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餘秀華,兼評其“睡詩”

詩歌 顧城 文學 歸有光 何蔑武 2017-06-06

上週,我在頭條號寫了一篇《文化的沒落:詩國無詩》。不料在評論區引發各位網友的熱烈爭論,各位認為是“好好地一鍋湯,突然來了一粒老鼠屎”;有網友誤以為我是某某流派的傑出詩人,讓我晒晒自己的佳作;更有網友出言“警示”餘秀華,不要無底線的炒作,等等。

不管是建議,還是嘲諷,我都在評論區看見了(所以我有很認真的看評論)。思考了許久,特意來說說我的看法,談一談餘秀華,再應邀拙劣的評論一下餘秀華的“睡詩”(網友稱謂)——《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談餘秀華
談餘秀華,兼評其“睡詩”

餘秀華

之前《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剛剛轟動的時候,那時候我並沒有在意,題目很吸引眼球,心底下意識以為是炒作而已。一個無聊的下午,我經不住“炒作”的誘惑,去看了這首詩,極為震動,後面詳敘。緊接著我又看了鳳凰衛視關於餘秀華的訪談,在後來去買了她的詩集來看。當然,經過這樣一個過程,我對餘秀華的瞭解也就更多。那麼筆者是怎樣認為餘秀華這個人的呢?

一、身在農村,尚有寫詩這等情操,還一直在堅持,別人以為是不務正業,筆者以為是追求。大部分中國人祖上幾代人應該是農民,但奇怪的是有一部分人看不起農村人,這實在是一個悖論。的確,農村人接觸“高等”知識的人的確很少,工作基本是農活,沒有多餘的文藝思想。不過在這樣一種情況下,餘秀華還在寫詩,追求高雅的藝術,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追求。

什麼是追求?這當然意義很廣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追求。筆者以為,追求就是在滿足果腹之餘,尚有精神滿足,此之謂追求。追求有俗雅之分,但無貴賤之別。在大多數人追求高雅,或者是附庸風雅的時候,餘秀華並沒有如此,她也只是我手寫我心罷了。即使是最後的成名,那也是因為《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被編輯看重並推廣而已,餘秀華可有炒作?

沒有。

所以,餘秀華是一個有追求的人,這種追求即使不被人發現,也是極為高雅的。

二、身體殘疾,思想不殘疾,反而超越了身體本身的侷限,在另一個維度上達到了更高。她是腦癱患者,有著自己的婚姻,如意與否,姑且不論。但就從小到大的這種病患生活,所遭受的非議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然而在朗讀起自己詩歌的時候,她就像個得意的孩子,充滿了自己,覺得“別人沒有我朗讀的好”。的確,餘秀華寫的是自己的生活,當然只有自己最懂自己的詩,更能夠體會到裡面的情懷。

毋庸置疑,餘秀華在自己的詩詞裡面,找到了自信,精神沒有被自己的形體囿困,反而在某些維度上達到了更高的位置。

三、心理堅硬,能夠從容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包括網友們的無情嘲諷。餘秀華成名以來,有太多的攻擊、流言蜚語降落在她身上,但這並不妨礙她的堅強和自信。在鳳凰衛視邀請她去籤售的視頻裡,面對多家媒體的鏡頭,她從容面對,笑談詩詞,侃侃而談,絲毫沒有病患的頹廢。

不要忘了,從小到大的生存環境是非常殘酷的,常人或許難以想象。她曾經年輕過,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獨自懵懂面對自己的婚姻。在這些經歷裡,她已經變得成熟,心理也比較堅硬。

所以,網友們的嘲諷,又算得了什麼?

四、充滿血與淚的才華,對詩詞的理解,對審美的判斷,相對耀眼。餘秀華的詩詞來源於生活,來源於自己的經歷,來源於自己的血與淚。

生活割了她一刀,她用自己的軀體勇敢面對,企圖來一次酣暢淋漓的控訴。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要規劃什麼,怎樣才能在這場控訴中贏得命運。當然,她做到了,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和命運的較量中,她小勝一籌,至少是在現在。

能勝過命運的,又有幾個人?

談“睡詩”
談餘秀華,兼評其“睡詩”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

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

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

大半個中國,什麼都在發生:火山在噴,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關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槍口的麋鹿和丹頂鶴

我是穿過槍林彈雨去睡你

我是把無數的黑夜摁進一個黎明去睡你

我是無數個我奔跑成一個我去睡你

當然我也會被一些蝴蝶帶入歧途

把一些讚美當成春天

把一個和橫店類似的村莊當成故鄉

而它們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許多網友不喜歡甚至反感,理由多半基於所謂的“低俗”,認為基於情慾,極為不純潔。其實,這是一種誤判。俗雅並不只存在於言語,更在於心靈。情慾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需求,這是無法否認的。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確如此,生活中不僅有美,還有醜。追求美是一個人的本能,但能從醜中發覺美,這才是本事。而醜並非不美,波德萊爾一首《惡之花》,讀起來讓人作嘔,堪稱恐怖現場,但為什麼吸引了那麼多人?被那麼多人喜歡?

同理,“睡詩”怎麼不美?

美在哪裡?

一、反差美。“睡你”二字,一來就給讀者一種低俗的印象,在讀者心裡會形成一個基本的概念,可是讀完全詩後,又感覺這種“睡你”其實不容易,要經歷好多的奔跑、努力、危險、誘惑、矇騙、血淚……目的越極端,也就越艱難,也就越淒涼。

這是一種審美的發差,當低俗遭遇最強烈的本能感情,還會低俗嗎?不會。反而會激起讀者的悲傷,這是一種快感。

來自於雖九死其猶未悔。

二、意境美。無疑,中國古詩詞最講究意境,意境是由意象經過特殊的藝術手法的加工而形成的。如歸有光《項脊軒志》中:“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不著一字思念,卻通過枇杷樹將對妻子的懷念全盤拖出,悲傷的意境籠罩全篇;中國的近代詩也同樣講究意境,比如童話詩人顧城等,都善於運用意象營造意境。

同樣,在《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也運用了許多的意象,諸如火山、河流、蝴蝶等等,這些都是相對較美好的意象,營造出的意境卻是一種被美好掩蓋的一種悲傷。

美與悲,從來都會形成巨大的反差,就像玫瑰刺刺穿了美人的脖頸。

三、女性美。女性主義文學在中國已經有了多年的發展,在詩歌中,無論是舒婷《致橡樹》裡面的柔美自立、還是翟永明《女人》的孤獨表白,都彰顯出獨立、自尊的女性。

那麼,《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算不算女性主義詩歌呢?當然算!

《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表達出的,是一種女性對愛慾的表達,艱難苦澀的追求,以及由於女性的特殊性帶來的不平等;對人性的關注,女性也是人,他們不及偉丈夫那樣的力氣,仍舊可以關心人類,關心生命。

當然,筆者能力有限,想了許多要表達,卻又說不出。無奈只得引用餘秀華的伯樂,也就是《詩刊》雜誌編輯劉年對其的評價——

“她的詩,放在中國女詩人的詩歌中,就像把殺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閨秀裡一樣醒目——別人都穿戴整齊、塗著脂粉、噴著香水,白紙黑字,聞不出一點汗味,唯獨她煙熏火燎、泥沙俱下,字與字之間,還有明顯的血汙。”

這是筆者認為的,對餘秀華最中肯的評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