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實現“曲高和眾”《經典詠流傳》“讀詩成曲”讓億萬觀眾傳唱經典

詩歌 CCTV-1 音樂 人工智能 張靚穎 環球網 2019-02-04

順應全媒體發展潮流,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合頻道在新春佳節迴歸的《經典詠流傳》第二季,不僅在形式上與現代流行音樂相結合、內容上與當下生活時尚發展融合,在傳播上更是通過技術革新,用更接近年輕人的方式讓經典活起來。

人工智能實現“曲高和眾”《經典詠流傳》“讀詩成曲”讓億萬觀眾傳唱經典

正如其名稱《經典詠流傳》一樣,如何讓經典得以流傳,節目從主題立意、視聽表達、互動傳播等方面將“詠”貫穿始終。“讀詩成曲傳唱經典”則是節目融合內容創新與傳播革新的又一突破性嘗試。傳統文化攜手人工智能,讓“曲高和眾”成為可能,通過億萬個小屏,人人都可以傳唱詩詞傳播經典,這是新的一年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文化節目唱響融合傳播的新春第一聲。

曲高也能和眾,人工智能助力文化傳承

《經典詠流傳》作為一檔創新性節目,將古詩詞和部分近代詩詞改編成現代流行音樂,通過經典傳唱人的演繹,以及現場經典鑑賞團的解讀,帶領觀眾領略詩詞之美、傳統經典文化之蘊意。節目更重要的目的則是藉由流行音樂賦予經典詩詞活力與生機,讓更多人傳承經典。在全媒體時代大趨勢下,節目推動文化傳承與融合傳播深度結合,讓觀眾不再只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在欣賞經典的同時,能平等地參與到經典傳唱行列,反向輸出自己對於經典的“再造更新”。

以“讀詩成曲傳唱經典”這一全新概念和融媒體互動方式為例,因為有了這一引入歌聲合成、語音識別等 AI 技術的互動玩法,讓更多的人可以成為名副其實的經典傳唱人。不用擔心五音不全,也無需考慮高門檻演唱技法,只需要朗讀自己心儀的詩詞,便能秒速聽到自己的聲音用“歌星同款”唱腔演繹經典歌曲,唱出譚維維《墨梅》的清氣滿乾坤、演繹張靚穎《春夜喜雨》的好雨知時節,比肩王力宏《三字經》的字正腔圓。正是這樣具有當代價值的詩歌與千萬個體相連之後,才凝聚出《經典詠流傳》的廣泛傳播力。

人工智能實現“曲高和眾”《經典詠流傳》“讀詩成曲”讓億萬觀眾傳唱經典

詩詞傳唱與AI技術深入結合,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嘗試,既邁出了AI語音在文娛跨界應用上的第一步,加深了傳統文化的時代烙印,也表明《經典詠流傳》第二季非常注重與大眾溝通的“姿勢”和“語態”,以各種創新方式實現雙向積極活潑的互動與交流,讓當代人的情緒和時代脈動也蘊含其中。

人工智能實現“曲高和眾”《經典詠流傳》“讀詩成曲”讓億萬觀眾傳唱經典

節目鑑賞團中解讀詩詞經典背後內涵的康震老師,在“讀詩成曲”中聽到自己的專屬經典單曲後,大為讚歎:“真是太棒了!剛剛讀出詩詞,就能唱出經典,如此方便快捷,盡在手機方寸之間!”並由衷表示“讀詩成曲”啟動人工智能,開啟了全民共唱經典、人人能唱經典、瞬間唱出經典的經典傳唱新時代!

傳統牽手新潮,電視節目打造全媒體傳播樣本

傳統文化牽手流行音樂再次煥發魅力,傳統媒體融入人工智能等新潮傳播方式彰顯時代價值。《經典詠流傳》採用“讀詩成曲”這一前沿技術,不僅反向激活傳統電視媒體的樣態格局,更是充分擁抱全媒體傳播形式,大大拉近與觀眾之間的心理和情感距離,帶來流量的長尾,體現了央視的深融與真融。

再加上節目一以貫之的“1+N”融媒體跨屏交互的創新傳播模式,變節目為產品,化觀眾為用戶,實現全媒體發展。根據“臺網融合,先網後臺”原則,節目每一首詩,每一首歌,每一位經典傳唱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單元,便於推出一系列新媒體產品,包括微博話題互動、線上活動發起、原創作品徵集、短視頻投放等,形成融媒體傳播矩陣,構建“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的閉環。正如慎海雄部長在2018年開年的工作會議上所說:“央視要爭取的不僅僅是大屏幕,還是億萬個小屏幕,我們生產的節目,要讓觀眾‘愛不釋手’。所以,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做好節目、傳遞好價值,而且要打造大小屏幕全面開花的傳播力,讓好的內容、讓正能量輻射得更廣。”

《經典詠流傳》一直以來堅持求新求變,無論是節目樣態還是視聽表達、傳播方式,都力圖最大程度地將濃縮的千年詩韻漫開,浸潤千萬家、億萬人的心靈,加深一代又一代人對於經典的閃光記憶。今晚八點檔,《經典詠流傳》第二季,邀您一起讀詩成曲,傳唱經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