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的過往!“民國樑祝”高君宇與石評梅:生不相戀,死後同穴

石評梅 高君宇 文學 北洋軍閥 海涅 記者李滿 2018-11-29

北京陶然亭,有一個特殊的墓地,此墓曾受過新中國總理周恩愛的特別關照。這座墓碑的合葬者,雖是一男一女,卻又並非夫妻。生前,他們甚至並非戀人關係,但死後,他們卻合葬於此。

這個墓地,正是“高石墓”,高是指革命烈士高君宇,而石,則是革命志士、詩人石評梅。

“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我願死如慧星之迅忽。”

高君宇墓碑上的這句話,取自高君宇日記,是海涅的一段話。而把這句話刻在墓碑上的,正是高君宇墓地合葬者:女詩人石評梅。

這行字外,石評梅還在墓碑上刻了幾行特殊的小字:

“君宇!我無力挽住你迅忽如慧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淚流到你的墳頭,直到我不能來看你的時侯。”

走不出的過往!“民國樑祝”高君宇與石評梅:生不相戀,死後同穴

石評梅為何要在墓碑上寫下這樣一段傷感的話?她和他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過往,而非得“把剩下的淚流到墳頭”?

在故事開講前,先將時光鏡頭搖回20世紀的民國初年........

1920年年初,風雪日的北京,在山西同鄉會上,已是詩人的石評梅偶遇了同鄉青年高君宇。高君宇的演講,讓石評梅熱血沸騰。演講後,石評梅主動向高君宇打了招呼。

高君宇在聽了石評梅的自我介紹後,激動地說:我在報上看過你的文章,對你的才華和思想非常傾慕。

交談中,高君宇驚喜地發現,兩人不僅是同鄉,他們的父輩竟還是舊識。而他與她,還曾是兒時的玩伴......

走不出的過往!“民國樑祝”高君宇與石評梅:生不相戀,死後同穴

緣分總是如此神奇,又如此捉弄人。

這次會面後,他們都對彼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因為革命需要,此時的高君宇,不得不經常在北京和山西兩地奔波,協助開展各種革命活動。也正因此,他時常遭到敵人的通緝。

不得已之下,兩人只得以鴻雁傳書的方式繼續感情交流。他們藉著紙箋,談文學、談理想、談抱負、談國家大事。一得空,他們便相約北京南郊的陶然亭湖畔,一起賞花、散步。

一個是才華橫溢的嬌弱女子,一個是風度翩翩的才子,一來二去間,特殊的情愫便不自主地萌生了。高君宇對石評梅的文學才華很佩服,而石評梅也十分傾慕這位共產主義鬥士。

走不出的過往!“民國樑祝”高君宇與石評梅:生不相戀,死後同穴

在長期的交往中,兩人開始互相影響對方。

高君宇會帶石評梅走向普通的勞苦大眾,與工人朋友交流,開闊她的事業,振奮她的精神。在高君字的幫助下,石評梅寫了很多抒發進步思想的詩文,表達了自己熾烈的革命情懷。

轉眼三年,1923年秋天,石評梅又收到高君宇的一封來信。拆開信,一片火紅的楓葉滑落眼前。

“滿山秋色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

這封突如其來的求愛信,讓石評梅陷入憂慮和矛盾中,她怔住了。良久後,她提筆在紅葉上寫下了一行字:

“枯萎的花籃不能承受這鮮紅的葉兒。”

石評梅的“不能承受”背後,有太多沉重。在此之前,她曾因為一段持續三年的戀愛而耗盡了心力。原本,她以為她能和這個叫吳天放的才子共度一生。卻不想,關鍵時刻她才知道:他竟是已婚。

經歷過這段感情後,石評梅便發誓終生不嫁。更為緊要的是,石評梅一直以為高君宇與封建包辦婚姻裡的妻子,還有複合的可能。

當高君宇拿到這封“回信”時,他久久地凝望著紅葉上的字句,陷入了沉思。

走不出的過往!“民國樑祝”高君宇與石評梅:生不相戀,死後同穴

高君宇知道,這是石評梅的婉拒。但早已打定心思的高君宇,豈會因為她的婉拒而退縮。

那個楓葉紅得透亮的秋天,高君宇將石評梅約出,告訴她:自己此生一定要竭盡一切可能與她結合。

“你不想知道我的過去嗎?”石評梅抬眼問到。

“你過去發生過什麼並不重要,我只知道你現在沒嫁人,這就夠了!”高君宇看向石評梅。

石評梅轉過臉,避開高君宇的眼神,沉默著,不再說話。

這次見面並未能改變什麼,石評梅一如既往地逃避這段感情,而高君宇依舊堅定地守著他心中的所愛。

高君宇知道石評梅喜歡一種特殊的梅花,偏偏整個北京城,只有一個小島上有這種梅花。於是,高君宇為了哄石評梅開心,便在最冷的冬季,去小島上採來梅花送給石評梅。

但石評梅始終固執地守著她終身不嫁的信條,她在信裡寫到:感情是深淵,能吞沒一切!相比石評梅的固執,高君宇更固執,他固執地堅信:她會是他一生的伴侶。

“這種信念越來越強烈了,我能感覺到,我們最終一定會永遠在一起!”高君宇說。

1924年,高君宇因被北洋軍閥通緝,必須離開北京前往山西,那晚狂風暴雨,高君宇卻剛在虎口脫險後,還去找石評梅與她告別。

走不出的過往!“民國樑祝”高君宇與石評梅:生不相戀,死後同穴

那個晚上,高君宇對石評梅說了很多。他將自己曾經的那段包辦婚姻的種種,悉數告訴了石評梅。“她(原配)現在是我爸媽的乾女兒,僅此而已!”高君宇對石評梅說道,“此後餘生,非你不娶!”

石評梅只靜靜聽著,什麼也沒說。在前一段感情裡,她的那位愛人後來也曾對她說過這樣的話,舊傷未愈的她,猶豫著。

革命中,高君宇經歷了一次生死大劫。一次,高君宇在車裡被流彈擊中,但經搶救他終脫離了生命危險。脫險後,他第一時間給石評梅寫信:

“我能坐在車裡不死!這裡我還圖著幾塊碎玻璃,見你時贈你做個紀念。”

這封信寄出時,石評梅快過生日了,高君宇特地去店裡買了一大一小兩個象牙成戒。

“一個大點的我自己帶在手上,一個小的我寄給你, 願你承受了它。或許你不忍吧!再令它如紅葉一樣的命運。願我們用‘白’來紀念這枯骨般死靜的生命。”

信寄出後不久,身為孫中山祕書的高君宇便隨孫中山南下了。

石評梅收到那枚象牙戒指後,並未退還這枚戒指。她接受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她覺得:這對白色戒指,象徵了二人會永遠保持“純潔如冰雪的友誼”。

高君宇見石評梅這次終於沒退還戒指,心舒了一大口氣。他在接下來的信裡,再次向石評梅寫信傾訴思念。但這次,石評梅又開始退縮了。她在回信裡說:願永做他惟一知己的朋友、同志。

高君宇收到信後,覆信到:

"你的所願,我願赴湯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願,我願赴湯蹈火以阻之。不能這樣,我怎能說是愛你!"

石評梅看到這封火熱的回信,似有所動,卻終究沒有在信裡接受高君宇。一如高君宇所言,石評梅依舊只在信裡:

“答覆人家不(高君宇自己)需要的答覆,你只會與人家訂不需要的約束。”

當年10月,北京發動政變,革命成立了以段祺瑞為首的北京臨時執政府,電請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年底,高君宇隨孫中山抵達北京,做全國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

由於新傷未愈的情況下奔波勞累,加之思念石評梅的緣故。本身有肺病的高君宇病倒了,住院的這段日子,石評梅每天都會來探視高君宇。

走不出的過往!“民國樑祝”高君宇與石評梅:生不相戀,死後同穴

此間,高君宇見石評梅一直戴著那枚象牙戒指,很是開心。但這次病後出院不久,高君宇患急性闌尾炎再次住進了醫院。因術後大出血,1925年3月6日凌晨,高君宇去世,時年29歲。

高君宇的突然離世,讓石評梅震驚不已,她怎麼也不肯相信高君宇竟就這樣離開了自己。

葬禮上,悲痛欲絕的石評梅,甚至未能到現場送他最後一程。

高君宇過世後,整理高君宇遺物時,在一本書裡,石評梅找到了當初那片寄情的紅葉,上面字跡依然,只是中間已然枯乾了。

捧著這片紅葉,石評梅心如刀割:

“紅葉縱然能去了又來,但是他呢,是永遠不能再來了!”

之後,石評梅以同鄉、同事的身份,帶著整理好的高君宇遺物返鄉。直到到了高君宇家,石評梅才知道:君宇一直沒騙她!他和原配早已解除婚約,她如今僅是高家的女兒。

臨回北京前,高君宇原配拿出幾本日記說:“我不識字,但我請識字的人看過,這日記是寫給一個姑娘的,開頭的字是‘梅’,我想應該是你。“

石評梅顫抖著打開日記,那無比熟悉的字眼映入眼簾:

“梅,我雖無力使海上無浪,但是經你正式決定了我們命運之後,我很相信這波瀾山立狂風統治了的心海,總有一天風平浪靜,不管這是在千百年後,或者就是這握筆的即刻......”

石評梅跌坐在地上,抱著高君宇的日記放聲痛哭起來。此刻,她終於有了勇氣,但這一次,他卻再也不會給她機會了。

人世間最悲苦的情大概就是如此吧!

回到北京後的每一天裡,石評梅每天都在自責中,她怪自己太脆弱,太不果斷,沒有及早地和高君宇結合。她甚至隱隱覺得,如果自己能拋下過往,並相信他,或許他就不會那般匆忙地離世了。

在高君宇墓碑上刻下那段話後,她每週都會去高君宇的墳上哭,有時候,她一去墓地,就是一整天,從太陽初升到落日餘暉映上墓碑。

走不出的過往!“民國樑祝”高君宇與石評梅:生不相戀,死後同穴

石評梅整理了高君宇所有的文字和書信,他的革命思想,他的理想,她都懂了。他順著他的腳步,將他的革命思想、主張寫進了自己的詩文裡,以這種方式繼續高君宇的革命。她也在用這種方式,實現了他與她的結合。

在她每週去哭祭的高君宇墓旁,她寫下了《墓畔哀歌》,表達刻骨的思念之情:

"假如我的眼淚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綴織成繞你玉頸的圍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顆一顆紅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愛心。我願意燃燒我的肉身化成灰燼,我願放浪我的熱情怒濤洶湧,讓我再見見你的英魂。"

痛失這段良緣的石評梅,在遇見時任我黨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時,與他傾訴了這段情愫。當時正暗戀鄧穎超的周恩來深有感觸,決定鼓起勇氣向鄧穎超表白。

石評梅聽後,決定充當兩人之間的信使和媒人。深為石評梅和高君宇的感情動容的兩人,決心突破一切阻礙結成革命情誼。促成這段良緣後的石評梅,眼見有情人成了眷屬,思及自己和高君宇,竟越發傷感了。

由於悲傷過度加之操勞的緣故,三年後的1928年9月,年僅26歲的才女石評梅因病離世。巧的是,她也高君宇一樣,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死後,遵照她的遺囑,死後她被葬於高君宇墓旁。

這段感情,雖終因錯過而成人間悲劇。倘若,石評梅能走出過往的陰影,坦然接受高君宇,或許,一切的結局真的就不一樣呢!但世間,從沒有如果,而只有後果和結果。

所幸最後,他們終於又可以在一起了。這一次,再也沒有任何,能將他們分開。

不論春夏秋冬,日出日落,風霜雨雪,陶然亭上,高君宇與石評梅墓始終相依相伴.......

正如高君宇所說:他們終會在一起,永遠不分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