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史鐵生,走近地壇

史鐵生 建築 故宮 天壇 BeijingCom BeijingCom 2017-09-27

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史鐵生《我與地壇》

感受史鐵生,走近地壇

地壇並沒有什麼奇特的存在,然而一些人來到北京,不去天安門、八達嶺,也沒去故宮,卻到地壇走了走。地壇沒有高大巍峨的建築和景觀物,沒有太多名勝古蹟,除了紅牆圈住的樹草,沒有紀念物,甚至帶字的碑石。但很多人就是來走一走,感受一下精神上的史鐵生。

感受史鐵生,走近地壇

來到地壇,感受史鐵生的精神,就如攀登精神上的珠穆拉瑪峰,這並不誇張。史鐵生21歲時,正值大好青春,雙腿殘疾,對未來迷茫,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的時候,他“走”進地壇,從此以後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或許從這座歷經400多年滄桑的古園那裡獲得了某種啟示,汲取了頑強生活與奮鬥的力量。

感受史鐵生,走近地壇

並不起眼的地壇公園裡好像處處有著史鐵生頑強生活的精神,還有就是史鐵生通過古園中的見聞和所遇到的人與事,述說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還是抒發自己對於命運和生死問題的感悟。這些都使得這個公園變得與眾不同,很多人就是因為史鐵生才必去地壇。

我們不妨再次去讀一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走近地壇,去感受人生關於生死的哲理感悟。

感受史鐵生,走近地壇

北京有五壇,分別是天、地、日、月、社稷之五壇。其中地壇乃五壇之第二大壇。始建於明代嘉靖九年,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場所。在古代中國,“天圓地方”的觀念源遠流長,因此,作為祭祀地祇場所的地壇建築,最突出的一點,即是以象徵大地的正方形。從地壇平面的構成到牆圈、拜臺的建造,一系列大小平立面上方向不同的正方形的反覆出現,與天壇以象徵蒼天的圓形構成了鮮明的對照。

秋天是地壇最美的季節,滿園的銀杏樹一片金燦燦,較之人滿為患的釣魚臺銀杏大道,地壇就沒有那麼擁擠了。此外,地壇書市是北京一年一度的圖書盛會,在讀者中具有效大影響,已成為京城百姓喜聞樂見的圖書文化盛會。

(責編:李軍喜)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