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
"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時期,有4大才女,分別是呂碧城、蕭紅、張愛玲和石評梅。

才女才子的才情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許多感情的挫折,才能在一處跌倒,在另一處大放異彩。4位才情並茂的女子,都沒逃過愛情的折磨。

這其中最讓人扼腕的,當屬只活了26歲的石評梅。

讀了廬癮的《象牙戒指》之後,同樣身為女性,為女主角短暫而掙扎、苦悶的一生而深感遺憾,對生命不該如此的心底吶喊和憂愁,久久揮之不去。

是否只有在陷入到那種低到塵埃裡的痛苦感情之後,才能將一個女人淬鍊成一個女詩人,只有經歷了人世間的生離死別,經歷了最殘忍的事情之後,才能不用為賦新詞強說愁呢?

這裡提到廬癮的小說《象牙戒指》,正是因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原型,就是石評梅。作為石評梅的好友,廬癮不僅在石評梅死後整理了她的作品集,還將她的愛情寫進了小說裡。

"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時期,有4大才女,分別是呂碧城、蕭紅、張愛玲和石評梅。

才女才子的才情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許多感情的挫折,才能在一處跌倒,在另一處大放異彩。4位才情並茂的女子,都沒逃過愛情的折磨。

這其中最讓人扼腕的,當屬只活了26歲的石評梅。

讀了廬癮的《象牙戒指》之後,同樣身為女性,為女主角短暫而掙扎、苦悶的一生而深感遺憾,對生命不該如此的心底吶喊和憂愁,久久揮之不去。

是否只有在陷入到那種低到塵埃裡的痛苦感情之後,才能將一個女人淬鍊成一個女詩人,只有經歷了人世間的生離死別,經歷了最殘忍的事情之後,才能不用為賦新詞強說愁呢?

這裡提到廬癮的小說《象牙戒指》,正是因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原型,就是石評梅。作為石評梅的好友,廬癮不僅在石評梅死後整理了她的作品集,還將她的愛情寫進了小說裡。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時期,有4大才女,分別是呂碧城、蕭紅、張愛玲和石評梅。

才女才子的才情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許多感情的挫折,才能在一處跌倒,在另一處大放異彩。4位才情並茂的女子,都沒逃過愛情的折磨。

這其中最讓人扼腕的,當屬只活了26歲的石評梅。

讀了廬癮的《象牙戒指》之後,同樣身為女性,為女主角短暫而掙扎、苦悶的一生而深感遺憾,對生命不該如此的心底吶喊和憂愁,久久揮之不去。

是否只有在陷入到那種低到塵埃裡的痛苦感情之後,才能將一個女人淬鍊成一個女詩人,只有經歷了人世間的生離死別,經歷了最殘忍的事情之後,才能不用為賦新詞強說愁呢?

這裡提到廬癮的小說《象牙戒指》,正是因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原型,就是石評梅。作為石評梅的好友,廬癮不僅在石評梅死後整理了她的作品集,還將她的愛情寫進了小說裡。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情竇初開,往往帶著些愚鈍

石評梅生於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晚年得女,視她為掌上明珠,從小父親就教她讀書識字。

石評梅自幼天資聰穎,從太原女子師範學院畢業後,她又考上了北京的女子高等師範學校。

父親因為不放心石評梅隻身一人去北京讀書,於是將她託付給同在北京的同鄉吳天放。

吳天放畢業於北京大學,氣質溫文爾雅、談吐不凡。

石評梅來到北京後,一邊讀書、還一邊醉心於文學創作。因為讀書、住宿等一概用度,國家都免費提供,石評梅深受感動,也深知自己身肩的責任,於是希望通過寫作,為國分憂。

因為是同鄉,又同在北京,石評梅常與吳天放一起探討讀書、寫作,甚至是暢談時代、暢談理想。

吳天放傾心於年輕、又富有朝氣的石評梅,被她的才華和氣質所吸引,於是對石評梅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吳天放知道石評梅酷愛梅花,於是他整理了很多關於梅花的詩文把它們抄寫到書籤上,又在書籤上畫上梅花,並印上“評梅用箋”4個字,然後把這樣一疊精美的書籤送給石評梅,以表達愛慕之情。

彼時,石評梅還是個少女,未經感情事,就這樣被吳天放的熱情所俘虜,併為他所傾心,心中暗暗的對感情承諾“非他不嫁”。

然而相戀3年,石評梅卻意外得知,吳天放早已有妻子、兒女,並不是一個可以託付感情、託付終身之人。石評梅對這樣的真相,十分傷心沮喪。

而吳天放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對石評梅一直不肯放手。甚至以公開和石評梅之間的情書作為要挾。

對感情十分認真的石評梅,沒能過得了心上的這道底線,決意不要做一個破壞別人家庭的女人,毅然決然的選擇退出。

"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時期,有4大才女,分別是呂碧城、蕭紅、張愛玲和石評梅。

才女才子的才情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許多感情的挫折,才能在一處跌倒,在另一處大放異彩。4位才情並茂的女子,都沒逃過愛情的折磨。

這其中最讓人扼腕的,當屬只活了26歲的石評梅。

讀了廬癮的《象牙戒指》之後,同樣身為女性,為女主角短暫而掙扎、苦悶的一生而深感遺憾,對生命不該如此的心底吶喊和憂愁,久久揮之不去。

是否只有在陷入到那種低到塵埃裡的痛苦感情之後,才能將一個女人淬鍊成一個女詩人,只有經歷了人世間的生離死別,經歷了最殘忍的事情之後,才能不用為賦新詞強說愁呢?

這裡提到廬癮的小說《象牙戒指》,正是因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原型,就是石評梅。作為石評梅的好友,廬癮不僅在石評梅死後整理了她的作品集,還將她的愛情寫進了小說裡。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情竇初開,往往帶著些愚鈍

石評梅生於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晚年得女,視她為掌上明珠,從小父親就教她讀書識字。

石評梅自幼天資聰穎,從太原女子師範學院畢業後,她又考上了北京的女子高等師範學校。

父親因為不放心石評梅隻身一人去北京讀書,於是將她託付給同在北京的同鄉吳天放。

吳天放畢業於北京大學,氣質溫文爾雅、談吐不凡。

石評梅來到北京後,一邊讀書、還一邊醉心於文學創作。因為讀書、住宿等一概用度,國家都免費提供,石評梅深受感動,也深知自己身肩的責任,於是希望通過寫作,為國分憂。

因為是同鄉,又同在北京,石評梅常與吳天放一起探討讀書、寫作,甚至是暢談時代、暢談理想。

吳天放傾心於年輕、又富有朝氣的石評梅,被她的才華和氣質所吸引,於是對石評梅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吳天放知道石評梅酷愛梅花,於是他整理了很多關於梅花的詩文把它們抄寫到書籤上,又在書籤上畫上梅花,並印上“評梅用箋”4個字,然後把這樣一疊精美的書籤送給石評梅,以表達愛慕之情。

彼時,石評梅還是個少女,未經感情事,就這樣被吳天放的熱情所俘虜,併為他所傾心,心中暗暗的對感情承諾“非他不嫁”。

然而相戀3年,石評梅卻意外得知,吳天放早已有妻子、兒女,並不是一個可以託付感情、託付終身之人。石評梅對這樣的真相,十分傷心沮喪。

而吳天放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對石評梅一直不肯放手。甚至以公開和石評梅之間的情書作為要挾。

對感情十分認真的石評梅,沒能過得了心上的這道底線,決意不要做一個破壞別人家庭的女人,毅然決然的選擇退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時期,有4大才女,分別是呂碧城、蕭紅、張愛玲和石評梅。

才女才子的才情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許多感情的挫折,才能在一處跌倒,在另一處大放異彩。4位才情並茂的女子,都沒逃過愛情的折磨。

這其中最讓人扼腕的,當屬只活了26歲的石評梅。

讀了廬癮的《象牙戒指》之後,同樣身為女性,為女主角短暫而掙扎、苦悶的一生而深感遺憾,對生命不該如此的心底吶喊和憂愁,久久揮之不去。

是否只有在陷入到那種低到塵埃裡的痛苦感情之後,才能將一個女人淬鍊成一個女詩人,只有經歷了人世間的生離死別,經歷了最殘忍的事情之後,才能不用為賦新詞強說愁呢?

這裡提到廬癮的小說《象牙戒指》,正是因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原型,就是石評梅。作為石評梅的好友,廬癮不僅在石評梅死後整理了她的作品集,還將她的愛情寫進了小說裡。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情竇初開,往往帶著些愚鈍

石評梅生於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晚年得女,視她為掌上明珠,從小父親就教她讀書識字。

石評梅自幼天資聰穎,從太原女子師範學院畢業後,她又考上了北京的女子高等師範學校。

父親因為不放心石評梅隻身一人去北京讀書,於是將她託付給同在北京的同鄉吳天放。

吳天放畢業於北京大學,氣質溫文爾雅、談吐不凡。

石評梅來到北京後,一邊讀書、還一邊醉心於文學創作。因為讀書、住宿等一概用度,國家都免費提供,石評梅深受感動,也深知自己身肩的責任,於是希望通過寫作,為國分憂。

因為是同鄉,又同在北京,石評梅常與吳天放一起探討讀書、寫作,甚至是暢談時代、暢談理想。

吳天放傾心於年輕、又富有朝氣的石評梅,被她的才華和氣質所吸引,於是對石評梅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吳天放知道石評梅酷愛梅花,於是他整理了很多關於梅花的詩文把它們抄寫到書籤上,又在書籤上畫上梅花,並印上“評梅用箋”4個字,然後把這樣一疊精美的書籤送給石評梅,以表達愛慕之情。

彼時,石評梅還是個少女,未經感情事,就這樣被吳天放的熱情所俘虜,併為他所傾心,心中暗暗的對感情承諾“非他不嫁”。

然而相戀3年,石評梅卻意外得知,吳天放早已有妻子、兒女,並不是一個可以託付感情、託付終身之人。石評梅對這樣的真相,十分傷心沮喪。

而吳天放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對石評梅一直不肯放手。甚至以公開和石評梅之間的情書作為要挾。

對感情十分認真的石評梅,沒能過得了心上的這道底線,決意不要做一個破壞別人家庭的女人,毅然決然的選擇退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再遇良緣,卻遲遲走不出過往的陰霾

在石評梅慢慢的放下和吳天放的這段孽緣,要開始把精力轉移到工作之際,她的美貌和才情,又吸引了另一個大好青年,這個人就是高君宇。

高君宇同樣對石評梅一見傾心,並且懷著熱烈的情感,多次向石評梅表白。

但石評梅卻對愛情產生了很多的顧慮,一方面,她覺得自己的青春和情感已經全部錯付給了那個有婦之夫吳天放,再沒辦法騰出一點地方給其他什麼人。

另一方面,高君宇和吳天放一樣,並非一個單身青年,也是許了老婆,家中還帶著孩子。這樣的情況下,石評梅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她甚至懷疑這份情感,來的可能猛烈,但去的也很可能很快,就如吳天放當初,揹著老婆孩子,在外面打擾了她一樣,她對高君宇也持著強烈的懷疑態度。

但事實上,高君宇並不是吳天放。他生於富商家庭,20歲考入北京大學,是一個和石評梅一樣的新時代的優秀青年。因為自己當年要離開家參加革命,父親不同意,說是要他在家成親之後,才允許他離開。被迫無奈之下,他才接受了父親的安排。

高君宇和石評梅同樣來自山西,在得知石評梅與吳天放分手之後,高君宇對石評梅的告白,題詞在一片紅葉上:

“滿山秋色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

然而此時對感情之事意欲閃躲的石評梅只在紅葉背面回了高君宇一句:

“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鮮紅的葉兒。”

雖然感情沒能進一步發展,但是兩人的友誼始終沒有中斷。期間,石評梅因為身體不適進了醫院,高君宇都陪伴左右。

"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時期,有4大才女,分別是呂碧城、蕭紅、張愛玲和石評梅。

才女才子的才情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許多感情的挫折,才能在一處跌倒,在另一處大放異彩。4位才情並茂的女子,都沒逃過愛情的折磨。

這其中最讓人扼腕的,當屬只活了26歲的石評梅。

讀了廬癮的《象牙戒指》之後,同樣身為女性,為女主角短暫而掙扎、苦悶的一生而深感遺憾,對生命不該如此的心底吶喊和憂愁,久久揮之不去。

是否只有在陷入到那種低到塵埃裡的痛苦感情之後,才能將一個女人淬鍊成一個女詩人,只有經歷了人世間的生離死別,經歷了最殘忍的事情之後,才能不用為賦新詞強說愁呢?

這裡提到廬癮的小說《象牙戒指》,正是因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原型,就是石評梅。作為石評梅的好友,廬癮不僅在石評梅死後整理了她的作品集,還將她的愛情寫進了小說裡。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情竇初開,往往帶著些愚鈍

石評梅生於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晚年得女,視她為掌上明珠,從小父親就教她讀書識字。

石評梅自幼天資聰穎,從太原女子師範學院畢業後,她又考上了北京的女子高等師範學校。

父親因為不放心石評梅隻身一人去北京讀書,於是將她託付給同在北京的同鄉吳天放。

吳天放畢業於北京大學,氣質溫文爾雅、談吐不凡。

石評梅來到北京後,一邊讀書、還一邊醉心於文學創作。因為讀書、住宿等一概用度,國家都免費提供,石評梅深受感動,也深知自己身肩的責任,於是希望通過寫作,為國分憂。

因為是同鄉,又同在北京,石評梅常與吳天放一起探討讀書、寫作,甚至是暢談時代、暢談理想。

吳天放傾心於年輕、又富有朝氣的石評梅,被她的才華和氣質所吸引,於是對石評梅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吳天放知道石評梅酷愛梅花,於是他整理了很多關於梅花的詩文把它們抄寫到書籤上,又在書籤上畫上梅花,並印上“評梅用箋”4個字,然後把這樣一疊精美的書籤送給石評梅,以表達愛慕之情。

彼時,石評梅還是個少女,未經感情事,就這樣被吳天放的熱情所俘虜,併為他所傾心,心中暗暗的對感情承諾“非他不嫁”。

然而相戀3年,石評梅卻意外得知,吳天放早已有妻子、兒女,並不是一個可以託付感情、託付終身之人。石評梅對這樣的真相,十分傷心沮喪。

而吳天放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對石評梅一直不肯放手。甚至以公開和石評梅之間的情書作為要挾。

對感情十分認真的石評梅,沒能過得了心上的這道底線,決意不要做一個破壞別人家庭的女人,毅然決然的選擇退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再遇良緣,卻遲遲走不出過往的陰霾

在石評梅慢慢的放下和吳天放的這段孽緣,要開始把精力轉移到工作之際,她的美貌和才情,又吸引了另一個大好青年,這個人就是高君宇。

高君宇同樣對石評梅一見傾心,並且懷著熱烈的情感,多次向石評梅表白。

但石評梅卻對愛情產生了很多的顧慮,一方面,她覺得自己的青春和情感已經全部錯付給了那個有婦之夫吳天放,再沒辦法騰出一點地方給其他什麼人。

另一方面,高君宇和吳天放一樣,並非一個單身青年,也是許了老婆,家中還帶著孩子。這樣的情況下,石評梅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她甚至懷疑這份情感,來的可能猛烈,但去的也很可能很快,就如吳天放當初,揹著老婆孩子,在外面打擾了她一樣,她對高君宇也持著強烈的懷疑態度。

但事實上,高君宇並不是吳天放。他生於富商家庭,20歲考入北京大學,是一個和石評梅一樣的新時代的優秀青年。因為自己當年要離開家參加革命,父親不同意,說是要他在家成親之後,才允許他離開。被迫無奈之下,他才接受了父親的安排。

高君宇和石評梅同樣來自山西,在得知石評梅與吳天放分手之後,高君宇對石評梅的告白,題詞在一片紅葉上:

“滿山秋色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

然而此時對感情之事意欲閃躲的石評梅只在紅葉背面回了高君宇一句:

“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鮮紅的葉兒。”

雖然感情沒能進一步發展,但是兩人的友誼始終沒有中斷。期間,石評梅因為身體不適進了醫院,高君宇都陪伴左右。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時期,有4大才女,分別是呂碧城、蕭紅、張愛玲和石評梅。

才女才子的才情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許多感情的挫折,才能在一處跌倒,在另一處大放異彩。4位才情並茂的女子,都沒逃過愛情的折磨。

這其中最讓人扼腕的,當屬只活了26歲的石評梅。

讀了廬癮的《象牙戒指》之後,同樣身為女性,為女主角短暫而掙扎、苦悶的一生而深感遺憾,對生命不該如此的心底吶喊和憂愁,久久揮之不去。

是否只有在陷入到那種低到塵埃裡的痛苦感情之後,才能將一個女人淬鍊成一個女詩人,只有經歷了人世間的生離死別,經歷了最殘忍的事情之後,才能不用為賦新詞強說愁呢?

這裡提到廬癮的小說《象牙戒指》,正是因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原型,就是石評梅。作為石評梅的好友,廬癮不僅在石評梅死後整理了她的作品集,還將她的愛情寫進了小說裡。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情竇初開,往往帶著些愚鈍

石評梅生於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晚年得女,視她為掌上明珠,從小父親就教她讀書識字。

石評梅自幼天資聰穎,從太原女子師範學院畢業後,她又考上了北京的女子高等師範學校。

父親因為不放心石評梅隻身一人去北京讀書,於是將她託付給同在北京的同鄉吳天放。

吳天放畢業於北京大學,氣質溫文爾雅、談吐不凡。

石評梅來到北京後,一邊讀書、還一邊醉心於文學創作。因為讀書、住宿等一概用度,國家都免費提供,石評梅深受感動,也深知自己身肩的責任,於是希望通過寫作,為國分憂。

因為是同鄉,又同在北京,石評梅常與吳天放一起探討讀書、寫作,甚至是暢談時代、暢談理想。

吳天放傾心於年輕、又富有朝氣的石評梅,被她的才華和氣質所吸引,於是對石評梅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吳天放知道石評梅酷愛梅花,於是他整理了很多關於梅花的詩文把它們抄寫到書籤上,又在書籤上畫上梅花,並印上“評梅用箋”4個字,然後把這樣一疊精美的書籤送給石評梅,以表達愛慕之情。

彼時,石評梅還是個少女,未經感情事,就這樣被吳天放的熱情所俘虜,併為他所傾心,心中暗暗的對感情承諾“非他不嫁”。

然而相戀3年,石評梅卻意外得知,吳天放早已有妻子、兒女,並不是一個可以託付感情、託付終身之人。石評梅對這樣的真相,十分傷心沮喪。

而吳天放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對石評梅一直不肯放手。甚至以公開和石評梅之間的情書作為要挾。

對感情十分認真的石評梅,沒能過得了心上的這道底線,決意不要做一個破壞別人家庭的女人,毅然決然的選擇退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再遇良緣,卻遲遲走不出過往的陰霾

在石評梅慢慢的放下和吳天放的這段孽緣,要開始把精力轉移到工作之際,她的美貌和才情,又吸引了另一個大好青年,這個人就是高君宇。

高君宇同樣對石評梅一見傾心,並且懷著熱烈的情感,多次向石評梅表白。

但石評梅卻對愛情產生了很多的顧慮,一方面,她覺得自己的青春和情感已經全部錯付給了那個有婦之夫吳天放,再沒辦法騰出一點地方給其他什麼人。

另一方面,高君宇和吳天放一樣,並非一個單身青年,也是許了老婆,家中還帶著孩子。這樣的情況下,石評梅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她甚至懷疑這份情感,來的可能猛烈,但去的也很可能很快,就如吳天放當初,揹著老婆孩子,在外面打擾了她一樣,她對高君宇也持著強烈的懷疑態度。

但事實上,高君宇並不是吳天放。他生於富商家庭,20歲考入北京大學,是一個和石評梅一樣的新時代的優秀青年。因為自己當年要離開家參加革命,父親不同意,說是要他在家成親之後,才允許他離開。被迫無奈之下,他才接受了父親的安排。

高君宇和石評梅同樣來自山西,在得知石評梅與吳天放分手之後,高君宇對石評梅的告白,題詞在一片紅葉上:

“滿山秋色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

然而此時對感情之事意欲閃躲的石評梅只在紅葉背面回了高君宇一句:

“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鮮紅的葉兒。”

雖然感情沒能進一步發展,但是兩人的友誼始終沒有中斷。期間,石評梅因為身體不適進了醫院,高君宇都陪伴左右。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當一切成空,她卻放不下深情

高君宇和吳天放對石評梅的感情始終是不同的。

吳天放既給不了她名分,又想霸著她的感情。但高君宇卻是個真正敢愛敢恨的男子漢,他知道石評梅介意的是什麼,所以選擇先解決掉自己的問題,再去問對方要一個結果。

因為放不下對石評梅的愛,高君宇果斷決定的回老家休妻。

他寫給石評梅的信中這樣說道:

你的所願,我願赴湯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願,我願赴湯蹈火以阻之。不能這樣,我怎能說是愛你!

石評梅在瞭解到高君宇的這一舉動後,深受感動,但感動之餘,她還是因為曾經的經歷,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感情中來,總是對感情抱有很多疑惑與猜測。

後來高君宇因為公事要出差南下去廣州。在與石評梅臨別之際,他叫石評梅等他回來。在廣州,高君宇還定製了兩枚象牙戒指,寄給了石評梅,並在隨寄的信中對石評梅說:

願你承受了它。或許你不忍,再令它如紅葉一樣的命運吧。我尊重你的意願,只希望用象牙戒指的潔白堅固,紀念我們的冰雪友情吧。

在石評梅開始動搖之際,高君宇卻因為突發疾病而辭世。石評梅得知這樣的消息,幾乎痛不欲生。她被內心的思念和悔恨折磨的生不如死。

生前沒來得及迴應的愛,成了石評梅心上的一根刺,時時刺痛她的心。高君宇被葬於陶然亭畔,石評梅就每個星期天去高君宇的墓地拜祭,祭文中,石評梅這樣寫道:

我愛,我吻遍了你墓頭青草在日落黃昏;

我禱告,就是空幻的夢吧,也讓我再見見你的英魂。

就這樣,帶著無盡的悲傷和思念,石評梅在高君宇走後的第3年,年僅26歲也隨他去了。直到臨終之際,她的手上一直都戴著那枚象牙戒指。

石評梅死後,好友們將她葬在高君宇的墓旁,並付文:

生前未能相依共處,願死後得並葬荒丘!

"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時期,有4大才女,分別是呂碧城、蕭紅、張愛玲和石評梅。

才女才子的才情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許多感情的挫折,才能在一處跌倒,在另一處大放異彩。4位才情並茂的女子,都沒逃過愛情的折磨。

這其中最讓人扼腕的,當屬只活了26歲的石評梅。

讀了廬癮的《象牙戒指》之後,同樣身為女性,為女主角短暫而掙扎、苦悶的一生而深感遺憾,對生命不該如此的心底吶喊和憂愁,久久揮之不去。

是否只有在陷入到那種低到塵埃裡的痛苦感情之後,才能將一個女人淬鍊成一個女詩人,只有經歷了人世間的生離死別,經歷了最殘忍的事情之後,才能不用為賦新詞強說愁呢?

這裡提到廬癮的小說《象牙戒指》,正是因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原型,就是石評梅。作為石評梅的好友,廬癮不僅在石評梅死後整理了她的作品集,還將她的愛情寫進了小說裡。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情竇初開,往往帶著些愚鈍

石評梅生於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晚年得女,視她為掌上明珠,從小父親就教她讀書識字。

石評梅自幼天資聰穎,從太原女子師範學院畢業後,她又考上了北京的女子高等師範學校。

父親因為不放心石評梅隻身一人去北京讀書,於是將她託付給同在北京的同鄉吳天放。

吳天放畢業於北京大學,氣質溫文爾雅、談吐不凡。

石評梅來到北京後,一邊讀書、還一邊醉心於文學創作。因為讀書、住宿等一概用度,國家都免費提供,石評梅深受感動,也深知自己身肩的責任,於是希望通過寫作,為國分憂。

因為是同鄉,又同在北京,石評梅常與吳天放一起探討讀書、寫作,甚至是暢談時代、暢談理想。

吳天放傾心於年輕、又富有朝氣的石評梅,被她的才華和氣質所吸引,於是對石評梅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吳天放知道石評梅酷愛梅花,於是他整理了很多關於梅花的詩文把它們抄寫到書籤上,又在書籤上畫上梅花,並印上“評梅用箋”4個字,然後把這樣一疊精美的書籤送給石評梅,以表達愛慕之情。

彼時,石評梅還是個少女,未經感情事,就這樣被吳天放的熱情所俘虜,併為他所傾心,心中暗暗的對感情承諾“非他不嫁”。

然而相戀3年,石評梅卻意外得知,吳天放早已有妻子、兒女,並不是一個可以託付感情、託付終身之人。石評梅對這樣的真相,十分傷心沮喪。

而吳天放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對石評梅一直不肯放手。甚至以公開和石評梅之間的情書作為要挾。

對感情十分認真的石評梅,沒能過得了心上的這道底線,決意不要做一個破壞別人家庭的女人,毅然決然的選擇退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再遇良緣,卻遲遲走不出過往的陰霾

在石評梅慢慢的放下和吳天放的這段孽緣,要開始把精力轉移到工作之際,她的美貌和才情,又吸引了另一個大好青年,這個人就是高君宇。

高君宇同樣對石評梅一見傾心,並且懷著熱烈的情感,多次向石評梅表白。

但石評梅卻對愛情產生了很多的顧慮,一方面,她覺得自己的青春和情感已經全部錯付給了那個有婦之夫吳天放,再沒辦法騰出一點地方給其他什麼人。

另一方面,高君宇和吳天放一樣,並非一個單身青年,也是許了老婆,家中還帶著孩子。這樣的情況下,石評梅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她甚至懷疑這份情感,來的可能猛烈,但去的也很可能很快,就如吳天放當初,揹著老婆孩子,在外面打擾了她一樣,她對高君宇也持著強烈的懷疑態度。

但事實上,高君宇並不是吳天放。他生於富商家庭,20歲考入北京大學,是一個和石評梅一樣的新時代的優秀青年。因為自己當年要離開家參加革命,父親不同意,說是要他在家成親之後,才允許他離開。被迫無奈之下,他才接受了父親的安排。

高君宇和石評梅同樣來自山西,在得知石評梅與吳天放分手之後,高君宇對石評梅的告白,題詞在一片紅葉上:

“滿山秋色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

然而此時對感情之事意欲閃躲的石評梅只在紅葉背面回了高君宇一句:

“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鮮紅的葉兒。”

雖然感情沒能進一步發展,但是兩人的友誼始終沒有中斷。期間,石評梅因為身體不適進了醫院,高君宇都陪伴左右。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當一切成空,她卻放不下深情

高君宇和吳天放對石評梅的感情始終是不同的。

吳天放既給不了她名分,又想霸著她的感情。但高君宇卻是個真正敢愛敢恨的男子漢,他知道石評梅介意的是什麼,所以選擇先解決掉自己的問題,再去問對方要一個結果。

因為放不下對石評梅的愛,高君宇果斷決定的回老家休妻。

他寫給石評梅的信中這樣說道:

你的所願,我願赴湯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願,我願赴湯蹈火以阻之。不能這樣,我怎能說是愛你!

石評梅在瞭解到高君宇的這一舉動後,深受感動,但感動之餘,她還是因為曾經的經歷,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感情中來,總是對感情抱有很多疑惑與猜測。

後來高君宇因為公事要出差南下去廣州。在與石評梅臨別之際,他叫石評梅等他回來。在廣州,高君宇還定製了兩枚象牙戒指,寄給了石評梅,並在隨寄的信中對石評梅說:

願你承受了它。或許你不忍,再令它如紅葉一樣的命運吧。我尊重你的意願,只希望用象牙戒指的潔白堅固,紀念我們的冰雪友情吧。

在石評梅開始動搖之際,高君宇卻因為突發疾病而辭世。石評梅得知這樣的消息,幾乎痛不欲生。她被內心的思念和悔恨折磨的生不如死。

生前沒來得及迴應的愛,成了石評梅心上的一根刺,時時刺痛她的心。高君宇被葬於陶然亭畔,石評梅就每個星期天去高君宇的墓地拜祭,祭文中,石評梅這樣寫道:

我愛,我吻遍了你墓頭青草在日落黃昏;

我禱告,就是空幻的夢吧,也讓我再見見你的英魂。

就這樣,帶著無盡的悲傷和思念,石評梅在高君宇走後的第3年,年僅26歲也隨他去了。直到臨終之際,她的手上一直都戴著那枚象牙戒指。

石評梅死後,好友們將她葬在高君宇的墓旁,並付文:

生前未能相依共處,願死後得並葬荒丘!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時期,有4大才女,分別是呂碧城、蕭紅、張愛玲和石評梅。

才女才子的才情往往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許多感情的挫折,才能在一處跌倒,在另一處大放異彩。4位才情並茂的女子,都沒逃過愛情的折磨。

這其中最讓人扼腕的,當屬只活了26歲的石評梅。

讀了廬癮的《象牙戒指》之後,同樣身為女性,為女主角短暫而掙扎、苦悶的一生而深感遺憾,對生命不該如此的心底吶喊和憂愁,久久揮之不去。

是否只有在陷入到那種低到塵埃裡的痛苦感情之後,才能將一個女人淬鍊成一個女詩人,只有經歷了人世間的生離死別,經歷了最殘忍的事情之後,才能不用為賦新詞強說愁呢?

這裡提到廬癮的小說《象牙戒指》,正是因為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原型,就是石評梅。作為石評梅的好友,廬癮不僅在石評梅死後整理了她的作品集,還將她的愛情寫進了小說裡。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情竇初開,往往帶著些愚鈍

石評梅生於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晚年得女,視她為掌上明珠,從小父親就教她讀書識字。

石評梅自幼天資聰穎,從太原女子師範學院畢業後,她又考上了北京的女子高等師範學校。

父親因為不放心石評梅隻身一人去北京讀書,於是將她託付給同在北京的同鄉吳天放。

吳天放畢業於北京大學,氣質溫文爾雅、談吐不凡。

石評梅來到北京後,一邊讀書、還一邊醉心於文學創作。因為讀書、住宿等一概用度,國家都免費提供,石評梅深受感動,也深知自己身肩的責任,於是希望通過寫作,為國分憂。

因為是同鄉,又同在北京,石評梅常與吳天放一起探討讀書、寫作,甚至是暢談時代、暢談理想。

吳天放傾心於年輕、又富有朝氣的石評梅,被她的才華和氣質所吸引,於是對石評梅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吳天放知道石評梅酷愛梅花,於是他整理了很多關於梅花的詩文把它們抄寫到書籤上,又在書籤上畫上梅花,並印上“評梅用箋”4個字,然後把這樣一疊精美的書籤送給石評梅,以表達愛慕之情。

彼時,石評梅還是個少女,未經感情事,就這樣被吳天放的熱情所俘虜,併為他所傾心,心中暗暗的對感情承諾“非他不嫁”。

然而相戀3年,石評梅卻意外得知,吳天放早已有妻子、兒女,並不是一個可以託付感情、託付終身之人。石評梅對這樣的真相,十分傷心沮喪。

而吳天放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對石評梅一直不肯放手。甚至以公開和石評梅之間的情書作為要挾。

對感情十分認真的石評梅,沒能過得了心上的這道底線,決意不要做一個破壞別人家庭的女人,毅然決然的選擇退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再遇良緣,卻遲遲走不出過往的陰霾

在石評梅慢慢的放下和吳天放的這段孽緣,要開始把精力轉移到工作之際,她的美貌和才情,又吸引了另一個大好青年,這個人就是高君宇。

高君宇同樣對石評梅一見傾心,並且懷著熱烈的情感,多次向石評梅表白。

但石評梅卻對愛情產生了很多的顧慮,一方面,她覺得自己的青春和情感已經全部錯付給了那個有婦之夫吳天放,再沒辦法騰出一點地方給其他什麼人。

另一方面,高君宇和吳天放一樣,並非一個單身青年,也是許了老婆,家中還帶著孩子。這樣的情況下,石評梅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她甚至懷疑這份情感,來的可能猛烈,但去的也很可能很快,就如吳天放當初,揹著老婆孩子,在外面打擾了她一樣,她對高君宇也持著強烈的懷疑態度。

但事實上,高君宇並不是吳天放。他生於富商家庭,20歲考入北京大學,是一個和石評梅一樣的新時代的優秀青年。因為自己當年要離開家參加革命,父親不同意,說是要他在家成親之後,才允許他離開。被迫無奈之下,他才接受了父親的安排。

高君宇和石評梅同樣來自山西,在得知石評梅與吳天放分手之後,高君宇對石評梅的告白,題詞在一片紅葉上:

“滿山秋色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

然而此時對感情之事意欲閃躲的石評梅只在紅葉背面回了高君宇一句:

“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鮮紅的葉兒。”

雖然感情沒能進一步發展,但是兩人的友誼始終沒有中斷。期間,石評梅因為身體不適進了醫院,高君宇都陪伴左右。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當一切成空,她卻放不下深情

高君宇和吳天放對石評梅的感情始終是不同的。

吳天放既給不了她名分,又想霸著她的感情。但高君宇卻是個真正敢愛敢恨的男子漢,他知道石評梅介意的是什麼,所以選擇先解決掉自己的問題,再去問對方要一個結果。

因為放不下對石評梅的愛,高君宇果斷決定的回老家休妻。

他寫給石評梅的信中這樣說道:

你的所願,我願赴湯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願,我願赴湯蹈火以阻之。不能這樣,我怎能說是愛你!

石評梅在瞭解到高君宇的這一舉動後,深受感動,但感動之餘,她還是因為曾經的經歷,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感情中來,總是對感情抱有很多疑惑與猜測。

後來高君宇因為公事要出差南下去廣州。在與石評梅臨別之際,他叫石評梅等他回來。在廣州,高君宇還定製了兩枚象牙戒指,寄給了石評梅,並在隨寄的信中對石評梅說:

願你承受了它。或許你不忍,再令它如紅葉一樣的命運吧。我尊重你的意願,只希望用象牙戒指的潔白堅固,紀念我們的冰雪友情吧。

在石評梅開始動搖之際,高君宇卻因為突發疾病而辭世。石評梅得知這樣的消息,幾乎痛不欲生。她被內心的思念和悔恨折磨的生不如死。

生前沒來得及迴應的愛,成了石評梅心上的一根刺,時時刺痛她的心。高君宇被葬於陶然亭畔,石評梅就每個星期天去高君宇的墓地拜祭,祭文中,石評梅這樣寫道:

我愛,我吻遍了你墓頭青草在日落黃昏;

我禱告,就是空幻的夢吧,也讓我再見見你的英魂。

就這樣,帶著無盡的悲傷和思念,石評梅在高君宇走後的第3年,年僅26歲也隨他去了。直到臨終之際,她的手上一直都戴著那枚象牙戒指。

石評梅死後,好友們將她葬在高君宇的墓旁,並付文:

生前未能相依共處,願死後得並葬荒丘!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民國才女石評梅悲慘的情感經歷,給年輕女孩的愛情啟示

給年輕人的愛情啟示

每個人的一生都可能經歷幾段不同的感情,尤其是在當下這樣複雜的社會環境下。

石評梅一開始初入社會,被年長又有家庭的吳天放所迷惑,完全是情有可原的事情,畢竟那時候的她,感情方面還十分懵懂,不知所措。以為甜言蜜語、以為感動就是愛情,誰知知人知面不知心,被吳天放隱瞞了家世,騙去了感情。

但這樣的失敗的戀愛經歷,並不足以打倒一個有志氣的年輕人。

就像培根說過的一樣:

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沒有一個是因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這種軟弱的感情。

而石評梅卻因為這一次初戀的不完美,對愛情失去了信心,甚至在生活事業上變得麻木,這顯然是不可取的。當然,我們不能忽略石評梅所處的新舊思想交替的那個年代,她的思想還有封建保守的殘餘,想著女子要從一而終,一生就只愛一個人。

而在遇到了高君宇之後,石評梅的搖擺不定,和對感情的戲謔,可以說是最終造成她終生悲劇的根源。

做個敢愛敢恨的姑娘,這是石評梅所缺少的決絕。

愛情來的時候,很多人未必看得清將來,未必步步篤定,但是相信感覺也是很重要的事情。一味的猜疑、猶豫,很多時候會像石評梅一樣錯失良緣。

而當高君宇離去了,石評梅才幡然悔悟,才意識到此生再也遇不到這樣對她交付真心的人,這也是一種被失去的過往禁錮的思維模式。

人生也罷、愛情也罷,一切都應向前看,應活在當下,畢竟人生還很漫長。

如果石評梅能選擇向前看,那麼離開的人,註定回不來,慢慢遺忘是對彼此最好的歸宿,畢竟她才26歲,還很年輕,她可以有事業、有新的愛情,然而她卻選擇了追隨已逝的愛人,隨他一同離去,實在不能不叫人惋惜。

石評梅的這些情感經歷,對年輕人來說,都是有可能會遇到的。她就像一面鏡子,提醒年輕的女孩們,在感情的世界裡,要做個勇敢的人,不要被已發生的事情所禁錮。

感情裡,只有不問過往,才能不懼將來。

以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