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九五之尊的皇帝,生前掌握著王朝最高的生殺大權,而身後究竟與誰人合葬,卻不完全由他們作主。這,究竟是先帝們無可逃避的悲劇,還是嗣君們無意造成的反諷?

十三陵裡的地下鬥爭

十三陵裡的裕陵,是明英宗朱祁鎮的魂歸之所。關於英宗駕崩前後的事,《明史》所記甚詳。跟著史料,把目光拉回到天順八年,也就是公元1464年的正月,那時的北京紫禁城,正被一種肅殺的氣氛所籠罩。

朱祁鎮臥在病榻上,奄奄一息。感受過“土木堡之變”中淪為俘虜的屈辱,品嚐過“奪門之變”後順利復位的風光—這個經歷了大起大落的男人,正平靜地走向生命的終點。

後宮之中,幾位年輕的妃嬪,臉色慘白。看來,她們已經知道了皇帝的病情以及即將降臨在自己身上的厄運……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曾為他侍寢的四十餘名妃嬪,全部殉葬於南京孝陵。明成祖朱棣駕崩,則有妃嬪三十多人(一說十六人)殉葬於昌平天壽山腳下的長陵。此後,仁宗的獻陵、宣宗的景陵,分別有五名、十名妃嬪殉葬。

按照這個慣例,英宗的不少妃嬪,特別是沒有生育過孩子的,註定難逃一死。沒人知道,這個垂危的天子在病榻上想起了什麼。英宗召喚皇太子以及太監牛玉等人近前,做出了臨終的抉擇:“殉葬非古禮,忍者所不忍。眾妃不要殉葬!”於是,妃嬪們逃過一劫。而英宗,也孤零零地葬入裕陵。

英宗終結了明代血腥的“妃嬪殉葬”,然而,他卻萬萬沒有想到,這只是新麻煩的開始:裕陵合葬皇后的人選,竟成為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讓他在死後也不得安寧。

十三陵裡的地下鬥爭

四年後,錢太后去世。按理說,她應該被葬入裕陵,與英宗合葬。但偏偏有人不同意。

錢太后是明英宗於正統七年(1442年)冊立的皇后。“土木堡之變”中,英宗被瓦剌俘虜,錢皇后不僅傾盡自己宮中的私財,想方設法營救英宗,且每晚都“哀泣於天”,久而久之,竟哭壞了一隻眼睛。或許是感於錢氏的一片真情,英宗病危時留下遺命:“皇后他日壽終,宜合葬。此言俱要遵行,毋違。”大學士李賢將這番話記錄下來,成為白紙黑字的證據。

遺憾的是,錢皇后並沒有給英宗留下子嗣。英宗生前所立的皇太子,是周貴妃的兒子朱見深。英宗去世後,朱見深即位,是為明憲宗。新皇帝一上臺,便馬上把自己的母親周氏尊為皇太后,絕口不提錢氏。好在大學士李賢、彭時等人據理力爭,他才勉強答應“兩宮並尊”。

無夫無子的錢太后,整日裡悲悲切切,孤苦伶仃。但即便如此,還是招致了周太后的嫉恨。因為一旦錢太后死了,英宗生前的“合葬”旨意就會變成現實。而在英宗之前,太祖的孝陵、成祖的長陵、仁宗的獻陵、宣宗的景陵,都是“一帝一後”合葬。這樣一來,永伴先帝長眠的,將只能是錢太后。縱使周氏生前春風滿面,死後也將永遠低錢氏一頭。

果不其然,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錢太后逝世,周太后明確反對將她葬入裕陵,並授意憲宗“別卜葬地”。如此一來,孝順的憲宗陷入了兩難之境:他既不敢違背母親的意志,又不敢違背父皇的遺願。在進退維谷間,他先後召見多位重臣商議,得到的意見很明確—應該馬上將錢太后“合葬裕陵”!

然而,憲宗依然猶豫不決,又召集群臣廷議。在吏部尚書、禮部尚書的主持下,近百名大臣廷議的結論,仍然是力主合葬。此後,又有多名大臣先後上疏進諫,憲宗不但不予採納,反而下旨,有意選擇其它地點埋葬錢太后。萬般無奈之下,朝中百官只得“哭諫文華門”。

那是極為駭人的一幕:文華門外,百官痛哭,震天撼地。明朝歷史上,百官拜伏於宮門前據理抗爭的事先後發生過十餘次,文華門哭諫首開其端。官員從巳時(上午9到11點)一直哭到申時(下午3點到5點),皇帝終於妥協,同意將剛剛過世的錢太后葬入裕陵,與先帝合葬。

得到皇帝的承諾,跪了一天的官員們心滿意足地離開了。但接下來發生的一切,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

十三陵裡的地下鬥爭

成化四年(1468年)九月,錢太后入葬裕陵。然而,她並沒有和丈夫明英宗葬於同一墓室,而是居於裕陵的左配殿,此處的隧道也不通向英宗所葬的後室。對此,《明史·后妃傳》有一個冠冕堂皇的解釋:“九月,葬裕陵,異隧,距英宗玄堂數丈許,中窒之,虛右壙以待周太后。”原來,右配殿是為周太后準備的。

將錢太后葬入左配殿,並不符合明代帝后的喪葬禮制。無論從明代文人的記載,還是從對定陵的考古發掘來看,明代帝陵中,無論葬入幾位皇后,一律均與皇帝合葬於後室。像錢太后這樣,孤零零地埋在左配殿的,是唯一的一例。

而周太后死後真的埋進了為她“預留”的右配殿嗎?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而裕陵地宮的真實情況也無從知曉。我們只知道,周太后很長壽,甚至比兒子憲宗還多活了十七年。明孝宗即位後,她又被尊為太皇太后。直到弘治十七年(1504年),她的生命才走到了盡頭。

明孝宗在料理喪事期間,曾在便殿向大學士劉健、謝遷、李東陽出示了裕陵地圖,感慨“這樣的設計不合禮制!”原來,裕陵左配室的隧道雖然不通於後室,但右配室的隧道卻是可通的。顯然,周太后早就留了一手:即便不能與英宗合葬於後室,而是屈尊於事先向群臣“許諾”的右配殿,卻因為有隧道通往後室,在形式上還是離英宗更近。況且,隧道的情況外人難以知曉,表面上看反而是自己甘居“右下”,更可以流芳百世了。

孝宗本欲打通裕陵左配室的隧道,但由於陰陽家擔心開啟後會驚擾地下神靈震動地脈,而只得作罷。最終,與英宗、錢太后一樣,周太后也長眠於裕陵。

在明代,先帝生前沒有冊立為皇后、死後卻葬入皇陵地宮的,她是第一個。此後,嗣君的生母即使沒當過皇后,一旦被尊為皇太后,一般也能葬入明陵。由此,裕陵開創了明帝陵中“一帝多後”的合葬形式。

十三陵裡的地下鬥爭

裕陵的“一帝多後”僅僅只是個開始。憲宗朱見深的茂陵,位於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十二月十七日,這座尚在營建地面建築的陵園,迎來兩具靈柩:一個屬於是年八月剛剛去世的明憲宗;而另一具裡,躺著一位曾經的皇妃—出人意料的是,此人並不是正月去世、深受憲宗寵愛的萬貴妃,而是十二年前淒涼離世、幾乎被人遺忘的紀妃。

成化五年(146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明憲宗來到內藏(宮內的倉庫)。憲宗問負責的女史這裡內藏的各種情況,她都不假思索,對答如流。翻開她平日做的帳目,雖然都是些事項和數據,但那娟秀的字跡中,透出的卻是聰慧與靈氣。

也許,二十三歲的憲宗看慣了比自己年長將近二十歲的萬貴妃,而此時,一個妙齡少女的出現,讓他的心頭泛起一絲漣漪。當晚,憲宗就與她在一起,這個後來封為紀妃的女子不久就懷孕了。

當時,年過四旬的萬貴妃恃寵而驕,由驕而生妒。她生怕其他嬪妃生下男孩,搶走自己的風頭,因此,但凡發現有人懷上龍裔,便想方設法“皆治使墮”。

聽說紀氏有喜,萬貴妃大怒,派宮女前去處理。或許是同情紀氏的處境,宮女去了一趟,回稟萬貴妃說,紀氏並未懷孕,只是得了一種肚漲的病。而萬貴妃竟然相信了,遂將紀氏打發到安樂堂。安樂堂不在紫禁城中,而在玉熙宮(今國家圖書館古籍館)的西北側,主要用來安置無權無勢、病重垂危的太監。

次年七月,紀氏生下了一個男孩。宦官張敏、被廢的前皇后吳氏等人,和紀氏一起,瞞著萬貴妃,也瞞著憲宗,祕密地養育著這個孩子。

接下來,面對驚愕的憲宗,他將這五年來的祕密一一道盡。憲宗立刻派人到安樂堂迎接皇子。看到來人,紀氏彷彿預感到自己的命運,抱著兒子,潸然淚下:“你去吧,我可能活不了了。”憲宗見到兒子,大喜過望。次日便頒詔天下,立唯一的兒子為皇太子。

母以子貴,紀氏遂移居永壽宮。萬貴妃得知紀氏再度受寵,據說氣得日夜怨泣,大罵:“一群小人騙了我!”這年六月,紀氏暴病身亡。有人說,是萬貴妃害死了她;也有人說,是她自縊而死。不久,宦官張敏也悄無聲息地吞金自戕。

紀氏死後,被諡為淑妃。和明朝的許多嬪妃一樣,她被埋葬在京西的金山。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憲宗駕鶴歸西。歷盡坎坷的皇太子,終於繼位,是為明孝宗。孝宗尊生母紀氏為孝穆皇太后,並將她的靈柩由金山遷出,與憲宗一起葬入茂陵。紀氏,最終以太后的身份和憲宗相伴長眠。善良的她,笑到了最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