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創作 | 詩的意境,應該這樣煉'

"

為何古人的詩,意境那麼好,好像隨手一寫,就滿滿的詩意,如今我們卻很難達到那種意境。這裡,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創作體會。

"

為何古人的詩,意境那麼好,好像隨手一寫,就滿滿的詩意,如今我們卻很難達到那種意境。這裡,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創作體會。

詩詞創作 | 詩的意境,應該這樣煉

上圖是我一篇文章裡的其中一張圖。那篇文章是題畫聯,就是依畫寫對聯。點這裡瀏覽。在本文中,我先依畫寫一聯詩,再將之擴展成一首完整的七律,文章有點長,可以先拉到本文末尾,看完成的整首詩。

這張圖片本身很有詩意,一幅水墨山水,有淡淡的山,隱約的樹和一葉扁舟,留白得當,朦朧淡雅,那麼如何用一聯詩來表達這幅畫的意境呢?

開頭總是很難的,因為往往不知從哪入手。

一.入境

入境,就是讓自己的思緒融入到畫境裡。你最好在一個安靜的環境裡,靜下心來,體會畫面的感覺。有時候剛接觸到畫面,雖然心裡已有感覺,但這個感覺並不深入,不豐富,所以需要多一點時間細細體會。心境與畫境相符,那就差不多了。入境越深,對畫面理解越多。別急於創作。

二.畫境的提煉

畫裡的事物可能很多,通常不必都入詩,需要提取能表達意境的部分。分析一下這張畫,發覺這張畫每一部分都很有詩意,江水、小舟、人、樹、岸、遠山、天空都可入詩,這樣就好了,選擇的範圍大了。但是怎樣寫呢?

估計多數人一開始想到的是寫小舟和山,“山色入扁舟”“遠山幾點”“江上扁舟”之類吧,其實這並無不可,但是太“熟”了。寫詩要避免“熟”的病。

立意要高,從深層次理解畫面感覺

我思考著這畫面的感覺,空靈朦朧,孤單的人獨自乘舟遠行,似乎有淡淡的漂泊的憂傷,但並不重,又看到江與山相接的地方白茫茫一片,我一霎間想到兩個字:風煙。

風煙,既符合畫境的繪寫,又能體現畫的情緒:有點憂傷,並不重,還有漂泊的感覺。寫詩要有敏感的詩的觸覺,善於將畫面帶入詩的意境中。

"

為何古人的詩,意境那麼好,好像隨手一寫,就滿滿的詩意,如今我們卻很難達到那種意境。這裡,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創作體會。

詩詞創作 | 詩的意境,應該這樣煉

上圖是我一篇文章裡的其中一張圖。那篇文章是題畫聯,就是依畫寫對聯。點這裡瀏覽。在本文中,我先依畫寫一聯詩,再將之擴展成一首完整的七律,文章有點長,可以先拉到本文末尾,看完成的整首詩。

這張圖片本身很有詩意,一幅水墨山水,有淡淡的山,隱約的樹和一葉扁舟,留白得當,朦朧淡雅,那麼如何用一聯詩來表達這幅畫的意境呢?

開頭總是很難的,因為往往不知從哪入手。

一.入境

入境,就是讓自己的思緒融入到畫境裡。你最好在一個安靜的環境裡,靜下心來,體會畫面的感覺。有時候剛接觸到畫面,雖然心裡已有感覺,但這個感覺並不深入,不豐富,所以需要多一點時間細細體會。心境與畫境相符,那就差不多了。入境越深,對畫面理解越多。別急於創作。

二.畫境的提煉

畫裡的事物可能很多,通常不必都入詩,需要提取能表達意境的部分。分析一下這張畫,發覺這張畫每一部分都很有詩意,江水、小舟、人、樹、岸、遠山、天空都可入詩,這樣就好了,選擇的範圍大了。但是怎樣寫呢?

估計多數人一開始想到的是寫小舟和山,“山色入扁舟”“遠山幾點”“江上扁舟”之類吧,其實這並無不可,但是太“熟”了。寫詩要避免“熟”的病。

立意要高,從深層次理解畫面感覺

我思考著這畫面的感覺,空靈朦朧,孤單的人獨自乘舟遠行,似乎有淡淡的漂泊的憂傷,但並不重,又看到江與山相接的地方白茫茫一片,我一霎間想到兩個字:風煙。

風煙,既符合畫境的繪寫,又能體現畫的情緒:有點憂傷,並不重,還有漂泊的感覺。寫詩要有敏感的詩的觸覺,善於將畫面帶入詩的意境中。

詩詞創作 | 詩的意境,應該這樣煉

風煙兩個字帶出意境了,怎樣組句呢?

開始想到的還是山和江,“江上風煙”就很美,只是我又想,江不如和小舟結合,用在另一聯,這幅畫還有其它景物可以寫的。山?山與風煙怎樣結合寫?一下子沒想出來的時候,我又留意到樹,樹也可以寫啊。叫什麼樹好呢?綠樹?樹色?春樹?考慮到畫的氛圍,覺得還是秋樹合適。秋天總是帶一絲傷感的,這幅畫蕭條寥落,分明就秋冬景象啊。

現在有“風煙”“秋樹”了,這兩個意象已經很有詩意,接下來要寫整句了。

“江上風煙籠秋樹”怎樣?先不論平仄不合,這一句還是直了點,“籠”字也有點多餘,“風煙秋樹”本身已經有“籠”的意思了。詩貴凝鍊,能不用的字就不用。

我想讓詩的情緒再加深點,想象到人物的心情和畫的意象,於是加入一個“冷”字,這是一個感官,畫面的冷,映襯情緒的冷。

現在是“風煙秋樹冷”了,平仄合律,意境和情緒也深了。

相對於單純的狀景,帶有情緒的畫境更能感動人,所謂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江上風煙秋樹冷”,其實已經是挺好的一句了,但因為我想在下一句將江與小舟結合寫,所以還是取消了“江上”。所以寫詩還是要聯繫上下文整體考慮。

從觀者的視覺,樹在江的另一邊,所以我想到了“岸”。那麼,“岸上風煙秋樹冷”怎樣?嗯,這個“上”字有點多餘,“岸”本身已經含有“岸上”的意思了,例如“岸柳”,如果寫作“岸上柳”,多笨。還是前面說的,詩貴凝鍊。

為了讓句子不那麼直,我就寫了“隔岸”。這個“隔”字,讓句子多了一點曲折味道,避免了平直。例如,“隔江猶唱後庭花”,為什麼要寫隔江?歌女就在江邊,不能寫江邊嗎?寫江邊,就直而無味了。

現在這一句已經完整:隔岸風煙秋樹冷。境和情結合得不錯,符合景物描繪,也能表達畫面情緒。

"

為何古人的詩,意境那麼好,好像隨手一寫,就滿滿的詩意,如今我們卻很難達到那種意境。這裡,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創作體會。

詩詞創作 | 詩的意境,應該這樣煉

上圖是我一篇文章裡的其中一張圖。那篇文章是題畫聯,就是依畫寫對聯。點這裡瀏覽。在本文中,我先依畫寫一聯詩,再將之擴展成一首完整的七律,文章有點長,可以先拉到本文末尾,看完成的整首詩。

這張圖片本身很有詩意,一幅水墨山水,有淡淡的山,隱約的樹和一葉扁舟,留白得當,朦朧淡雅,那麼如何用一聯詩來表達這幅畫的意境呢?

開頭總是很難的,因為往往不知從哪入手。

一.入境

入境,就是讓自己的思緒融入到畫境裡。你最好在一個安靜的環境裡,靜下心來,體會畫面的感覺。有時候剛接觸到畫面,雖然心裡已有感覺,但這個感覺並不深入,不豐富,所以需要多一點時間細細體會。心境與畫境相符,那就差不多了。入境越深,對畫面理解越多。別急於創作。

二.畫境的提煉

畫裡的事物可能很多,通常不必都入詩,需要提取能表達意境的部分。分析一下這張畫,發覺這張畫每一部分都很有詩意,江水、小舟、人、樹、岸、遠山、天空都可入詩,這樣就好了,選擇的範圍大了。但是怎樣寫呢?

估計多數人一開始想到的是寫小舟和山,“山色入扁舟”“遠山幾點”“江上扁舟”之類吧,其實這並無不可,但是太“熟”了。寫詩要避免“熟”的病。

立意要高,從深層次理解畫面感覺

我思考著這畫面的感覺,空靈朦朧,孤單的人獨自乘舟遠行,似乎有淡淡的漂泊的憂傷,但並不重,又看到江與山相接的地方白茫茫一片,我一霎間想到兩個字:風煙。

風煙,既符合畫境的繪寫,又能體現畫的情緒:有點憂傷,並不重,還有漂泊的感覺。寫詩要有敏感的詩的觸覺,善於將畫面帶入詩的意境中。

詩詞創作 | 詩的意境,應該這樣煉

風煙兩個字帶出意境了,怎樣組句呢?

開始想到的還是山和江,“江上風煙”就很美,只是我又想,江不如和小舟結合,用在另一聯,這幅畫還有其它景物可以寫的。山?山與風煙怎樣結合寫?一下子沒想出來的時候,我又留意到樹,樹也可以寫啊。叫什麼樹好呢?綠樹?樹色?春樹?考慮到畫的氛圍,覺得還是秋樹合適。秋天總是帶一絲傷感的,這幅畫蕭條寥落,分明就秋冬景象啊。

現在有“風煙”“秋樹”了,這兩個意象已經很有詩意,接下來要寫整句了。

“江上風煙籠秋樹”怎樣?先不論平仄不合,這一句還是直了點,“籠”字也有點多餘,“風煙秋樹”本身已經有“籠”的意思了。詩貴凝鍊,能不用的字就不用。

我想讓詩的情緒再加深點,想象到人物的心情和畫的意象,於是加入一個“冷”字,這是一個感官,畫面的冷,映襯情緒的冷。

現在是“風煙秋樹冷”了,平仄合律,意境和情緒也深了。

相對於單純的狀景,帶有情緒的畫境更能感動人,所謂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江上風煙秋樹冷”,其實已經是挺好的一句了,但因為我想在下一句將江與小舟結合寫,所以還是取消了“江上”。所以寫詩還是要聯繫上下文整體考慮。

從觀者的視覺,樹在江的另一邊,所以我想到了“岸”。那麼,“岸上風煙秋樹冷”怎樣?嗯,這個“上”字有點多餘,“岸”本身已經含有“岸上”的意思了,例如“岸柳”,如果寫作“岸上柳”,多笨。還是前面說的,詩貴凝鍊。

為了讓句子不那麼直,我就寫了“隔岸”。這個“隔”字,讓句子多了一點曲折味道,避免了平直。例如,“隔江猶唱後庭花”,為什麼要寫隔江?歌女就在江邊,不能寫江邊嗎?寫江邊,就直而無味了。

現在這一句已經完整:隔岸風煙秋樹冷。境和情結合得不錯,符合景物描繪,也能表達畫面情緒。

詩詞創作 | 詩的意境,應該這樣煉

現在寫下聯。

還有小舟、江水和山還沒入詩,大概就是“泛舟江上”、“扁舟一葉”、“江上青山”之類,但是,一定要避免這類熟詞熟句,詞句熟了,就平庸了。

考慮到對仗,我開始想:橫舟X江X山青。

寫什麼江呢?秋江?前面已經有秋字了。如果不是修辭(如疊字、排比等)需要,詩裡應避免出現重字。“大江”吧?豪放的大江和畫面意境格格不入。而且,江字平聲,這裡需要的是仄聲。難道只能不寫江了?寫“河”,也是平聲,不行。格律的限制在這裡表現出來了。

其實,不寫江河,可以寫水的。韋應物寫“楚江微雨裡”,劉禹錫寫“巴山楚水淒涼地”,楚江變成楚水;毛主席寫“湘江北去”,劉長卿寫“湘水無情吊豈知”,湘江變湘水。轉個字就合律了,是不是有點簡單?這簡單,來自腦子裡詩的數量的積累,積累得多,詩思就開闊了。所以,要多讀詩,還要背誦。

那麼,這裡寫什麼水?江水?水就包含了江。秋水?秋字重複了。流水?意象太窄,配不上江。前面不是有“楚水”“湘水”嗎?所以我直接就用:湘水。

湘楚,包含了不少歷史人文故事,也是詩詞作品裡常出現的地名,所以“湘水”為畫中的人物設置了一個地域背景,為這句詩帶來了一點故事感。雖然畫裡沒有說是什麼地方,但造景不為景所限,多發揮想象。

山又怎麼寫呢?

“千山、萬山”這些,就不要了,也因為太“熟”了,青山,好像和畫面又不搭,因為這是個寥落的秋天。我給畫面設個時間:曉山。所以,這一句就出來了:橫舟湘水曉山多。

暮山可以嗎?暮山其實詩意也好,只是暮山就不能說“多”了,因為近夜時候山逐漸被夜色隱去,只會變“少”。曉山則從黑夜至天明,山逐漸顯露出來,所以說“多”。

然後,我覺得“橫”字有點硬,改成“移”字,“移”字輕靈多了。“移舟泊煙渚”嘛,古人也寫移舟,借過來用就是。所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是有點道理的。

這兩句詩,現在成了:

隔岸風煙秋樹冷,移舟湘水曉山多。

反覆讀幾次,發覺有點問題。動詞在前的“移舟”,令句子缺了主語,有點突兀,所以又改了一下:

岸隔風煙秋樹冷,舟移湘水曉山多。

這樣感覺通順了。一首詩寫完後,反覆讀幾次,看語意是否通順,如果不通順,再進行修改。

為什麼“移舟泊煙渚”不會突兀?因為下一句“日暮客愁新”,“客”這個主語出來了,所以接得上。

但是我們平時寫詩,並不是照著一幅畫來寫,怎麼辦呢?眼中無畫,心中有畫,先在心裡將所要寫的東西構想出來再進行創作。

最後,筆者將這一聯擴展成一首七律:

殘宵猶記唱離歌,北望長安路若何。

岸隔風煙秋樹冷,舟移湘水曉山多。

古城華第生衰草,落日荒臺埋斷戈。

欲問前朝宮闕事,桃花開處劍輕磨。

"

為何古人的詩,意境那麼好,好像隨手一寫,就滿滿的詩意,如今我們卻很難達到那種意境。這裡,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創作體會。

詩詞創作 | 詩的意境,應該這樣煉

上圖是我一篇文章裡的其中一張圖。那篇文章是題畫聯,就是依畫寫對聯。點這裡瀏覽。在本文中,我先依畫寫一聯詩,再將之擴展成一首完整的七律,文章有點長,可以先拉到本文末尾,看完成的整首詩。

這張圖片本身很有詩意,一幅水墨山水,有淡淡的山,隱約的樹和一葉扁舟,留白得當,朦朧淡雅,那麼如何用一聯詩來表達這幅畫的意境呢?

開頭總是很難的,因為往往不知從哪入手。

一.入境

入境,就是讓自己的思緒融入到畫境裡。你最好在一個安靜的環境裡,靜下心來,體會畫面的感覺。有時候剛接觸到畫面,雖然心裡已有感覺,但這個感覺並不深入,不豐富,所以需要多一點時間細細體會。心境與畫境相符,那就差不多了。入境越深,對畫面理解越多。別急於創作。

二.畫境的提煉

畫裡的事物可能很多,通常不必都入詩,需要提取能表達意境的部分。分析一下這張畫,發覺這張畫每一部分都很有詩意,江水、小舟、人、樹、岸、遠山、天空都可入詩,這樣就好了,選擇的範圍大了。但是怎樣寫呢?

估計多數人一開始想到的是寫小舟和山,“山色入扁舟”“遠山幾點”“江上扁舟”之類吧,其實這並無不可,但是太“熟”了。寫詩要避免“熟”的病。

立意要高,從深層次理解畫面感覺

我思考著這畫面的感覺,空靈朦朧,孤單的人獨自乘舟遠行,似乎有淡淡的漂泊的憂傷,但並不重,又看到江與山相接的地方白茫茫一片,我一霎間想到兩個字:風煙。

風煙,既符合畫境的繪寫,又能體現畫的情緒:有點憂傷,並不重,還有漂泊的感覺。寫詩要有敏感的詩的觸覺,善於將畫面帶入詩的意境中。

詩詞創作 | 詩的意境,應該這樣煉

風煙兩個字帶出意境了,怎樣組句呢?

開始想到的還是山和江,“江上風煙”就很美,只是我又想,江不如和小舟結合,用在另一聯,這幅畫還有其它景物可以寫的。山?山與風煙怎樣結合寫?一下子沒想出來的時候,我又留意到樹,樹也可以寫啊。叫什麼樹好呢?綠樹?樹色?春樹?考慮到畫的氛圍,覺得還是秋樹合適。秋天總是帶一絲傷感的,這幅畫蕭條寥落,分明就秋冬景象啊。

現在有“風煙”“秋樹”了,這兩個意象已經很有詩意,接下來要寫整句了。

“江上風煙籠秋樹”怎樣?先不論平仄不合,這一句還是直了點,“籠”字也有點多餘,“風煙秋樹”本身已經有“籠”的意思了。詩貴凝鍊,能不用的字就不用。

我想讓詩的情緒再加深點,想象到人物的心情和畫的意象,於是加入一個“冷”字,這是一個感官,畫面的冷,映襯情緒的冷。

現在是“風煙秋樹冷”了,平仄合律,意境和情緒也深了。

相對於單純的狀景,帶有情緒的畫境更能感動人,所謂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江上風煙秋樹冷”,其實已經是挺好的一句了,但因為我想在下一句將江與小舟結合寫,所以還是取消了“江上”。所以寫詩還是要聯繫上下文整體考慮。

從觀者的視覺,樹在江的另一邊,所以我想到了“岸”。那麼,“岸上風煙秋樹冷”怎樣?嗯,這個“上”字有點多餘,“岸”本身已經含有“岸上”的意思了,例如“岸柳”,如果寫作“岸上柳”,多笨。還是前面說的,詩貴凝鍊。

為了讓句子不那麼直,我就寫了“隔岸”。這個“隔”字,讓句子多了一點曲折味道,避免了平直。例如,“隔江猶唱後庭花”,為什麼要寫隔江?歌女就在江邊,不能寫江邊嗎?寫江邊,就直而無味了。

現在這一句已經完整:隔岸風煙秋樹冷。境和情結合得不錯,符合景物描繪,也能表達畫面情緒。

詩詞創作 | 詩的意境,應該這樣煉

現在寫下聯。

還有小舟、江水和山還沒入詩,大概就是“泛舟江上”、“扁舟一葉”、“江上青山”之類,但是,一定要避免這類熟詞熟句,詞句熟了,就平庸了。

考慮到對仗,我開始想:橫舟X江X山青。

寫什麼江呢?秋江?前面已經有秋字了。如果不是修辭(如疊字、排比等)需要,詩裡應避免出現重字。“大江”吧?豪放的大江和畫面意境格格不入。而且,江字平聲,這裡需要的是仄聲。難道只能不寫江了?寫“河”,也是平聲,不行。格律的限制在這裡表現出來了。

其實,不寫江河,可以寫水的。韋應物寫“楚江微雨裡”,劉禹錫寫“巴山楚水淒涼地”,楚江變成楚水;毛主席寫“湘江北去”,劉長卿寫“湘水無情吊豈知”,湘江變湘水。轉個字就合律了,是不是有點簡單?這簡單,來自腦子裡詩的數量的積累,積累得多,詩思就開闊了。所以,要多讀詩,還要背誦。

那麼,這裡寫什麼水?江水?水就包含了江。秋水?秋字重複了。流水?意象太窄,配不上江。前面不是有“楚水”“湘水”嗎?所以我直接就用:湘水。

湘楚,包含了不少歷史人文故事,也是詩詞作品裡常出現的地名,所以“湘水”為畫中的人物設置了一個地域背景,為這句詩帶來了一點故事感。雖然畫裡沒有說是什麼地方,但造景不為景所限,多發揮想象。

山又怎麼寫呢?

“千山、萬山”這些,就不要了,也因為太“熟”了,青山,好像和畫面又不搭,因為這是個寥落的秋天。我給畫面設個時間:曉山。所以,這一句就出來了:橫舟湘水曉山多。

暮山可以嗎?暮山其實詩意也好,只是暮山就不能說“多”了,因為近夜時候山逐漸被夜色隱去,只會變“少”。曉山則從黑夜至天明,山逐漸顯露出來,所以說“多”。

然後,我覺得“橫”字有點硬,改成“移”字,“移”字輕靈多了。“移舟泊煙渚”嘛,古人也寫移舟,借過來用就是。所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是有點道理的。

這兩句詩,現在成了:

隔岸風煙秋樹冷,移舟湘水曉山多。

反覆讀幾次,發覺有點問題。動詞在前的“移舟”,令句子缺了主語,有點突兀,所以又改了一下:

岸隔風煙秋樹冷,舟移湘水曉山多。

這樣感覺通順了。一首詩寫完後,反覆讀幾次,看語意是否通順,如果不通順,再進行修改。

為什麼“移舟泊煙渚”不會突兀?因為下一句“日暮客愁新”,“客”這個主語出來了,所以接得上。

但是我們平時寫詩,並不是照著一幅畫來寫,怎麼辦呢?眼中無畫,心中有畫,先在心裡將所要寫的東西構想出來再進行創作。

最後,筆者將這一聯擴展成一首七律:

殘宵猶記唱離歌,北望長安路若何。

岸隔風煙秋樹冷,舟移湘水曉山多。

古城華第生衰草,落日荒臺埋斷戈。

欲問前朝宮闕事,桃花開處劍輕磨。

詩詞創作 | 詩的意境,應該這樣煉

上圖是也是一張意境不錯的圖片,還有點故事感,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依此圖寫聯,擴展成一首完整的詩就更佳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