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高考古典詩歌鑑賞解題技巧:鑑賞詩歌形象之事物形象

3.鑑賞事物形象

【知識梳理】

事物形象即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從全詩來說,即以象徵性的形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詩人的品格節操或思想感情,或託物言志。事物形象分為兩種,一種是具有象徵意義的形象:詠物詩運用的是託物言志(象徵)的手法,通過對某一具體事物的描繪來表達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一種是具有特定含義的形象。比如:柳,諧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別之俗,所以有惜別懷遠之意。

常見意象的思想感情、文化意義

黃葉:凋零。

松柏:挺拔傲岸。

梧桐:悽苦悲傷。

柳:送別留戀;

竹:氣節。

菊:隱逸高潔。

梅:堅強勇敢。

蘭:高潔。

牡丹:富貴。

草:荒涼離根。

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昔盛今衰)。

子規:悲慘悽惻。

猿猴:哀傷淒厲。

鴻鵠:理想追求。

雁:孤獨音信。

沙鷗:飄零傷感。

江水:時光流逝。

煙霧:朦朧迷惘。

春風:曠達歡愉。

東風:希望美好。

西風:落寞惆悵。

霜:坎坷挫折。

雪:純潔美好。

露:人生短促。

雲:漂泊自由。

【設問方式】

(1)詩中的語句描寫體現了形象(物象)怎樣的品性特點?

(2)簡要分析詩中塑造的某形象。

(3)詩中塑造的某形象有什麼作用和意義?

(4)詩中某事物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或何種情懷)?

【答題步驟】

(1)總結概括出詩中描繪歌詠的主要物象。

(2)結合詩句分析所詠物象的特點,關注描寫用語及評價用語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內在神韻。

(3)結合詩人自身經歷、思想感情以及詩歌註釋剖析所寄託的感情。

(4)點出形象的意義(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方法點撥】

(1)事物形象題型答題思路。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徵(形態、色澤、特徵)和環境特點,挖掘物象的內在品格,抓物與志的“契合點”,塑造此形象的意義(體現作者的某種操或情感,表達作者的某種嚮往或追求(象徵或託物言志))。

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把握住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徵,從中找出藝術上的契合點。首句“垂綏飲清露”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是運用比興手法,暗示自己的顯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質。“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蟬聲遠傳不是借藉於秋風的傳送,突出強調的是詩人的人格美,表現了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這首詩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

(2)刻畫事物形象方法題型答題思路

古詩刻畫事物形象,展示特徵的方法,主要有:從整體構思看,託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徵、擬人、對比等修辭方法。從具體描寫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寫之外,還常用側面烘托的手法。解答這類題目,可按照如下思路進行:閱讀詩歌,找出詩人描繪形象的相關詩句,仔細準確理解形象的基本含義。結合詩句分析運用的表現技巧及其所表現的具體內容。指出這種手法的運用表現了詩人(人物)怎樣的心理、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是一首託物言志詩。詠石灰即是詠作者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採石灰石的不易。次句“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閒”三字,又使人感受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還象徵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閒。第三句中“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的過程,而“渾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不怕犧牲的精神。至於最後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整首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3)事物形象的比較題型答題思路。

比較事物形象的題目,一般從事物特徵、刻畫事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達的情感等方面入手設計題目。答題時,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細緻解讀題目所選詩歌,分析每首詩各自刻畫的人物形象的特點,運用了哪些表現方法,表達了什麼思想情感。求同析異,分析人物形象特點、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異同。

病牛

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精疲誰復傷。

但使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注:李綱,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堅決主張抗金的政治家。由於投降派的排擠而被罷相。這首詩是他被罷相之後貶到武昌時寫的。

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齧草坡頭臥斜陽。

注:孔平仲,一位頗具才氣的詩人。曾多次遭受貶謫,做過地方官吏。

問題:這兩首詩中的牛有何不同?請作簡要賞析。

《病牛》中的病牛在未病之前辛勤耕耘,幫助人們收穫過千萬擔的穀物,在它老病時卻遭到冷遇無人同情,但它仍念“但得眾生皆得飽”。這是一個流盡血汗仍願奉獻到底的崇高形象。詩人以牛自喻,寫出了自己坎坷與辛酸的遭遇,並表達了自己甘願奉獻到底的志向。《禾熟》中的“老牛”在完成耕作後,從“禾黍香”“谷登場”的豐收中獲得了“粗了耕耘債”的輕鬆與滿足,正悠閒自得地享受著主人的獎賞,不爭不怨,知足而樂,隨遇而安。這是一個知足而樂,悠然自得的形象。詩人藉此表達了像老牛一樣早點了卻“役債”,舒閒疲憊身心的渴望,也含蓄地抒發了自己長期仕途坎坷而積於胸中的鬱悶之情。

(4)常見思想感情(詠物詩)。

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見思想或情感:對所詠之物的喜愛;寄情自然,閒適自得;潔身自好,堅貞自守;渴望施展抱負,建功立業;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等,有時也用來表達某種理趣。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首詞以梅喻人,上闋寫梅的處境和遭遇:寂寞無主,還要加上風雨催逼!下闋寫梅的氣節操守:無意爭春,即便是零落成泥,依然保持那一份清香!我們從梅花的命運與品格中不僅可看到詞人仕途坎坷的身影,而且讀出詞人像梅花般冰清玉潔的精神世界。這首詠梅詞.通篇未見“梅”字.卻處處傳出“梅”的神韻.且作者以梅自喻,物我融一,在對梅的贊詠中,顯示詞人身處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實戰演練】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

縱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問題:詩中的杏花是怎樣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麼?

解題思路:這首詩的前兩句通過抓住杏花傍水而開,水中倒影盪漾,樹上水下相映生輝飽含春意的特點,描繪出了杏花花影相映、鮮豔絢麗的形象。後兩句的關鍵在於明確作者主要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寫杏花寧願被春風吹落如雪般落於水上,也不願意被車輪碾作塵土,藉此表達寧願為理想獻身也不願陷身汙濁的志向。

參考答案:詩中杏花是妖嬈美麗,高潔堅貞的形象(明形象)。詩人賦予杏花以象徵意義,並以“作雪”和“成塵”為喻,形成對比,用“縱被”和“絕勝”來強調(點手法),深沉而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寧願為理想而獻身也不願同流合汙的悲壯感情(抒志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