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裡江山是蒼溪:石門山歌

石門山 蒼溪 九龍 戀愛 高粱 農民 鯉魚 梨鄉快報 2019-05-26

石門山歌

作者:張九龍

畫裡江山是蒼溪:石門山歌

石門山歌主要流傳於蒼溪縣石門鄉境內以及九龍山麓。山歌演唱者根據天時、地利、自然景觀、風土人情,觸景生情,編出大量山歌詞曲,代代傳承。

石門山歌多在戶外歌唱,曲調往往高亢、嘹亮,節奏自由、悠長,是勞動人民直暢而集中地抒發感情的民歌,石門人民將勞動同娛樂巧妙地結合,讓山歌融為生活的一部分,在農忙與閒暇時,都用唱山歌來交流感情,消除疲勞,統一步調,鼓舞士氣。常常是山上山下,歌聲四起,此起彼和,響遏行雲,盡日不休。在長期的口傳心授下,石門山歌伴隨著石門人民的性格傳承下來。2013年,石門山歌被廣元市人民政府命名為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張九龍是石門山歌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自幼受父親的薰陶酷愛文藝,七歲時曾在全鄉數千人的群眾大會上演唱“蓮花落”,人稱“小神童”。張九龍青年時代曾收集整理民歌300餘首,同時對其父親口述的“牛燈”等曲調做了記錄和整理,並學習了十幾折傳統燈戲。2012年,他被蒼溪縣委、縣政府授予“十大民間藝人”榮譽稱號。

石門山歌主要有四句山歌、田歌、薅秧歌、盤歌、對歌、敘事歌幾種表現形式。

畫裡江山是蒼溪:石門山歌

八王之亂後,人民生活貧困,全靠耕種為生,農民為消遣,自發的將樊彥、柳青的抒情曲調自編出農時季節、勞動收穫、談情說愛、人生貧富等七言四句山歌。現有2300餘首傳承下來,如:

七星高照寨包樑,毛家坪下石門場。

柳池天生皇帝包,未修皇城典故揚。

文家角來四面山,農民辛苦在田間,

五穀全靠窮人種,面朝黃土背朝天。

六月扇子兩面金,買把扇兒送情人。

情人見扇如見妹,妹伴情人不離身。

田歌來源於耕田、收水、栽秧、割麥、打穀的農忙時節,一邊勞動一邊唱誦的歌曲。現存300餘首,如:

情哥家牛把田耕,田紅水渾如鋪金。

男女老少同心幹,田田秧苗嫩青青。

牛郎正在把田耕,忽見太空開天門。

織女招手微微笑,月老牽線結良辰。

農曆四五月,正是農村最有生機的季節。綠油油的稻田一望無邊,為保秧苗茁壯成長,栽秧後十天左右,農者務必下田除草蒿秧,田間十多個青年男女一字兒排開,右手杵一根薅秧棒,左手背在腰間,用腳板兒薅秧。薅秧就要唱薅秧歌,一人領,眾人合。現存130多首,如:

大田薅秧薅到崖,捉個鯉魚甩上來。

鯉魚晒的打瞌睡,么妹晒的轉石崖。

薅秧薅到大堰樑,望見賢妹洗衣裳。

銅盆打的當當響,其意約我去趕場。

你要薅秧你就薅,莫在田中把手招,

手兒一招妹就到,莫吃羊肉惹身騷。

畫裡江山是蒼溪:石門山歌

盤歌是在田歌中的昇華,人們在集中勞動時,根據幹活的種類,採取分隊分人的形式,你盤我答。現存100餘首,如:

甲盤:種田時節何人分?何人耕田產黃金?多少時間把田種?什麼不負有心人?

乙答:農時季節天地分,農夫耕田土變金,一年四季把田種,豐收不負有心人。

乙盤:什麼開花不結果?什麼結果不開花?什麼花開紅似火?什麼花開似銀牙?

甲答:牡丹花開不結果,紅苕結果不開花,紅梅開花紅似火,李子開花似銀牙。

甲盤:啥子出來高又高?啥子出來像鐮刀?啥子出來穿皮襖?啥子出來棒棒敲?

乙答:高粱出來高又高,稻穀出來像鐮刀,黃豆出來穿皮襖,芝麻出來棒棒敲。

對歌和盤歌不同,對歌專用來談情說愛,表達男女情懷中的真意假意。現存300餘首,如:

男:哥看乖妹眼一斜,

回去想了三個月,

害了一場相思病,

差點見了閻王爺。

女:雞毛刷兒頂頂齊,

公婆管我也無益,

我是天上麻鷂子,

你要防我那一時。

合:石榴花開葉兒黃,

張生月下戲紅娘,

答應紅娘去趕考,

考上才能成鴛鴦。

敘事歌分兩項,一是說古道今,二是重於愛情的悲歡離合。兩者產生的愛情故事,用愛情曲調,在休閒、勞動時,唱出來,現存20餘首。如《山伯訪友》敘說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的自由戀愛,遭到了包辦婚姻父母的迫害,生未結良緣,死後陰魂化為彩虹……

君子放開懷,閒言且丟開,聽我唱本祝英臺,山伯訪友來。山伯在學堂,讀書寫文章,忽然想起祝九郎,要訪祝家莊。兩步進華堂,領告二爹孃,結拜書友祝九郎,兒今要去把友訪……

責編:孫鵬淵 編審:向豔瓊 監審:楊春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