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手工藝的消亡和新生:烙畫創作從喜愛到傳承只為使命

手工藝 葫蘆 藝術 美術 三晉都市網 2017-06-08

認識韓霞,是在太原市聾人學校的課堂上,韓老師正在教聾啞學生學習烙畫葫蘆,教室的牆上掛著精美、喜慶的烙畫葫蘆作品,韓老師則不厭其煩地向學生傳授烙畫葫蘆技藝。

韓霞,從事烙畫葫蘆創作十七年,獲獎無數。從最初的單純喜愛到現在身負傳承使命,她越來越被烙畫葫蘆的獨特魅力所吸引。她說:“雖然手上起了老繭,也不能做美甲,但我卻經常為一件藝術精品所感動。為了能讓這門手藝傳承下去,做到精益求精,我願意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天。”

傳統手工藝的消亡和新生:烙畫創作從喜愛到傳承只為使命

韓霞專注於烙畫葫蘆17年,除了喜歡,更多的是將老技藝創新出新元素。

韓霞出生在太原市,從小喜歡畫畫,上大學,她學習裝潢工藝設計,畢業後一直在太原工作。2000年,25歲的韓霞為了追隨當兵的丈夫,毅然放棄了收入不錯的工作,隨軍遠赴新疆伊犁,開始她美術教師的新生涯。也就在那裡,韓霞與葫蘆結下了一世情緣。

葫蘆是維吾爾族民眾不可缺少的生活器皿,老百姓用它來舀水、裝酒、儲備糧食等,所以,家家戶戶基本上都種植葫蘆。“新疆的葫蘆好大呀,咱們這裡根本見不到,好多都是80釐米到一米的個頭。”不久,韓霞注意到,市面上有許多葫蘆工藝品出售,也有好多人在專門做葫蘆生意。看著上面的各種圖案,韓霞不由得心裡一動:“這個我也能做到,而且還能做得更好!”此後,每每遇到農戶丟棄葫蘆,韓霞就撿拾回家,仔細琢磨。

傳統手工藝的消亡和新生:烙畫創作從喜愛到傳承只為使命

創作每一件作品都很認真、細緻。

“新疆葫蘆還有個特點,就是它的皮質不太好,比較粗,上面還有好多麻點。”為了掩蓋這些瑕疵,韓霞說,彩繪是個不錯的方式。那時,她經常繪製的有馬勺臉譜、山西晉劇臉譜、維吾爾族姑娘跳舞的場景或是精美的壁畫等。經過精心設計圖案,很快,韓霞的作品受到了重視,每次送到銷售點,都能得到顧客的青睞。2008年,韓霞創作的《阿凡提迎奧運》和《西域情》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評為一等獎;《阿凡提迎奧運》和《慶豐收》獲得北京60年迎國慶民間工藝比賽二等獎,還被北京收藏家協會永久收藏。

傳統手工藝的消亡和新生:烙畫創作從喜愛到傳承只為使命

多年來獲得多項榮譽。

2010年,韓霞回到太原,跟隨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陳勝共同研究、開發、傳承烙畫葫蘆這門手藝。

2014年,韓霞創作的《二十四願觀音》不僅榮獲我省第二屆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藝術精品博覽會、省第二屆工藝品創新設計大賽金獎,還在中國(天津)第一屆葫蘆文化藝術節評獎會上獲得2014“八仙杯”銀獎。

2016年,韓霞被評為太原市萬柏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五代傳承人。如今,韓霞除了推出新品,更專注於做一些能“傳世”的作品,而由她製作出來的新品,往往會引領烙畫葫蘆市場的主潮流。

此外,韓霞還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培養了百餘名烙畫愛好者,將大量精力投入到培養學員上,讓烙畫葫蘆得到更好的傳承。

傳統手工藝的消亡和新生:烙畫創作從喜愛到傳承只為使命

太原市聾校學生在韓霞的指導下學習烙畫葫蘆技藝。

傳統手工藝的消亡和新生:烙畫創作從喜愛到傳承只為使命

韓霞希望這門技藝能傳承給更多學員。

結束語

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工業化進程的推進,許多代表中國民間藝人幾千年智慧結晶的傳統手工藝瀕臨消亡,這不能不讓我們痛心。在我們這個系列報道里,既有艱難維持的民間藝人,也有創新發展的傳統手工藝。篇幅有限,我們只能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人關注它們,保護它們,使它們在新時代下煥發出勃勃生機,讓我們的工匠精神代代相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