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是少不了旅行,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度假旅遊,經常要在路途中奔波,幾乎人人都是交通旅行的參與者。如今出行也非常便捷,短途可以開汽車,長途可以坐高鐵或者乘飛機,數千公里路程朝發夕至。

但是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路網和交通工具,出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而中國古代以農耕為主,大多數國民都是農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地,他們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許多人甚至一輩子沒出過村莊。

中國古代經常旅行的主要是官員和商人,官員因受朝廷派遣前往各地任職公幹;商人行商走四方,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還有就是為求功名的讀書人,他們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進京趕考,夢想著一舉高中,魚躍龍門,無論路途多麼艱險遙遠,都不能阻擋他們進京的腳步。李鴻章當年進京趕考時題下《入都》一詩,詩中寫到“男兒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其豪邁和決心可見一斑,不要說三千里,就是三萬裡,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

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是少不了旅行,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度假旅遊,經常要在路途中奔波,幾乎人人都是交通旅行的參與者。如今出行也非常便捷,短途可以開汽車,長途可以坐高鐵或者乘飛機,數千公里路程朝發夕至。

但是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路網和交通工具,出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而中國古代以農耕為主,大多數國民都是農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地,他們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許多人甚至一輩子沒出過村莊。

中國古代經常旅行的主要是官員和商人,官員因受朝廷派遣前往各地任職公幹;商人行商走四方,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還有就是為求功名的讀書人,他們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進京趕考,夢想著一舉高中,魚躍龍門,無論路途多麼艱險遙遠,都不能阻擋他們進京的腳步。李鴻章當年進京趕考時題下《入都》一詩,詩中寫到“男兒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其豪邁和決心可見一斑,不要說三千里,就是三萬裡,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人煙稀少,山川險惡,朝廷為了讓政令暢通,方便其對全國的統治,始終重視道路建設,《詩經·小雅·大東》上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大道平坦似磨石,筆直像箭桿,沿途還設有服務設施。《周禮》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但這些設施僅為旅途中的政府工作人員提供休息、餐飲和住宿服務,普通百姓不是其服務對象,數千年來始終如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個布衣,不能住驛站,當年他在廣西旅行時,曾利用朋友贈送的“馬牌”冒充公職人員蹭驛站。

"

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是少不了旅行,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度假旅遊,經常要在路途中奔波,幾乎人人都是交通旅行的參與者。如今出行也非常便捷,短途可以開汽車,長途可以坐高鐵或者乘飛機,數千公里路程朝發夕至。

但是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路網和交通工具,出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而中國古代以農耕為主,大多數國民都是農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地,他們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許多人甚至一輩子沒出過村莊。

中國古代經常旅行的主要是官員和商人,官員因受朝廷派遣前往各地任職公幹;商人行商走四方,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還有就是為求功名的讀書人,他們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進京趕考,夢想著一舉高中,魚躍龍門,無論路途多麼艱險遙遠,都不能阻擋他們進京的腳步。李鴻章當年進京趕考時題下《入都》一詩,詩中寫到“男兒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其豪邁和決心可見一斑,不要說三千里,就是三萬裡,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人煙稀少,山川險惡,朝廷為了讓政令暢通,方便其對全國的統治,始終重視道路建設,《詩經·小雅·大東》上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大道平坦似磨石,筆直像箭桿,沿途還設有服務設施。《周禮》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但這些設施僅為旅途中的政府工作人員提供休息、餐飲和住宿服務,普通百姓不是其服務對象,數千年來始終如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個布衣,不能住驛站,當年他在廣西旅行時,曾利用朋友贈送的“馬牌”冒充公職人員蹭驛站。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國家版圖的廣大前所未有,為了有效統治遼闊疆域,秦朝展開了大規模的路網建設,以咸陽為中心,修建了輻射全國各地的馳道。《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秦馳道相當於如今的國道,非常寬闊平坦,兩邊還種植青松,用來標識里程、遮雨擋陽、屏蔽風沙。

秦代還有一條七百多公里長的直道,可以並排行駛十三輛馬車,直達邊境的九原郡,堪比當代高速公路。《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眼堙谷,直通之”。

"

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是少不了旅行,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度假旅遊,經常要在路途中奔波,幾乎人人都是交通旅行的參與者。如今出行也非常便捷,短途可以開汽車,長途可以坐高鐵或者乘飛機,數千公里路程朝發夕至。

但是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路網和交通工具,出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而中國古代以農耕為主,大多數國民都是農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地,他們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許多人甚至一輩子沒出過村莊。

中國古代經常旅行的主要是官員和商人,官員因受朝廷派遣前往各地任職公幹;商人行商走四方,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還有就是為求功名的讀書人,他們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進京趕考,夢想著一舉高中,魚躍龍門,無論路途多麼艱險遙遠,都不能阻擋他們進京的腳步。李鴻章當年進京趕考時題下《入都》一詩,詩中寫到“男兒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其豪邁和決心可見一斑,不要說三千里,就是三萬裡,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人煙稀少,山川險惡,朝廷為了讓政令暢通,方便其對全國的統治,始終重視道路建設,《詩經·小雅·大東》上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大道平坦似磨石,筆直像箭桿,沿途還設有服務設施。《周禮》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但這些設施僅為旅途中的政府工作人員提供休息、餐飲和住宿服務,普通百姓不是其服務對象,數千年來始終如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個布衣,不能住驛站,當年他在廣西旅行時,曾利用朋友贈送的“馬牌”冒充公職人員蹭驛站。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國家版圖的廣大前所未有,為了有效統治遼闊疆域,秦朝展開了大規模的路網建設,以咸陽為中心,修建了輻射全國各地的馳道。《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秦馳道相當於如今的國道,非常寬闊平坦,兩邊還種植青松,用來標識里程、遮雨擋陽、屏蔽風沙。

秦代還有一條七百多公里長的直道,可以並排行駛十三輛馬車,直達邊境的九原郡,堪比當代高速公路。《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眼堙谷,直通之”。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代交通技術非常先進,除了馳道和直道外,已經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軌道交通。在河南的考古發掘中曾發現過一段先秦時期的“鐵路”。經過研究,專家們認為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條“鐵路”。當然,這條“鐵路”的軌道並不是用金屬打造,而是木質的。但是它不僅有路基,還有枕木。雖然已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路基依然非常結實,儘管枕木已經嚴重腐朽。但仍然可以從遺蹟中看出,枕木之間的距離大於人的步距,卻正好適合馬的步伐,也就是說,這條軌道的修建,是為了讓馬車更好地通行。這個發現也更好的詮釋了“車同軌”的真正含義。

"

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是少不了旅行,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度假旅遊,經常要在路途中奔波,幾乎人人都是交通旅行的參與者。如今出行也非常便捷,短途可以開汽車,長途可以坐高鐵或者乘飛機,數千公里路程朝發夕至。

但是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路網和交通工具,出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而中國古代以農耕為主,大多數國民都是農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地,他們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許多人甚至一輩子沒出過村莊。

中國古代經常旅行的主要是官員和商人,官員因受朝廷派遣前往各地任職公幹;商人行商走四方,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還有就是為求功名的讀書人,他們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進京趕考,夢想著一舉高中,魚躍龍門,無論路途多麼艱險遙遠,都不能阻擋他們進京的腳步。李鴻章當年進京趕考時題下《入都》一詩,詩中寫到“男兒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其豪邁和決心可見一斑,不要說三千里,就是三萬裡,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人煙稀少,山川險惡,朝廷為了讓政令暢通,方便其對全國的統治,始終重視道路建設,《詩經·小雅·大東》上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大道平坦似磨石,筆直像箭桿,沿途還設有服務設施。《周禮》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但這些設施僅為旅途中的政府工作人員提供休息、餐飲和住宿服務,普通百姓不是其服務對象,數千年來始終如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個布衣,不能住驛站,當年他在廣西旅行時,曾利用朋友贈送的“馬牌”冒充公職人員蹭驛站。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國家版圖的廣大前所未有,為了有效統治遼闊疆域,秦朝展開了大規模的路網建設,以咸陽為中心,修建了輻射全國各地的馳道。《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秦馳道相當於如今的國道,非常寬闊平坦,兩邊還種植青松,用來標識里程、遮雨擋陽、屏蔽風沙。

秦代還有一條七百多公里長的直道,可以並排行駛十三輛馬車,直達邊境的九原郡,堪比當代高速公路。《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眼堙谷,直通之”。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代交通技術非常先進,除了馳道和直道外,已經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軌道交通。在河南的考古發掘中曾發現過一段先秦時期的“鐵路”。經過研究,專家們認為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條“鐵路”。當然,這條“鐵路”的軌道並不是用金屬打造,而是木質的。但是它不僅有路基,還有枕木。雖然已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路基依然非常結實,儘管枕木已經嚴重腐朽。但仍然可以從遺蹟中看出,枕木之間的距離大於人的步距,卻正好適合馬的步伐,也就是說,這條軌道的修建,是為了讓馬車更好地通行。這個發現也更好的詮釋了“車同軌”的真正含義。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的“火車”

當時百姓出行,在陸地以步行為主,輔以獨輪車或公雞車裝載行李和妻兒,那時在路上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幅景象:一個男人推著獨輪車艱難前行,車上一邊堆著包裹,一邊坐著懷抱幼兒的媳婦。

"

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是少不了旅行,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度假旅遊,經常要在路途中奔波,幾乎人人都是交通旅行的參與者。如今出行也非常便捷,短途可以開汽車,長途可以坐高鐵或者乘飛機,數千公里路程朝發夕至。

但是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路網和交通工具,出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而中國古代以農耕為主,大多數國民都是農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地,他們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許多人甚至一輩子沒出過村莊。

中國古代經常旅行的主要是官員和商人,官員因受朝廷派遣前往各地任職公幹;商人行商走四方,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還有就是為求功名的讀書人,他們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進京趕考,夢想著一舉高中,魚躍龍門,無論路途多麼艱險遙遠,都不能阻擋他們進京的腳步。李鴻章當年進京趕考時題下《入都》一詩,詩中寫到“男兒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其豪邁和決心可見一斑,不要說三千里,就是三萬裡,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人煙稀少,山川險惡,朝廷為了讓政令暢通,方便其對全國的統治,始終重視道路建設,《詩經·小雅·大東》上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大道平坦似磨石,筆直像箭桿,沿途還設有服務設施。《周禮》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但這些設施僅為旅途中的政府工作人員提供休息、餐飲和住宿服務,普通百姓不是其服務對象,數千年來始終如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個布衣,不能住驛站,當年他在廣西旅行時,曾利用朋友贈送的“馬牌”冒充公職人員蹭驛站。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國家版圖的廣大前所未有,為了有效統治遼闊疆域,秦朝展開了大規模的路網建設,以咸陽為中心,修建了輻射全國各地的馳道。《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秦馳道相當於如今的國道,非常寬闊平坦,兩邊還種植青松,用來標識里程、遮雨擋陽、屏蔽風沙。

秦代還有一條七百多公里長的直道,可以並排行駛十三輛馬車,直達邊境的九原郡,堪比當代高速公路。《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眼堙谷,直通之”。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代交通技術非常先進,除了馳道和直道外,已經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軌道交通。在河南的考古發掘中曾發現過一段先秦時期的“鐵路”。經過研究,專家們認為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條“鐵路”。當然,這條“鐵路”的軌道並不是用金屬打造,而是木質的。但是它不僅有路基,還有枕木。雖然已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路基依然非常結實,儘管枕木已經嚴重腐朽。但仍然可以從遺蹟中看出,枕木之間的距離大於人的步距,卻正好適合馬的步伐,也就是說,這條軌道的修建,是為了讓馬車更好地通行。這個發現也更好的詮釋了“車同軌”的真正含義。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的“火車”

當時百姓出行,在陸地以步行為主,輔以獨輪車或公雞車裝載行李和妻兒,那時在路上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幅景象:一個男人推著獨輪車艱難前行,車上一邊堆著包裹,一邊坐著懷抱幼兒的媳婦。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家境好一點的,可以藉助畜力,一般是驢、騾子、或牛,在北方還經常使用駱駝。普通百姓家裡一般是沒有馬的,因為那是戰略物資。

古代公職人員出行一般騎馬,所以旅行的辛苦總是被稱為“鞍馬勞頓”。

"

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是少不了旅行,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度假旅遊,經常要在路途中奔波,幾乎人人都是交通旅行的參與者。如今出行也非常便捷,短途可以開汽車,長途可以坐高鐵或者乘飛機,數千公里路程朝發夕至。

但是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路網和交通工具,出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而中國古代以農耕為主,大多數國民都是農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地,他們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許多人甚至一輩子沒出過村莊。

中國古代經常旅行的主要是官員和商人,官員因受朝廷派遣前往各地任職公幹;商人行商走四方,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還有就是為求功名的讀書人,他們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進京趕考,夢想著一舉高中,魚躍龍門,無論路途多麼艱險遙遠,都不能阻擋他們進京的腳步。李鴻章當年進京趕考時題下《入都》一詩,詩中寫到“男兒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其豪邁和決心可見一斑,不要說三千里,就是三萬裡,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人煙稀少,山川險惡,朝廷為了讓政令暢通,方便其對全國的統治,始終重視道路建設,《詩經·小雅·大東》上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大道平坦似磨石,筆直像箭桿,沿途還設有服務設施。《周禮》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但這些設施僅為旅途中的政府工作人員提供休息、餐飲和住宿服務,普通百姓不是其服務對象,數千年來始終如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個布衣,不能住驛站,當年他在廣西旅行時,曾利用朋友贈送的“馬牌”冒充公職人員蹭驛站。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國家版圖的廣大前所未有,為了有效統治遼闊疆域,秦朝展開了大規模的路網建設,以咸陽為中心,修建了輻射全國各地的馳道。《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秦馳道相當於如今的國道,非常寬闊平坦,兩邊還種植青松,用來標識里程、遮雨擋陽、屏蔽風沙。

秦代還有一條七百多公里長的直道,可以並排行駛十三輛馬車,直達邊境的九原郡,堪比當代高速公路。《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眼堙谷,直通之”。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代交通技術非常先進,除了馳道和直道外,已經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軌道交通。在河南的考古發掘中曾發現過一段先秦時期的“鐵路”。經過研究,專家們認為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條“鐵路”。當然,這條“鐵路”的軌道並不是用金屬打造,而是木質的。但是它不僅有路基,還有枕木。雖然已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路基依然非常結實,儘管枕木已經嚴重腐朽。但仍然可以從遺蹟中看出,枕木之間的距離大於人的步距,卻正好適合馬的步伐,也就是說,這條軌道的修建,是為了讓馬車更好地通行。這個發現也更好的詮釋了“車同軌”的真正含義。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的“火車”

當時百姓出行,在陸地以步行為主,輔以獨輪車或公雞車裝載行李和妻兒,那時在路上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幅景象:一個男人推著獨輪車艱難前行,車上一邊堆著包裹,一邊坐著懷抱幼兒的媳婦。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家境好一點的,可以藉助畜力,一般是驢、騾子、或牛,在北方還經常使用駱駝。普通百姓家裡一般是沒有馬的,因為那是戰略物資。

古代公職人員出行一般騎馬,所以旅行的辛苦總是被稱為“鞍馬勞頓”。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官員出行還可以坐馬車,這種馬車稱為安車,相當於如今的高級公務車。圖舒服的大官也可以坐轎子,當年明朝首輔張居正回鄉時,坐三十二人抬的大轎,裡面有廚房和廁所,戚繼光還派一隊火槍手護駕,好不威風。古代也有公共車輛,稱為輜車,體積很大,有車棚遮擋風雨,客貨兩用,相當於如今的大巴。拉車的動物主要是馬、騾子和牛,馬拉的車速度最快。也有自駕的私家車用羊來拉車,還有一些特立獨行的高人名士用梅花鹿拉車,走在路上顯得卓爾不群,一看就不是紅塵中人。

"

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是少不了旅行,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度假旅遊,經常要在路途中奔波,幾乎人人都是交通旅行的參與者。如今出行也非常便捷,短途可以開汽車,長途可以坐高鐵或者乘飛機,數千公里路程朝發夕至。

但是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路網和交通工具,出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而中國古代以農耕為主,大多數國民都是農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地,他們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許多人甚至一輩子沒出過村莊。

中國古代經常旅行的主要是官員和商人,官員因受朝廷派遣前往各地任職公幹;商人行商走四方,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還有就是為求功名的讀書人,他們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進京趕考,夢想著一舉高中,魚躍龍門,無論路途多麼艱險遙遠,都不能阻擋他們進京的腳步。李鴻章當年進京趕考時題下《入都》一詩,詩中寫到“男兒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其豪邁和決心可見一斑,不要說三千里,就是三萬裡,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人煙稀少,山川險惡,朝廷為了讓政令暢通,方便其對全國的統治,始終重視道路建設,《詩經·小雅·大東》上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大道平坦似磨石,筆直像箭桿,沿途還設有服務設施。《周禮》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但這些設施僅為旅途中的政府工作人員提供休息、餐飲和住宿服務,普通百姓不是其服務對象,數千年來始終如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個布衣,不能住驛站,當年他在廣西旅行時,曾利用朋友贈送的“馬牌”冒充公職人員蹭驛站。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國家版圖的廣大前所未有,為了有效統治遼闊疆域,秦朝展開了大規模的路網建設,以咸陽為中心,修建了輻射全國各地的馳道。《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秦馳道相當於如今的國道,非常寬闊平坦,兩邊還種植青松,用來標識里程、遮雨擋陽、屏蔽風沙。

秦代還有一條七百多公里長的直道,可以並排行駛十三輛馬車,直達邊境的九原郡,堪比當代高速公路。《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眼堙谷,直通之”。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代交通技術非常先進,除了馳道和直道外,已經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軌道交通。在河南的考古發掘中曾發現過一段先秦時期的“鐵路”。經過研究,專家們認為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條“鐵路”。當然,這條“鐵路”的軌道並不是用金屬打造,而是木質的。但是它不僅有路基,還有枕木。雖然已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路基依然非常結實,儘管枕木已經嚴重腐朽。但仍然可以從遺蹟中看出,枕木之間的距離大於人的步距,卻正好適合馬的步伐,也就是說,這條軌道的修建,是為了讓馬車更好地通行。這個發現也更好的詮釋了“車同軌”的真正含義。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的“火車”

當時百姓出行,在陸地以步行為主,輔以獨輪車或公雞車裝載行李和妻兒,那時在路上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幅景象:一個男人推著獨輪車艱難前行,車上一邊堆著包裹,一邊坐著懷抱幼兒的媳婦。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家境好一點的,可以藉助畜力,一般是驢、騾子、或牛,在北方還經常使用駱駝。普通百姓家裡一般是沒有馬的,因為那是戰略物資。

古代公職人員出行一般騎馬,所以旅行的辛苦總是被稱為“鞍馬勞頓”。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官員出行還可以坐馬車,這種馬車稱為安車,相當於如今的高級公務車。圖舒服的大官也可以坐轎子,當年明朝首輔張居正回鄉時,坐三十二人抬的大轎,裡面有廚房和廁所,戚繼光還派一隊火槍手護駕,好不威風。古代也有公共車輛,稱為輜車,體積很大,有車棚遮擋風雨,客貨兩用,相當於如今的大巴。拉車的動物主要是馬、騾子和牛,馬拉的車速度最快。也有自駕的私家車用羊來拉車,還有一些特立獨行的高人名士用梅花鹿拉車,走在路上顯得卓爾不群,一看就不是紅塵中人。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中國古代還有一種高科技“新能源”車輛--帆車,這種車行駛在平原地帶,帶有風帆,完全用風力驅動,或用風帆提供助力。

帆車的最早記載出現在梁元帝所著的《金樓子》中,時間大約在公元550年,這種車可以搭載30人左右,每天可以行駛幾百里路。

《續世說》中記載,公元610年,隋朝宇文愷曾經給皇帝制造了一輛特別大的帆車。這輛車可以載幾百個人,藉助風力行駛起來非常輕便快捷。

後來,一些來華的洋人也看到過這種車,他們非常驚訝於中國科技的發達,因而留下了記載。

李約瑟《中華科學技術史》說:“中國人最善發明,他們有各種張帆而行的車輛,製作精巧,使用輕便。”

"

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是少不了旅行,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度假旅遊,經常要在路途中奔波,幾乎人人都是交通旅行的參與者。如今出行也非常便捷,短途可以開汽車,長途可以坐高鐵或者乘飛機,數千公里路程朝發夕至。

但是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路網和交通工具,出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而中國古代以農耕為主,大多數國民都是農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地,他們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許多人甚至一輩子沒出過村莊。

中國古代經常旅行的主要是官員和商人,官員因受朝廷派遣前往各地任職公幹;商人行商走四方,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還有就是為求功名的讀書人,他們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進京趕考,夢想著一舉高中,魚躍龍門,無論路途多麼艱險遙遠,都不能阻擋他們進京的腳步。李鴻章當年進京趕考時題下《入都》一詩,詩中寫到“男兒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其豪邁和決心可見一斑,不要說三千里,就是三萬裡,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人煙稀少,山川險惡,朝廷為了讓政令暢通,方便其對全國的統治,始終重視道路建設,《詩經·小雅·大東》上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大道平坦似磨石,筆直像箭桿,沿途還設有服務設施。《周禮》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但這些設施僅為旅途中的政府工作人員提供休息、餐飲和住宿服務,普通百姓不是其服務對象,數千年來始終如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個布衣,不能住驛站,當年他在廣西旅行時,曾利用朋友贈送的“馬牌”冒充公職人員蹭驛站。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國家版圖的廣大前所未有,為了有效統治遼闊疆域,秦朝展開了大規模的路網建設,以咸陽為中心,修建了輻射全國各地的馳道。《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秦馳道相當於如今的國道,非常寬闊平坦,兩邊還種植青松,用來標識里程、遮雨擋陽、屏蔽風沙。

秦代還有一條七百多公里長的直道,可以並排行駛十三輛馬車,直達邊境的九原郡,堪比當代高速公路。《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眼堙谷,直通之”。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代交通技術非常先進,除了馳道和直道外,已經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軌道交通。在河南的考古發掘中曾發現過一段先秦時期的“鐵路”。經過研究,專家們認為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條“鐵路”。當然,這條“鐵路”的軌道並不是用金屬打造,而是木質的。但是它不僅有路基,還有枕木。雖然已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路基依然非常結實,儘管枕木已經嚴重腐朽。但仍然可以從遺蹟中看出,枕木之間的距離大於人的步距,卻正好適合馬的步伐,也就是說,這條軌道的修建,是為了讓馬車更好地通行。這個發現也更好的詮釋了“車同軌”的真正含義。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的“火車”

當時百姓出行,在陸地以步行為主,輔以獨輪車或公雞車裝載行李和妻兒,那時在路上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幅景象:一個男人推著獨輪車艱難前行,車上一邊堆著包裹,一邊坐著懷抱幼兒的媳婦。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家境好一點的,可以藉助畜力,一般是驢、騾子、或牛,在北方還經常使用駱駝。普通百姓家裡一般是沒有馬的,因為那是戰略物資。

古代公職人員出行一般騎馬,所以旅行的辛苦總是被稱為“鞍馬勞頓”。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官員出行還可以坐馬車,這種馬車稱為安車,相當於如今的高級公務車。圖舒服的大官也可以坐轎子,當年明朝首輔張居正回鄉時,坐三十二人抬的大轎,裡面有廚房和廁所,戚繼光還派一隊火槍手護駕,好不威風。古代也有公共車輛,稱為輜車,體積很大,有車棚遮擋風雨,客貨兩用,相當於如今的大巴。拉車的動物主要是馬、騾子和牛,馬拉的車速度最快。也有自駕的私家車用羊來拉車,還有一些特立獨行的高人名士用梅花鹿拉車,走在路上顯得卓爾不群,一看就不是紅塵中人。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中國古代還有一種高科技“新能源”車輛--帆車,這種車行駛在平原地帶,帶有風帆,完全用風力驅動,或用風帆提供助力。

帆車的最早記載出現在梁元帝所著的《金樓子》中,時間大約在公元550年,這種車可以搭載30人左右,每天可以行駛幾百里路。

《續世說》中記載,公元610年,隋朝宇文愷曾經給皇帝制造了一輛特別大的帆車。這輛車可以載幾百個人,藉助風力行駛起來非常輕便快捷。

後來,一些來華的洋人也看到過這種車,他們非常驚訝於中國科技的發達,因而留下了記載。

李約瑟《中華科學技術史》說:“中國人最善發明,他們有各種張帆而行的車輛,製作精巧,使用輕便。”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荷蘭航海家林瑟頓在《東西印度群島遊記》也記載:“中國多能工巧匠,他們製造並使用帶帆的車輛,製作十分巧妙,在田野裡行走時 靠風力推動,好像在水上飄行一樣。”

"

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是少不了旅行,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度假旅遊,經常要在路途中奔波,幾乎人人都是交通旅行的參與者。如今出行也非常便捷,短途可以開汽車,長途可以坐高鐵或者乘飛機,數千公里路程朝發夕至。

但是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路網和交通工具,出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而中國古代以農耕為主,大多數國民都是農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地,他們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許多人甚至一輩子沒出過村莊。

中國古代經常旅行的主要是官員和商人,官員因受朝廷派遣前往各地任職公幹;商人行商走四方,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還有就是為求功名的讀書人,他們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進京趕考,夢想著一舉高中,魚躍龍門,無論路途多麼艱險遙遠,都不能阻擋他們進京的腳步。李鴻章當年進京趕考時題下《入都》一詩,詩中寫到“男兒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其豪邁和決心可見一斑,不要說三千里,就是三萬裡,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人煙稀少,山川險惡,朝廷為了讓政令暢通,方便其對全國的統治,始終重視道路建設,《詩經·小雅·大東》上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大道平坦似磨石,筆直像箭桿,沿途還設有服務設施。《周禮》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但這些設施僅為旅途中的政府工作人員提供休息、餐飲和住宿服務,普通百姓不是其服務對象,數千年來始終如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個布衣,不能住驛站,當年他在廣西旅行時,曾利用朋友贈送的“馬牌”冒充公職人員蹭驛站。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國家版圖的廣大前所未有,為了有效統治遼闊疆域,秦朝展開了大規模的路網建設,以咸陽為中心,修建了輻射全國各地的馳道。《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秦馳道相當於如今的國道,非常寬闊平坦,兩邊還種植青松,用來標識里程、遮雨擋陽、屏蔽風沙。

秦代還有一條七百多公里長的直道,可以並排行駛十三輛馬車,直達邊境的九原郡,堪比當代高速公路。《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眼堙谷,直通之”。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代交通技術非常先進,除了馳道和直道外,已經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軌道交通。在河南的考古發掘中曾發現過一段先秦時期的“鐵路”。經過研究,專家們認為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條“鐵路”。當然,這條“鐵路”的軌道並不是用金屬打造,而是木質的。但是它不僅有路基,還有枕木。雖然已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路基依然非常結實,儘管枕木已經嚴重腐朽。但仍然可以從遺蹟中看出,枕木之間的距離大於人的步距,卻正好適合馬的步伐,也就是說,這條軌道的修建,是為了讓馬車更好地通行。這個發現也更好的詮釋了“車同軌”的真正含義。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的“火車”

當時百姓出行,在陸地以步行為主,輔以獨輪車或公雞車裝載行李和妻兒,那時在路上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幅景象:一個男人推著獨輪車艱難前行,車上一邊堆著包裹,一邊坐著懷抱幼兒的媳婦。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家境好一點的,可以藉助畜力,一般是驢、騾子、或牛,在北方還經常使用駱駝。普通百姓家裡一般是沒有馬的,因為那是戰略物資。

古代公職人員出行一般騎馬,所以旅行的辛苦總是被稱為“鞍馬勞頓”。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官員出行還可以坐馬車,這種馬車稱為安車,相當於如今的高級公務車。圖舒服的大官也可以坐轎子,當年明朝首輔張居正回鄉時,坐三十二人抬的大轎,裡面有廚房和廁所,戚繼光還派一隊火槍手護駕,好不威風。古代也有公共車輛,稱為輜車,體積很大,有車棚遮擋風雨,客貨兩用,相當於如今的大巴。拉車的動物主要是馬、騾子和牛,馬拉的車速度最快。也有自駕的私家車用羊來拉車,還有一些特立獨行的高人名士用梅花鹿拉車,走在路上顯得卓爾不群,一看就不是紅塵中人。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中國古代還有一種高科技“新能源”車輛--帆車,這種車行駛在平原地帶,帶有風帆,完全用風力驅動,或用風帆提供助力。

帆車的最早記載出現在梁元帝所著的《金樓子》中,時間大約在公元550年,這種車可以搭載30人左右,每天可以行駛幾百里路。

《續世說》中記載,公元610年,隋朝宇文愷曾經給皇帝制造了一輛特別大的帆車。這輛車可以載幾百個人,藉助風力行駛起來非常輕便快捷。

後來,一些來華的洋人也看到過這種車,他們非常驚訝於中國科技的發達,因而留下了記載。

李約瑟《中華科學技術史》說:“中國人最善發明,他們有各種張帆而行的車輛,製作精巧,使用輕便。”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荷蘭航海家林瑟頓在《東西印度群島遊記》也記載:“中國多能工巧匠,他們製造並使用帶帆的車輛,製作十分巧妙,在田野裡行走時 靠風力推動,好像在水上飄行一樣。”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中國古代擁有非常發達的水上交通網絡,不僅有世界上最長的京杭大運河,還有靈渠、鄭國渠等大小運河溝通了全國的江湖水系,使得內河航運四通八達。江河上定期開航的班船由於裝載量大,價格便宜,成了百姓出行的最好交通工具。

"

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是少不了旅行,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度假旅遊,經常要在路途中奔波,幾乎人人都是交通旅行的參與者。如今出行也非常便捷,短途可以開汽車,長途可以坐高鐵或者乘飛機,數千公里路程朝發夕至。

但是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路網和交通工具,出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而中國古代以農耕為主,大多數國民都是農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地,他們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許多人甚至一輩子沒出過村莊。

中國古代經常旅行的主要是官員和商人,官員因受朝廷派遣前往各地任職公幹;商人行商走四方,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還有就是為求功名的讀書人,他們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進京趕考,夢想著一舉高中,魚躍龍門,無論路途多麼艱險遙遠,都不能阻擋他們進京的腳步。李鴻章當年進京趕考時題下《入都》一詩,詩中寫到“男兒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其豪邁和決心可見一斑,不要說三千里,就是三萬裡,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人煙稀少,山川險惡,朝廷為了讓政令暢通,方便其對全國的統治,始終重視道路建設,《詩經·小雅·大東》上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大道平坦似磨石,筆直像箭桿,沿途還設有服務設施。《周禮》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但這些設施僅為旅途中的政府工作人員提供休息、餐飲和住宿服務,普通百姓不是其服務對象,數千年來始終如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個布衣,不能住驛站,當年他在廣西旅行時,曾利用朋友贈送的“馬牌”冒充公職人員蹭驛站。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國家版圖的廣大前所未有,為了有效統治遼闊疆域,秦朝展開了大規模的路網建設,以咸陽為中心,修建了輻射全國各地的馳道。《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秦馳道相當於如今的國道,非常寬闊平坦,兩邊還種植青松,用來標識里程、遮雨擋陽、屏蔽風沙。

秦代還有一條七百多公里長的直道,可以並排行駛十三輛馬車,直達邊境的九原郡,堪比當代高速公路。《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眼堙谷,直通之”。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代交通技術非常先進,除了馳道和直道外,已經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軌道交通。在河南的考古發掘中曾發現過一段先秦時期的“鐵路”。經過研究,專家們認為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條“鐵路”。當然,這條“鐵路”的軌道並不是用金屬打造,而是木質的。但是它不僅有路基,還有枕木。雖然已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路基依然非常結實,儘管枕木已經嚴重腐朽。但仍然可以從遺蹟中看出,枕木之間的距離大於人的步距,卻正好適合馬的步伐,也就是說,這條軌道的修建,是為了讓馬車更好地通行。這個發現也更好的詮釋了“車同軌”的真正含義。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的“火車”

當時百姓出行,在陸地以步行為主,輔以獨輪車或公雞車裝載行李和妻兒,那時在路上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幅景象:一個男人推著獨輪車艱難前行,車上一邊堆著包裹,一邊坐著懷抱幼兒的媳婦。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家境好一點的,可以藉助畜力,一般是驢、騾子、或牛,在北方還經常使用駱駝。普通百姓家裡一般是沒有馬的,因為那是戰略物資。

古代公職人員出行一般騎馬,所以旅行的辛苦總是被稱為“鞍馬勞頓”。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官員出行還可以坐馬車,這種馬車稱為安車,相當於如今的高級公務車。圖舒服的大官也可以坐轎子,當年明朝首輔張居正回鄉時,坐三十二人抬的大轎,裡面有廚房和廁所,戚繼光還派一隊火槍手護駕,好不威風。古代也有公共車輛,稱為輜車,體積很大,有車棚遮擋風雨,客貨兩用,相當於如今的大巴。拉車的動物主要是馬、騾子和牛,馬拉的車速度最快。也有自駕的私家車用羊來拉車,還有一些特立獨行的高人名士用梅花鹿拉車,走在路上顯得卓爾不群,一看就不是紅塵中人。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中國古代還有一種高科技“新能源”車輛--帆車,這種車行駛在平原地帶,帶有風帆,完全用風力驅動,或用風帆提供助力。

帆車的最早記載出現在梁元帝所著的《金樓子》中,時間大約在公元550年,這種車可以搭載30人左右,每天可以行駛幾百里路。

《續世說》中記載,公元610年,隋朝宇文愷曾經給皇帝制造了一輛特別大的帆車。這輛車可以載幾百個人,藉助風力行駛起來非常輕便快捷。

後來,一些來華的洋人也看到過這種車,他們非常驚訝於中國科技的發達,因而留下了記載。

李約瑟《中華科學技術史》說:“中國人最善發明,他們有各種張帆而行的車輛,製作精巧,使用輕便。”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荷蘭航海家林瑟頓在《東西印度群島遊記》也記載:“中國多能工巧匠,他們製造並使用帶帆的車輛,製作十分巧妙,在田野裡行走時 靠風力推動,好像在水上飄行一樣。”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中國古代擁有非常發達的水上交通網絡,不僅有世界上最長的京杭大運河,還有靈渠、鄭國渠等大小運河溝通了全國的江湖水系,使得內河航運四通八達。江河上定期開航的班船由於裝載量大,價格便宜,成了百姓出行的最好交通工具。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從速度來看,馬車最快,日間能行駛50公里左右,行船其次,日間航行30公里左右,牛車和步行最慢,每天只能走25公里。但馬車需要歇夜,實際行進時間只是白天,而船是晝夜不停的,實際旅程並不比馬車少。夜間行船時,乘客們聊天吹牛打發時間,也是一大樂趣,明朝張岱據此寫了《夜航船》一書,廣為流傳。

由於中國人的家庭情親觀念極深,每逢春節,一年在外的遊子必須回鄉與家人團聚,由此引發了一年中規模最大的旅行高潮。人們無論貧富貴賤,也無論回鄉之路多麼艱難,也一定要趕回去,如果誤了佳期,就會讓自己和家人傷心一年。

隋朝的薛道衡是北方人,有一年,因到南方出差,誤了歸期。獨在他鄉為異客的薛道衡眼見別人闔家團圓其樂融融,不由得悲從中來。他在熱鬧的爆竹聲中悵然寫下了《人日思歸》,詩日:“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落寞和思鄉之情躍然紙上。

古代許多地方未經開發,十分原始險惡,所以旅行者在途中,除了道路險阻、風餐露宿外,還隨時可能遭到山中盜匪和猛獸的襲擊。徐霞客在湖南衡陽遭“湘江浩劫”之禍,就是夜航船被強盜打劫。在寧海山中,他又遇到老虎,如非附近寺廟裡的和尚相救,他可能就喪命虎口了。川陝一帶崇山峻嶺之中的道路就更為凶險,李白《蜀道難》中寫道:“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如果旅行者途中遭遇不測,他們的家人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仍然望眼欲穿,等著親人踏進家門,可他們卻早已成了荒野中的一堆白骨,人世間的悲慘莫過於此,好在現代人有現代化交通的加持,再也不會遭受古人的苦難了。

與現代一樣,每逢春節,各種資源就會緊張,物價會上漲,也包括交通費用。

"

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是少不了旅行,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度假旅遊,經常要在路途中奔波,幾乎人人都是交通旅行的參與者。如今出行也非常便捷,短途可以開汽車,長途可以坐高鐵或者乘飛機,數千公里路程朝發夕至。

但是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路網和交通工具,出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而中國古代以農耕為主,大多數國民都是農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地,他們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許多人甚至一輩子沒出過村莊。

中國古代經常旅行的主要是官員和商人,官員因受朝廷派遣前往各地任職公幹;商人行商走四方,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還有就是為求功名的讀書人,他們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進京趕考,夢想著一舉高中,魚躍龍門,無論路途多麼艱險遙遠,都不能阻擋他們進京的腳步。李鴻章當年進京趕考時題下《入都》一詩,詩中寫到“男兒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其豪邁和決心可見一斑,不要說三千里,就是三萬裡,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人煙稀少,山川險惡,朝廷為了讓政令暢通,方便其對全國的統治,始終重視道路建設,《詩經·小雅·大東》上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大道平坦似磨石,筆直像箭桿,沿途還設有服務設施。《周禮》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但這些設施僅為旅途中的政府工作人員提供休息、餐飲和住宿服務,普通百姓不是其服務對象,數千年來始終如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個布衣,不能住驛站,當年他在廣西旅行時,曾利用朋友贈送的“馬牌”冒充公職人員蹭驛站。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國家版圖的廣大前所未有,為了有效統治遼闊疆域,秦朝展開了大規模的路網建設,以咸陽為中心,修建了輻射全國各地的馳道。《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秦馳道相當於如今的國道,非常寬闊平坦,兩邊還種植青松,用來標識里程、遮雨擋陽、屏蔽風沙。

秦代還有一條七百多公里長的直道,可以並排行駛十三輛馬車,直達邊境的九原郡,堪比當代高速公路。《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眼堙谷,直通之”。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代交通技術非常先進,除了馳道和直道外,已經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軌道交通。在河南的考古發掘中曾發現過一段先秦時期的“鐵路”。經過研究,專家們認為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條“鐵路”。當然,這條“鐵路”的軌道並不是用金屬打造,而是木質的。但是它不僅有路基,還有枕木。雖然已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路基依然非常結實,儘管枕木已經嚴重腐朽。但仍然可以從遺蹟中看出,枕木之間的距離大於人的步距,卻正好適合馬的步伐,也就是說,這條軌道的修建,是為了讓馬車更好地通行。這個發現也更好的詮釋了“車同軌”的真正含義。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的“火車”

當時百姓出行,在陸地以步行為主,輔以獨輪車或公雞車裝載行李和妻兒,那時在路上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幅景象:一個男人推著獨輪車艱難前行,車上一邊堆著包裹,一邊坐著懷抱幼兒的媳婦。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家境好一點的,可以藉助畜力,一般是驢、騾子、或牛,在北方還經常使用駱駝。普通百姓家裡一般是沒有馬的,因為那是戰略物資。

古代公職人員出行一般騎馬,所以旅行的辛苦總是被稱為“鞍馬勞頓”。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官員出行還可以坐馬車,這種馬車稱為安車,相當於如今的高級公務車。圖舒服的大官也可以坐轎子,當年明朝首輔張居正回鄉時,坐三十二人抬的大轎,裡面有廚房和廁所,戚繼光還派一隊火槍手護駕,好不威風。古代也有公共車輛,稱為輜車,體積很大,有車棚遮擋風雨,客貨兩用,相當於如今的大巴。拉車的動物主要是馬、騾子和牛,馬拉的車速度最快。也有自駕的私家車用羊來拉車,還有一些特立獨行的高人名士用梅花鹿拉車,走在路上顯得卓爾不群,一看就不是紅塵中人。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中國古代還有一種高科技“新能源”車輛--帆車,這種車行駛在平原地帶,帶有風帆,完全用風力驅動,或用風帆提供助力。

帆車的最早記載出現在梁元帝所著的《金樓子》中,時間大約在公元550年,這種車可以搭載30人左右,每天可以行駛幾百里路。

《續世說》中記載,公元610年,隋朝宇文愷曾經給皇帝制造了一輛特別大的帆車。這輛車可以載幾百個人,藉助風力行駛起來非常輕便快捷。

後來,一些來華的洋人也看到過這種車,他們非常驚訝於中國科技的發達,因而留下了記載。

李約瑟《中華科學技術史》說:“中國人最善發明,他們有各種張帆而行的車輛,製作精巧,使用輕便。”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荷蘭航海家林瑟頓在《東西印度群島遊記》也記載:“中國多能工巧匠,他們製造並使用帶帆的車輛,製作十分巧妙,在田野裡行走時 靠風力推動,好像在水上飄行一樣。”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中國古代擁有非常發達的水上交通網絡,不僅有世界上最長的京杭大運河,還有靈渠、鄭國渠等大小運河溝通了全國的江湖水系,使得內河航運四通八達。江河上定期開航的班船由於裝載量大,價格便宜,成了百姓出行的最好交通工具。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從速度來看,馬車最快,日間能行駛50公里左右,行船其次,日間航行30公里左右,牛車和步行最慢,每天只能走25公里。但馬車需要歇夜,實際行進時間只是白天,而船是晝夜不停的,實際旅程並不比馬車少。夜間行船時,乘客們聊天吹牛打發時間,也是一大樂趣,明朝張岱據此寫了《夜航船》一書,廣為流傳。

由於中國人的家庭情親觀念極深,每逢春節,一年在外的遊子必須回鄉與家人團聚,由此引發了一年中規模最大的旅行高潮。人們無論貧富貴賤,也無論回鄉之路多麼艱難,也一定要趕回去,如果誤了佳期,就會讓自己和家人傷心一年。

隋朝的薛道衡是北方人,有一年,因到南方出差,誤了歸期。獨在他鄉為異客的薛道衡眼見別人闔家團圓其樂融融,不由得悲從中來。他在熱鬧的爆竹聲中悵然寫下了《人日思歸》,詩日:“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落寞和思鄉之情躍然紙上。

古代許多地方未經開發,十分原始險惡,所以旅行者在途中,除了道路險阻、風餐露宿外,還隨時可能遭到山中盜匪和猛獸的襲擊。徐霞客在湖南衡陽遭“湘江浩劫”之禍,就是夜航船被強盜打劫。在寧海山中,他又遇到老虎,如非附近寺廟裡的和尚相救,他可能就喪命虎口了。川陝一帶崇山峻嶺之中的道路就更為凶險,李白《蜀道難》中寫道:“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如果旅行者途中遭遇不測,他們的家人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仍然望眼欲穿,等著親人踏進家門,可他們卻早已成了荒野中的一堆白骨,人世間的悲慘莫過於此,好在現代人有現代化交通的加持,再也不會遭受古人的苦難了。

與現代一樣,每逢春節,各種資源就會緊張,物價會上漲,也包括交通費用。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為了防止商人哄抬物價,朝廷為穩定市場會實施限價,《唐六典》就記載了貨物運輸價格的規定。比如,在平原上僱傭人力馱運100斤貨物,每運輸100裡,運費是100文錢,如果是山路,則是120文錢,但最高不得超過150文錢;如果在平原上僱車輛裝運100斤貨物,每運輸100裡,運費是80文錢,如果是山地馱運,則是90文錢。水運則便宜得多,比照陸路的100斤/100裡運輸單價,一般規定逆流15文,順流5文。

唐朝開元年間,100文錢可以買20鬥米,當時一個九品官的月工資為3817文,日收入約127文,他每天的工資只能支付100斤貨物遞送100裡山路的運輸資費,如果回鄉之路遙遠難行,交通費用負擔還是很大的。

"

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是少不了旅行,無論是工作出差還是度假旅遊,經常要在路途中奔波,幾乎人人都是交通旅行的參與者。如今出行也非常便捷,短途可以開汽車,長途可以坐高鐵或者乘飛機,數千公里路程朝發夕至。

但是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路網和交通工具,出行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而中國古代以農耕為主,大多數國民都是農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地,他們被牢牢地拴在土地上,許多人甚至一輩子沒出過村莊。

中國古代經常旅行的主要是官員和商人,官員因受朝廷派遣前往各地任職公幹;商人行商走四方,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還有就是為求功名的讀書人,他們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進京趕考,夢想著一舉高中,魚躍龍門,無論路途多麼艱險遙遠,都不能阻擋他們進京的腳步。李鴻章當年進京趕考時題下《入都》一詩,詩中寫到“男兒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其豪邁和決心可見一斑,不要說三千里,就是三萬裡,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人煙稀少,山川險惡,朝廷為了讓政令暢通,方便其對全國的統治,始終重視道路建設,《詩經·小雅·大東》上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大道平坦似磨石,筆直像箭桿,沿途還設有服務設施。《周禮》記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但這些設施僅為旅途中的政府工作人員提供休息、餐飲和住宿服務,普通百姓不是其服務對象,數千年來始終如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個布衣,不能住驛站,當年他在廣西旅行時,曾利用朋友贈送的“馬牌”冒充公職人員蹭驛站。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國家版圖的廣大前所未有,為了有效統治遼闊疆域,秦朝展開了大規模的路網建設,以咸陽為中心,修建了輻射全國各地的馳道。《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秦馳道相當於如今的國道,非常寬闊平坦,兩邊還種植青松,用來標識里程、遮雨擋陽、屏蔽風沙。

秦代還有一條七百多公里長的直道,可以並排行駛十三輛馬車,直達邊境的九原郡,堪比當代高速公路。《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有“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雲陽,塹山眼堙谷,直通之”。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秦代交通技術非常先進,除了馳道和直道外,已經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軌道交通。在河南的考古發掘中曾發現過一段先秦時期的“鐵路”。經過研究,專家們認為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條“鐵路”。當然,這條“鐵路”的軌道並不是用金屬打造,而是木質的。但是它不僅有路基,還有枕木。雖然已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路基依然非常結實,儘管枕木已經嚴重腐朽。但仍然可以從遺蹟中看出,枕木之間的距離大於人的步距,卻正好適合馬的步伐,也就是說,這條軌道的修建,是為了讓馬車更好地通行。這個發現也更好的詮釋了“車同軌”的真正含義。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古代的“火車”

當時百姓出行,在陸地以步行為主,輔以獨輪車或公雞車裝載行李和妻兒,那時在路上經常可以見到這樣一幅景象:一個男人推著獨輪車艱難前行,車上一邊堆著包裹,一邊坐著懷抱幼兒的媳婦。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家境好一點的,可以藉助畜力,一般是驢、騾子、或牛,在北方還經常使用駱駝。普通百姓家裡一般是沒有馬的,因為那是戰略物資。

古代公職人員出行一般騎馬,所以旅行的辛苦總是被稱為“鞍馬勞頓”。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官員出行還可以坐馬車,這種馬車稱為安車,相當於如今的高級公務車。圖舒服的大官也可以坐轎子,當年明朝首輔張居正回鄉時,坐三十二人抬的大轎,裡面有廚房和廁所,戚繼光還派一隊火槍手護駕,好不威風。古代也有公共車輛,稱為輜車,體積很大,有車棚遮擋風雨,客貨兩用,相當於如今的大巴。拉車的動物主要是馬、騾子和牛,馬拉的車速度最快。也有自駕的私家車用羊來拉車,還有一些特立獨行的高人名士用梅花鹿拉車,走在路上顯得卓爾不群,一看就不是紅塵中人。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中國古代還有一種高科技“新能源”車輛--帆車,這種車行駛在平原地帶,帶有風帆,完全用風力驅動,或用風帆提供助力。

帆車的最早記載出現在梁元帝所著的《金樓子》中,時間大約在公元550年,這種車可以搭載30人左右,每天可以行駛幾百里路。

《續世說》中記載,公元610年,隋朝宇文愷曾經給皇帝制造了一輛特別大的帆車。這輛車可以載幾百個人,藉助風力行駛起來非常輕便快捷。

後來,一些來華的洋人也看到過這種車,他們非常驚訝於中國科技的發達,因而留下了記載。

李約瑟《中華科學技術史》說:“中國人最善發明,他們有各種張帆而行的車輛,製作精巧,使用輕便。”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荷蘭航海家林瑟頓在《東西印度群島遊記》也記載:“中國多能工巧匠,他們製造並使用帶帆的車輛,製作十分巧妙,在田野裡行走時 靠風力推動,好像在水上飄行一樣。”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中國古代擁有非常發達的水上交通網絡,不僅有世界上最長的京杭大運河,還有靈渠、鄭國渠等大小運河溝通了全國的江湖水系,使得內河航運四通八達。江河上定期開航的班船由於裝載量大,價格便宜,成了百姓出行的最好交通工具。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從速度來看,馬車最快,日間能行駛50公里左右,行船其次,日間航行30公里左右,牛車和步行最慢,每天只能走25公里。但馬車需要歇夜,實際行進時間只是白天,而船是晝夜不停的,實際旅程並不比馬車少。夜間行船時,乘客們聊天吹牛打發時間,也是一大樂趣,明朝張岱據此寫了《夜航船》一書,廣為流傳。

由於中國人的家庭情親觀念極深,每逢春節,一年在外的遊子必須回鄉與家人團聚,由此引發了一年中規模最大的旅行高潮。人們無論貧富貴賤,也無論回鄉之路多麼艱難,也一定要趕回去,如果誤了佳期,就會讓自己和家人傷心一年。

隋朝的薛道衡是北方人,有一年,因到南方出差,誤了歸期。獨在他鄉為異客的薛道衡眼見別人闔家團圓其樂融融,不由得悲從中來。他在熱鬧的爆竹聲中悵然寫下了《人日思歸》,詩日:“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落寞和思鄉之情躍然紙上。

古代許多地方未經開發,十分原始險惡,所以旅行者在途中,除了道路險阻、風餐露宿外,還隨時可能遭到山中盜匪和猛獸的襲擊。徐霞客在湖南衡陽遭“湘江浩劫”之禍,就是夜航船被強盜打劫。在寧海山中,他又遇到老虎,如非附近寺廟裡的和尚相救,他可能就喪命虎口了。川陝一帶崇山峻嶺之中的道路就更為凶險,李白《蜀道難》中寫道:“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如果旅行者途中遭遇不測,他們的家人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仍然望眼欲穿,等著親人踏進家門,可他們卻早已成了荒野中的一堆白骨,人世間的悲慘莫過於此,好在現代人有現代化交通的加持,再也不會遭受古人的苦難了。

與現代一樣,每逢春節,各種資源就會緊張,物價會上漲,也包括交通費用。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為了防止商人哄抬物價,朝廷為穩定市場會實施限價,《唐六典》就記載了貨物運輸價格的規定。比如,在平原上僱傭人力馱運100斤貨物,每運輸100裡,運費是100文錢,如果是山路,則是120文錢,但最高不得超過150文錢;如果在平原上僱車輛裝運100斤貨物,每運輸100裡,運費是80文錢,如果是山地馱運,則是90文錢。水運則便宜得多,比照陸路的100斤/100裡運輸單價,一般規定逆流15文,順流5文。

唐朝開元年間,100文錢可以買20鬥米,當時一個九品官的月工資為3817文,日收入約127文,他每天的工資只能支付100斤貨物遞送100裡山路的運輸資費,如果回鄉之路遙遠難行,交通費用負擔還是很大的。

中國古人出行也有“火車”,還有風力驅動的“新能源”車

李白在開元年間有一次從長安回四川江油過年,需要翻越秦嶺和大巴山。全程近兩千公里難於上青天的蜀道,李白走了差不多一個月,花費12貫錢,約合人民幣8萬4千元。回程還要花這麼多錢,他過年的旅行費用近17萬人民幣,貴得令人咋舌。如今從西安到江油坐動車只需3個小時,車票200元人民幣,李白要是知道了,必然感慨至極,以致靈感爆發,寫出流傳千年的名詩佳句來,只可惜李白不能穿越過來,我們也就無緣欣賞了。

古代的路途不僅難走,還很緩慢,長途旅行往往一走就是半年甚至一年。當年王陽明平定廣西后,健康狀況嚴重惡化,他自知不起,希望趕回家鄉與家人和學生度過最後的時光。由於歸鄉心切,他遞交辭呈後,不等朝廷批准,就從南寧向家鄉餘姚趕去。然而這段路程當時要走幾個月,走到江西南安時,王陽明再也支撐不住了,中途在船上去世,留下了無盡的遺憾。如今這段旅程坐火車只需十幾個小時,王陽明要是活在今天,就不會抱憾而逝了。

如今的人們覺得古代環境未遭破壞,青山綠水、空氣清新,古代的食物都是自然生長的純天然綠色食品,恨不得立刻穿越回去。可是真要到了古代,光是那痛苦的出行,就足以把人折磨得發瘋了,還有什麼心思去欣賞山水風景?到那時就能真正體會到什麼是葉公好龍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