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男,漢族,1967年5月5日生,河南鄭州人,1989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1995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博士學位。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2017年獲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之“生命科學獎”。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

人物履歷

2018年12月,入選“中國改革開放海歸40年40人”榜單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省鄭州市小郭莊。1972年,離開小郭莊,全家搬往之外的駐馬店市。1984年畢業於河南省實驗中學,並獲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河南省第一名),保送至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1989年提前一年畢業,獲得學士學位。

1995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學位,隨後在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

1998年—2008年,歷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講席教授。

2008年,婉拒了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中心(HHMI)研究員的邀請,全職回到清華大學工作,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2013年4月25日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4月30日 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3年12月19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3年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宣佈授予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2014年度愛明諾夫獎(Gregori Aminoff Prize)

2014年12月9日施一公以校長助理身份,會見匈牙利羅蘭大學校長巴納·德布勒森一行。

2014年12月11日證實,施一公教授已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

2015年8月,施一公擬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2015年9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2016年3月25日,施一公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2016年6月2日,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第九屆全委會第一次會議,施一公當選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2018年1月9日,施一公已請求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籌建西湖大學。

2018年4月16日,施一公當選西湖大學首任校長。

人物評價


2008年2月,已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的施一公,毅然辭職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在海外華人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國際知名神經科學家魯白說:“他是海外華人歸國的典範和榜樣”。

由中國科學報社、中國科協科普部、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等主辦的“2013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推選活動2014年1月24日晚正式揭曉,施一公為10位獲獎者之一。

“他是聞名世界的結構生物學家,曾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建系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2013年,他的科研小組研究進展不斷:首次在RNA剪接通路中取得重大進展,為揭示生命現象的基本原理奠定了紮實的理論基礎;他運用X-射線晶體學手段在細胞凋亡研究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為開發新型抗癌、預防老年痴呆的藥物提供了重要線索……2013年也是他收穫榮譽的一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美國科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雙院外籍院士。他在科研中不忘育人之心,他深受學生愛戴。他就是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院長施一公。”

在美國生活了18年的施一公,2008年初全職回到清華大學工作,後來還放棄了美國國籍。他的歸來被認為是中國科技界吸引力增強的標誌之一。

人物故事

求學生涯

淺談施一公,老家河南,是咱河南人

施一公

施一公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父親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母親畢業於北京礦業學院。施一公的名字帶著深深的時代烙印:父母親給他取名“一公”,希望他“一心為公”。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到清華生物系,成為清華大學生物系復系後的首屆本科生。清華園裡的施一公學習成績年年名列全年級第一。1989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績提前一年畢業。在出色完成生物系課程的同時,他還獲得了數學系的學士學位。

施一公注重全面發展,在高中期間,他就練習長跑,練過的項目從800米到1500米,再到3000米。進入清華後,由於長跑隊只招收專業運動員,施一公便轉練競走,從5000米到1萬米。他還在校運動會上創下全校競走項目的紀錄。一直到1994年,在他大學畢業五年後,這個紀錄才被打破。

故土情結

施一公的祖父是原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施平,雲南大姚人。父親出生於浙江杭州,但生長於江蘇、上海等地,母親來自江蘇丹陽的呂城鎮,高中畢業後考入北京礦業學院。父母大學畢業後選擇到河南工作。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鄭州,兩歲半就隨父母下放到河南省中南部的駐馬店市汝南縣老君廟鄉閆寨大隊小郭莊。1972年,全家搬往駐馬店市。

赴美留學

1990年初,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一流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讀生物物理學及化學博士學位。

施一公初到美國時,最先發現的差距就是英語不行。他給自己規定每天背25個新單詞。科研上,他勤思苦幹,持之以恆。有一次,系主任兼實驗

淺談施一公,老家河南,是咱河南人

施一公

室導師自認為發現了一個生物物理學中重大理論突破,激動地向學生們演示。施一公當場敏銳地指出導師在一個演算上的錯誤。從此,導師對他刮目相看。畢業時,導師公開宣佈“施一公是我最出色的學生”。

1997年4月,施一公還未完成博士後研究課題,就被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聘為助理教授。此後,普林斯頓大學給他提供了面積達200平方米的實驗室和近50萬美元的啟動基金。在當時,這樣的待遇是很多人都無法企及的。良好的科研條件和機制為施一公提供了施展才華的空間。短短9年間,他就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最高級別的教授職位,並很快成為學校分子生物學系的領軍人物。

施一公的妻子也是清華大學生物系的本科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博士,他們有一對龍鳳胎兒女。

全職回國

已是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的施一公,面對廣闊的事業發展前景,面對優越的生活條件,他卻作出了一個讓許多人為之驚訝而敬佩的決定:放棄這一切,全職回國,回到母校清華。在他看來,“愛國是最樸素的感情,有誰不愛自己的母親呢?”經歷攀登的艱辛,山頂總會有無盡的風光。如果僅僅因為科研,施一公不會回來。他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2008年2月,40歲的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施一公,全職回到中國,受聘為清華大學終身教授、並出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副院長。

施一公說:“中國的科技和教育體制、中國大學的科研和教學,

淺談施一公,老家河南,是咱河南人

施一公

都與美國一流大學有相當的差距,中國正在為此而努力。我會發自內心地為清華、為中國科技和教育體制的進一步發展付出更多。”

回國時,他給普林斯頓大學校長的信中寫道:“我回到清華,對普林斯頓大學的貢獻會比身在普林斯頓大得多。我希望將來能進行更多的學生交流活動,使普林斯頓、耶魯、哈佛等這些名校的本科生有機會到清華來、到中國來,因為這三所大學的學生很多都是美國未來的領導者,我希望美國這些優秀的人才在年輕的時候能在中國待上一段時間,真正瞭解中國。”

如今,施一公希望自己能在清華為本科生開設一門思想政治課,用他在國外曲折而真實的經歷,激發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情感。

落選爭議

2011年12月,施一公與另外一位全職回國的教授落選中科院新科院士。有媒體報道稱,施一公落選因“國籍”問題。對此,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委會祕書長正式迴應,施一公和饒毅國籍沒有問題,其雙雙落選院士與“國籍”無關。關於國籍的問題,公安部給過中科院學部主席團一個函。有兩句話,一是從某年某日起,兩人具有中國國籍,二是相關手續還沒有辦完”,中科院學部主席團經過討論後,認定他們擁有中國國籍,也將其列入了有效候選人中。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細胞凋亡及膜蛋白兩個領域的研究。在Smad對TGF-的調控機理、磷酸酶PP2A的結構生物學方面做出過有國際影響的工作。

主要運用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的手段研究腫瘤發生和細胞凋亡的

淺談施一公,老家河南,是咱河南人

施一公

分子機制,集中於腫瘤抑制因子和細胞凋亡調節蛋白的結構和功能研究;

與重大疾病相關的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的研究;

細胞內生物大分子機器的結構與功能研究;

施一公選擇癌症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研究的課題是:細胞凋亡和癌症發生的分子機理。致癌原因一直是全球科學家致力研究的目標之一。

主要成就

在普林斯頓大學,他運用結構生物學、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手段,研究癌症發生和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迄今為止,他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其中作為通訊作者在《細胞》發表11篇、《自然》發表7篇、《科學》發表3篇,這些工作系統地揭示了哺乳動物、果蠅和線蟲中細胞凋亡通路的分子機理,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申請專利,用於治療癌症的藥物研發。

2003年,由於在細胞凋亡和TGF-信號傳導等領域的傑出工作,破解了這一類生命科學之謎,當時年僅36歲的施一公獲得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學會頒發的“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獎”,成為這一獎項設立17年以來首位獲獎的華裔學者。

2005年,當選華人生物學家協會會長。

2010年,施一公獲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學獎。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學獎(THE RAYMOND & BEVERLY SACKLE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BIOPHYSICS)是由賽克勒夫婦捐贈設立,自2006年以來,每年獎勵兩到三位在國際生物物理學領域做出卓越成就、年齡在45歲以下的傑出科學家。

2013年4月30日,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2013年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前2013年4月25日,他還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耶魯大學終身冠名教授鄧興旺和陳雪梅、楊薇等三名華裔美籍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

2014年3月31日,施一公獲瑞典皇家科學院愛明諾夫獎,獎勵他過去15年運用X-射線晶體學在細胞凋亡研究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施一公是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科學家。

淺談施一公,老家河南,是咱河南人

施一公

2014年4月3日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年會的頒獎典禮上,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獲得2014年愛明諾夫獎,併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科學家。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為施一公頒獎,以獎勵其在過去15年間運用X射線晶體學在細胞凋亡研究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據介紹,愛明諾夫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於1979年設立,用以獎勵在晶體學領域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該獎項每年頒給不超過3名科學家,施一公是2014年該獎項唯一獲獎人。施一公是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自1998年以來,他領導的實驗室主要結合X射線晶體結構生物學和生物化學手段,系統研究了細胞凋亡的發生和調控機制。他們的科研成果不僅清晰地揭示了細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過程,基於該研究的一項專利成果也已被轉化為治療癌症的新藥進入二期臨床試驗。


人物榮譽

曾獲國際賽克勒生物物理學獎、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談家楨生命科學終身成就獎、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2014年度愛明諾夫獎等獎項。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外籍成員。

2015年12月8日,在《自然》雜誌舉辦的“2015科研·創新·創業國際研討會”上,施一公被授予2015年《自然》傑出導師獎。

2016年3月25日,“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行,施一公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

2016年10月21日何樑何利基金頒獎在京舉行,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榮獲2016年度何樑何利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2017年9月9日,施一公榮獲“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並獲得獲得100萬美元獎金,以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這一關鍵複合物的結構,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的重大貢獻 。

2017年12月21日,施一公入選“2017年度中國留學人員50人榜單”。

2018年12月,入選“中國改革開放海歸40年40人”榜單。

施一公研究的是什麼

施一公是結構生物學家,主要研究手段——冷凍電鏡。2017年諾貝爾獎化學獎就頒給了三位開發冷凍電鏡技術的科學家,因為冷凍電鏡將生命科學帶入了新紀元,讓大家看清了以往看不見的蛋白。施一公就是在這個新紀元中走在世界前列的學者。

在施一公之前,發國際頂級期刊CNS(Cell,Nature和Science)對於中國學者來說是“魚躍龍門”。到了施一公,發CNS易如反掌。不僅一年能發很多篇,能在2016年8月26日同期發兩篇姊妹論文在Science上,還能在這些期刊上發一個主題(剪接體)的連載。讓發表一篇文章要吭哧吭哧好幾年的研究人員幾乎都想撞牆,人家是怎麼做研究的?

剪接體結構 來源 施一公實驗室主頁

這種天壤之別,讓科研圈出現了一些“施一公黑”:不就是用冷凍電鏡看一個個蛋白的結構嘛,做結構能有什麼用?木瓜君想起以前有機會採訪國際研究大咖時,一旦問對方您做的研究有什麼用時,和藹可親的科學家就不見了,大咖必定拉下臉來說:我做的可是真正的Science哦。這也許是一種解釋方式,基礎科研不是功利的,看不出來有什麼用。但這也都讓老百姓掉進雲裡霧裡,覺得大師的研究都是理解不了的。

其實怎麼會有沒有研究價值的科研呢?只是越基礎越精深的研究,在短期內越看不出來用處在哪裡。簡單地說在生物體內起作用的是蛋白等生物大分子,而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和它的結構緊密相關。解析結構就是理解生命過程,包括髮育、衰老還有癌症這些生命科學難題的必經之路。DNA鏈的結構和核糖體的結構都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研究結構允許人們從物理的角度來解釋生命現象,這是結構生物學最精妙的地方。

施一公的眼光

木瓜君非常推薦大家讀一讀施一公的《我對科學研究的體驗》和《生命科學認知的極限》。這讓大家瞭解到施一公不僅是一名傑出的結構生物學家,還具有大師的眼光。他之所以請辭清華教職執掌西湖大學,是由於他在高等教育上的情懷和夢想。

施一公告訴年輕人,想真正做到拔尖創新、立志將研究做到世界前沿,所有的知識內容都用得上。比如2013年的他還在看中學物理。木瓜君也是經歷了多年的科學研究才體會到這一點。無奈作為綜合大學標準生科院的配置,當年高等數學和大學物理從內容到師資,都是最低“版本”。這樣培養的科研人員如果想做交叉學科的研究,會發現本科低年級學的課程不對路。而一些世界名校的課程設置卻能讓學生融會貫通。他們為更高深的科研,打好了基礎。其實當初為中國高等教育設置課程的也都是學界泰斗,但往往只侷限於本領域。能夠跨界看到這種缺陷的,也就是施一公。

《生命科學認知的極限》在網上廣為流傳,有人甚至認為這是頂尖科學家的鬼神論。木瓜君要給這種理解打個叉。施一公的這篇演講展現的是如何用科學來探索未知,回答有關生命的難題。用他在科學上的直覺,給大家指引了一個方向。對於人的意識,這個用神經科學無法完全解決的問題,也許在量子力學裡面能找到答案。


1.愛河南老家,看“老家河南,大美中國”。

2.嵩山、堯山、誠信、開放、包容、創新!

3.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河南”今日頭條號立場。

4.文中圖片由“老家河南””提供,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5.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河南”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6.歡迎廣大人士,積極參與到老家河南的發展進步中,投稿或轉載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