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苦痛,從不缺席任何一場與命運的摔跤

摔跤 阿米爾·罕 勃朗特 地球 一臺戲 2017-05-14

寶萊塢有三汗之說,但對於廣大國際觀眾來說,恐怕只有阿米爾·汗。

摔跤吧,爸爸——苦痛,從不缺席任何一場與命運的摔跤

跟很多人一樣,我知道他,是因為《三傻大鬧寶萊塢》。當時看完這部片的感受是——原來現在的印度電影已經這麼強了。

之後又在他名字的號召下,看了《我的個神啊》和《地球上的星星》。一部是探討各種宗教信仰的實質,另一部是通過一個認讀障礙兒童的個案講述教育的真諦。兩部都是當之無愧的高口碑電影。

摔跤吧,爸爸——苦痛,從不缺席任何一場與命運的摔跤

另外他還做了一個非常特別的紀錄片系列,叫《真相訪談》,他作為製作人和主持人,每一集都在不留情面地揭露印度社會的種種問題。這個系列播了三季,豆瓣評分都在9以上。

阿米爾汗之特別,並不僅僅在於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影人,更在於他是一個極有良知的社會名人。作為一個影視明星,少有的一直立場鮮明地傳達自己的理念,絲毫不怕得罪粉絲甚至是社會管理者。他不僅有行業領袖的雄心壯志,更有改良社會的雄心壯志。這一點,在藝能界,實屬罕見。

這樣的人,說他是“印度之光”也絲毫不為過。

於是,當阿米爾汗的這部《摔跤吧,爸爸(Dangal )》去年十二月在印度上映後,毫無疑問地再一次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摔跤吧,爸爸——苦痛,從不缺席任何一場與命運的摔跤

△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個沒生出兒子的摔跤健將爸爸,把兩個女兒培養成了摔跤冠軍的故事

漢米爾汗向來不是個追求曲高和寡的人,他的電影多半都是非常主流的商業大片,場景宏大,製作精良細膩,故事主旋律,甚至可以說套路明顯。但是,他的選材和情節控制,卻又不至於讓人失了興致。“明知是套路,還是被感動得稀里嘩啦”是觀影他的作品後最容易產生的感受。所以評論多半是誇獎著一邊倒。

但是我在觀影《摔跤吧,爸爸》的時候,卻發現,這部電影竟一反常態地有了相當大的爭議性。可以說,它並不是那麼“主”,也不是那麼“左”的。一慣的浪漫之外,也有濃厚的現實氣息。

所以打開豆瓣,我並不驚訝會看到這樣的有數百個點讚的評論:

摔跤吧,爸爸——苦痛,從不缺席任何一場與命運的摔跤

是的,故事裡的爸爸算不上中國知識分子眼中的“完美爸爸”。故事的一開始,他就犯了一堆“當代教育中不可原諒的錯”,什麼希望孩子來完成自己的未竟之業,什麼想兒如命看到女兒面露失望,什麼完全置女兒的意願不顧逼著她們去練摔跤等等。

然而,正是這種種不完美,種種存疑,讓這部電影顯得更完美了。因為侷限性,才是給予人物真實感的最重要的要素。

這段給出一星的評論用詞尖刻貌似非常犀利,實則邏輯空洞,更暴露了一部分人對世界和人生認識的匱乏。

他們根本不瞭解,用參與競技運動改變命運,是一部分底層脫離殘酷命運的唯一方式。

我曾經讀過一篇介紹我國某貧困地區體校情況的特稿,文中提到這些學校的女足隊員,大多都來自貧困家庭,父母為了能夠減輕負擔才將她們送去不收學費還有補貼的體校踢足球。她們唯有踢出成績繼續就讀體校,才能讀書甚至未來通過踢足球賺錢,如果沒能做到,則多半隻有早早去打工或嫁人這樣的選擇。

這篇特稿,講得並不是什麼陳年往事,而僅僅是前年採訪到的情況。

而《摔跤吧,爸爸》所處的時代背景,是十幾年前的印度小縣城。辛苦訓練,剝奪童年,被逼著剃掉頭髮,被剝奪女性特質,聽上去確實不像是個很美好的選擇,但當天平的另一端是十四歲嫁給陌生人終身淪為附屬,這就必然地成了極佳地甚至唯一的選擇。

摔跤吧,爸爸——苦痛,從不缺席任何一場與命運的摔跤

△被剃了男孩頭,每天魔鬼訓練,和男孩對戰比賽

抓住這個選擇,一路殺到底,即使付出諸般代價也在所不辭。這樣的人生,比起因為不幸而遭到同情,難道不更該被人們所敬佩和讚賞嗎?

“女人無力反抗命運固然可悲,成為父親夢想的奴隸也絲毫不值得驕傲”?枉顧他人的現實空談理想,這難道不像是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嗎?廩有優勢者的同情是廉價的,與其誇誇其談,不如多拿出些認同和敬意。

不僅僅是底層,其實對於任何一個想要改變處境的人而言,痛苦和取捨都是必須的,只是程度和維度有所不同罷了。

放棄自己的興趣,從事高收入行業,以期在一線城市買房立足的年輕人,或許在更優越的一群人眼裡看來,也是可憐的,但難道這種努力改變境遇的取捨就廉價可悲了嗎?

絕非如此。那麼對於馬哈維爾的女兒們也是這樣。

反對評論的另一點置疑點落在女兒的自我覺醒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一種對父權的屈從。以如下評論為代表:

摔跤吧,爸爸——苦痛,從不缺席任何一場與命運的摔跤

的確,在故事的一開始,馬哈維爾根本沒有問過女兒的意願就開始對他們進行集中訓練,甚至讓女兒誤以為這是對她們打架的懲罰。

摔跤吧,爸爸——苦痛,從不缺席任何一場與命運的摔跤

△一開始十分懵懂的女兒們

在我看來,比起這種忽如其來的強制訓練,馬哈維爾的不善溝通才是問題所在,卻也算不上什麼大過錯。

仔細想想就很容易發現,這世上大多數興趣的源頭都是“擅長”。大多數小孩忽然有了自己的愛好,絕數都是因為猛然發現自己這方面竟然比別人厲害。而專注連續有目的的精深練習,則是將這種“厲害”倍化的唯一辦法。

馬哈維爾作為一個專業運動員,必然是深諳其道的。所以,當他發現自己的兩個女兒竟然有打架的天賦的時候,就先抓著她們開始進行井然有序的精深練習,而等到她們能夠與別人一較高下之時,必然會因為“擅長”而認同這個興趣。

摔跤吧,爸爸——苦痛,從不缺席任何一場與命運的摔跤

△大女兒吉塔越比越有自信

平凡人多半對年紀輕輕的佼佼者存在一種偏見,認為他們多半是早早開竅,輕輕點撥就能一躍千里的人,卻很少有人正視訓練對於成才的意義。

無論是6歲巡演的莫扎特,還是20出頭就成名的勃朗特三姐妹,都是在家長的引導下,在懵懵懂懂的年歲裡就開始了非常艱苦漫長的精深訓練,才成就了他們後來摯愛終身的事業。

在我看來,在培養孩子能力這件事上,當代父母與其說是越來越耐心,倒不如說是越來越懶惰和縱容,與其讓自制力和認知都發展不夠全面的小孩自己去“選擇”愛好,幫助他們發掘可能的擅長點,並稍加強制地去帶領孩子進行專注的訓練,才是對成才真正有幫助的做法。“不喜歡就別學了”“有點難就換個別的試試”,這樣的溺愛,只會培養出動輒放棄的逃避者。

專注訓練以突破自我從來都是痛苦的,但這也是培養卓越技能的必由之路。

最後一種質疑來源於馬哈維爾對的金牌的執念和對輸贏的態度。

我不想去討論輸贏是不是競技精神的唯一指標,因為關於這點其實並無定論。

將整個人生視為一場比賽,就真的是一種應該被唾棄的觀念嗎?雖然單一地橫向地去跟他人作比對是愚蠢的,因為總有人比你更好看、更有錢、更聰明、更幸運,這樣的輸贏比拼只是一種自我折磨,並沒有很大的意義。

但對於個體的人生而言,難道會沒有一定想要贏的時刻嗎?

無論如何想去留學,所以要拼死考出一個雅思託福的高分;為了回家陪伴爸媽,無論如何也想要考上家鄉的公務員;想證明分手後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努力讓身材變好整個人變好看;玩命工作,為的是早點升職加薪說服父母單憑自己也能在外地立足......

如果沒有了這些一定要贏的時刻,這也行,那也ok,我們的人生還有什麼追尋可言。

輸,從來都不可恥,但是從來沒有過要贏的念頭,卻會讓一個人顯得黯淡無光。

對於馬哈維爾和他的女兒們也是如此,拿到金牌是他們經年累月付出的唯一理由,這並不是一個普世的價值觀,和他人也並無關係,只是對於他們而言,就是想要,想要,非要不可。

摔跤吧,爸爸——苦痛,從不缺席任何一場與命運的摔跤

拼死一搏

在我看來,《摔跤吧,爸爸》無意闡釋體育競技,更不像許多人認為的那樣,為女權做了什麼呼號。它從頭到尾,說得都是人生,想要脫離困境孤注一擲的人生,想要實現自我價值艱難磨鍊的人生,想要自己心目中的勝利而拼搏到底的人生。

它說,摔跤吧,與命運摔跤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