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引言

我們講過流落民間的“收藏教父”王世襄的故事,各種藏品只要打上“王世襄舊藏”的烙印,價格幾乎立馬就翻上幾翻。而在古字畫收藏界,也有書畫“一入王門,價格三倍”的說法,只不過這個“王”,卻是另外一位世界級的中國收藏名家——王季遷先生。

如果說捐獻了超過故宮館藏半數頂級字畫的張伯駒先生成就了故宮的中國古字畫收藏地位的話,王季遷先生則是憑一己之收藏成就了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古字畫收藏世界級地位。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 王季遷先生

他是一位主動出使西方的中國古書畫文化傳播者,如果沒有他,全世界認識中國書畫價值的進程可能要延後幾十年。而王先生曲折傳奇的一生及對書畫的痴迷態度,正是中國曆代文人墨客的真實寫照。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幼承家學 師出名門

1907年,王季遷先生出生於江蘇蘇州一戶官衙世家。幼承家學的他得到了極好的教育,5歲便由父親帶著描紅學書,15歲開始正式隨自己的表舅顧麟士習畫。

顧麟士是清代收藏名家顧文彬之孫,家藏集中於名揚吳地的“過雲樓”。而少年時代的王季遷也得此便利,年紀輕輕便有幸接觸各種名家書畫,藉此大開眼界的他也為後來的收藏之路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王季遷先生後來走上收藏之路早在少年時代便有徵兆——15歲那年他在外見到了一幅清代名家王翬的畫作《山水》,便興沖沖地跑回家向母親借了五百大洋豪氣買下。等到後來自己的“第一件收藏”被鑑定為偽作,他才明白此中的艱難與凶險。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 康熙南巡圖,清,王翬

1928年,20歲出頭的他在上海東吳大學攻讀法律專業。然而他對於法律並沒有什麼興趣,在上海讀書期間他最大的收穫就是造訪了當時書畫界的大咖吳湖帆先生,並且因為自己帶過去的作品受到認可成為了吳先生的弟子。

吳湖帆先生是上世紀中國畫壇最重要的畫家之一,他本人也是一位收藏家。又因為他精於鑑賞,很多名流雅士、商賈富豪得到新藏品之後都不惜千里迢迢跑來請他鑑定真偽。,所以王老後來回憶在吳湖帆先生處“他不教人作畫,只教人看畫”,也令人獲益匪淺。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 吳湖帆先生

吳先生的這種教育理念自有其道理,藝術向來與“技”有所聯繫又應超脫其上。學會欣賞是比學會技巧更加難得的事情,收藏鑑賞與創作相結合的形式,向來是中國曆代文人修習書畫的傳統。

得益於顧麟士,吳湖帆等前輩名流的悉心指點,年紀輕輕的王季遷已然成為中國書畫鑑賞界實力超前的新人之一。1935年國民政府請國內專家遴選赴倫敦展出的中國書畫,王季遷的名字赫然出現在老前輩眾多的顧問名單中。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 青年時期的王季遷先生

在此過程中他認識了德國駐上海領事維多利亞·孔達(Victoria Contag),在教她書畫的過程中他深感由於文化差異,體會不到中國書畫“神韻”的外國人鑑定書畫之困難。他與孔達用了整整四年的時間遍尋明清國畫名家作品,最終成書《明清畫家印鑑》。

這一部幫助外國人從印鑑上初步判斷中國書畫真偽的書籍,也成了第一部向外國人介紹中國明清書畫鑑定的專著,以至於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來華的中國書畫愛好者及收藏家們人手一本的工具書。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 1940年初版《明清畫家印鑑》

這是王季遷成為中國書畫文化傳播者,邁出的第一步。

畢業當了兩年律師後,感到厭倦的王季遷辭去工作,開始輾轉於上海蘇州兩地美專教書。這使他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重要轉折點——與上海美專院長劉海粟先生交好。

不同於王季遷之前的幾位“傳統派”老師,劉海粟其時自法國留學歸來,深受西方藝術的影響。他開辦的上海美專是中國第一所招收女學生的美院,他也是第一位在中國推廣裸體寫生的美術教育家——為此還曾被通緝到出逃日本。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 劉海粟先生

在劉海粟家中,王季遷看到的是當時西方流行的印象派,乃至於野獸派的畫作。看到他對西方藝術持有的開放心態及感興趣的樣子,劉海粟強烈建議他“走出去看看”。於是在1947年,40歲的王季遷開始了自己從日本到美國的“見天地”之旅。

他一年後歸來時,是局勢動盪不定的1948年。出於對家人安危的擔心,王先生舉家遷往香港。隔年,王季遷定居美國。自此,他正式開啟了自己於異國他鄉傳播中國書畫藝術的下半生。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目光如炬 名畫滿家

初到美國,王季遷先生一家生活十分艱難。他教過書,做過銷售,甚至做過裝修,以替人畫室內背景牆為生。但是就如無數倔強的收藏家文人雅士一般,再艱難他也不肯為了換錢而將自己帶來的字畫賣到不愛惜它們的人手中。

他通過在紐約“藝術學生聯盟”學畫、辦展,漸漸闖出了名頭。1962年香港中文大學聘請他為藝術系主任,前往教授中國畫。1965年,攢下一點錢的他又與彼時瀟灑的張大千同遊歐洲各國,學習西方藝術。

整個五六十年代,他在艱難打拼的生活之餘,也憑尖銳的鑑賞目光收藏到了極其珍貴的幾件世界級藝術品。其中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圖》這件作品,可以說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收藏之一。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 北宋 武宗元《朝元仙仗圖卷》局部

早在1947年前往美國遊歷時,做客大都會博物館的王季遷就有幸見過這幅畫。當時是一名律師帶著這件從日本古董商人手中收購的作品前來,開價五萬美金欲售與大都會博物館。王季遷一見之下當即建議博物館買下,不過大都會拒絕了。

此後這件作品竟然流落到了美籍猶太人古董商,以收藏亞洲藝術品聞名的侯世泰手中。1950年王季遷重返紐約,在侯世泰的古玩店中瞥見這卷稀世珍寶,由於業界普遍覺得這是假畫,就被擱置於貨架之上。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 猶太收藏家侯世泰

王季遷又驚又愁,根本拿不出錢買畫的他生怕被人搶先一步,於是與侯世泰商量著拿出自己收藏的六幅明清字畫交換,終於拿下了珍貴的《朝元仙仗圖》。回家後他反覆鑑定,確認這是正品。

後來美國各大博物館聽說後也紛紛來看,在收藏界引起了一波轟動。事情到這還沒完,惱羞成怒的侯世泰認定王季遷一早看出這幅畫的珍貴,以欺詐的名義把王先生告上了法庭。當時猶太人團體以團結和多出律師聞名於世,侯世泰請來三名大律師胸有成竹地準備奪回名作。

而王季遷先生本身也是法學出身,不管是硬著頭皮還是胸有成竹地也就上場交鋒了。最終出來,法官判王季遷先生勝訴,撤回了起訴。這件轟動華人世界的案件直接導致了侯世泰閉店遷居瑞士退出了收藏圈,也是王季遷逐漸名揚世界的緣由之一。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 少年時期的張伯駒先生

貴為“民國四公子”的張伯駒先生為收藏字畫變賣光了家產,同為此道中人的王季遷有過之而無不及。1947年當他得知北京的狄平子有意出讓王蒙《青卞隱居圖》(現藏上海博物館),竟馬上賣掉上海的房子取錢前往北京收購。

而在國外前期,他則是勤儉節約到了極致省下錢來做收藏。從宋代的郭熙、董源、巨然、馬遠、李唐的畫作,到元代趙子昂(趙孟頫)、倪瓚、吳鎮的作品,乃至於明清沈周、唐寅(唐伯虎)、董其昌、八大山人這些名家作品,他都有收藏。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 啟功先生在王季遷先生家中 1999年

為了這些隨便一件拎出來都是可以擺進故宮博物院的高級別作品,出身名門的王季遷剛到美國沒車沒房,活成了紐約文化圈中最“摳門”的文人。彼時啟功等人在紐約聚會閒聊,有人發問“在座誰喝過王季遷請的咖啡”,大家鬨堂大笑無一人舉手。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捐賣藏品 傳播文化

據後人統計王先生一生收藏有1500-2000件作品,幾乎全為中國繪畫史上的名家畫作乃至於遺世孤品。更難得的是他從不吝於展示,他的朋友甚至附近學藝術的學生都可以到他家賞畫,王先生也樂於將自己的鑑賞、收藏之道相授予年輕人。

一直到70年代王季遷先生受聘為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顧問,他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中國文化傳播之路。70年代他將“筆墨說”(也即欣賞中國書畫的根本方法)大面積地引入西方藝術圈,讓更多的西方人學會欣賞中國書畫藝術。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國文明部分

1971年王先生將一批自己把玩了半生的精品字畫放上拍賣場,引起了一波對中國書畫通過拍場傳播出去的極大關注。但彼時西方關注較多的還是中國的傳統瓷器,一直到80年代蘇富比才在紐約首創中國畫專場。

而業內公認最權威的鑑賞收藏家王季遷老先生,自然成為了蘇富比中國畫專場的特別顧問。之後的幾十年間,他邊著書教授中國書畫鑑賞,邊指導大都會博物館收購美國民間的中國書畫,邊逐漸為自己的收藏尋找“歸宿”。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 王季遷先生舊藏 五代 董源《溪岸圖軸》

1973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向他買了二十四張宋、元畫。1997年,大都會又獲得了他的第二批重要收藏。王先生說:“我將這些畫視同自己的子女。讓《溪岸圖》進入大都會就像看到我女兒嫁了一個好丈夫。”

書畫的收藏由古代文人的世代傳承,一直到現代捐賣給博物院讓更多人能欣賞到的形式,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轉變。藝術品的價值就在於“放在合適的位置,給予真正喜歡並關注它們的人更多啟發與指導”。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 大都會博物館中的蘇州園林設計 即明軒

看到這裡,我知道一定會有人問王先生為何不把這些珍貴的書畫轉賣或者捐贈國內。事實上他是做過此類嘗試的。

1992年,王季遷通過黃胄先生與故宮博物院取得聯繫,想將自己畢生最得意的收藏武宗元《朝元仙仗圖》,再加上馬遠的《山水冊頁》和倪雲林的《鬆亭山色圖》三件國寶以一千萬美金的價格賣給故宮。

由於故宮沒有那麼多現金,王先生提出以物易物。後來由於種種交洽、審批,以及無人願意出頭擔此責任的緣故,這項拖了許久的交易也就此作罷。王先生又找到臺北故宮,偏巧當時遇到一些政治上的阻礙又沒能如願。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 王季遷先生舊藏 明代 沈周《荷鴨圖軸》

兩岸故宮都受挫,王先生還是希望國寶回到中國人手中。幾年後找遍華人藏家,最終竟因為非典戒嚴導致朱紹良出不了北京,第二年朱先生出發前骨折,最後在買定機票準備出發交易的前兩天王季遷先生於美國去世,子女陷入財產糾紛而使此事作廢。

這段文物歸國的坎坷經歷,乃至於先生去世後子女們鬧得沸沸揚揚的財產糾紛案,其中的撲朔迷離及國寶級文物的下落不明,都是令人唏噓感慨的巨大損失。幸而王季遷先生其他的很多收藏都在大都會博物館,館內甚至專門為他設置了一個“王季遷藏品展廳”妥善安置了這些珍貴文物。

後記

王季遷作為名家吳湖帆先生的弟子,他秉承了中國曆代文人收藏與創作相結合的傳統,也即收藏其實是他學習中國傳統字畫的一種方式。他獨到的目光,幫助他收藏及保護了很多無價的中國書畫並讓全世界理解、見到它們的美。

談及王季遷先生,很多人會詬病他“高價賣畫”而不免費捐贈回國的行為。當年王世襄先生因為將收藏的明清傢俱以低價賣給上海博物館而在國內被罵得近乎一無是處,但這些收藏家們為藏品吃了一生的苦,付出的巨大代價,難道還不足以換來一個決定其去向的自由權嗎?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 王季遷(左一)與張大千(中)等友人於紐約寓所

我們讚美張伯駒先生將藏品無償捐給故宮博物院的大無私精神,也不應詆譭自由買賣藏品的收藏家們。農夫肯把一千萬捐給國家而不肯捐一頭牛的故事我們都聽過,希望我們都不要成為耍嘴皮子的農夫。

學會換位思考的理智尊重,才是文明發展的更好沃土。

參考文獻:

王季遷獻身藝術的一生 文/何慕文

“溪岸”漫步,關於王季遷先生的古畫收藏 文/田洪

紐約大都會所藏中國書畫,是美國學會欣賞中國文人傳統的見證 文/陸斯嘉 盛逸心

古字畫“一入王門,價格三倍”的王己千 文/朱浩雲

王季遷遺產糾紛始末 文/補白

中國名畫是如何入藏美國博物館的 文/樂夢融

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珍藏的背後助力者 文/何慕文

王季遷:沒有他,就沒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的頂級中國字畫

內容為『手望Sowarm』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