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

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文 左東辰/圖

當裁判宣佈比賽開始後,雙方迅速抓抱對方,以最快的反應、速度和力量,採用背、絆、抱腿等招式,使對方的膝、臀或背部先著地,以把對手摔倒為勝。

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到了“雄性荷爾蒙”的味道?在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民族摔跤賽場上,你就能充分感受到摔跤這項傳統技藝的魅力。

臥虎藏龍:河南摔跤隊伍裡有個19歲的“全國冠軍”

“哦,加油!加油!”9月11日下午,在鄭州大學中心體育館內,不時傳來觀賽觀眾的加油喝彩聲。

他們喝彩的對象,是正在場館中央的摔跤手們,一方輕鬆觀戰,另一方卻要在橡膠墊上暗暗使勁兒。

來自河南周口的李慧林,有著近1.9米的身高,身材壯碩,體重達105公斤。

"

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文 左東辰/圖

當裁判宣佈比賽開始後,雙方迅速抓抱對方,以最快的反應、速度和力量,採用背、絆、抱腿等招式,使對方的膝、臀或背部先著地,以把對手摔倒為勝。

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到了“雄性荷爾蒙”的味道?在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民族摔跤賽場上,你就能充分感受到摔跤這項傳統技藝的魅力。

臥虎藏龍:河南摔跤隊伍裡有個19歲的“全國冠軍”

“哦,加油!加油!”9月11日下午,在鄭州大學中心體育館內,不時傳來觀賽觀眾的加油喝彩聲。

他們喝彩的對象,是正在場館中央的摔跤手們,一方輕鬆觀戰,另一方卻要在橡膠墊上暗暗使勁兒。

來自河南周口的李慧林,有著近1.9米的身高,身材壯碩,體重達105公斤。

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這次運動會期間,19歲的李慧林代表河南隊參加絆跤項目90公斤以上級別的比賽。

當天的熱身賽上,他面對的是一名年齡比自己大、體重比自己大的摔跤好手。

時不時傳出的低聲悶喊,兩人間的你來我往,這場比賽瞬間吸引了觀眾們的注意力,每當有人被摔倒在地,喝彩聲應聲而至。

"

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文 左東辰/圖

當裁判宣佈比賽開始後,雙方迅速抓抱對方,以最快的反應、速度和力量,採用背、絆、抱腿等招式,使對方的膝、臀或背部先著地,以把對手摔倒為勝。

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到了“雄性荷爾蒙”的味道?在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民族摔跤賽場上,你就能充分感受到摔跤這項傳統技藝的魅力。

臥虎藏龍:河南摔跤隊伍裡有個19歲的“全國冠軍”

“哦,加油!加油!”9月11日下午,在鄭州大學中心體育館內,不時傳來觀賽觀眾的加油喝彩聲。

他們喝彩的對象,是正在場館中央的摔跤手們,一方輕鬆觀戰,另一方卻要在橡膠墊上暗暗使勁兒。

來自河南周口的李慧林,有著近1.9米的身高,身材壯碩,體重達105公斤。

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這次運動會期間,19歲的李慧林代表河南隊參加絆跤項目90公斤以上級別的比賽。

當天的熱身賽上,他面對的是一名年齡比自己大、體重比自己大的摔跤好手。

時不時傳出的低聲悶喊,兩人間的你來我往,這場比賽瞬間吸引了觀眾們的注意力,每當有人被摔倒在地,喝彩聲應聲而至。

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2019年9月11日,河南省鄭州市,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比賽

面對“4比8”的比賽結果,李慧林並不服氣,“對方比我體重大,經驗豐富一些,我還是有點著急了,狀態也沒調整好。”

2008年,年僅8歲的李慧林在曾學習過散打的父親的影響下,開始學習中國式摔跤,一直堅持至今,這期間,他還練過柔道,曾獲得過2017年中國式摔跤冠軍賽的全國冠軍。

“可能大家都覺得蒙古族摔跤有先天性優勢,但我的靈活性、體力、技巧更好。”李慧林說,他的正式比賽在9月13,那一天,他希望發揮出自己的水平,爭取為河南代表隊獲得佳績。

草原上的“餓狼傳說”——蒙古族式摔跤“搏克”

民族式摔跤不但悠久歷史,而且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

民族式摔跤有六個跤種,它們的名字雖然簡單,但內涵豐富、服飾各異,規則、技巧也各有不同。

搏克為蒙古語音譯,意為摔跤,是蒙古族傳統體育活動男兒三項競技之一。它是蒙古族男子比試力量、技巧與智慧的體育娛樂活動。

"

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文 左東辰/圖

當裁判宣佈比賽開始後,雙方迅速抓抱對方,以最快的反應、速度和力量,採用背、絆、抱腿等招式,使對方的膝、臀或背部先著地,以把對手摔倒為勝。

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到了“雄性荷爾蒙”的味道?在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民族摔跤賽場上,你就能充分感受到摔跤這項傳統技藝的魅力。

臥虎藏龍:河南摔跤隊伍裡有個19歲的“全國冠軍”

“哦,加油!加油!”9月11日下午,在鄭州大學中心體育館內,不時傳來觀賽觀眾的加油喝彩聲。

他們喝彩的對象,是正在場館中央的摔跤手們,一方輕鬆觀戰,另一方卻要在橡膠墊上暗暗使勁兒。

來自河南周口的李慧林,有著近1.9米的身高,身材壯碩,體重達105公斤。

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這次運動會期間,19歲的李慧林代表河南隊參加絆跤項目90公斤以上級別的比賽。

當天的熱身賽上,他面對的是一名年齡比自己大、體重比自己大的摔跤好手。

時不時傳出的低聲悶喊,兩人間的你來我往,這場比賽瞬間吸引了觀眾們的注意力,每當有人被摔倒在地,喝彩聲應聲而至。

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2019年9月11日,河南省鄭州市,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比賽

面對“4比8”的比賽結果,李慧林並不服氣,“對方比我體重大,經驗豐富一些,我還是有點著急了,狀態也沒調整好。”

2008年,年僅8歲的李慧林在曾學習過散打的父親的影響下,開始學習中國式摔跤,一直堅持至今,這期間,他還練過柔道,曾獲得過2017年中國式摔跤冠軍賽的全國冠軍。

“可能大家都覺得蒙古族摔跤有先天性優勢,但我的靈活性、體力、技巧更好。”李慧林說,他的正式比賽在9月13,那一天,他希望發揮出自己的水平,爭取為河南代表隊獲得佳績。

草原上的“餓狼傳說”——蒙古族式摔跤“搏克”

民族式摔跤不但悠久歷史,而且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

民族式摔跤有六個跤種,它們的名字雖然簡單,但內涵豐富、服飾各異,規則、技巧也各有不同。

搏克為蒙古語音譯,意為摔跤,是蒙古族傳統體育活動男兒三項競技之一。它是蒙古族男子比試力量、技巧與智慧的體育娛樂活動。

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2019年9月11日,河南省鄭州市,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賽場內

關於搏克,最早的紀錄起源於匈奴時期,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技巧和引人注目的蒙古族搏克文化。搏克盛行於我國北方草原,不僅有利於蒙古族人民強身健體,而且與蒙古族人民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也有密切關聯。

運動員一般穿著有金屬鉚釘鑲邊皮製的“卓得戈”(跤衣)、“班澤勒”(跤褲)、“策日布格”(綵帶)、“淘術”(套褲)、“果特勒”(蒙古靴或馬靴)和“布蘇勒”(皮製腰帶)。

流傳千年的維吾爾族式摔跤“且裡西”

且裡西,是維吾爾語的音譯,意為“搏鬥、較量”。多在重大節日(古爾邦節、肉孜節等)期間由群眾自發組織開展,在婚禮、割禮和巴扎等等場合,人們也常以且裡西助興,多推舉德高望重的長者當裁判。

且裡西比賽時,雙方運動員必須先抓好對方腰帶,裁判員發令後,比賽即開始。在比賽中,運動員雙手均不得離開對方的腰帶去抓握對方的其他部位。運動員可用扛、勾、絆腳等動作將對方摔倒(肩胛骨著地、側身著地或臀著地)為勝。

"

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文 左東辰/圖

當裁判宣佈比賽開始後,雙方迅速抓抱對方,以最快的反應、速度和力量,採用背、絆、抱腿等招式,使對方的膝、臀或背部先著地,以把對手摔倒為勝。

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到了“雄性荷爾蒙”的味道?在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民族摔跤賽場上,你就能充分感受到摔跤這項傳統技藝的魅力。

臥虎藏龍:河南摔跤隊伍裡有個19歲的“全國冠軍”

“哦,加油!加油!”9月11日下午,在鄭州大學中心體育館內,不時傳來觀賽觀眾的加油喝彩聲。

他們喝彩的對象,是正在場館中央的摔跤手們,一方輕鬆觀戰,另一方卻要在橡膠墊上暗暗使勁兒。

來自河南周口的李慧林,有著近1.9米的身高,身材壯碩,體重達105公斤。

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這次運動會期間,19歲的李慧林代表河南隊參加絆跤項目90公斤以上級別的比賽。

當天的熱身賽上,他面對的是一名年齡比自己大、體重比自己大的摔跤好手。

時不時傳出的低聲悶喊,兩人間的你來我往,這場比賽瞬間吸引了觀眾們的注意力,每當有人被摔倒在地,喝彩聲應聲而至。

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2019年9月11日,河南省鄭州市,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比賽

面對“4比8”的比賽結果,李慧林並不服氣,“對方比我體重大,經驗豐富一些,我還是有點著急了,狀態也沒調整好。”

2008年,年僅8歲的李慧林在曾學習過散打的父親的影響下,開始學習中國式摔跤,一直堅持至今,這期間,他還練過柔道,曾獲得過2017年中國式摔跤冠軍賽的全國冠軍。

“可能大家都覺得蒙古族摔跤有先天性優勢,但我的靈活性、體力、技巧更好。”李慧林說,他的正式比賽在9月13,那一天,他希望發揮出自己的水平,爭取為河南代表隊獲得佳績。

草原上的“餓狼傳說”——蒙古族式摔跤“搏克”

民族式摔跤不但悠久歷史,而且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

民族式摔跤有六個跤種,它們的名字雖然簡單,但內涵豐富、服飾各異,規則、技巧也各有不同。

搏克為蒙古語音譯,意為摔跤,是蒙古族傳統體育活動男兒三項競技之一。它是蒙古族男子比試力量、技巧與智慧的體育娛樂活動。

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2019年9月11日,河南省鄭州市,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賽場內

關於搏克,最早的紀錄起源於匈奴時期,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技巧和引人注目的蒙古族搏克文化。搏克盛行於我國北方草原,不僅有利於蒙古族人民強身健體,而且與蒙古族人民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也有密切關聯。

運動員一般穿著有金屬鉚釘鑲邊皮製的“卓得戈”(跤衣)、“班澤勒”(跤褲)、“策日布格”(綵帶)、“淘術”(套褲)、“果特勒”(蒙古靴或馬靴)和“布蘇勒”(皮製腰帶)。

流傳千年的維吾爾族式摔跤“且裡西”

且裡西,是維吾爾語的音譯,意為“搏鬥、較量”。多在重大節日(古爾邦節、肉孜節等)期間由群眾自發組織開展,在婚禮、割禮和巴扎等等場合,人們也常以且裡西助興,多推舉德高望重的長者當裁判。

且裡西比賽時,雙方運動員必須先抓好對方腰帶,裁判員發令後,比賽即開始。在比賽中,運動員雙手均不得離開對方的腰帶去抓握對方的其他部位。運動員可用扛、勾、絆腳等動作將對方摔倒(肩胛骨著地、側身著地或臀著地)為勝。

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2019年9月11日,河南省鄭州市,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運動員賽前訓練


彝族的體育之花——彝族式摔跤“格”

“請客沒有酒不行,快樂離不開摔跤”“沒有三個彝族男人不會摔跤,沒有一個彝族女人不喜歡摔跤”……彝族的諺語充分體現了摔跤運動在其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中的重要地位和人們對它的熱愛。摔跤,彝語稱之為“杏格”,摔跤運動在彝族傳統體育運動之中有著“體育之花”的美譽。

格,流行於四川、雲南、貴州等彝族地區,當地人們利用農閒、假日、節日開展摔跤活動,當遇到“火把節”時,到處可以看到不同規模的摔跤活動。比賽時,運動員雙手從兩側抓住對方腰帶,通過抱腰、抱單腿、過背、穿腿、夾臂翻等動作,將對方摔倒雙肩著地為勝。本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比賽按體重分為52公斤、62公斤、74公斤、87公斤、87公斤級以上級別。

“油膩”的藏族式摔跤——北嘎

北嘎,又稱藏式摔跤,起初作為一種娛樂項目在青海省和西藏等地的牧區廣為流傳,是草原漢子聚集在一起時玩耍的一種娛樂項目。在藏族舉行重大的慶典、紀念活動時,北嘎作為一項表演節目深受群眾喜愛。

北嘎在藏族女子中也十分普及,小女孩到中年婦女都很喜歡。據傳,在西藏康區的某個部落中,如果一女子能通過摔跤戰勝部落中所有男子,則可成為該部落的首領,兒童更以摔跤為日常功課。

民間北嘎比賽,運動員上身赤裸,有時還會塗酥油,下穿短褲,腰束布帶,足登藏靴,兩兩相搏,但不能用腳絆,以被摔倒為負,一局決勝負。

比賽結束,敗者獻給勝者一條哈達。雙方運動員必須雙手抓好對方腰帶(可一手在前,一手在後,或雙手在對方背後握抱)。運動員僅靠腰臂之力提起對方將其旋轉摔倒及用腳絆或蹬踹對方。運動員肩、背、腰、臀、髖、頭、體側,任何一個部位著地即為負。比賽按體重分52公斤、62公斤、74公斤、87公斤、87公斤以上級五個級別。

"

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文 左東辰/圖

當裁判宣佈比賽開始後,雙方迅速抓抱對方,以最快的反應、速度和力量,採用背、絆、抱腿等招式,使對方的膝、臀或背部先著地,以把對手摔倒為勝。

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到了“雄性荷爾蒙”的味道?在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民族摔跤賽場上,你就能充分感受到摔跤這項傳統技藝的魅力。

臥虎藏龍:河南摔跤隊伍裡有個19歲的“全國冠軍”

“哦,加油!加油!”9月11日下午,在鄭州大學中心體育館內,不時傳來觀賽觀眾的加油喝彩聲。

他們喝彩的對象,是正在場館中央的摔跤手們,一方輕鬆觀戰,另一方卻要在橡膠墊上暗暗使勁兒。

來自河南周口的李慧林,有著近1.9米的身高,身材壯碩,體重達105公斤。

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這次運動會期間,19歲的李慧林代表河南隊參加絆跤項目90公斤以上級別的比賽。

當天的熱身賽上,他面對的是一名年齡比自己大、體重比自己大的摔跤好手。

時不時傳出的低聲悶喊,兩人間的你來我往,這場比賽瞬間吸引了觀眾們的注意力,每當有人被摔倒在地,喝彩聲應聲而至。

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2019年9月11日,河南省鄭州市,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比賽

面對“4比8”的比賽結果,李慧林並不服氣,“對方比我體重大,經驗豐富一些,我還是有點著急了,狀態也沒調整好。”

2008年,年僅8歲的李慧林在曾學習過散打的父親的影響下,開始學習中國式摔跤,一直堅持至今,這期間,他還練過柔道,曾獲得過2017年中國式摔跤冠軍賽的全國冠軍。

“可能大家都覺得蒙古族摔跤有先天性優勢,但我的靈活性、體力、技巧更好。”李慧林說,他的正式比賽在9月13,那一天,他希望發揮出自己的水平,爭取為河南代表隊獲得佳績。

草原上的“餓狼傳說”——蒙古族式摔跤“搏克”

民族式摔跤不但悠久歷史,而且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

民族式摔跤有六個跤種,它們的名字雖然簡單,但內涵豐富、服飾各異,規則、技巧也各有不同。

搏克為蒙古語音譯,意為摔跤,是蒙古族傳統體育活動男兒三項競技之一。它是蒙古族男子比試力量、技巧與智慧的體育娛樂活動。

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2019年9月11日,河南省鄭州市,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賽場內

關於搏克,最早的紀錄起源於匈奴時期,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技巧和引人注目的蒙古族搏克文化。搏克盛行於我國北方草原,不僅有利於蒙古族人民強身健體,而且與蒙古族人民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也有密切關聯。

運動員一般穿著有金屬鉚釘鑲邊皮製的“卓得戈”(跤衣)、“班澤勒”(跤褲)、“策日布格”(綵帶)、“淘術”(套褲)、“果特勒”(蒙古靴或馬靴)和“布蘇勒”(皮製腰帶)。

流傳千年的維吾爾族式摔跤“且裡西”

且裡西,是維吾爾語的音譯,意為“搏鬥、較量”。多在重大節日(古爾邦節、肉孜節等)期間由群眾自發組織開展,在婚禮、割禮和巴扎等等場合,人們也常以且裡西助興,多推舉德高望重的長者當裁判。

且裡西比賽時,雙方運動員必須先抓好對方腰帶,裁判員發令後,比賽即開始。在比賽中,運動員雙手均不得離開對方的腰帶去抓握對方的其他部位。運動員可用扛、勾、絆腳等動作將對方摔倒(肩胛骨著地、側身著地或臀著地)為勝。

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2019年9月11日,河南省鄭州市,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運動員賽前訓練


彝族的體育之花——彝族式摔跤“格”

“請客沒有酒不行,快樂離不開摔跤”“沒有三個彝族男人不會摔跤,沒有一個彝族女人不喜歡摔跤”……彝族的諺語充分體現了摔跤運動在其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中的重要地位和人們對它的熱愛。摔跤,彝語稱之為“杏格”,摔跤運動在彝族傳統體育運動之中有著“體育之花”的美譽。

格,流行於四川、雲南、貴州等彝族地區,當地人們利用農閒、假日、節日開展摔跤活動,當遇到“火把節”時,到處可以看到不同規模的摔跤活動。比賽時,運動員雙手從兩側抓住對方腰帶,通過抱腰、抱單腿、過背、穿腿、夾臂翻等動作,將對方摔倒雙肩著地為勝。本屆全國民族運動會比賽按體重分為52公斤、62公斤、74公斤、87公斤、87公斤級以上級別。

“油膩”的藏族式摔跤——北嘎

北嘎,又稱藏式摔跤,起初作為一種娛樂項目在青海省和西藏等地的牧區廣為流傳,是草原漢子聚集在一起時玩耍的一種娛樂項目。在藏族舉行重大的慶典、紀念活動時,北嘎作為一項表演節目深受群眾喜愛。

北嘎在藏族女子中也十分普及,小女孩到中年婦女都很喜歡。據傳,在西藏康區的某個部落中,如果一女子能通過摔跤戰勝部落中所有男子,則可成為該部落的首領,兒童更以摔跤為日常功課。

民間北嘎比賽,運動員上身赤裸,有時還會塗酥油,下穿短褲,腰束布帶,足登藏靴,兩兩相搏,但不能用腳絆,以被摔倒為負,一局決勝負。

比賽結束,敗者獻給勝者一條哈達。雙方運動員必須雙手抓好對方腰帶(可一手在前,一手在後,或雙手在對方背後握抱)。運動員僅靠腰臂之力提起對方將其旋轉摔倒及用腳絆或蹬踹對方。運動員肩、背、腰、臀、髖、頭、體側,任何一個部位著地即為負。比賽按體重分52公斤、62公斤、74公斤、87公斤、87公斤以上級五個級別。

19歲,身高1.9米!這小夥是河南摔跤隊伍裡中潛伏的“王者”

2019年9月11日,河南省鄭州市,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民族式摔跤比賽

盛行於回族、滿族的中國式摔跤——絆跤

絆跤是回族、滿族群眾十分喜愛的一項傳統體育運動。每逢農閒時節,青年小夥們就會聚集在一起絆跤。

絆跤時要請中間人做裁判。比賽時,交手雙方出場,相對而立。當裁判宣佈比賽開始後,雙方迅速抓抱對方,以最快的反應、速度和力量,採用背、絆、抱腿等招式,使對方的膝、臀或背部先著地,以把對手摔倒為勝。比賽根據動作質量得分,不限時間,一般採取三跤二勝制,並有絆跤口訣“花花摟腰,一抖三跤”。

本屆全國民族運動會的絆跤項目比賽,按體重分為五個級別進行,分別為56公斤級、65公斤級、75公斤級、90公斤級和90公斤以上級。運動員身著摔跤衣,在10×10米的比賽場地上進行較量。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朝鮮族式摔跤“希日木”

希日木是朝鮮式摔跤,與土地和農業文化息息相關,它既是一項民族運動,也是非常受歡迎的文化習俗。

朝鮮族群眾在豐收喜慶的節日都會進行摔跤比賽,特點十分鮮明,最主要的是使用腿繩。腿繩由3米長的麻布或白布做成,其中90釐米圍在腰際,剩下的有伸縮性地纏在右側大腿上,然後在腰間紮上1.5米長的腰帶。運動員上身赤膊,下身穿運動短褲,比賽時,參賽者用各自右手抓住對方腰帶,左手抓住對方腿繩,準備好後,聽到裁判員“開始”口令後,雙方即可同時起身用力。比賽按體重分級別進行,採用三局兩勝制。

2018年,希日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錄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本屆全國民族運動比賽按體重分為52公斤、62公斤、74公斤、87公斤、87公斤以上五個級別,採用三局兩勝制。(編輯 華麗娟 實習生 吳冰 王紅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