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經札記十九

釋迦牟尼 阿魏 文化 念念觀自在 念念觀自在 2017-08-04

藥師經札記十九

皆仁法師

四、說法主成就

“薄伽梵”,是以婆伽梵來尊稱說法主釋迦牟尼佛。

“薄伽梵”,在翻譯的五種不翻中屬多含不翻。

《佛地經論》中說婆伽梵有六種含義:自在、端嚴、熾盛、吉祥、名稱、尊貴。

因為一詞具足六義,所以沒有把它意譯過來,只是進行了音譯,譯為“薄伽梵”,或者稱為“薄伽伐帝”、“婆伽婆”。也有的經典選用“尊貴”義,就翻譯為“世尊”。

藥師經札記十九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八中詳細地解說了“婆伽婆”的含義:

“婆伽婆者,婆伽名破,婆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婆伽婆。又能成就諸善法故、又能善解諸法義故、有大功德無能勝故、有大名聞遍十方故、又能種種大慧施故、又於無量阿僧祇劫吐女根故。

善男子!何故名為如來、應、正遍知乃至婆伽婆,而有如是無量功德大名稱耶?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昔無量阿僧祇劫恭敬父母、和尚、諸師、上座長老,於無量劫常為眾生而行佈施、堅持禁戒、修習忍辱、勤行精進、禪定、智慧,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是故今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金剛之身。

又復,菩薩於昔無量阿僧祇劫修習信、念、進、定、慧根,於諸師長恭敬供養,常為法利、不為食利。

菩薩若持十二部經——若讀、若誦——常為眾生令得解脫、安隱、快樂,終不自為。

何以故?菩薩常修出世間心、及出家心、無為之心、無諍訟心、無垢穢心、無繫縛心、無取著心、無覆蓋心、無無記心、無生死心、無疑網心、無貪慾心、無瞋恚心、無愚痴心、無憍慢心、無穢濁心、無煩惱心、無苦心、無量心、廣大心、虛空心、無心、無無心、調心、不護心、無覆藏心、無世間心、常定心、常修心、常解脫心、無報心、無願心、善願心、無誤心、柔軟心、不住心、自在心、無漏心、第一義心、不退心、無常心、正直心、無諂曲心、純善心、無多少心、無堅心、無凡夫心、無聲聞心、無緣覺心、善知心、界知心、生界知心、住界知心、自在界心,是故今得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常、樂、我、淨,是故得稱如來乃至婆伽婆。”

經文中告知了我們“婆伽婆”的含義,以及佛陀過去生中修行何法而得如此尊貴的稱號,佛陀過去生中所修的種種心、種種行,是值得我們發心學習並效法的。

藥師經札記十九

在《大般涅槃經》中,列舉了婆伽婆的七種含義:

(一)能破煩惱

這是說如來能夠斷除各種煩惱,乃至無明之惑也可以淨盡無餘,所以稱為能破煩惱。

(二)能成就諸善法

這是說如來在過去無量劫中,曾經恭敬父母師長,乃至修行六度、四無量等等一切善法,所以稱為能成就諸善法。

(三)善解諸法義

這是說如來在無量劫中,修習信、進、念、定、慧諸善根,常為法利,而不為食利。無論是讀誦諸法義理,沒有不通達而一一了知的。所以稱為善解諸法義。

(四)有大功德無能勝

這是說如來在無量劫以來,常常修出世間心、出家心、無為之心、無爭訟之心,最終成就無上菩提之心。所以稱為有大功德無能勝。

(五)有大名聞遍十方

這是說如來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常樂我淨的殊勝功德,大千世界之中沒有不聞知此事的。所以稱為有大名聞遍十方。

(六)能種種大慧施

如來在過去無量劫中,常常為了眾生而廣行佈施,無論是衣服珍寶,乃至於頭、目、髓、腦,全都無所吝惜。所以稱為能種種大慧施。

(七)無量阿僧祇劫吐女根

梵語的阿僧祇劫,譯為無數時。吐是指不受之義,在此有出離之義。

這是說如來在初阿僧祇劫屍棄佛的時候,就已經脫離女身,不再受女身之報。所以稱為無量阿僧祇劫吐女根。

藥師經札記十九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佛經的“五不翻”。

(一)多含不翻

就像“薄伽梵”,因為它具足六義,所以只是把讀音翻譯過來,這就是多含不翻。

(二)尊重不翻

就像“般若”,“般若”是指清淨無漏、具足圓滿的大智慧,為了表示尊重故,所以不翻。

(三)順古不翻

就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譯過來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但是古代的譯經法師們並沒有把它翻譯為中文,為了尊重一直以來的習慣,所以順古而不翻。

(四)祕密不翻

就像“陀羅尼”,名為總持,有“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的含義。正是因為它蘊含無量密義,所以不翻。

(五)此方所無不翻

就像“興渠”,它產於新疆和闐、西藏、印度、伊朗、阿富汗等地,為高達二公尺的草本植物。中國沒有這種植物,於是就保留它原有的稱呼,所以不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