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放棄高薪白領工作,回鄉做傳統手藝人,靠一塊布年入幾十萬
美女放棄高薪白領工作,回鄉做傳統手藝人,靠一塊布年入幾十萬
美女放棄高薪白領工作,回鄉做傳統手藝人,靠一塊布年入幾十萬
美女放棄高薪白領工作,回鄉做傳統手藝人,靠一塊布年入幾十萬
美女放棄高薪白領工作,回鄉做傳統手藝人,靠一塊布年入幾十萬
美女放棄高薪白領工作,回鄉做傳統手藝人,靠一塊布年入幾十萬
美女放棄高薪白領工作,回鄉做傳統手藝人,靠一塊布年入幾十萬
美女放棄高薪白領工作,回鄉做傳統手藝人,靠一塊布年入幾十萬
美女放棄高薪白領工作,回鄉做傳統手藝人,靠一塊布年入幾十萬
美女放棄高薪白領工作,回鄉做傳統手藝人,靠一塊布年入幾十萬
美女放棄高薪白領工作,回鄉做傳統手藝人,靠一塊布年入幾十萬
美女放棄高薪白領工作,回鄉做傳統手藝人,靠一塊布年入幾十萬
美女放棄高薪白領工作,回鄉做傳統手藝人,靠一塊布年入幾十萬
美女放棄高薪白領工作,回鄉做傳統手藝人,靠一塊布年入幾十萬
鑫視界
1/13 扎染是中國一種古老的紡染工藝,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人們稱其為“沒有針線的刺繡”。周城是白族扎染之鄉,周城白族扎染200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34歲的張翰敏從小生長在雲南大理周城,因為讀書和工作,她很早就離開了家鄉。2007年大學畢業後,張翰敏成為了一名歷史老師,後來又在北京一個國際慈善機構從事社區發展工作。(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2/13 2013年,她放棄大城市裡的高薪白領工作,回到家鄉創立了大理藍續綠色文化發展中心,開展手工扎染體驗活動、手工織布、藍續作品銷售,為了留住明清時期傳承下來的古法扎染技藝,也為了讓更多的人通過扎染認識大理、感悟自然。
3/13 作為第一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扎染技藝,本質上是一種防染技術,通過將手紡布上不需要染色的位置結紮、捆綁,再浸入由板藍等天然植物原料製成的染液,做出樣式各異的圖案。一張剛從織布機上下來的白綿綢布,要經過設計、製版、印刷、扎花、沉染、漂洗、晾晒、拆線才能夠做成一件合格的扎染成品,有的還需要蒸煮、脫漿、熨燙來保證質量。
4/13 “我覺得,扎染不僅僅是一門手藝,不僅僅是一塊布,它更是村裡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承載的是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在張翰敏記憶中,兒時的周城是藍色的,美得純粹,路旁晾晒著藍色扎染布,淡淡的板藍根清香在空氣中流動……
5/13 但後來幾次回家張翰敏發現,不知不覺中,板藍根飄香的藍色周城在慢慢消逝,做手工布的老人也相繼離開。(圖為,用於提煉製作扎染染料的本地植物。)
6/13 家鄉一點一滴的變化,積累在張翰敏的內心,對她觸動很大,親歷著原來族人引以為傲的東西在慢慢消逝的陣痛,於是回周城的頭一年,張翰敏便找到村裡的老人聊天,聊周城,聊扎染,瞭解手藝,整理圖案……對白族傳統扎染越瞭解,張翰敏心裡越自豪,也越焦急。“我要為白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延續做點什麼。”這個念頭在張翰敏心中萌生,而且日益強烈,她覺得這是一件等不得的事。終於,2013年她決定返鄉創業。
7/13 張翰敏還從奶奶手裡接過手工布作坊,將家裡百年曆史的白族“四合五天井”套院進行改造,把村裡為數不多的會織布的老人組織起來,一起學習和製作手工布,將織布和扎染新生計劃結合起來,將布藝的美展現在生活中。
8/13 張翰敏認為,對傳統技藝的保護,除了要學習技藝以外,如何在傳承中盈利同樣重要。純天然植物古法扎染出的圍巾、衣服、手帕產品特別受中國香港、臺灣等地客人的歡迎。目前,張翰敏的扎染實體店已經在昆明、大理等地開到了3家。(圖為,張翰敏同家鄉的手藝人一起製作扎染。)
9/13 儘管現在藍續的扎染產品供不應求,但是張翰敏依然堅持古法扎染,未來,張翰敏將重點做古法扎染的收集工作,例如扎染圖案研究、對傳統老藝人的紀錄,發掘傳統產品背後的故事。
10/13 對於張翰敏來說,扎染不僅僅是一個產品的呈現,而是與人的互動,與自然的互動。扎染背後環保、自然的主題引來不少客商的共鳴。現在,張翰敏的藍續團隊已經實現植物染料的自給自足,這在國內並不多見。他們希望能挖掘、吸引和帶動更多年輕人加入,讓這門有溫度、有生命力的手藝得以延續。 (圖為,在百年曆史的白族“四合五天井”套院裡掛著晾晒的扎染)
11/13 左圖,張翰敏正在進行扎染的創作。右圖,這是一條以“洱海藍”命名的扎染圍巾。
12/13 如今,張翰敏和她的藍續已小有名氣,人們談論起她“放棄大城市返鄉創業、傳承手藝”,從當初的懷疑、不理解,到現在更多的是欽佩和讚許,但她覺得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圖為,張翰敏在查看晾晒在院子內的扎染。)
13/13 回鄉的這幾年來,張翰敏一步步從守護“扎染藍”開始夢想,篤定地前行,內心世界也感到從未有過的寧靜和廣闊。她還搭建了實體店和網絡平臺,為了能讓扎染在無邊界分享和互動中產生更大的生命力。
2017-10-28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