問題。

食物:牡蠣,麥芽含鋅豐富,其次是瘦肉,魚類,牛奶,核桃,花生,芝麻,紫菜等。

以上我們粗略的瞭解了一下營養物質,知道了它們作用都是那麼的重要和不可或缺。所以“缺”和“補”成為關鍵詞,也是順理成章的。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人體的這些物質、元素沒有絕對的好和壞。比如:

脂肪,一直被認為是肥胖合各種健康問題的元凶,近些年來經過研究又給它平反了,認為“脂肪是長期背黑鍋的最好的營養”,碳水化合物和糖才是肥胖和各種不健康的罪魁禍首。是這樣嗎?無論是脂肪還是糖,在本質上都不壞,它們為我們提供能量。它們變壞,問題在我們自己身上……攝入過多了。

現在很多家長受商家宣傳(廣告)的影響,給孩子補各種營養元素,以為是有益無害的,其實不然。再舉兩個例子:

盲目的補鈣會干擾鋅、鐵吸收,造成鋅和鐵的缺乏,表現為精神萎靡、食慾減退、消瘦等。嚴重的過量攝入還可出現高鈣血癥、高鈣尿症,導致血管鈣化、腎結石等。長期嚴重補鈣過量,還可能患上鬼臉綜合徵,表現為大嘴、上脣突出、鼻樑平坦、鼻孔朝天、兩眼距離遠,表情怪異。再如,脂溶性維生素的維生素A、D、E、K一旦攝取過量,因為不溶於水,不容易排出體外,就有可能造成維生素過多,對身體造成負擔,甚至引起中毒症狀。

(二)孩子們為什麼會缺營養——倉廩之官失職

在物質和飲食物如此豐富的時代,小寶寶、大寶寶們,為什麼還會缺這缺那呢?在我們平時的飲食中,只要正常飲食、再稍加調配,完全可以滿足孩子體內所需的各種營養。最為基礎的、核心的是兩問題:一是,攝入問題,寶寶偏食,或者不愛吃飯;二是,消化和吸收問題,體質不好、腸胃不好。

在中醫看來,問題的關鍵在“脾(胃)”上。這次又講到了脾,這個“後天之本”。

在中醫的概念裡,脾不是淋巴器官,不是“血庫”,不是“過濾器”,它是“倉廩之官”,主運化飲食物,包括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質的輸布、氣血津液的轉化等一系列生命過程。

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髒,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黃帝內經·經脈別論》

小兒的生理特點是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脾又常不足。而我們很多的家長又常常在飲食上持多多益善的態度,孩子的脾運化不及,飲食物不能得到很好的運化,就造成了慢性消化不良,然後是積滯、厭食,慢慢發展成疳積。原本胖乎乎的孩子,變的又黃又瘦;嚴重的毛髮乾枯,甚至肚大筋露。現在,嚴重的情況,的確見不到了,而消化不良、厭食、積滯的孩子卻越來越多了。去查各種營養元素,八成會缺這缺那。

中醫怎麼治療?治在“脾”。

(1)針刺四縫穴

針刺四縫,是一種傳統的針刺法,尤其對於比較嚴重的疳積效果特別地好。四縫穴,位置在2、3、4、5手指掌面,第二節橫紋上。左右共八個穴位。它們屬於奇穴,能健脾和胃,消積導滯。

"

文/張立平醫生

有多少孩兒在吃著維生素、鈣、鎂、鋅、鐵……各種各樣的“營養”物質,有的是醫生開出的,有的是家長自主的。都用對了嗎?

現代醫學和傳統中醫,一起告訴你答案。

家長說:

我們檢查微量元素什麼也不缺,但一直吃著,寶寶有些營養不良。

我家的在吃鈣鎂鋅,但是鈣鎂鋅含量低,還吃的別的補鈣的。

我家娃也是吃著D3,缺鈣嚴重啊!

我家寶寶早產,醫生給開了維生素AD。

我家母乳,只吃D3,聽說說長牙期需要補鈣的!

寶寶6個月體檢,醫生說缺鈣,開了鋅鈣特,還有維得小丸子和D3讓每天交替用。

我寶寶5個月了,去醫院檢查醫生說缺鋅,不知道吃葡萄糖酸鋅口服液好還是康普力星酵母鋅咀嚼片好?

我家兒子到了青春期,身高增長比較快,吃哪種鈣好?

孩子總愛咬指甲,是不是缺維生素嗎?

……

“缺”和“補”成了關鍵詞。缺了就補,不是應該的嗎?萬一缺了呢,補充點營養不好嗎?我們的答案是:不一定好。

讓我們從營養物質說起。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會缺這營養、缺那元素?“補”嗎?答案看這裡

飲食物

(一)營養物質

飲食物中有助於我們維持正常生命活動和生長的天然化學物質被稱為營養物質。營養物質,是人體的構成物質,是保持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主要來源於飲食物,有六大類:糖類、脂類、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水。另外還有膳食纖維,被稱為第七類營養物質。我們揀前五種簡單說一說。

1、糖類——能量的源泉

是人體能量的最重要來源。糖類家族有兩位成員,單糖和多糖。當我們吃進含糖的食物時,糖被轉化成一種叫做葡萄糖的物質,為我們提供能量。

2、蛋白質——身體建造者

蛋白質幫助身體生長並進行自我修復。肉類和豆類、堅果和種子蘊含豐富的蛋白質。

3、脂肪——生命運轉必需品

人們常認為,脂肪是個壞蛋,對身體不好。這是因為,肉類中有一種叫做“飽和脂肪酸”的脂肪惹的禍,它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但是,脂肪是生命運轉的能量來源之一,還能幫助身體吸收維生素。腦最需要的8種營養素,脂肪排在第一位。尤其嬰兒的腦及智力發育需要脂肪。

4、維生素——人體代謝調節

維生素又叫“維他命”,在人體生長、代謝過程中不可缺少,對於寶寶生長、發育、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體猶如一座極為複雜的化工廠,不斷地進行著各種生化反應,需要維生素參與調節。現階段發現的有幾十種,有著各自的作用。簡單舉例來講:

(1)維生素A(視黃醇):守護眼睛

具有維持正常視覺、促進牙齒骨骼生長、維護上皮組織細胞的健康,促進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促進生長和生殖等等功能。(魚蝦類、動物肝臟、蛋類、奶製品、胡蘿蔔、黃色水果、黃綠蔬菜等。)

(2)維生素B(族):推動代謝

維生素B2(核黃素):被稱為“成長維生素”,對幼兒的成長特別重要。寶寶身體內如果維生素B2不足,可能導致發育不良。(大量存在於穀物、蔬菜、牛乳和魚等食品中。)

維生素B1:有一種特殊的、蚊子最討厭的氣味,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驅蚊效果。可以用水融化滴灑,給寶寶驅蚊用,安全無害。

維生素B9(葉酸)

現在被用於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成為準媽媽們的常規用藥。

(3)維生素C:健康幫手

維生素C能夠促進鐵質的吸收、膠原蛋白的合成、抗氧化、提高人的免疫力等功能。(存在於檸檬、柑橘類、花椰菜、西紅柿、菠菜、草莓、綠葉蔬菜等。)

(4)維生素D:長高的祕密

維生素D幫助鈣、磷被吸收,對幼兒骨骼的成長特別重要。(牛奶、魚、蛋黃、香菇等。)

大多數的維生素,人體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有些我們身體也不能儲存,所以需要從食物中不斷獲取。人的日需要量常以毫克或微克計算,寶寶的需求量更少,但一旦缺乏,便會引發相應的病症。

5、無機鹽

構成我們人體的元素,除主要以有機物和水分形式存在的碳、氫、氧、氮外,其他元素(鈣、鎂、鈉、鉀、鐵、鋅……)統稱無機鹽。這些元素無論在人體內含量多少,攝入過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會引發健康問題。

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不同,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類。在大眾的認知裡,並沒有嚴格的區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檢查時,化驗單子往往寫的也是“微量元素檢驗報告”,但鈣、鎂等常量元素也都在列。我們也不分別來講了,就以嬰幼兒、兒童時期最容易“缺”的鈣、鐵、鋅元素為例:

▲鈣——骨骼生長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豐富的礦物元素,幾乎所有的生命過程都需要它的參與,鈣同時又是骨骼、牙齒最主要的礦物成分。寶寶缺鈣,主要表現就是骨骼發育障礙以及神經精神反應異常。如夜間睡覺盜汗,夜驚、夜啼、脾氣焦躁、愛哭鬧、有枕禿圈、出牙晚、行走晚、前囟門閉合延遲等。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可能成為佝僂病。

飲食:酸奶、牛奶、蝦皮、蝦米、紫菜、海帶、海蔘、豆製品、魚肉鬆、芝麻醬、花生。

明顯缺鈣的,可以適當補一點鈣劑和魚肝油,適當增加一點乳糖和蛋白的攝入,平時多晒太陽,有助於鈣的吸收。

▲鐵——血紅蛋白的原料

鐵是紅細胞成熟過程中,合成血紅蛋白不可缺少的原料。它還參與一些酶的合成,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當鐵缺乏時,寶寶表現為煩躁不安或者精神不振,不愛活動,食慾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比較慢;嚴重者會引起缺鐵性貧血。

寶寶生下來後,從母體帶來的鐵到6個月後就基本消耗完了,而此時母乳也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因此要靠輔食補充。可將肝臟、魚、肉、蛋黃、綠葉蔬菜等含鐵豐富且利用性好的食品,製成泥添加到輔食中。也可以適當的用一些鐵強化食品和鐵強化配方奶。到了兒童時期,只要正常飲食,就能讓身體有足夠的鐵元素,不需要額外補充了。

▲鋅

鋅是人體內100多種酶的“催化劑”和組成部分,對嬰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智力發育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孩子缺鋅,最直觀的表現是頭髮稀少發黃;還有可能出現生長髮育遲緩、智力下降、精神萎靡、食慾減退、認知行為改變、成熟延遲、免疫功能減低、容易發生感染等問題。

食物:牡蠣,麥芽含鋅豐富,其次是瘦肉,魚類,牛奶,核桃,花生,芝麻,紫菜等。

以上我們粗略的瞭解了一下營養物質,知道了它們作用都是那麼的重要和不可或缺。所以“缺”和“補”成為關鍵詞,也是順理成章的。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人體的這些物質、元素沒有絕對的好和壞。比如:

脂肪,一直被認為是肥胖合各種健康問題的元凶,近些年來經過研究又給它平反了,認為“脂肪是長期背黑鍋的最好的營養”,碳水化合物和糖才是肥胖和各種不健康的罪魁禍首。是這樣嗎?無論是脂肪還是糖,在本質上都不壞,它們為我們提供能量。它們變壞,問題在我們自己身上……攝入過多了。

現在很多家長受商家宣傳(廣告)的影響,給孩子補各種營養元素,以為是有益無害的,其實不然。再舉兩個例子:

盲目的補鈣會干擾鋅、鐵吸收,造成鋅和鐵的缺乏,表現為精神萎靡、食慾減退、消瘦等。嚴重的過量攝入還可出現高鈣血癥、高鈣尿症,導致血管鈣化、腎結石等。長期嚴重補鈣過量,還可能患上鬼臉綜合徵,表現為大嘴、上脣突出、鼻樑平坦、鼻孔朝天、兩眼距離遠,表情怪異。再如,脂溶性維生素的維生素A、D、E、K一旦攝取過量,因為不溶於水,不容易排出體外,就有可能造成維生素過多,對身體造成負擔,甚至引起中毒症狀。

(二)孩子們為什麼會缺營養——倉廩之官失職

在物質和飲食物如此豐富的時代,小寶寶、大寶寶們,為什麼還會缺這缺那呢?在我們平時的飲食中,只要正常飲食、再稍加調配,完全可以滿足孩子體內所需的各種營養。最為基礎的、核心的是兩問題:一是,攝入問題,寶寶偏食,或者不愛吃飯;二是,消化和吸收問題,體質不好、腸胃不好。

在中醫看來,問題的關鍵在“脾(胃)”上。這次又講到了脾,這個“後天之本”。

在中醫的概念裡,脾不是淋巴器官,不是“血庫”,不是“過濾器”,它是“倉廩之官”,主運化飲食物,包括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質的輸布、氣血津液的轉化等一系列生命過程。

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髒,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黃帝內經·經脈別論》

小兒的生理特點是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脾又常不足。而我們很多的家長又常常在飲食上持多多益善的態度,孩子的脾運化不及,飲食物不能得到很好的運化,就造成了慢性消化不良,然後是積滯、厭食,慢慢發展成疳積。原本胖乎乎的孩子,變的又黃又瘦;嚴重的毛髮乾枯,甚至肚大筋露。現在,嚴重的情況,的確見不到了,而消化不良、厭食、積滯的孩子卻越來越多了。去查各種營養元素,八成會缺這缺那。

中醫怎麼治療?治在“脾”。

(1)針刺四縫穴

針刺四縫,是一種傳統的針刺法,尤其對於比較嚴重的疳積效果特別地好。四縫穴,位置在2、3、4、5手指掌面,第二節橫紋上。左右共八個穴位。它們屬於奇穴,能健脾和胃,消積導滯。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會缺這營養、缺那元素?“補”嗎?答案看這裡

四縫穴

疳積的孩子,針紮下去、出來(不留針),往往不是出血,是會有黃色的水流出,有的很粘稠,需要用手再擠一擠,效果會更好。左右手都要扎,隔天扎一次,一般10來天,五次左右,嚴重的2周左右也就能可以了。對於積滯還沒有到疳積這個程度的,四縫針刺放點血,效果也不錯,一般針刺3次就可以了。現在這種方法用的少了,十指連心,有點疼,大部分孩子都會哭鬧,家長不捨。說來慚愧,我自己就沒有用過,這個經驗是來自於我的父親。小時候,在農村老家見得的多了。確實是簡、便、廉、驗,最為綠色的療法。當然,再配合點中藥,效果就更好了。

(2)中藥健脾消積

炒白朮、淮山藥都是健脾的主藥,用量在10-15克;還有白扁豆,看孩子溼氣是不是重,是不是暑溼的季節,是就用生的。如果小孩特別愛拉肚子,可以用炒的。一般用量在6—10—15克之間。如果脾氣虛的厲害了,還可以用點太子參,量不宜太大。

還有積滯、消食,有雞內金、山楂、谷芽、麥芽、焦三仙這幾味常用藥。我特別愛用雞內金這味藥,不用多三五克,或生用或炒用,積滯久的多用生的;愛吃肉食的孩子用山楂,一般食積用炒谷芽、炒麥芽。其它,還要看有沒有因為食積化熱,化熱了就得清,可以稍加些連翹、或者天花粉;化熱傷了胃陰,再加蘆根。

案例:

4歲半,女孩。不是厭食、挑食,就是食量小,瘦弱,膚色偏黃,愛出汗,大便有時候不成型,但時而又便祕,舌苔白微厚,舌質顏色正常。特別愛感冒,皮膚還容易氣皮疹。去查過多次,並沒有貧血,微量元素檢查缺鐵、鋅。另外,血常規幾次都是中性粒細胞絕對值高。

太子參5g 淮山藥15g 炒白扁豆10g 枳實3g

桑葉10g 雞矢藤15g 生內金5g 當歸5g

大棗3枚

開始開了10付,各種症狀都有所緩解了。這個困擾家長已久的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也正常了。後調藥,去了當歸,又吃了一週,囑咐飲食調理。方子不復雜,脾肺同病了就脾肺同治;虛實夾雜了,就補虛祛實。

總之,現代醫學用營養物質、營養元素來分析人的構成和營養狀況,這種方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也有它的不足。當其不斷深入人體內部一個個元素的時候,反而離“人”這個整體越來越遠了。中醫把人看成一個整體,從人體的整體運轉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是一條不同的路子。大概是條條大路羅馬,只是有遠近而已,沒有對錯。

小科普:根據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類。占人體總重量的0.01%以上的元素,如碳、氫、氧、氮、磷、硫、鈣、鎂、鈉、鉀等,稱為常量元素;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鐵、鋅、銅、鉻、鉛、錳、硒、氟等,稱為微量元素

聲明:文章為作者原創,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構成任何醫療、學術建議。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分享轉發!轉載請寫明來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