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競爭對手才能解救視覺中國

視覺中國 技術 區塊鏈 快錢 百度 人民網 2019-04-19

視覺中國,以如此戲劇性的轉折走到了道德和輿論的對立面。但在譴責之外,圖庫圈長久存在的畸形生態鏈,無疑是個巨大的諷刺。

版權環境慘不忍睹,圖庫從業者找到了尋租空間,揮舞著“訴訟大棒”賺得盆滿缽滿;看起來每年近10億元營收的視覺中國,幾乎佔到了中國圖片交易鏈條的半壁江山,那麼圖片市場的商業規模只有20億元?比對調研機構百億元甚至千億元市場規模的預測,實在有點慘淡。

時至今日,這是一個雙輸的境地:圖片侵權者絕對不光彩,視覺中國大量訴訟有法條依據,也算不上贏得光榮。

緊要關頭,監管行為和輿論聲音會讓過火現象剎剎車,但回到商業本身,解決視覺中國問題,解決圖庫畸形生態鏈的高級策略,永遠是競爭本身。

在圖庫商業化領域,視覺中國做了一個錯誤的示範,跟隨者全景網絡、河圖創意等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沿著這個路子行進,熱衷於把技術、資本和人力用到維權上,甚至打造了獨有的商業模式。

因此,區別於其他所有開放競爭的行業,圖庫行業,成了一個反例:這裡的同業,不像對手,更像朋友,大家心照不宣,一起靠“維權勒索”吃飯。

按道理說,視覺中國、全景網絡的競爭,應該是比拼圖片獨家數量,比拼圖片運營能力,幫助攝影師更好地把圖片賣出價錢。但現實是,大量圖片是多個圖庫同時授權,圖庫的比拼,是誰能搶先一步打贏授權圖片的侵權官司。

說到底,在稍微運用了一點資本併購手段後,江湖上給夠給予視覺中國足夠競爭壓力的企業沒有了,更別幻想有公司或者創業者用顛覆性的技術、模式來衝擊視覺中國。

有意思的是,技術恰恰是互聯網創業者最喜歡炫耀的。僅以圖片版權和商業化為例,自從區塊鏈概念爆發後,已經有不少公司宣稱,利用區塊鏈技術做到圖片版權全網可溯,從而圍繞攝影師(版權人)展開新的圖片交易商業模式的探索。

區塊鏈 圖片,充滿想象力,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原因可能有很多,對於新晉企業尤其是BAT這類巨頭而言,可能是市場吸引力不夠,畢竟圖片產業再大,也大不過信息流、電商和遊戲。

但對於創業者而言,視覺中國仍然要負很大的責任,作為行業領頭羊,它在法理和商業邊緣“遊刃有餘”的表現,起了一個錯誤的示範:維權模式太容易賺錢,卻只需花費很小成本維護攝影師。

可持續的互聯網平臺產品有共性:儘可能地消除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信息鴻溝。比如微信公眾號打通的內容創作者和粉絲,淘寶打通的賣家和買家……

視覺中國們沒有做到這一點,攝影師群體規模很大,30多萬,但沒掙到錢,圖片採購者規模也大,像國徽國旗圖片付費這樣也用得不明不白。最後受到傷害的還是圖庫本身,最大的視覺中國,產值不過爾爾。

可悲的是,賺快錢、貪蠅利的畸形模式下,一年10億元營收,足以充滿誘惑了,甚至更小的公司,只求1000萬元、數百萬元……這種心態下,這類模式下,這樣的“競爭”環境下,圖片庫100億元產值的抱負,想都別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