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堅持工作 76歲老人對傳統花饃的堅守
過節堅持工作 76歲老人對傳統花饃的堅守
過節堅持工作 76歲老人對傳統花饃的堅守
過節堅持工作 76歲老人對傳統花饃的堅守
過節堅持工作 76歲老人對傳統花饃的堅守
過節堅持工作 76歲老人對傳統花饃的堅守
過節堅持工作 76歲老人對傳統花饃的堅守
過節堅持工作 76歲老人對傳統花饃的堅守
陳榮攝影
1/7 一門手藝的堅守,對於一個村裡的老人而言,可以餬口,可以讓生活過的充實,也可以是用來化解孤獨的工具。超級長假中很多人都回家團聚了,而今天伴隨王奶奶的還是那幾十年如一日的花花饃。王奶奶今年76歲了,看上去卻是一身精氣神,家住陝西寶雞橋鎮,“做花花”是她的標籤,也是方圓幾十里人們對她的稱謂。
2/7 20多年前,王奶奶的丈夫因病去世了,兒子在城市安了家,家中便剩下自己和婆婆兩人,從那時起王奶奶便和花花饃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了照顧婆婆,她哪兒都去不了,生活沒有經濟來源,便學做花花饃補貼家用。10多年前,婆婆去世了,按理說她可以放下這裡的一切,去城裡和孩子們一起生活,但她選擇了留下,依舊靠著花花饃的手藝自力更生。
3/7 晚輩們趁著中秋節回來看她,王奶奶放下手中的花花饃出來迎接。許久未見的孩子們給王奶奶寧靜的小院帶來了歡笑聲。
4/7 近些年農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對一些繁瑣的傳統習俗也進行了簡化,花花饃的需求沒有以前那麼多了,但是做花花饃的人更少了,所以王奶奶有時候忙的腰痛眼花的。
5/7 “花花饃”是當地的稱呼,大部分地方稱為“花饃”。製作花花饃絕對需要心靈手巧,用切、揉、捏、揪、挑、壓、搓、撥、按等技巧先將面做成千姿百態的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然後上鍋蒸熟,出鍋晾涼後上色,最後用竹籤鑲在大饅頭上。
6/7 花花饃沒有專門的營銷技巧,都是人們口口相傳,有需要的人會找上門訂做。因為年紀的緣故,王奶奶的視力大不如前了,她向每一次找來的人都解釋自己不再做了,但是下一次還會有人找上門來。中秋過後王奶奶計劃去城裡照顧懷孕的外孫女,也許等她回來後還會有人找她做花花摸,也許她還會一如既往的提醒對方自己做不動了。
7/7 無論你生活在哪裡,身邊總會有一些這樣的人,他\/她們不一定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多大意義,也可能不知道這些事情對社會意味著什麼,但是他\/她們會堅持將祖輩那裡流傳下來的技藝使用到生命的燭燈燃盡。祝福王奶奶長命百歲。
2017-10-0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