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說過,《藥師經》幫助我們解決內心煩惱,延壽消災

釋印順 佛教 文殊 大眾汽車 妖精 2017-06-09

印順法師說過,《藥師經》不僅是在講述道理,幫助我們解決內心的煩惱和困惑,並且還提出了行動上的指導。這些道理都非常樸實,明白易懂。但是,只有堅持著去做,才真正能夠轉變我們的生命狀態。

《藥師經》重視現世的安樂,而藥師法門雖然著重在消災延壽、祛除病痛,但它也為人們指出,病苦的根源在哪裡以及如果跨越現實生活中的障礙,在此一生的生命旅程中安樂自在、無病無憂無煩惱。

眾生患病而佛法是藥,眾生有什麼煩惱,佛法就根據具體情況而施設相應的法門。

經書裡的第一句經文是,“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遊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

這裡的“薄伽梵”是佛的尊稱,也就是世尊,釋迦牟尼。世尊悟道之後顧念著世間眾生的煩惱疾苦,因此經常遊歷於恆河一帶進行教化,用智慧的光明來驅走無明的黑暗。

為了幫助眾生解脫煩惱,已經獲得證悟的世尊就遊化諸地、隨緣教化。因此,佛陀講說佛法也就沒有固定的場所。比如此處所說的“樂音樹”,就是佛陀說法的一個處所。

印順法師說過,《藥師經》幫助我們解決內心煩惱,延壽消災

網絡圖片。

“與大苾芻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

前來聽聞佛法的大眾數量竟然如此之多,這也說明,佛陀即將宣說的這部經典,是為所有一切眾生宣說的,而不拘於某一些眾生。所以,這裡提到前來聽法的有聲聞眾也有菩薩眾,還有人天眾。每個眾生的根器不同,發心也不同,但不論是處於哪一類別的眾生,都能從聽聞的佛法中獲得真實利益,或為救濟眾生,或為解脫自苦,或求了脫生死,或求現世安樂。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

就在大眾屏息凝神,準備聽聞世尊說法的時候,曼殊室利(即文殊師利,意為妙吉祥,法王子意為菩薩)很恭敬地起來發言。文殊菩薩向佛陀提出問題,請求佛陀給予解答,這時候的禮節最為崇重並且具有深意。

偏袒一肩,也就是露出右邊的手臂,以右邊的膝蓋著地,也就是單膝跪在地上,雙手合掌放在胸前,並且採取鞠躬的姿勢。

這個禮節既表示謙恭和至誠的態度,同時也表示荷擔起佛法、擔負起眾生。文殊師利因為承受著佛陀的鼓勵和希望,擔負起弘法利生的重任,所以他向佛陀啟問。

那麼,文殊師利提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呢?

印順法師說過,《藥師經》幫助我們解決內心煩惱,延壽消災

“世尊!惟願演說如何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消除,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在其他一些佛經中,佛陀也曾講到過某些佛土清淨莊嚴、微妙殊勝,所以,文殊師利在這裡請求世尊能夠宣說與這些佛土相類的教法。文殊師利的這個請求並非為著自己得到安樂或其他利益,而是希望佛陀宣說的教法能夠幫助其他眾生在聽聞之後獲得無量清淨歡喜,從此消除業障。

曼殊師利提問之後,世尊便大加讚歎,“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勸請我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為拔業障所纏有情,利益安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汝今諦聽,極善思維,當為汝說。”

曼殊室利的這個請求,正適合大眾解脫煩惱的需要,這也契合佛門慈悲救世的大願,因此佛陀給予了讚許。

被諸多生活障礙牽制的人們,就好比是被繩索綁縛了手腳和心靈一般,真是毫無自由可言。平日裡,我們都說要“追求一種自由的生活”,可諷刺的是,你我皆是那不自由的人。

印順法師說過,《藥師經》幫助我們解決內心煩惱,延壽消災

《只有當心非常安靜時》一書中的插圖

最常見的事例就是,我們總是被很多不如意的遭遇阻礙了前行的腳步,被一些災難和挫折牽扯了精力。曼殊室利請佛陀講說修行法門,正是為了使眾生從業障中出離出來,真正地自由起來,過一種喜悅平定的生活。

佛陀在對曼殊室利進行了一番讚歎後就說,我現在要說法了,你要聚精會神地聽,還要進行一番思考,加以抉擇。這就是要進行深刻的思維,如此才能得到正確的知見。有了正確的知見,才能以此來指導現實人生,幫助他人解脫痛苦。

曼殊室利聽後非常歡喜,“唯然!願說,我等樂聞。”世尊的教導,我們自然要聽從。因為只有聽聞世尊的教導,我們才能生起智慧和正知正見。

其實,不論是聽聞佛法,還是面對其他事物,我們都需要逐漸培植起正確的知見來。尤其是面對疾病,我們更應該培養出一種正確的認識。

世尊對曼殊室利說道:“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

印順法師說過,《藥師經》幫助我們解決內心煩惱,延壽消災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東邊,有一個名叫“淨琉璃”的地方,當然,它與我們的這個世界相距甚是遙遠。這個世界的佛號稱“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這是佛的十大通號。佛便是已經證悟的修行者,他們的功德最為圓滿無瑕,不僅自身已經斷盡煩惱,遠離一切顛倒的知見,並且還能為所有一切眾生宣說佛法,傳播智慧,幫助眾生獲得清涼解脫,因此這些證悟者又是自利利他、圓滿無礙的。

“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世尊告訴曼殊室利,藥師琉璃光如來有十二大行願,他能夠成就無可思議的功德,證悟到圓滿的境界,正是因為他以大慈大悲之心接引眾生,滿足眾生的正當欲求。藥師琉璃光如來以他的慈悲善巧隨順眾生的心願和欲求,使得因生活而有所求的眾生都能得到滿足。

世人都知道,誦唸藥師佛名號和心咒,能夠平定身心、祛除病苦,所以,要想健康長壽就離不開修心調心。要想“求得”健康長壽,這個可是太讓人有壓力了。有求皆苦啊!可是呢,如果我們通過修行來調整身心,讓身心處於調和的狀態之中,那麼又何必苦苦去求健康長壽呢?這還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