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飲者留其名”句,是《將進酒》的關鍵,中國頂尖詩詞欣賞

詩歌 李白 唐朝 中國歷史 詩文觀止 2017-06-02

“惟有飲者留其名”句,是《將進酒》的關鍵,中國頂尖詩詞欣賞

中國歷史上有三位詩人是唐突不得的,哪三位呢?屈原、李白、杜甫。這三位詩人分別被後人推為詩魂、詩仙、詩聖。這三位的命都不太好,早年政治不得志,中年輾轉流離,晚年生活堪憂,去世的時候都是比較悲慘的,這是他們的共性。俗話說,憤怒出詩人,因此反過來說,如果不是他們境遇非常糟糕,也許我們後人就看不到他們留下的那些令人高山仰止的詩作了。

“惟有飲者留其名”句,是《將進酒》的關鍵,中國頂尖詩詞欣賞

言歸正傳,今天欣賞李白的著名詩篇《將進酒》。

原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惟有飲者留其名”句,是《將進酒》的關鍵,中國頂尖詩詞欣賞

賞析

關於這首詩大致創作於天寶十一年(752)前後,是李白天寶年間離京後,漫遊樑、宋,與友人岑勳、元丹丘相會時所作。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通過道士吳筠推薦,被唐玄宗招進京,詔命李白為供奉翰林。 翰林供奉是個什麼官呢?翰林院是皇帝的文學侍從官,翰林院從唐朝起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三教九流,無所不有,朝廷養著他們就是為了根據皇帝的遊藝需要,隨時聽詔。因此,翰林供奉又叫翰林待詔。但自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後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開始逐步參與朝政。因此李白做翰林供奉時,還是有機會接觸朝政,施展政治抱負的。

“惟有飲者留其名”句,是《將進酒》的關鍵,中國頂尖詩詞欣賞

史載李白初入翰林院,因姿豐貌俊,才思敏捷,深受唐玄宗的喜歡。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雖非記功,也將其文字流傳後世,以盛況向後人誇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自己也有些飄飄然,恃才傲物;再加上玄宗對他愛則愛矣,卻從未讓他參與朝廷政務,令李白越來越厭惡這種待詔工作,於是縱酒以昏,這個時期便出現玄宗呼之不朝、奉詔起草詔書卻醉中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等等令同僚羨慕嫉妒恨的事情。

“惟有飲者留其名”句,是《將進酒》的關鍵,中國頂尖詩詞欣賞

依小編看來,李白天生就不是當官的料,縱觀中國史上那些官,尤其是才氣大的,哪個不是懂得韜光養晦策略的?而李白就不懂,才兩三年功夫沒機會參與政務就開始自暴自棄了,這種一言不合就掐架的性格哪能當得了官。終於,因權貴的讒言,於天寶三載(744年),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

“惟有飲者留其名”句,是《將進酒》的關鍵,中國頂尖詩詞欣賞

《將進酒》是唐代以前樂府歌曲的一個題目,內容大多詠唱飲酒放歌之事。李白作此詩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此詩借酒放歌,抒發政治上受排擠,屢不得志的滿腔不平之氣。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惟有飲者留其名”句,是《將進酒》的關鍵,中國頂尖詩詞欣賞

這首詩的關鍵,不是“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句表現對歲月匆匆、時光荏苒的感嘆,也不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句表現出笑傲土豪的自信,更不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句表現的失意時縱情酒色,自甘沉迷,而是“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這一句。

“惟有飲者留其名”句,是《將進酒》的關鍵,中國頂尖詩詞欣賞

李白被朝廷放還的主要原因就是恃才傲物,連天子都不放眼裡,不被放還反倒沒有天理了。這個結果與李白向來自視過高有很大的關係。這幾句詩中的陳王,是指三國曹魏時期曹操的兒子陳思王曹植。這個曹植的才名有多大呢?到了南朝,著名文學大伽兼著名詩人謝靈運曾言:“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可見曹植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而李白自己又十分推崇曹植和謝靈運及謝眺的,不僅有多首詩作讚美謝靈運,還曾詩云“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常自比曹植、謝眺等文學大家。李白在被放還、被朝廷拋棄的日子裡,還借這句詩,以陳王曹植自喻,一方面是在訴說自己像曹植一樣因才大而不見於廟堂,另一方面又表現出自己作為“聖賢”,雖無奈沉湎於杯中物卻依舊抱有一絲報效朝廷的希望。

“惟有飲者留其名”句,是《將進酒》的關鍵,中國頂尖詩詞欣賞

非常可惜,此時依然這麼狂傲,別說朝廷,就是普通的地方官員也不敢用之,也只有反王李璘敢用。李白狂到什麼程度呢,李白因入反王李璘幕府而在事敗後被流放夜郎時,杜甫有詩說李白“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到了“世人皆欲殺”的地步了。就李白入反王幕府這件事來看,他是個政治上永遠成熟不了的人。最後落得個落魄的結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退一步說,即使李白在朝廷當了官,依他的性格,對朝廷來說,是福是禍,亦未可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